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贤惠女 第373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爽文 正剧 穿越重生

  冉佳怡动心了,提升学历,她第一反应就是夜大,这是最适合她如今状况的,来到大城市,受到刺激开始学习,最后被周围的先进思想同步,有力的辩驳生儿言论,她为自己接下来的转变画好了路线在,只等实施。

  心中有了盘算,冉佳怡的动作也急,出了几分不是钱似的,不紧不慢。

  他们来的时候是七月中,过去两个多月,早已错过了开学的九月份,也不知道如今是否还来得及赶上今年的开课。

  冉佳怡一边收拾着家中,一边做着计划,对将来的生活也就有了几分期许。

  于是,傍晚时分,带着满身疲惫归家的薛茂,就听到了这么个消息。

  那一瞬间,薛茂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妻子小学都没念完他是知道的,乡下都这样,他自己也就一个初中毕业。比小学好不到哪里去。

  而且比起妻子是家里不给读,他纯粹是自己读不下去,宁愿早早的下地干活,累点苦点都不愿意去读那压根看不懂的书,上那听不懂的课。

  “怎么突然想起继续读书了?”薛茂是真疑惑,以往也没见妻子有多么爱好学习。

  冉佳怡倒也不扯那些自己热爱学习的虚话,而是从实际出发:“你也知道我当时小学没毕业,认不了多少字。若是还在乡下自然不用考虑这些。但如今出门在外,我又是摆摊做生意的,多少要认识些字。

  再者说了,多读点书总不是坏事,起码出门不会被人骗了。而且我听人说了,现在这夜校花不了几个钱,读出来的文凭也是认的。”

  一套一套的,薛茂没听进去多少,只知道妻子这是认真的·,一下子头大了。

  他勉强混了个初中,妻子再继续肯定也是读初中,那岂不是说,妻子很快要超过自己。

  虽然不觉得妻子能读出来个什么,可出于男人微妙的自尊心,他内心其实有点不甘愿的,可又想不出拒绝的理由,只得嗯嗯胡乱应了,心里不免抱着几分时隔多年也许妻子压根学不进去的阴暗想法。

  然而,接下来围观妻子积极寻找学校、办理入学,领到课本后充满憧憬的模样,都让薛茂颇为不好受,妻子也曾玩笑般让他也一起学,他是不愿意的,读了又有什么用呢。

  冉佳怡自顾学自己的,有用没用以后自然见分晓。

  ————-

  她的摊子也照常摆着,只是与以往不同的是,她的身边随时放着一本书,若是人少了,总是要拿起来翻两页的,这一异常的行为也为她在一群摊子中间大大扬了名。

  如今人家说起她来,除了那烙饼摊子,还多了一个爱知识的先进分子头衔,叫冉佳怡颇为不好意思。

  其实这一圈摆摊的商贩里,有没甚学历的,可初中乃至高中学历的也不在少数,基本都是前几年国营工厂大批倒闭、改制的下岗工人,迫于生计干了这买卖行当,开始还不乐意,等赚了钱也就不觉得有什么了。

  除去手不释卷外,为了晚上的夜校学习,冉佳怡还不得不被迫缩减了上午的摆摊时间,原先早上九点之后客人虽然少,但她等到十一点多少能再卖出去些。

  现在冉佳怡只等到十点,十点一过立马收拾摊子回家,趁着晌午将家中琐事处理好,中午略微休息一会儿就起来读书,到了半下午又得开始准备第二天的材料。

  这一忙起来,晚上的饭也没空做,冉佳怡撂摊子不干,薛茂只得自己顶上,对此他不是没有怨气的,可有怨气也没法子,妻子眼瞅着彻底陷进去了,整日里拿书当宝贝,在家干活时不时都能念出声来,一点不给他抗议的机会。

  夜校的学习地点就在附近的一所中学里,时间从晚上六点半到八点半两小时,讲课的老师也基本都是附近学校的老师兼职,初中高中的都有,可以说,除了一个形式外,这与正经的学校读书没天大不同,到后面读完了也是要参加考试才能拿到毕业证的。

  冉佳怡学得这么刻苦,第一个目标就是得拿到初中毕业证书。

  九月底的时候,薛家那边来了信,信中薛母语气不善问他们如今怎么样了,只是字里行间分明透着两个字——给钱。

  是的,这就是一封薛母来要钱的信,关心那都是顺带的,薛茂不是傻子,自然看出来了。

  不得不说,薛母这举动着实有点伤了薛茂这个孝子的心,毕竟要不是冉佳怡拦着,早几天薛茂就汇钱回去了。

  要冉佳怡说,这薛母也真敢要,一个月六十,如果不是她来了,就凭着原主和薛茂的能力,一个月去掉这六十,剩下的钱估计也就吃饭住房,一分钱都剩不下。

  偏偏薛茂这个大孝子一点不觉得有什么,反而觉得做儿子上交赚到的钱给老母亲才是正常,对此冉佳怡只想呵呵一笑。

  作为儿媳妇冉佳怡是没有那个立场劝薛茂不给钱的,但她将事情分得分明,一开始为了算清盈亏,她做生意赚的钱是单独放着,如今倒也好分辨了。

  冉佳怡先是将薛茂的工钱全部拿出来,两个月的工资,去掉了一些开销,剩下的已然不够,于是她又从自己赚的钱里抽了些出来,凑足六十给薛茂。

  于是这一下,薛茂赚的钱一分不剩,而冉佳怡自己的则好好存着,薛茂顿时看傻眼了,“你这是干什么?”

  冉佳怡瞥了他一眼,反问:“你做儿子的给钱孝顺不是应该的嘛。”

  薛茂无法反驳,讷讷笑道:“咱们还分什么你我啊。”

  冉佳怡:“家里的钱都是我管,既然不分,都是家里的钱,我又不会少了你的吃喝。”

  薛茂愁眉苦脸,这能一样嘛。

  原本是两人一起孝敬薛母,剩下的钱留着过日子,但现在弄得,他赚的钱孝顺爹娘都不够,自己开销还得靠妻子挣的,这可太不一样了。

  --------------------

第408章 第二十七个故事

  薛茂不是个多敏。感的人, 之前隐隐察觉妻子有所变化,但感觉不深,只以为是到了新地方的缘故, 可如今, 变化之大叫他实在很难用这样的理由说服自己。

  他再苦恼, 冉佳怡的行为也不会以他的意志为转移,除了心里有些靠媳妇养的小别扭,薛茂也做不了什么, 每日白天里仍旧正常搬货,只晚上看见妻子勤奋学习的模样总是感觉乖乖的。

  冉佳怡晚上从夜校就是八点半了,这之后洗漱完, 在睡觉前,她还要自己看会儿书, 往常, 薛茂见她看书也自觉保持安静,农家对读书人的敬重那是打骨子里透出来的,也因此冉佳怡才能有一段安生看书的时间。

  可给老家寄过信后的连续几天,冉佳怡只要一坐下看书,房子里就传来薛茂东走走、西敲敲的声音, 好不烦人。

  事不过三,第四天, 冉佳怡终于忍不住了:“薛茂,你干嘛呢?”

  薛茂做小动作的时候只想着给人造成一点影响,内心那点不想让人好好学习的心理, 却是连自己都没想明白, 只是依旧有点心虚:“没, 没什么, 我找东西呢。”

  冉佳怡半信半疑地相信了,之后果真没有大的声响传来,她也就忽略了那点微不可察的异样感。

  之后的日子照旧,冉佳怡依旧摆着自己的烙饼摊,薛茂也照旧搬着货。

  可能是已经打出口碑的缘故,冉佳怡摊子的生意好了不少,且因为光吃烙饼过于干燥的缘故,冉佳怡还和隔壁一家豆浆摊子的谈了合作,每卖出一份豆浆她都能从中抽个五分,一天也能多赚几块钱。

  日子总在慢慢变好,随着冉佳怡的生意逐渐稳定起来,薛茂那不高的工资就颇有些入不得眼了。

  本来两夫妻过日子,没必要分个眉眼高低,冉佳怡也没计较这点,可架不住还有薛家这个搅屎棍。

  往家里的钱寄回去没一个月,薛家那边的信便又过来了,除对给钱的满意之外,余下长篇大论就都是对她生儿子这件事的催促。

  给钱冉佳怡是不太在意的,左右她如今做生意赚的更多,毕竟三个孩子在老家托人照顾总得付出些什么,那边又是原主的公婆。

  冉佳怡当初出来就是因为不想生孩子,如今有了自己赚钱的门道,更是不会生,且因为有了底气,她说话的语气也就笃定多了。

  家里的信一向由家里学历最高的人宣读,以前是薛茂,后来冉佳怡上了夜校就换成了她。

  一封信读完,冉佳怡的神色丝毫未变,仿佛接到的不是远方亲人的信,薛茂则是激动得双眼发红,久久不能平复。

  她没有贸然打断,等到人回神,她这才幽幽道:“薛茂,妈又催儿子了。”

  薛茂原本还陷在离别愁绪里的思绪顿时醒转,一个头两个大,婆媳矛盾真是难为死他了。

  ————

  是的,薛茂只将催生视为婆媳矛盾,可在冉佳怡的角度,远不止于此。

  将一个女人的全部价值,归功于能不能生一个男娃,这是对女性价值的最大否认,之前没有底气,可以说一家子都依靠在薛家那颗大树下,她没有反驳的底气,现在情况不一样,她就不打算继续忍耐

  “薛茂,我们已经有了三个女儿,我不打算再生了。”冉佳怡语气认真,目光直视,由里到外透露着真诚,可薛茂宁愿她是开玩笑的。

  他结结巴巴:“香如,你说什么呢。”

  冉佳怡却没让他再继续装傻,再一次明白表态:“薛茂,我说我不想再生了,没儿子就没儿子,薛家又不是有皇位要继承,咱们来津门也有几个月了,你知道这里的人,都不看重这个了。”

  薛茂沉默,人家是人家,他是他。他打小生活在村里,从结婚起听到最多的就是薛母让他赶紧生个儿子的话,不止薛母。三姑六婆、邻居亲戚都这么说,他也一直这么认为。

  在妻子连续生下三个女儿之后,薛茂也是气闷的,长相平平、能力平平的薛茂没有太大追求,只是想着顾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家子安安静静的生活,但没有儿子这一点,让他这点卑微的梦想也变得艰难起来。

  早已说不清是旁人的期盼、男人的尊严亦或者其他,薛茂对于儿子的执念并不比薛母浅,听得妻子这样说,他脸上勉强维持的笑也不复存在。

  “香如,这里是这里,家里那边还是......”

  冉佳怡不客气打断:“我们现在就是在这,指不定以后就要在这里落地生根的,日子横竖是我们俩过,你就说你自己的想法,别说那些没用的。”

  薛茂有些尴尬,他的想法自然是生,面对想法突然激进的妻子,他试图说服:“香如,再多女儿将来也是要嫁出去的,只有儿子才靠谱,难道你想老了以后膝下无人吗?”

  冉佳怡心道要是生个不孝子,别说膝下无人,可能老了还要给人收拾烂摊子,上一世可不就这样,偏给闺女出嫁贴点嫁妆就是赔钱货,还非得捞着赚回来,

  “我有三个女儿就够了,你要是想生,你找别人生去,我不生!”说完这句话,冉佳怡就干脆躺倒在床上,眼睛闭上,被子一蒙,什么都看不见听不见。

  薛茂无奈,也只得拉了灯睡觉,只眼睛闭上那眉头还是皱着的。

  接下来几天,夫妻间的关系还是不大和谐,冉佳怡一点不松口,薛茂也说不出不要儿子的话,好在两人各有各的事要忙,相处的时间并不多。

  时间一眨眼匆匆而过,十月到十二月也就一眨眼的事情,

  在外地打工,春节这般重大的年节总会要回家的,当然,冉佳怡更是想念自家那三个留在老家的闺女,这小半年下来,她攒了一小笔钱,只是买房还是一种奢望,将孩子带过来的想法也只能是想法,否则孩子过来没人照顾,也没学校能上,才是真耽误人。

  冉佳怡是打定主意年后继续来的,故而租的房子也没退,赚钱的家伙事更是收拾妥当保存好,这才买了些当地的特产和时兴物件儿回老家。

  ————-

  许是这半年见识的事情多了,回去时候没了来时忐忑不安的心情,倒因为长久的离别,对那座并不美丽的小山村也多了几分怀念。

  距离他们上次争吵已经过去三个月,两夫妻的关系依旧没处好,冉佳怡使唤人却是丝毫不放过,一大堆行李基本都是靠薛茂拎着,冉佳怡只提着一点小物件。

  回家的火车依旧颠簸,耗时又长,冉佳怡没有亏待自己,火车上买新鲜吃食的时候总要买上一份,薛茂不要她也就当真不卖。

  只能说谁赚的钱谁心疼,薛茂觉得自己的钱都给了家里,花起钱来就畏手畏脚舍不得,冉佳怡则是因为赚的多、又是花在自己身上,花钱都是高兴的。

  薛茂瞧见心里不大好受,可妻子还省着气,也只能忍着。

  这一忍就得一直忍下去,转了一道火车,又转汽车和牛车,才终于赶在腊月二十二回了家。

  腊月二十三是当地的小年夜,一般没有大事的人家都是要一家团聚的。

  说实话,即使薛茂自带几层滤镜,可面对这小破烂的家,还是没办法违心的说出半个好字,唯一好的大概也就这些亲人了吧。

  尤其属于他们一房的屋子,因为无人打扫,早已积攒了一屋子的霉味,墙角都叠了几层的蜘蛛网,按说腊月十九是乡下人年前大扫除的日子,可偏偏漏了这件屋子,也不知存的什么心思,好歹还有三个孩子住呢。

  冉佳怡瞧见就来气,在其位谋其政,原本她想着不管以后咋样,如今她是薛家的儿媳,就得尽自己的责任,该给二老的孝敬她不会少,可她尊重人,人家却没把她放在眼里,房子脏污、孩子也照顾的不精心。

  就是再不看重孙女,看在每个月六十块钱的份上,也该让孩子过得好点,可现在来看,这些全都喂了狗,冉佳怡当即决定,来年,薛茂赚多少,只给薛家寄一半回来。

  那都是明年的事情了,眼下最着急的还是年前将屋子打扫好,薛家总是寒碜,冉佳怡也没避讳人,大大方方去池塘边提了一桶水,遇见旁人问就说自个屋里太脏了。

  一个村里住着,多少都清楚点情况,暗道老薛家做事不厚道的同时,也都劝冉佳怡忍着点,毕竟是公婆。

  冉佳怡说是忍了,转头将给薛父薛母准备的两身衣服、以及给其他几房的一包糕点给扣了下来,她改注意了,衣服给原主娘家父母了,好歹艾家生养原主一场呢,糕点则自己吃。

  这些薛茂看在眼里,也并没有说什么,钱是妻子挣的,爹妈不给自己长脸,他还要脸呢。

  因着这一出,薛茂他们回家来的团圆气氛被冲击了大半,不过薛家倒因为他们的归来十分热闹。

  同村的村人听说薛家外出打工的人回来,一个个都忍不住上门打听情况。

  这几年不知怎地兴起一股攀比之风,出去的能耐人回家来总要大花钱财,小到衣服吃食,大到金银首饰,甚至还有几家盖新房的,给留守村里的人家也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却又忍不住对比。

  薛家一时可谓门庭若市,冉佳怡只管装出一副木讷的样子,外人问津门如何,她就说很大很富贵,说能赚多少钱,她就说除去给公婆的刚刚只够生活,再问给家里多少钱,嚯,一个月六十,可不老少了。

  爱打听的妇人们消息最是灵通,东家长西家短就没有她们不知道的,当天下午消息就传遍了全村,有的说还是出去打工有出息,有的说薛家二老可是发财了,也有少数年轻人说薛茂夫妻傻,一时间众说纷纭。

  原本家里今年大丰收,薛母心情是很好的,可谓扬眉吐气,可不过几天,自家名声就急转直下,薛母那叫一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