作者:竹里人家
这不是对她存在的肯定,相反是对她最近努力的无视。
好歹是个好日子,汪巧儿极力隐藏住自己阴沉的脸色:“嗯。”
实际上,因为有了工作,汪巧儿这段时间一直很累,家里原有的家务照旧要做,只是做的没有以前那么用心。
不过一个月,原本洁净到一尘不染的家里,表面依旧干净,可角落已经有了细小的灰尘,只是钱家人暂时没有发觉,而汪巧儿也没有经历照顾到那么全面。
或者说,比起干净的家里,汪巧儿对口袋里那二十块钱更加向往。
钱家到底没有彻底坏了汪巧儿的好心情。
结束了结尾并不美丽的饭局,汪巧儿脚步轻快的完成接下来的活儿。
第二天,她照旧去店里,只是这次她没忘记跟店老板请了一天假,下个周留,女儿放假的日子
这请假为的自然是回汪家和田家看看。
衣锦还乡之说古来有之,仿佛是人类骨子里炫耀的天性,但凡有了点成就,就恨不得宣扬的天下皆知。
虽则汪巧儿的心态不到如此地步,可回去一番彰显自己的成就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她如此想到,也打算这么去做。
-----
第二天,汪巧儿果然没有去上班,也不心疼这一天的工资。
她美滋滋的提着准备好的东西,兜里揣着十块钱就出发了,至此她的兜里再次干干净净,可她也不慌张,毕竟只要她好好干下个月还会有工资。
这是她嫁到城里来之后,第一天不年不节的就回娘家。
并不是以前没有时间,而是没有足够的理由,她在娘家并没有多受欢迎。
下了牛车,正要往娘家去,想起上次娘家嫂子甩的脸色,汪巧儿难得任性了一会,她选择先去田家。
至少田家不会嫌弃她给的东西少,而且,这次,她低头看了看手里提着的东西,也确实不少了。
这次进院子的脚步没有迟疑,时间还早,院门没关,汪巧儿直接就进去了。
前公婆在家、女儿不在,应该是出去玩耍了,汪巧儿惊诧于女儿有了玩伴的同时有些小失落,不过这股失落很快被婆婆的呼喊声打消了。
不消片刻,女儿蹦蹦跳跳回来了。
汪巧儿这才解开自己带来的袋子,将肉给了田奶奶,而各种零食则都摆在了桌子上,供女儿挑选。
冉佳怡十分给面子的拿了几颗牛奶糖,给田爷奶和汪巧儿各自喂了一颗,方才享受的在汪巧儿身边坐下。
小孩子不用管大人为什么来,田爷奶还是要问一句的:“怎么今天过来了,还带这么多东西?”
汪巧儿狡黠笑笑:“我找了一份工作,这是第一个月工资,我想着给你们买点东西。”
说着她想到了兜里的十块钱,掏出来递给了田奶奶:“这钱你们收着吧,给凤儿用的。”
田奶奶连忙拒绝:“你赚了钱自己收着吧,我们现在日子日子还过得去。”
汪巧儿已经再嫁,于情于理田奶奶都觉得这钱不能收着,否则指不定会给前儿媳带来麻烦,再者家里如今并不缺这十块钱。
每天都要数一遍存款的田奶奶如今可以毫不心虚的说,他们老两口养得起孙女。
汪巧儿硬是将钱塞进田奶奶手里:“你们有是你们有的,这是我这个当妈的给凤儿的,你们代她收下吧。”
这下田奶奶没有拒绝,田爷爷微微点了下头,田奶奶也就顺势接下。
汪巧儿露出了满意的笑。
接下来,田爷奶识趣的找了借口离开,将这一片空间给了母女俩。
两人单独相处,冉佳怡忍不住巴拉巴拉问起了汪巧儿最近的变化。
在原主上辈子的记忆里,汪巧儿可是一直在钱家任劳任怨做一个家庭主妇的。
不是说这样不好,而是不赚钱的家庭主妇在这个时代就是没有地位的,女性们还意识不到,她们每日里在家里忙碌的,与男人们在外面工作赚钱养家,本质上是一样的。
“妈妈,你找的什么工作啊?”
对这个问题,汪巧儿有着浓浓的倾诉欲望:“娘是在一件衣服店工作,每个月有二十块钱的工资,以后也能给我们凤儿买吃的和新衣服了。”
“妈,你也吃好吃的、穿新衣服。”冉佳怡不是一个真正的小孩子,对物质的渴望并不深,相比较而言,她更希望汪巧儿能照顾好自己,这也是原主的希望。
汪巧儿怔了一下,这还是第一个叫她对自己好点的人,只是她才八岁的女儿。
她的父母只会让她照顾好丈夫和孩子,钱家人也是如此,已经很久很久没有人关心过她了。
汪巧儿擦拭了下发红的眼角,摸摸女儿柔顺的头:“妈妈知道照顾自己,凤儿也要学会照顾自己,知道吗?”
冉佳怡点点头,“嗯,那我们都要好好的。”
汪巧儿“嗯”了一声,母女之间的温馨气氛逐渐蔓延。
上一世的结果也说不上谁对谁错,可这一辈子,希望她们俩都能好好的。
--------------------
第244章 第十四个世界
时间有限, 汪巧儿并未在田家待多长时间,叙完旧,知道了女儿的近况, 汪巧儿提着给汪家准备的东西不舍离开。
知道女儿过得好是一回事, 可孩子不在身边, 总是担忧的。
到了汪家,家里只有老太太带着几个孙辈的,其余人都下地干活了。
汪家壮劳力多、可孩子也多, 日子其实并不好过,加上两房没有分家,凑在一起的结果就是一个个原本十分的力干出七分就不错了。
汪巧儿带着几斤肉回来并未在汪家引起什么波动, 他们早已习惯了这个外嫁闺女回来总要带点东西了。
汪巧儿心里清楚是为什么,从自己结婚开始, 钱桂生几乎就没有跟自己来过汪家, 为了面子自己每次给汪家备的礼物都要厚上一层,久而久之,汪家已经习惯了。
对比起在田家收到的客气道谢和推让,汪家的作态实在太难看,汪巧儿心里是难堪的。
可有什么办法呢, 这是自己的娘家,女子总要有娘家撑腰, 所以哪怕她如今身在县里还是照旧往娘家送厚礼,送的少了还要被嫌弃。
来之前满腔想要炫耀的心的顿时就跟被凉水浇透了一般,没有了一丝热乎气儿。
汪巧儿提都没有提自己赚钱的事情, 在汪家吃了一顿简略的午饭, 就离开了, 那饭桌上连一块肉都没有, 实在让汪巧儿不喜。
真真是一点不讲究,在县里待了一年多,汪巧儿也学了些城里的习惯,这要脸面就是一种,汪家这么做可不就是不给她脸,也得亏钱家人从来不上门了
这一天的行程并未完全如料想般进行,但汪巧儿已经很满意了,主要还是对自己赚钱这件事的喜悦,因此她回去县里的脚步都是轻快的。
只是,这股喜悦并未持续太久,等回到了钱家,汪巧儿就看见婆婆来了他们家中。
汪巧儿嫁了两次,也就亲身经历了两位婆婆,对两人之间的差别尤其的注意。
田家那位是个和气的,在村子里与人为善,也不为难媳妇,她嫁进去后家里也没什么矛盾,一家人踏踏实实在一起过日子。
而钱家这位,就属于高高在上的那种,从一开始就没有遮掩过骨子里对她的看不起。
这种看不起不仅是对她乡下人的出身、更是对她的二婚的身份。
一开始心里还有点不舒服,毕竟人都是有自尊的,可后来,汪巧儿就不在意了,这城里的婆婆有一样好,那就是不会当外人面给她难堪,也不会对她动手动脚。
在乡下的时候,前夫没有动过她,可村子里有不少喝了点猫尿就爱对婆娘动手的汉子,那脸上的青紫痕迹遮都遮不住,时常叫汪巧儿庆幸自己嫁了个良人。
想到前夫,汪巧儿就满心的惆怅,前夫人是哪儿都好,田家人也都是好的,唯一可惜的就是命短。
汪巧儿已经很久没有想起这些了,毕竟过去的都过去了,人总要往前走。
到了钱家,她是打算好好过的,毕竟年纪也不小了,钱家这样的条件,虽然带着继子女,可只要她生了自己的孩子,后半生也就有牢靠了。
这时候的汪巧儿还不知道,钱桂生压根没有跟她再生个孩子的想法,一个有足够背景的儿子已经足够。
-----
想了些有的没的,待到了婆婆跟前,汪巧儿还是习惯性扬起一个笑脸来:“妈,你来了。”
钱奶奶见儿媳终于回来,憋一天的气顿时倾泻而出:“我不来怎么行,有些人啊,家里男人孩子都不知道照顾,也不知道去干什么,可别做出什么丢我们钱家脸的事情。”
若说前面半句只是责怪,后面半句就称得上栽赃抹黑了。
女子名节大过天,她又是二嫁,要真的传出什么桃色绯闻,那真的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汪巧儿吓了一跳,心理上顿时就矮了几分:“娘,我没有,我就是回娘家看看。”
钱奶奶瞥了一眼儿媳妇,见她知道害怕服软了,这才消气:“巧儿,也不是不让你回娘家,可你也得看看什么日子不是。今天周六,桂生要上班,两个孩子在家你说怎么办?”
汪巧儿讷讷:“我早上起来都准备好了的,饭菜热一热就能吃。”
钱奶奶不满意:“什么叫热一热,两个孩子都还小,怎么能上灶台,出了事怎么办。”
这话就纯粹糊鬼了,在这时代,六七岁的孩子就得帮着家里干活,十来岁就能当劳力使唤,即使城里人金贵也金贵不到这个地步。
话说到这里,汪巧儿就明白婆婆今天是故意敲打自己。
这人要鸡蛋里挑骨头,那是怎么解释都没用的,汪巧儿索性不解释。
正好今天出门的早,院子还没有打扫,换下来的旧衣服也还没有洗,汪巧儿打了水,利索的干了起来。
看着忙碌的儿媳妇,钱奶奶教训不是、不教训也不是,只得搂着两个孩子进屋说话,再不搭理她。
汪巧儿不以为意,在钱家一年半,她早就习惯了一个人独处,尤其女儿离开后一个能说话的都没有,她甚至都学会了自我调节。
钱家的家务活也不少,汪巧儿累的满头大汗才算干的差不多。
汪巧儿抬了抬天色,就这还不算完,接下来还要做饭。
“妈,你晚上在这里吃饭吗?”鉴于婆婆还在,汪巧儿少不得问一声。
钱奶奶今天过来是看孙子,顺带教训一下儿媳妇,见她手脚勤快心里的不满也少了些许。
“我今天就在这里吃一顿,当妈的吃儿子一顿不过分吧。”
汪巧儿皮笑肉不笑的“呵呵”了两声,得到了回答就去做饭了。
她做饭的一会儿工夫,钱桂生也已经回来,见到亲娘还惊讶了一下,问了才知道原因。
原来是中午的时候,两个孩子在家里没有饭吃,就跑去了奶奶那,他妈一看就干脆过来看一看,这一待就到了现在。
钱桂生没放在心上,以前他还没有娶妻的时候,他妈也经常过来帮忙带孩子收拾家务,只当今天他妈也是过来帮忙的,一起吃顿饭也值得什么。
-----
等到汪巧儿端上了饭,钱桂生才发现不对劲,桌上的菜怎么看着像是剩菜呢。
虽然平常桌上也会有剩菜,可也就一小部分,大多还是新鲜菜。
只是不等她发问,汪巧儿就主动解释了:“今天我回娘家,早上起来做了几个菜,想着两个孩子在家热了吃,这不他们没在家吃,我就又热了热。”
上一篇:除了吃,我什么都不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