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贤惠女 第335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爽文 正剧 穿越重生

  没有了典妻这一出,宋家如何度过灾荒,一家老小无以为继又该怎么办,这才是乔四娘纠结的地方。

  冉佳怡为此更觉可悲,可最后到底还是做了选择,只是她不得不担当坏人的角色,仿佛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稚童,天真而残忍。

  “你确定,那宋家人你打算?”

  乔四娘狠狠心,像是在咬牙切齿:“我不想管那宋家人了,但我的三个孩子,”她的语气复又变得迟疑:“我希望他们能好好的。”

  冉佳怡点头:“好,那么接下来,我去完成你的愿望,至于你,先去息会儿吧。”

  女子似乎还想要说些什么,可最后还是讷讷闭了嘴,不再言语。

  冉佳怡于是让系统送她回去休息,自己独自思索。

  -----

  摆脱委托者的处境不算难,不想当典妻总是有办法,可要是加上照顾几个孩子,那就有点难度了。

  因为照顾几个孩子就意味着还要和宋家有纠葛,而宋家作为委托者的婆家,却是有权做委托者的主的。

  所以,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在照拂三个孩子的同时,又不至于受宋家摆布呢。

  在家从夫、出嫁从夫,父死从子,是古代女子必须遵从的三从四德,委托者早已出家,丈夫尚且在,这一点就无可更改,但总有东西是凌驾于三从四德之上的。

  诸如,奴仆。

  是的,冉佳怡想出来的办法就是让自己成为奴仆,倒不是她自己甘愿,而是只有成为奴仆后,才能摆脱宋家对她的牵制,虽则关系仍在,但宋家也不能再奈何她。

  因为,身为奴仆,那身家性命全都系于他人之手,命都不是自己的了,丈夫自然也就没了权利。

  只是,这一来,她需要考虑的就更多了。

  赵家是龙潭,宋家是虎穴,焉知下一户人家是不是狼窝。

  但没到那个环境,更具体的东西也无从参考,还是得进到任务世界才能做更细致的考虑。

  唤过系统,冉佳怡随即进入了任务世界。

  一阵熟悉的天旋地转后,冉佳怡进入了乔四娘的世界。

  睁开眼睛,冉佳怡迅速观察了一番周围,发现自己所在是一处茅草屋,想来就是乔四娘嫁给的宋家。

  此时天刚蒙蒙亮,正是农家人起身的时辰。

  冉佳怡回忆了一下原主的记忆,发现这一天不是原主做饭的日子,便又安心躺下,彻底接受原主的记忆,躺下之时,她没有错过床上另一个大人以及三个孩子。

  按原主口中所述,她是在孩子七个月的时候被典当的,而此时,最小的孩子已经六个月,也就是说她只有短短一个月。

  一个月内,她必须找到自己的出路,不拘是卖身、做活还是别的什么,总归,不能跟原主一样被典当出去。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院子里细细簌簌传来了众人起床的声音,冉佳怡估摸这是往常大家起来的点,也就跟着起来。

  她刚起来,床上的三个孩子似是感应到一般,也跟着醒来,最小的一个还哭了起来,冉佳怡知道,这是饿了,但家里已经没有吃的了。

  说是吃的,其实最近家里吃的已经不是正经粮食了,去年存的粮食也就半年的量,夏天一场洪水卷走了田地里的庄稼,徒留下一片荒芜的、被水淹没了的田地。

  受灾的不止宋家一家,整个府、甚至周边的府恐怕都遭到了洪灾。

  等不来朝廷的救援,也等不到其他人的帮助,人们只能自救,而自救的方式,却是无比惨烈的。

  想的长远点的人家已经想着暂时迁徙,投奔远方不知道靠不靠得上得外八路亲戚,而看不远的也想着去城里做工赚钱。

  洪灾来临之后,农民无地可耕,纷纷涌向城中,如今人力愈贱,一个壮年劳力一天的辛勤劳作也就只能换做三个杂粮馒头,连一天做工花的力气都挣不回来。

  可没有办法,有了这三个馒头,一家总不至于饿死,受惯了苦难的人们觉得,只要饿不死就总是有希望的,即使代价是痛苦地活着。

  但即使如此,这样的活计也是人人争抢着的,宋家人已经很多天没有抢到这样的活计。

  -----

  要说前几天还能勉强活着,但现在眼看着就要活不下去了,宋家人都很慌。

  能求的人都求过了,但生死面前谁也顾不上亲戚情分,宋家不曾借粮出去,自然也借不回来粮食。

  宋母昨日里刚数过家里仅剩的存粮,要是情况还不能改善,顶多半个月家里就要彻底断顿。

  而之所以今天还能一起起来吃一顿早饭,是因为所有人都要想办法出去挣一顿饭回来,也就是说,吃多少就得带回来多少,要是什么都带不回来,那就饿着。

  这一完全称得上破釜沉舟的举措,也不过给宋家多给了半个月的时间,等到一个月后,没办法支撑的宋家最终还是决定将大儿媳送到赵家,去当见不得人的典妻。

  见不得人的何止原主,整个宋家也因此抬不起头,活着说,要不是宋家后来又娶了一个,就真的一辈子都抬不起头了。

  村里也有那过不下去的人家,卖儿卖女的都有,可真的没有几个卖妻子的,不止是因为妻子还能干活,更多出于男人的脸面。

  到了最后,宋母还要埋怨一顿,怎么家里就每个女孩儿呢。

  可实际上,在原主初生下三个儿子,还没发生这所谓洪灾的时候,她也是宋母夸赞的好儿媳呢。

  --------------------

第349章 第二十四个故事

  宋家这一辈拢共四个兄弟, 乡下也没什么正经名字,就宋大、宋二、宋三、宋四的叫着,前三个都成婚了, 只老四如今十五尚且未婚。

  老大, 即原主一家三个儿子, 老二家一个儿子,老三家暂时还没有,宋家搁在往常可是叫村里不少妇人羡慕的存在, 可现在,宋母看着一院四个小子只觉得都是在啃自己的肉、吸自己的血,尤以老大家的为甚。

  委托者后来答应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不然遭殃的必定是她的孩子。

  冉佳怡想这些的功夫,厨房那边的香味也传了过来, 是难得糙米的味道夹杂着野菜的涩味, 不需其他,身体的本能当即反应过来,不自觉吸溜了一下口水,脚下已经自动往厨房的位置而去。

  还没到地儿,一看周围, 哎哟呵,都来了。

  今天是老二家的做饭, 不过宋母可不放心任何一个儿媳,从拿出粮食就一直在边上盯梢,直到老二家的顶着众人的围观将饭菜端到了饭桌上, 才算结束。

  虽说难得舍得煮了糙米粥, 可不过就肉眼可见的几粒糙米, 多还是各种野菜, 硬生生将粥熬成了深绿色。

  按照宋母的话来说,就是给尝个味儿,闻到米粥香才知道想办法弄粮食回来,也不拘是米还是玉米、红薯,有的吃就是好的,反正外面洪水未散也没法耕种。

  一桌人坐定,上首是宋母,下面依次是四房人,拢共十三人,就连最小的孩子冉佳怡也给抱出来了。

  这么小的孩子本不应断奶的,可日子不好过,也就被迫断了,现在不过六个月就已经会喝点米汤了,原主存着还有一点红糖,十天半个月的冲一点补补,孩子如今虽然瘦弱,可好歹尚算健康。

  依旧是宋母掌勺,看着下面的十来个人,再看看篮子里的饭,宋母就老大不高兴。

  这么多人,得多费粮食啊,也怪她自己,当初怎么那么着急娶媳妇,现在多了四个孙子不说,还有三个外人,比他们自家人吃的都多,这不,粮食已经见底了。

  这么想着,刚轮到大儿媳的勺子就不自觉抖了又抖,大半勺硬生生抖成了小半勺,也没有再添。

  宋母多年分饭的顺序一直是固定的,先是老爷子,然后是自己,接下来就是从大到小四个儿子,最后是三个儿媳并四个娃,如果还有剩的,那就全部倒进老爷子饭碗里,不过基本上也不会有剩的,吃都不够呢。

  宋母手脚麻利,又是做了无数遍的活,很快就分好饭菜。

  宋家二儿媳习惯性的仰高了头去看两个妯娌的碗,男人的饭碗她是从来不去比的,待瞧见三人饭碗里差不多,微微露了一个满意的笑,可对着自己碗里那一点稀粥,又皱巴了一张脸,嘴里嘀咕了一句什么,谁也没听清。

  ————-

  老爷子见分饭流程结束,拿起筷子就要开动,被宋母一个手肘打断。

  宋母用她那充满威严的眸子扫视了一下下面,似是觉得坐着还不够,又站了起来,这下子终于满意了:“今天,给你们吃这一顿,你们也都知道什么意思,家里的粮食可不多了。”

  下面四个儿子兼三个儿媳俱低着头,一言不发。

  家里的老两口都没办法,他们能有什么办法,不外乎回娘家哭穷卖惨,求点粮食回来。

  可话说回来,先不说她们娘家有没有救济的余地,就是有,单独给她们吃不是更好,拿回来还要一大家子一起分,到自己头上也不知有没有一口。

  见几个小的没有反应,宋母眼中顿时燃情况熊熊怒火:“你们如今都是我宋家人,男人孩子都在这,可不要想歪了。”

  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以冉佳怡为首的三个宋家儿媳不约而同的露出一个讨好的笑。

  冉佳怡率先开口回应:“娘,我一定尽力,只是我娘家五个兄弟,恐怕还不如咱们呢。”

  宋母想到大儿媳娘家,脸上不由露出一个嫌恶的眼神来,一想还真是,这门亲家眼看是派不上用场了。

  她的视线下移,挪到了老二家的身上,二儿媳家里就一个兄长,人少压力也小,想来应该能带回点什么。

  老二媳妇吴氏在婆婆的瞪视下缩了缩身子,舔着张苦脸道:“娘,我上次回去,我娘和兄嫂就让我不要回去了,回去也不会给一颗粮食。”

  宋母便又想起了老二家的这门亲家,吴家虽说人口少,可也穷啊,家里一对懒货不干活,全靠两个上了年纪的亲家,说不得还真不上自家。

  原先宋母也不觉得二儿媳家这样有什么,她也不指望亲家接济,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视线再往下,就到了老三家的身上,没等人开口,宋母心中就将三儿媳的娘家过了一遍,家里人不多且都是勤快人,往年日子比自家也不差什么,家里应当还有些存粮。

  面对这个被寄予厚望的三儿媳,宋母努力让自己脸上的笑容显得和善些:“老三家的啊,你也知道家里情况,不是娘逼你们,是真的没有办法了,亲家要是有富裕能帮我们一把,以后我们老两口一定把你当作亲女儿,决不让老三欺负你。”

  老三媳妇姓董,作为宋家的最晚的儿媳,一向在公婆和两个妯娌面前都是低半头,此时听婆婆看重的软话,再瞧瞧两个妯娌似是低头羞愧的模样,那叫一个得意非常,当即不假思索保证。

  “娘,你放心,我爹娘都疼我,可不像大嫂二嫂他们。”

  孰不见她瞧不起的两个嫂嫂此时嘴角同时浮起了一个不屑的冷笑,谁家都不容易,女儿回娘家拿一些,娘家亲人用的就少一些,要是真的有钱便罢了,可附近村子人都不是有钱的,不过你家吃稀的,我家吃半稀的区别。

  现如今这三弟妹一时把大话说出去,要是带不回粮食来,得受宋母不少白眼闲话,要是带回来了,估摸在娘家又要遭埋怨,何必呢。

  奈何她们替人担心,老三媳妇本人还乐呵呵开心得很,她们索性不再多说。

  宋母的目的达到,好歹有一个应承,也不再多说,这一顿得管一天,吃完几个媳妇都要给她滚回娘家,饿不饿的全看她们自己。

  ————-

  宋母一番唱念做打后,终于到了真正开饭的时刻。

  宋父手握的筷子终于提了起来,就在此时,桌上所有人的筷子几乎是同时动作起来,一时间,桌上的筷子飞舞的快要甩出残影,不过几息功夫,桌上仅有的一盘咸菜和一盘清炒野菜就光盘了。

  而宋父不过夹了一筷子,宋母更是还没动作,见状恨恨的骂了一句“饿死鬼投胎”,无奈扒拉起碗里的野菜粥,心中暗念下次一定要连菜一起分了。

  冉佳怡夹了一筷子咸菜一筷子野菜,堆在碗里也不过刚填平了碗口,口水不自觉分泌,冉佳怡埋头大吃起来。

  饿得很了,众人吃的也快,不过一小会儿就陆续有碗筷落桌的声音,只见每一幅碗筷都似乎是被仔细舔过的模样,干干净净、光可照人。

  宋母又骂了一句饿死鬼投胎,全然不顾自己的碗筷也是被仔细舔舐过的。

  今天家里的家务活是轮到老二家的,洗碗自然还是她,除了老二家的,其他人很快散去,准备按照宋母的吩咐回娘家打秋风去。

  一家子四个女人,唯独宋母是个例外,一来她年纪大了,打秋风好说不好听,二来她娘家早已分家,打秋风都没处打去,三则,宋母还是要脸的人,在小辈面前还是要做人的。

  等到二房收拾好,三房人都被宋母赶了回去,言明不到太天黑不给回,就是回来也是没饭吃的。

  冉佳怡看着怀中两个孩子和宋老大怀中的一个,一家五口齐活,颇有些无语,但这一天功夫也不能傻愣愣等着,回去就回去一趟呗。

  遂,三房人背朝着三个不同的方向而去,目的地是隔壁相邻的三个村子。

  村子间相隔的距离并不远,他们大概六点出门,七点前就到了地儿。

  待来到原主娘家所在的上河村,与以往农人们一派忙碌的景象不同,村子里几乎见不到行人,不出所料,在粮食紧缺的现在,怕是都躺在家里少动弹节约粮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