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大约十平米的房间,逼仄窄小,但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好在阳台、厨房和客厅都是公用的,门锁看着也结实,冉佳怡最后只得掏了这份钱,足足三十五元,三个月的房租连带五块钱的押金。
————-
房租一付,身上的钱也去了大半,但有了遮风挡雨的地方,也就有了安稳感,只是身上剩下来的钱实在不多,大城市里做啥都要钱,紧要的还是先找个能赚钱的工作。
原主和薛茂的学历都不高,薛茂好歹是初中毕业,原主则勉强混了个小学文凭,记忆里四、五年级都是半上半不上的,肚子里实在没多少墨水可言。
这般情况,他们能找的工作也就只能是底层的劳务了,冉佳怡还是希望能做点小生意,鉴于本钱不足、也只能先按下不表。
接下来几天,两人便满城的开始找工作,期间,冉佳怡也没忘给薛家去一封信,信里除说明他们的情况外,还着重提了如今刚落脚,没有工钱,等过几个月再补上给他们的那一份。
这年头,男人有一把力气总好找些,不过几天,薛茂就寻摸到码头那边,找到一份搬货的活计,虽说纯体力活累了点,可乡下人累惯了也不觉得有什么,相反薛茂很高兴能赚到钱。
按照他的说法,在乡下种田也不比这轻松到哪里去,但也就挣一口吃食,钱是看不到的,如今这样已经很好了。
薛茂给力,冉佳怡也没浪费太久, 大约一周之后,冉佳怡就在隔两条街的饭店找了一份端菜的活,活不重,但耗费的时间长,上午十点钟到晚上八点都离不开人,唯一的优点就是包吃,有剩饭剩菜也能带点回去,节省了不少花销。
冉佳怡倒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什么样的环境做什么样的事,她每次到任务世界都会想法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但如果没有办法,也是能安之若素的,到底她在过别人的人生。
不过,冉佳怡选择这份工作也不是为了这点,而是她想要近距离参观一下,如今的物价、吃食种类以及顾客的口味,等攒下本钱她还是要去做生意的。
小本生意,最容易开张的就是吃食生意,有一副行头、再会点手艺,基本都亏不着。
两人都是能吃苦的,异地他乡的,彼此互相照顾,累是累,可钱却也在一点点攒着,家里的钱如今都由冉佳怡管着,她看得仔细,不必要的钱是一点不肯花的,两人最幸福的便是晚上一起在家里数钱的时刻。
忙碌中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时间过去三个月,足足拿到了两个月工资的冉佳怡,手头也有了点积蓄。
将薛茂那份工钱单独放置,冉佳怡则是辞了饭店那份工作,打算自己先干着试试。
她会的手艺不少,光是吃食,米面饭菜多少都会一点,却不是样样都适合的。
津门地处北方,这边的人偏好面食,便是中午也多是馒头面条,想到最后,定下了烙饼。
--------------------
感谢在2021-04-18 22:56:31~2021-04-20 21:56:1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5644037 12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06章 第二十七个故事
冉佳怡想要做的也不是最常见的烙饼, 而是多种口味的,最简单的原味,就是撒点小葱芝麻之类的, 吃的就是个盐津津的味道, 除此之外, 还有甜的,梅干菜的和梅干菜肉的。
她自己会做梅干菜,那方子做出来的比一般的要香上不少, 但如今时间紧也顾不得许多,只管买了别人的先凑合。
冉佳怡的准备工作干得风风火火,架不住薛茂一直给她泼冷水。
做烙饼, 成本大都在那烙饼的炉子和碳上,这两项几乎就去了冉佳怡全部两个月的工资, 这意味着接下来一段时间两人的生活将全部由薛茂的收入来支撑。
薛茂对养家这事儿没什么意见, 在乡下男人也得养老婆孩子,可他更惦记要往家里寄钱,出来的时候说好给钱,要是过几个月给不了,薛母可不是好对付的。
这些话冉佳怡也就听听, 当做耳旁风听过就忘,左右等她赚钱了, 对方也就没话说了。
薛茂无奈,既反抗不了薛母,也说服不了妻子, 只能更加努力的搬货多赚点钱, 他隐隐察觉到妻子有些不一样了, 可到底哪里不一样说不出来, 只是那么一种隐隐的感觉,比以前更有自己的主意了。
但薛茂也没往那些灵异鬼怪上想,只当她是到了外面见识多了。
冉佳怡将摊子选在离他们住所几条街的一处小商圈,街道两侧商铺林立,另有各种小摊子,卖菜、卖吃食的,小首饰的,衣服鞋袜的,应有尽有,熙熙攘攘,很是热闹。
正式开业那天,薛茂不放心,特意没去上工,而是帮着一起将东西推到了目的地。
这条街上的摊位分两段,前半段客流量好,都是交了摊位费固定的,一个萝卜一个坑,后半段人流量差些,就没收摊位费,先到先得,只是也要收两毛钱的管理费,如果不想交,在管理员过来前收摊离开就行。
冉佳怡到得早,矮子里拔将军,占据了路口一个位置,算是不错。
到了第二,冉佳怡的炉子就先开始烧了起来,等炉子烧红了,拿出提前准备好的面团揉搓起来。
烙饼别看大大一张,其实需要的面团很小,这也意味着成本低,一快快小小的面团被拉扯成两张巴掌大的面壁,然后放进炉子里边煅烧,待得再出来是就是滚烫热乎、冒着香气的烙饼。
烙饼这东西跟包子一样,就吃个热乎,尤其刚出炉的,那香味格外吸引人,冉佳怡拿出两个梅干菜的,两人出门得早,自己又是做吃食生意的,就没去买早饭。
天色还早,冉佳怡也没有多做,耐心十足的继续揉搓面团,很快,摊子上摆满了一张张面饼,白色的面粉,中间夹杂着各色馅料。
梅干菜饼的美味在于其独特的想起,烙饼酥脆有嚼劲,梅干菜香气扑鼻引人遐想,原本还担心生意的薛茂啃了一口就放不下,亦庄面积普为可干的涝,比比他散两口就吃了个干净。
男人的饭量大,尤其薛茂干重体力活的,平常吃米饭都得两碗起步,如今一个小小的烙饼自然是吃不饱的,冉佳怡让他再拿一个,他却死活不愿意了,“卖钱的饼呢。”试一个尝尝味道就算了,怎么能一直吃。
冉佳怡也不勉强,人穷、顾虑就多,也不是她三言两语能解决的。
————-
因着是新店开张,短时间也没有什么人来买,眼看着周围的摊子都陆陆续续开张,薛茂顿时就着急了,“怎么怎么没有人来呀?”
冉佳怡瞅了瞅周围,人不多,便说道,“再等等吧。”
薛茂却是没有那个耐心等,眼看周围的摊子多多少少在吆喝,他便也跟着吆喝起来,平常三棍子打不出一个闷屁的男人,为了赚钱硬是憋红了脸。
只是这吆喝的作用实在不大,本来这些赶早的人就是为家里要上班的准备,没有闲心闲逛,自然买的都是之前熟识的那些,偶尔有一两个过来买上一两个,好歹算是开了张。
当收到第一张钱的时候,薛茂激动得脸都红了,给人找零的手都在抖。
这些找零的钱,还是冉佳怡拿薛茂的工资去兑的散钱,说好了今天晚上还给他。
随着天色渐渐由暗转明,街上的行人也多了起来,比起之前匆忙间出来买菜的家庭主妇们而言,这会儿出来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头老太太,他们的表现相当悠闲,东逛逛、西瞅瞅,不像买东西,更像凑个热闹。
路过冉佳怡摊子的人陆陆续续多了起来,冉佳怡这时候就不得不庆幸梅干菜味道之霸道,干瘪的梅干菜与面团相和、在炉火的炙烤下散发出一股强势而霸道香味,席卷了街边一两米的距离,很快吸引了不少的客人前来
东西不贵,津门的人多多少少都有点来钱渠道,不差这仨瓜俩枣,少则一张、多则五六张,甚至有一户人家,见一路子的烙饼都给包圆了,一团团面饼陆续进了炉子、又很快出锅,换成了一捧捧的钱。
冉佳怡手下不停的揉面,还得照看火候,忙得不可开交,压根没有心思东想西想,薛茂手忙脚乱的收着钱,仔细去看,他的眼睛却是微微呆滞的,像是神游天外,又像是不可置信。
他实在没有想到第一天开店的生意竟然能这么受欢迎。
在他的设想里,今天若是能卖掉一半,就算是生意挺好的开门红了,但如今昨晚准备好的一盆子面团都不够用,还是现场着急忙慌的拿了面粉出来活,因为耽误的时间长,还损失了不少顾客,叫薛茂心疼得紧,忍不住嘟囔,“明天一定要多准备点儿。”
冉佳怡没忍心提醒他,今天早上他还嫌她面团准备得多呢,更何况第一天吃个新鲜,这东西也不能天天吃,明天未必还有这么多人,所以保守起见还是准备一盆面团比较靠谱,大不了现场和。
高峰期一直从早上七点持续到了早上九点,整整两个小时的时间,冉佳怡数不清自己烙了多少张饼,又卖了多少人、收了多少钱,只见得饼子一张张进去、又一张张出来,反正手底下就没停过。
九点一过,该上班的上班、该回家的回家,街头上的人陆陆续续空了,有那卖得差不多的,已经开始收拾回家。
早在八点的时候,市场的管理员来收过一次费,那时候正得慌,薛茂二话没说、痛快把钱付了,惹得冉佳怡好奇得看了他几眼。
来之前,她可听薛茂念叨了好几次,说等管理员来了就把摊子收起来,省一点是一点,如今变化的到快,可见也不是完全不知变通的。
————-
冉佳怡揉的面团稍微有点多,剩下十几张没有卖出去,带回家浪费、索性就多等一会儿,耗着时间一直等到十一点倒也把这些卖光。
饼子卖完,冉佳怡和薛茂赶紧收拾摊子回家,下午还有一大堆的准备工作,可不是清闲的时候。
回到家吃过午饭,两人将需要准备的材料该泡的泡、该打扫的打扫,等一切准备妥当,已经到了下午三点,冉佳怡又收拾了一下家里,趁机会,薛茂将今天的收入数了一遍。
数到最后,总共收了三十块钱,薛茂激动的脸都红了,一天三十一个月就是一千,岂不是一年就能成万元户。
冉佳怡无情打断了他的幻想,三十块钱还没有去掉本钱,而且,也不能保证天天生意都这么好,要是再来个刮风下雨的,他们就不能出摊,不出摊就没有收入,薛茂就是想的太美了。
薛茂被打断也不恼,两个人之前都上班一个月才拿几个钱,做生意不管怎么样,都比上班要好,他已经很满足了。
说是这么说,可等冉佳怡问他,明天要不要继续过来帮忙,薛茂竟然拒绝了,他要继续搬货。
过了那个激动的劲儿,薛茂也清醒过来,虽说今天赚了不少钱,但是吧,做生意有好有坏,两个人一门心思扑上去,要是生意黄了,如今两人身上没有积蓄,岂不是完全没了指望。
而如果他继续搬货,好歹两边总有个稳当的,不管生意做没做起来,总有个依靠在。
再者,摆摊一个人忙不过来顶多就少赚点儿,等到有了积蓄,一切都好说,再不济,请人帮忙也行,不过,这得很久以后的事了。而且也不一定走到那一步,如果摆摊能稳定赚到两人份的钱,薛茂应该不会笨到固执己见。
兴奋过头,两人身体的疲惫感也随之席卷而来,早点生意赚钱不假,可也着实辛苦,冉佳怡的两条手臂都酸软了,晚上还是薛茂做的晚饭。
吃罢饭,因着第二天还要起早出摊,两人睡得格外早,也格外沉。
第二天,冉佳怡还未起,就听见外面悉悉索索的响声,迷迷糊糊睁开眼,发现薛茂已经将摆摊要用的东西收拾好,让她起来就能直接出摊。
昨日里睡得早,冉佳怡没有多挣扎,起床收拾好,在薛茂的帮衬下,将摊子推到地方,早点生意实在熬人,人家还在被窝里睡觉,他们就得在黑夜寒风中出门占位,更惨的是昨日的位置已经被占,是一户卖包子的人家,先来后到,冉佳怡没有强求,另寻了一处地方铺开。
一切准备就绪,薛茂拿了两个刚出炉的烙饼,便又急急忙忙的去码头搬货,留下冉佳怡看摊。
今儿的生意依旧不错,冉佳怡一个人忙得更是脚不沾地,痛并快乐着。
--------------------
第407章 第二十七个故事
冉佳怡一个人看摊也就不急着回去, 卖完早高峰一波,人慢慢少了,最后稀稀疏疏好半天才会有一个顾客上门, 冉佳怡坐在带来的小椅上, 得以歇息片刻。
到了十一点, 冉佳怡才收摊回家,今日足足用掉了一盆半的面团,冉佳怡边坐着边锤锤酸痛的胳膊, 感叹这赚的着实都是辛苦钱。
薛茂搬货的码头管一顿午饭,中午是不回来的,冉佳怡不需要准备饭食, 索性自己囫囵吃了两个烙饼,又和边上摊位的换了一杯豆浆, 午饭也就对付过去了。
回到家里, 冉佳怡无力收拾,先去睡了一觉,到半下午才有精神起身。
虽然才两天的时间,但冉佳怡清楚,以现在的状况、要是不出意外的话, 她的这门生意是可以继续做下去的。但如果只是做小生意,也未免太无趣、太没有追求了。
再者原主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也不是赚到钱就可以完全解决的, 经济条件只是基础,能够让他有足够的话语权,但这话语究竟该是如何, 则看原主的思想境界了。
原主在的时候最为顾忌的就是薛母, 因为婆母的身份、因为经济的制约, 只能乖乖听话。
那不是因为原主真就觉得她说的是对的, 不过是在人手底下过日子,但如今已经离开了薛家,距离这么远,薛母实际已经很难掌控她的生活了,至少在经济条件上是没有办法的。
但她还有最大的一个利器,那就是薛茂,在她的权威下乖乖听话了二十多年的儿子,原主的丈夫,才是真正能影响到她生活的。
要说原主和薛茂两夫妻唯一的矛盾点就在于穷且没有儿子,穷这一点只要时间足够,自然能解决,没有儿子这个问题却是始终横亘其中的。
要说没有儿子是什么天大的问题嘛,当然不是,又不是自己得了绝症要死要活的,起码他们还有三个女儿在,可对于如今的乡下人而言,没有儿子就是天大的错,这份错只有两分会在男方,大头的八分都在女方。
如今占据这具身体的是冉佳怡——一个接受过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女性,自然能够理性的分辨这其中道理,但原主作为一个乡下妇女却是不能够的,或者说,即使她内心认同,但也依旧无法说服自己的丈夫、婆家以及村中众人,这些人的留言足以将她撕的四分五裂。
薛家和村里人的思想冉佳怡暂时改变不了,但就在身边的薛茂,冉佳怡却是可以潜移默化的引导。
这得益于他们如今所处的大环境,津门作为整个华国当今最为开放的港口城市,是华国最早接受先进思想与理念的城市之一,外来文化的引导加上本土文化的发酵,让他们在经济、文化上远远领先国内绝大多数落后城市。
可以说,全新的世界就在眼前,只看他们愿不愿意去推开这扇门了。
————-
冉佳怡自然是乐意的,但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她不怎么识得字。
作为一个只读了半截小学的半文盲,以原主这样的身份,冉佳怡自然是不能说出什么大道理的,但如果她同津门这些女性一样呢。
上一篇:除了吃,我什么都不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