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能吃得起细粮的,自然是要选择那好吃的,而吃不起的,更不会拿细粮的钱来买这看起来还不如粗粮馒头的粮食,于是,这份粮食到底没有韩母所愿卖出去,算是彻底打了水漂。
韩母这下是彻底着急了,卖不出去没有粮食还,人家就得找上门,又回到这个循环,她都不敢想象,若是婆母知道自己偷偷出去借粮食还还不上,会迎来什么样的后果。
起码,她可以肯定婆母是肯定的不会替自己还这份粮食的,毕竟她连粮食的影子都没看到,再者,若是还了,其他人有样学样,再大的家底都要掏空。
--------------------
第384章 第二十五个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 之前那半斤粮食,为了避免浪费,最后还是被她分给几个孩子偷偷吃了, 尽管味道不是那么好, 可细粮的香味和带来的满足感还是让几姐妹很是满足。
韩母这下就面对一个十分尴尬的问题, 那就是剩下的半斤粮食到底怎么处理。
显然,她也看出来,指望四闺女吃出什么能赚钱的东西, 是彻底不可能了,那就是一个光说不做的,而如果直接将这半斤粮食还回去, 那用掉的半斤粮食怎么办,韩母是还不起的。
若说这个家中, 韩老头韩婆子是掌管着家中的钱袋子外, 大房和三房或多或少都有一点自己的私房,那二房则是干干净净完全没有了。
这也不能怪韩二柱和韩母不思进取,谁叫他们没有一个男娃继承香火呢,吃喝都在家里,孩子有家里养, 将来长大一副嫁妆嫁出去,指不定还能赚一点彩礼回来, 一切都很美好,他们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将来的养老。
没有儿子,也没有钱, 等到他们老去, 三兄弟必然已经分家, 如果幸运的话, 他们或许会有侄子给他们养老送终,如果不幸的话,他们也许会孤苦死去,不过这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眼前,韩母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将这半斤粮食还回去,她承担不起更多的损失了。
这遭到了韩四丫的强烈反对,她或许也明白,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了,但韩母已经信错了一次,一次的教训已经足够刻骨铭心,让她不会再相信第二次。
顶着对方的灼灼目光,韩母将半斤粮食还回去的时候,脸上都是火。辣辣的,生怕对方问起剩下半斤什么时候还,好在对方或许是从她的脸上看出来她暂时还不起,并没有过分追问,叫韩母略微松了一口气。
但这口气也没能全松掉,从没欠过债的韩母对此耿耿于怀,夜不能寐,所以,理所当然迁怒到了韩四丫身上。
韩母觉得愤怒,可韩四丫也委屈着呢,她哪里知道,这看跟做竟然有那么大的不同,自己不过是不熟练失败了一次,韩母就放弃,不愿意再多给一次尝试的机会,可见活该穷一辈子。
不过这样的话也就是气话,韩母穷最后苦的不还是她,至少上辈子原本期待着丰厚嫁妆的她实则什么都没得到,实在让人遗憾不已。
一计不成,韩四丫不得不把目光放在了自己之前视若珍宝的方子上。
方子是值钱没错,可要是不能在自己的手上变成银子,那还不如卖了换点现银呢,至于子孙后代,在自己生活都没保障的时候想这些实在没必要。
————-
时间一晃而过三个月,韩家的日子过得一如既往的宁静,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前提是,没有人跟催债一般恨不得天天找上韩母。
韩母也是一个头两个大,偏粮食当初自己出面借的,同住一个村又赖不掉,肯定是得想办法还的,韩母自己悄悄打过算盘,若是不换细粮,只还粗粮的话,还是小有可能的。
村里也时常有些细粮换粗粮的,同样填饱肚子,粗粮当然比细粮性价比高,兑换比例通常在三到四之间,但有一点好的是,粗粮常见,可细粮一般只有花钱去买,这也就意味着韩母得想办法攒出两斤粗粮来,还得是高粱玉米之类的粮食作物。
老韩家不说小有资产,可也不至于被归咎到家徒四壁,但二房确实如此,别说半斤细粮,就是半斤粗粮,韩母也是拿不出来的,这就有点尴尬了。
无计可施,兼之韩四丫又在一旁不停的鼓吹,到底叫韩母动了心,因为这次,四丫说的是一门无本生意,卖方子赚钱,完全不必担心有上一次的风险。
于是,母女俩再一次的瞒着韩家人去了县城,镇上她们是不考虑的,没什么大的商家,也出不起价格,韩四丫是看不上的,她可记得清楚,前世三姐说过,这些方子千金不换。
千金是多少四丫没见过,可起码得有个几千两把,再少起码也得有个几百两,才对得起她卖的方子。
这时候,韩四丫又不禁偷偷埋怨起前世的三姐了,怎么还没有如上一世一般过来,带领她们分家过上好日子,全然忘记了前阵子还踌躇满志要取而代之的自己。
冉佳怡将一切看在眼里,却并不阻拦,有了委托者那一世记忆的她,比任何人都明白,委托者所遇到的挫折和磨难,只是她从不将在外面受过的苦、吃过的奚落道于人前,韩家人便真的以为她做的一切都顺顺利利,钱财来的轻而易举了。
或许也是因为这样,才会格外的不珍惜。
委托者的所谓穿越,实在很难说清内里到底适合缘由、原身到底还存不存在,但既然不存在恶意的抢占,抛却亲情而言,委托者给与韩家人的,难道不比原身给得多嘛,一方面接受了给予,一方面又诋毁她的到来,按照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又当又立。
更何况,委托者被如此对待的本质原因,并不是她占据了这具不属于她的身体,而只是因为她要将自己打下的偌大商业版图归于自己囊下,而不是无私奉献给韩家。
委托者也就是被对古人的刻板印象与原身的感情蒙蔽了,才会受到欺骗和毒害,而今,她倒要看看,没了原主,他们还有什么办法发家致富。
看着娘儿俩再次离开的背影,冉佳怡在后面瞧着,也只是瞧着,继续充当自己老实的韩三丫形象。
“大姐,你说娘她们干什么去了?”
“不知道。”韩大姐边做着手上的活边回答,漫不经心的态度没有给韩二丫满意的答复,于是她又将目光专项了沉默寡言的三妹。
“三妹,你说呢。”
“我也不知道。”
很是无趣的对方惹来了韩二丫的一顿白眼,但因着其他两房的人陆续出现,不小的院子也显现出了几分拥挤,她的声音也终于停歇下去。
沉默的二房,带动着二房的大人孩子一起沉默,在这个偌大韩家,就如一头头勤恳、毫不知疲倦为何物的老黄牛般,给一口青草,再抽上几鞭子,就能整整干上一整天。
————-
另一厢,韩母带着韩四丫离开,用的借口是回娘家。
虽说这不年不节的回娘家有点奇怪,可到底不是农忙,对方又识趣的只带了小的那个,而将三个会干活的留下,韩婆子也就没鸡蛋里挑骨头硬让人留下。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是韩母什么都没带,韩婆子表示丝毫不在意,如果年节时候也能这样就更好了。
韩母两人紧赶慢赶,没有铜钱坐牛车,两人是生生靠着一双脚走去的,足足走了一上午,才赶在下午到了县里,这时候找到合适的买家又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可以预见,等她们回去之后也定然已是披星戴月。
可惜的是,到了县里并不是终点,而是起点,不论是对韩母还是韩四丫,县里都是一个极其陌生的地方,起码韩四丫熟悉的不是眼前这个并不如记忆中繁荣的小县城。
韩母更是两眼一抹黑,连去哪个方向都不知道。
韩四丫好歹大概知道县城的方位,想了想,带着韩母去了自己记忆中,属于县城家小少爷的一家杂货铺。
这个县城并不富有,甚至可以说有点贫穷,一点不像它的名字,大兴县。
贫穷地方的县令也是不受人重视的,所以大兴县的县令,自从在二十来岁上任之后,一干就是二十年,如今四十来岁的县令,儿子都已经二十来岁,仍然没有丝毫升迁的希望,一家子在这生根发芽,俨然成为了新的地头蛇。
县令在当地民众的心目中算不上坏,主要是地方穷没什么油水可捞,显得像是一个清官。
然而在韩四丫心目中,对方的形象早已停留在前世三姐死后,疯狂掠夺家中产业的暴徒上,尽管如此,今天她仍然要将方子原样奉上,以求得一份钱财,因为除此之外,不会有其他人敢买,或者买了也不一定保得住。
在进入铺子前,韩四丫都是满怀着自信,她的底气在她带的肥皂方子上,上辈子肥皂可是风靡了整座县城,并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可以说内在价值不可衡量。
抱着这般心理,韩四丫精神满满的走进了铺子,可惜的是,店里不管是掌柜还是小伙计都没有看她一眼,先敬罗衫后敬人,韩四丫二人穿的一般,从来不是伙计们需要招待的对象。
对此,韩四丫不得不踮起了脚尖,凑到柜台前,对上了低头打瞌睡的老掌柜。
“掌柜的?”
韩四丫的声音不大,却引起了小伙计的警惕,“你干什么呢,买东西就买东西,不买就走。”
韩母也连忙拉住了她,“四丫,别捣乱。”
韩四丫又气又急,声音更大喊了一声“掌柜的”,这下,老掌柜没能继续睡下去,彻底清醒过来。
印入眼帘的首先就是一个小姑娘的脸,皮肤有点黑,肤质也粗糙,职业病发作,老掌柜第一眼就将人的来路大量清楚。
“哦,小姑娘,你有什么事啊?”老掌柜家中有一个差不多大的小孙女,因而态度并不如何严厉,只当小姑娘顽皮。
韩四丫努力正经了一张小脸,竭力使自己看起来更成熟懂事些,可那枯瘦的脸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效果,但她浑然不觉,信心满满的道:“老掌柜,我有一笔大生意和你谈,你可愿意?”
--------------------
第385章 第二十五个故事
老掌柜看着小姑娘的模样, 不说信、也不说不相信,只是摸着自己不长的胡须,笑呵呵看着, 人活到他这年纪, 已经不会无缘无故轻易得罪人了, 哪怕对方看起来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姑娘。
本来只是出于性子里的谨慎,可等对方说完来意后,老掌柜升起了点兴趣:“那个肥皂真的有你说的那么神奇?”
韩四丫信心满满地点头, 因为她曾经亲眼见过它的效用,以及风靡的程度。
这一次的老掌柜终于有了点认真,他仔细端详了对面的母女, 再次确认了这只是乡下贫苦的老百姓,从言行举止来看, 也不像祖上有过什么发达的人家, 更大的可能是不知从什么地方得来了这么一个方子想要换钱。
这番推测几乎可以算全部准确,韩四丫不知道自己的底细被老掌柜的三两眼探摸得清清楚楚。
老掌柜继续试探:“口说无凭,你们有成品给我看看吗?”
韩四丫摇摇头,表示没有,问到这个问题就比较尴尬了, 成品她当然是没有的,要有的话早就直接卖成品了。
不过她对自己所知道的方子还是挺有信心的, 不同于点心方子,制肥皂的这个,她其实也打过一点小心思, 这些小心思就大概类似于记下以后可以把这个方子带到自己未来的夫家, 想着一家子凭借这个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 所以才特地留心了几分。
至于她现在没有成品的原因, 自然还是因为没钱了,与点心所需要的一点调料和粮食相比,肥皂要制作的原材料可就珍贵的多了,不说别的,就说珍贵的猪油,他们家就完全用不起。
如果说鸡蛋这种半荤还会偶尔出现在韩家的餐桌上,当然她们几姐妹是没有份的,这是大房和三房男娃的专属,但真正的肉在平常是完全见不到的。
韩家每年会养一头猪崽,从冬天捉来养到第二年的年前宰杀,俗称“过年猪”。这一头猪,其中的一大半会被他们卖掉,剩下一小半,其中也只有一半会被他们留在家里,用作走亲访友、礼尚往来的回礼,只有更小一部分会留在家中。
而留在家中的这部分,不到三十斤,而这份肉除去过年那几天自家和招待客人外,其他的都会被晒成腊肉,,偶尔的情况下招待来客才会用上一点,再就是农忙的季节给家里补充油水,也就是说平时,韩家的厨房压根压根见不到所谓的荤腥,更被提猪油了。
没有猪油,她就制作不出真正的肥皂,此时她当然不会将一切和盘托出,但以老掌柜敏锐的观察力未必不能察觉到这一点。
其实仅凭观察对方脸上的神情,老掌柜基本上就可以判定对方拿来这个方子并不是所谓的讹诈,起码她们自己是从内心相信这个方子是有用的。
面上并没有暴露出什么,在内心得出这个结论的老掌柜却是迅速地思量开了,如果对方只是想来骗点钱财,这样的人轰出去就可以了,但是如果这个方子真有真材实料的话,如何处理他就得好好想一想。
————-
被对方锐利的眼神打量,韩四丫只觉浑身的鸡皮疙瘩都快起来,不怪她,实在是对方的表现像一个十足的老狐狸,狡诈而又充满危险,让人不自觉的心生寒颤、想要落荒而逃。
但内心对于钱财的渴望超越了这股恐惧,她极力控制着自己的双。腿不要打颤,并扛住了韩母想要把她拉出门外的力道。
这般对峙下时间仿若度日如年,也不知一刹那还是好半晌,韩四丫只觉得过去了很久才听见老掌柜的声音再次响起。
“你们这个方子真假不知道,成品也没有,老掌柜我可不敢买。”
一听被拒绝,韩四丫急了,“掌柜爷爷,你要不相信的话可以提供原料,我们现场做给你看,等你看到了成品,自然就会相信我们说的。”
韩四丫满以为对方会认同自己所说的话,但结果似乎并不是这样。
老展柜突兀的笑了,笑容里夹杂着不容忽视的嘲讽,像是觉得这个提议多么可笑一般。
韩四丫不明白他在笑什么。疑惑地抬头望了望。
见对方这副模样,老掌柜眼底的笑真诚了两分。说实话,作为一个生意人,他其实还是喜欢跟不那么聪明的合作伙伴,尤其是眼前不知道自己的底牌、很容易忽悠的这种。
“你们什么都没有,就凭一个发方子想要在我们这儿做实验。成功了还好说,要是失败了你能赔得起吗?”
韩母作为一个大人的表现甚至还不如韩四丫,在两人说话的过程中,她全程低着头一言不发,仿佛这样就没有她的存在一般。
事实上如果可以的话,她宁愿自己从来没有参与过这一场,也就不必这么心惊胆战,但现实状况并没有让她一直沉默下去,因为赔偿这两个字,在进入耳朵的第一时间就提醒了她,搞砸了是要赔钱的。
上一次的经历实在吓惨了,她再也不敢参与这种需要赔本的买卖。
如果说她刚才只是稍微用力拽了拽,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决心,现在的她则是真心想要把女儿拽出这间铺子,不要让她惹事生非。
是的,在韩母眼里这完全惹是生非,说赚钱到现在连个影子都没有,恐怕全是忽悠她的才对。
动起真格来,韩四丫这么个小小的三头,实在抵挡不住韩母这个干活农活的力道,被韩母轻而易举得拽住。
上一篇:除了吃,我什么都不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