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只是这一步可不大容易, 封建家长的权威,那是官方盖章认证的,父母在无私产, 说的就是这点,只要不分家, 即使赚了钱也不是自己的, 而是得交给父母,是大家庭的财产。
韩四丫不懂这些,却也知道,分了家赚钱才是自己的,否则韩婆子定会插上一手, 到时候他们一家子可没有能力保住。
上一世分家的时候韩四丫虽然还小,并不知道具体怎么分, 只隐约记得那时候他们几乎是净身出户,没有带走韩家的一分财产,只带了几床被褥和房里的个人用品, 就连住的屋子都是村里那种荒废不要的小茅屋。
一开头的日子很是艰难了一阵, 但后来一家人勤劳肯干, 赚了钱, 不仅重修了房子,家里几乎每天都能吃上肉,身上的衣服也能三两天换一次,是很好的日子了。
有那份美好的前景在,韩四丫才会这么积极分家,她以为对韩父韩母来说这样,可劝说却在开头却遭遇了爹娘的强烈反对。
作为典型的孝顺儿子,韩父是坚决不同意的,他的意思就是爹娘尚在,有什么事情都可以请爹娘做主,反正他是没有负担一个小家的能力。
韩母的态度则略微有些迟疑,其实叫她当家做主养活一家老小,她也没有把握,说起来,在韩家这一大家,虽然苦了点累了点,可上面有韩老头韩婆子做主,只要干活就饿不死,少吃点就少吃点,全当求个心安,可一旦分家出去,势必要跟韩家这边闹翻,到时候就真的孤立无援了。
韩家这边闹翻,韩母的娘家又靠不上,到时候真饿死也不会有人管,韩母想想就觉得有些害怕。
再害怕,却也经不住韩四丫的鼓捣,在对方的口中,他们分家出去那就是奔着吃香的喝辣的去,才不会有韩母口中那些什么吃不起饭活活饿死的情况发生。
这种纠结之下,韩母的态度就比较纠结,她既不想受到婆婆的磋磨,也想分家后能过上真正的好日子,抱着如此心态,她就揪着韩四丫,问她到底有什么好点子,要是真的能挣到钱,她就是拼着闹翻,也要跟韩家分家。说吧了,没能力的才只能听爹娘的,要是真有本事,谁又愿意低头过苦日子呢。
被这么一问,韩四丫就麻爪了,印象中的未来里,三姐发家致富的小点子她确实都知道,比如做什么肥皂呀,小吃食啊,后来还有一些布娃娃、头绳手串之类的,这些新兴的词汇都是三姐告诉他们的,家里一点点发展起来就是靠着这些小玩意儿,要说自己做,韩四丫自然是会的,至少她是这么觉得的。
本来她是留着这些主意打算分家后为小家赚钱的,可现在韩母非要看到钱才愿意分家,韩四丫只能委委屈屈应了,仔细回忆上一世发家致富的道路。
————-
二房在最开始被分出去的时候是真没有钱,除了几身衣服、被子外,就连粮食都没有一粒,还是好心的邻居涨价好心借了几斤粮食和一点油盐,让他们先吃上顿饭。
那时一家子就跟无头苍蝇一样乱转,但三姐却不慌不忙,用着为数不多别人向别人借来的粮食,硬生生的做出了几个精致的小糕点去镇上兜卖,卖了钱再换来粮食继续做,就这么一点点的从小做到大,几次之后就还了借来的粮食,自家也稍微有了一点盈余。
吃食买卖是真的小本买卖,辛苦累不说,也挣不到什么钱,一家子这么起早贪黑干了大半年,缓过了一口气,三姐才提出了新的点子,那时候家里吃饭是不用愁了,三姐便买了几十斤的猪板油,一点点熬了,搭配着其他材料做出了香喷喷且白白净净的所谓肥皂。
对了,肥皂这个词也是三姐起的,那时大家都以为这是她取的,四丫现在想来,应该是那个“三丫”来的地方的土特产,并不是她发明的。
肥皂的做法韩四丫没亲手做过、可却不知道看过多少遍,自认为早已了解其制作过程,其他的也是一样,按时候一家子奔着一个目标,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她作为家中的一份子从来没有被约束,其他方子也是一样,所以她才会这么信誓旦旦有勇气说服韩母。
韩四丫早年确实过了几年苦日子,可后来韩家发迹,作为家中的妹妹,着实是没吃过什么苦,家里的活大头都是爹娘带着三个姐姐完成的,而她和五妹在成长的过程中,过的更多是地主小姐一般的好日子。
从内心深处她是看不上这样的小买卖的,只是现在要本钱没本钱,要人没人,大生意是做不出来,只能从小处做起,这都是成功前期必须经历的磨难。
至于方子,她还没傻到去卖方子的地步,这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她流着自己传给后代还来不及,怎么舍得卖给别人。
所以在无奈之下,暂时也只能在吃食上打主意,这样其实有一个好处,二房现在几乎算是掌管着韩家的厨房,即使要偷偷做些什么,大概率可以瞒得住。
唯一的难点就是家里的粮食都锁在韩老头韩婆子的屋里,每天做饭的时候提前拿出一点让他们做,一次也就给一家人一顿的量,再多那是没有的。
不过这也不用愁,韩四丫可有计划着呢,大不了像之前三姐那样找外人借点粮食回来,反正又不是还不上。
至于没人借的情况下,韩四丫是从来没想过的,前世那么困难尚且有人愿意,如今他们一家子还没分家,有韩家背书更不会有人不愿意。
韩四丫就没考虑过,还没分家,他们二房单独出去借粮食,人家怎么会不多想。
————-
韩四丫说得轻松,倒是韩母一听说要找人借粮食,当即就慌了,“四丫,还要借粮食啊,咱们找谁借粮食啊,要是还不上怎么办?”
话语里满满的不信任,韩四丫回来都有小一个月,这段时间里,她见到的父母还是当初畏畏缩缩、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完全比不上她记忆中的,那时候看起来不算多么好看,可穿得干净得体,头发永远梳的一丝不苟,富裕的时候,还戴着金钗金耳环,跟镇上那些富家太太不能比,在村子里绝对独一份。
重来一回,发现一切都不如记忆中美好,韩四丫本就难受,此时听了不知重复多少次的质疑,顿时就怒了,重生之后的贫苦日子所带上的磨难,加上事实不顺的挫折,让她的心愈发急躁起来:“娘,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什么时候咱们家才能富起来,你还想不想过好日子了?”
韩母自然是想的,不想的话,她跟女儿偷偷摸摸折腾这一出干嘛,不就是不想继续过苦日子、受婆母的气嘛。
“四丫,你别生气,娘就是没做过,给你问问,咱们这不也是商量吗?”
见她服软,韩四丫熄了怒火,语重心长教育起来,“娘,我说的还能有假,你别不相信,听我的,咱们娘俩好好做,一定能赚大钱的。”
韩母半信半疑的相信,继续问:“四丫,那你看,谁家会借给咱们呢。”
韩四丫不用思考就想起了上一世借给他们粮食的人家张家,因为这份情后来两家走近乎了不少,也让对方沾了自家不少光,如今的韩四丫看来,那是张家欠了他们的。
听女儿说的那户人家,韩母一回想,是村子里条件过得稍微好一点的,张家人口不多、田地不少,勤快半辈子也攒了几个闲钱,这点粮食肯定是拿得出来的,而且张家是个和善人家,去借粮是有很大把握的。
这是韩母组完全不敢叫公婆知道,甚至就连身边的丈夫都没告诉,娘俩商量过后,趁着一天晌午韩家人都休息,韩母偷偷跑去了张家。
张娘子是张家的当家娘子,因为家里条件好,没让她干太多粗活累活,所以皮肤还是细滑的,同样的年纪,却比自己年轻七八岁,韩母见了心里就酸酸的,更坚定要赚大钱的心思。
两家距离有些远,平常并不如何走动,如今登门,张娘子不免问起上门的原因,总不能就为了打个招呼。
韩母被问,支支吾吾地说出自己想要借粮食的请求。
张娘子听说借粮更是纳闷,“韩娘子,不是我舍不得这份粮食,只是你们韩家日子也过得去,没到借粮食的地步吧。”
被质疑缘由,韩母更是低着头说不出话,她总不能说自己是想借粮食做小买卖,上面公婆俱在,这不明白着表示他们想要置私产嘛。
她不说,张娘子就不愿意了,“韩娘子,既然你不愿意说,那就算了吧,我家粮食也没有多的,还没到随便借出去的地步。”
韩母听到拒绝的话,更是呆滞,韩四丫的大力鼓吹之下,她出门前只想着借粮丢脸,却没想过人家真不借的可能,现在这可怎么好呢。
眼见没了希望,韩母也没争取的心思,转身浑浑噩噩的走了,一声招呼都没打,叫张娘子看了个稀奇。
回到家,自又是好一通埋怨,韩母自觉丢了大脸,还要被几岁的女儿指责,脸上也是挂不住,当即怼回去:“你要有能耐你去借啊。”
韩四丫便也蔫了,谁会借给一个四岁小孩粮食啊。
--------------------
第383章 第二十五个故事
但想要借到粮食, 总是有办法的,最后韩四丫用自己作为实验品,被韩母抱着, 终于在村中一户同样并不太富裕的人家借到了一斤细粮, 理由嘛, 则是韩四丫生病了想吃一顿好的,等过一阵子就还。
对方瞧间小女孩确实一副瘦瘦弱弱的模样,想起韩家的情况, 心生怜惜,这才满怀不舍的给出了家中为数不多的细粮,并叮嘱了一定要早点还回来, 不然她也没办法跟当家的交代。
韩母自是点头应了,按照四丫的话, 她们很快就能有很多的粮食了呢。
借到了粮食, 韩母就看着四丫,希望她能给出一点建设性的意见,比如怎么将这点粮食变成银子。
韩四丫看着粮食,面对韩母的疑问,回忆前世娘带着几个姐姐做糕点的记忆, 默默给自己鼓了鼓气。
“娘,咱们要这样......”
乡下地方, 韩母是没做过所谓糕点的,也没买过,听四丫这么一通说当真就信了, 只想着等厨房没人的时候赶紧做出来, 换了钱再说其他。
只是, 这一次借的也就粮食, 油盐酱醋什么的还是要用家中的,好在这些韩婆子没丧心病狂到全部藏起来,因为没人会偷吃。
这件事情,在成功之前,娘儿俩是没打算告诉其他人的,包括自己的三个大女儿,因此,得韩母自己动手,将几个丫头打发出厨房,在韩四丫的指挥下,韩母足足倒了半斤细面和起来,这都是做惯了的活计,她很是熟练的揉好,放在一旁醒面。
韩母和韩四丫在厨房忙活之时,冉佳怡并两个姐姐在外面围观,很是疑惑。
二姐问:“大姐,娘这是在做什么。”
大姐摇头表示不知,她便又随意问了三妹一句,冉佳怡答:“偷吃吧。”
韩二姐有些不相信,却又隐隐相信,这厨房除了做吃的还能做什么,想到此,她的眼神中不可避免冒出一点愤怒,这是防着她们呢。
防不防的,冉佳怡觉得说不好,家里就这么点地方,压根瞒不住,只是可能并不想她们知道太多吧。
因为被赶出厨房,今日里的饭食也不需要她们做了,三姐妹难得从繁重的家务活中解放,一时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村里的小孩子常常在一起玩耍,可她们是没有这个资格的,作为二房不值钱的丫头片子,她们得不断干活才能在韩家挣上一口饭,不至于沦为真正的吃白饭。
正在姐妹两人手足无措的时候,冉佳怡拖着她们往外跑,有这时间干点啥不好,不就是村里玩的嘛,她可会了。
什么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之类是与小女孩们无关的,可逮几只蛐蛐、编两个花环,却是都会的,没有了家庭的束缚,她们终于享受了一回自在的时间,不需要操心家务活没干完,也不用担心长辈的责骂。
这段休闲的时间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很快,韩四丫就出来找人了,找的还是冉佳怡。
冉佳怡早已决定扮演原主,自然不会露出破绽,此时只睁大了一双圆眼,看向比自己略小两岁的四妹:“四妹,找我干什么啊?”
韩四丫都快要急死了,哪有时间解释,拽着人匆匆跑回,留下的姐妹俩也没了玩闹的心,怏怏地跟上。
————-
等她们回到厨房的时候,才发现竟然是一片狼藉,显然事情搞砸了,尽管她们连事情是什么都不知道。
但她们还是第一眼看到了被亲娘和四妹围绕在中间的三妹,刚刚还十分活泼爱闹的三妹,此时局促着一小脸,小小的身形颇显无助。
只听她颤巍巍的声音问:“娘,你说的,我听不懂。”
韩母却看不见这些,此时的她只关心那一锅被自己搞砸了的所谓点心。
这一锅点心,寄托了她全部的希望和对未来的向往,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粮食是借来的,做砸了,她们这粮食就还不上,谁家粮食都不宽裕,这细面还不上,人家肯定要找上门来,那一切就全部暴露了。
此时的韩母看起来很是暴躁,就在刚才她已经拎着四丫好好的审问了一遍,为什么会失败?
韩四丫支支吾吾说不上来,她就知道了,敢情之前说得好听,可也就是个半调子,半懂不懂的忽悠她呢。
韩母那叫一个后悔呀,早知道她就不应该听四丫的,可世上没有早知道,这眼看着废了半斤的粮食,好在她没有莽撞到底,还留了半斤,如果剩下这半斤能做出来的话,也许能还了这一斤粮食的花销。
她现在已经不求能挣多少钱,过上四丫口中的富太太日子,她只想把这一斤已经粮食还了,抹了这笔债别让人家找上门来。
再傻她知道如今的四丫是不可信的,但现在只能逼着她想办法,四丫无法这才说出三丫肯定都知道,事实上韩母有些不相信,毕竟自家几个丫头什么样她可是知道的,就是八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闷性子,四丫这样还算是有了奇遇,那三丫会什么。
可再不相信也只能死马当做活马医,所以任由四丫把三丫喊回来,看到底有什么办法。
于是便有了刚才大丫和二丫看见的那副场景,落在四丫眼里,她记忆中运筹帷幄、永远不会害怕的三姐,此时表露出的惊惧和茫然大大刺痛了她的眼,此时的三丫就像任何一个农村的小姑娘般懵懂无知,面对母亲的折磨、妹妹的逼迫,她脸上道不尽的惶恐。
落在了韩大丫、二丫的眼里便是韩母拿三妹撒气,姐妹几个关系好,不敢反抗,却也看不下去了。
“娘,你们干什么呢。”韩大丫出声制止,同时,韩二丫当前将三妹护在了身后。
韩母看看姐妹四个,气得直捂胸口,“好啊你们,一个个生下来就是气我的是不是。”
这话连前阵子最为疼爱的四丫一起骂进去了,这叫姐妹俩有些诧异,可也就这一点。
其实,她们并不如何害怕韩母,虽说是母亲,可平日里住在韩家这个大家庭中,日常做主的都是韩婆子,韩母的存在几近乎于无,与其说害怕这个人,倒不如害怕她这个母亲的身份。
“娘,午饭再不做要来不及了。”这会儿不是农忙,下地干活的人到了中午还是会回来吃饭,顺带休息一会儿。
慑于婆母的威压,韩母不敢再耽误,转身手脚麻利的收拾了那一堆狼藉,给姐妹几个空出了一个那么略微看得过眼的厨房。
韩大丫她们几个也不敢再耽误,要是耽误了干活人吃饭的事情,被训一顿事小,被罚一顿不能吃饭,那就太亏的慌。
韩母抱着一盆子东西出了厨房,准备往自己屋里回,却转身又顿住了,她想起自个屋里除了自己外,还有一个韩二柱,到底是正经粮食,搬回屋有味道,也会引人怀疑,当即她脚步略微一转,便挪向了四姐妹所在的屋子里,这里一般不会有其他人过来,而姐妹几个如今也算是知情。人,倒没什么风险了。
没有韩母的耽误,姐妹几个加快手脚,赶紧把饭做了出来,将将赶在韩婆子几人回来的步伐,将饭菜端上桌,为此引来韩婆子一阵侧目,好在到底没有说什么,姐妹几个未免又对娘亲产生了几分埋怨,早不干晚不干,偏偏耽误她们做饭的功夫干啥。
等吃过饭,二丫被留下洗碗,韩大丫则带着冉佳怡一起回屋,这才发现被藏在她们房里的那半框粮食,说起来看相不咋地,闻起来却是细面的香味,冉佳怡猜测,看来本来是应该打算做糕点之类的,结果却成了一个又硬又小的黑馒头,着实不太美观。
姐妹几个都看出来,这是彻底的失败品,但到底是粮食,没有明确的命令,她们不敢乱动,任由它摆在床头,等韩母什么时候过来处理了,也省得暴露出来受到牵连。
即使没有三姐妹的催促,韩母心中也是时刻惦记着,没办法,到底是真正的半斤粮食。
但到底怎么处置,韩母这边也没有一个章程,她甚至想着要不就这样还回去,可好好的粮食借出来变成了这般,人家估计是不认的。但如果不还粮食的话,就得想办法挣上半斤粮,而且这黑馒头自己吃了未免浪费。
最后,韩母到底是没舍得把这粮食给人吃,而是带着韩四丫借着买东西的空当,偷偷到镇上希冀把这粮食卖出去,可她到底要失望了。
上一篇:除了吃,我什么都不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