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贤惠女 第40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爽文 正剧 穿越重生

  冉佳仪身处其中,也是希望自己能见识到这个世界更多的精神面貌。

  ————-

  老师们上台来了一番热血的演讲之后,这一天的任务也就结束了,剩下来的时间都可以自由活动。

  冉佳仪无事可做,也无心和边上的小萝卜头们聊些有的没的,却也不打算回去被沈家人使唤,便打算着去学校里逛逛。

  冉佳仪报的中学是他们镇上唯一的一所初中了,但学校也不大,拢共那么点大地方,不一会儿就走了一遍。

  这学校整体很是破旧,教学楼就是一座三层楼,老师办公室也只是二层楼,看起来矮矮的、旧旧的额,看起来就没钱的样子。

  冉佳仪不禁有点担心,之前在沈家夸下海口说学校里有奖学金,现在一看也不知道靠不靠谱,当然要是有的话,冉佳仪是准备自己存着的,买些小文具也好啊。

  走着走着,冉佳仪就走出了校门,想到之前为自己上门的李老师,索性两所学校相距不远,冉佳仪决定去给李老师讲一下自己能读初中的事情、顺便道个谢,那天李老师为了自己也是耗费苦心了的。

  回小学的那条路已经走了好几年,冉佳仪闭着眼睛都能去,熟门熟路的到了李老师所在的办公室,忙上前敲门。

  “笃笃笃。”

  “进来吧。”不知是谁回应的,冉佳仪也就顺势进去了。

  这间办公室是好几个老师公用的,李老师也只是其中一个。

  冉佳仪进去也不左右张望,径直朝着李老师的位置就过去了,其他老师也不在意,学生来找老师再常见不过了。

  李老师低头正忙着教案,冉佳仪在边上乖巧站定,轻轻的唤了一声:“李老师。”

  李老师这才抬起头来,看着眼前的小姑娘有点诧异,“沈同学,你这是?”

  冉佳仪看着带着四方眼镜的李老师,这还是一位很年轻的老师,对于学生、对于教学,总是有着无尽的热情,这才会因为冉佳仪几句话就直接跟着上门了,冉佳仪对这样的人总是佩服的。

  “李老师,我今天是来初中报名的。”

  李老师一听见便笑了:“能继续读就好、就好。”

  冉佳仪道谢:“李老师,真是谢谢您了,为我这么费心。”

  李老师腼腆笑笑:“这都是老师该做的,你到了初中也要好好学习,要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冉佳仪重重点头,“李老师,我知道的,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这讲的是真心话,知识改变命运,是无数贫家子的奋斗动力。

  李老师又问了几句近况,剩下的便没什么可寒暄的了,冉佳仪识趣的告辞:“李老师,您忙,我就先走了。”

  冉佳仪走出小学校门的时候,看见学校门口的校风校训,还有点感慨,这是个多么好的年代啊,民风淳朴、积极向上,每一个人都在为着更好的明天努力奋斗着。

  冉佳仪对自己的以后也充满了信心,这么一个年代,做什么都是让人充满希望的。

  快到中午了,冉佳仪感觉着腹中传来的饥饿感,终于还是决定回家了。

  不然能怎么办呢,身无分文,饿了在外面连一顿饭都没得吃,可不得回家嘛。

  况且今儿学校里也讲了,是要自己带粮食过来的,最后事情还得指望这沈家,冉佳仪只能暗叹一句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回去不定得受冷言白眼呢。

  ————-

  果不其然,等到冉佳仪走回家里的时候,沈家人都已经回来了,还是沈母做的饭。

  冉佳仪有点担心沈家人变脸,但好像沈家人心情还好,没有指责她的意思。

  冉佳仪壮着胆子上前,喊了一声“妈”。

  沈母抬头白了一眼,只是呵斥了一句:“还不端菜上去。”

  于是冉佳仪灰溜溜的端菜走了,一句话都不带多说的。

  等听见正厅里沈爷爷和沈父的话,冉佳仪这才明白原因。

  沈家承包的那片池塘,今儿里沈爷爷有空就带着沈父探查了一下,结果发现池塘里的鱼长得很不错,比起往年都要好上几分。

  沈爷爷说是年成好,便也带着鱼塘的鱼长势好了。

  虽然因为今年是半路承办的,只能有鱼塘里一般的收成,但也不算少了,沈家人可不就高兴了。

  冉佳仪暗自庆幸这个好时机,提出了自己的需求:“爷爷,爸,我去初中报名了,学校从明天开始包一顿饭,就是要交粮食上去。”

  沈爷爷和沈父这才将注意力放到大孙女身上。

  哦,去学校报名了,这是之前默认下来的事情,只是,要交粮食是怎么回事?

  冉佳仪老实说明,“初中比小学上课的时间长,中午赶不及回来,我这样离家远的要么交粮食在学校吃,要么就自己在外面吃。”

  冉佳仪在这里耍了个心眼,除了这两种选择外,其实还有一种,就是冉佳仪自己带饭去热着吃。

  但是且不说沈家人愿不愿意为她准备要带的饭食,就是愿意她每天不但要背着课本、还要带着饭盒往返,那也够累人的了,冉佳仪打心底不乐意。

  沈爷爷这才意识到,这孩子去上学了可就远不止学费这么点花销了,教辅资料、纸笔甚至这刚提出的粮食,可都是花销。

  可是学费都交了,总不能再去退了,也只能认了,权当花钱买省事儿。

  至于这粮食,这孙女在家也是要吃饭的,交粮食又不是交钱,倒也还过得去,至于出去吃的做法,那可不是农家人的活法。

  “那就交粮食吧,改明儿让你爸给你背去。”沈爷爷思忖片刻方才开口,若是今年鱼塘能丰收,也就不差这三瓜俩枣了。

  沈父听到沈爷爷的话就应了,冉佳仪听了更是欣喜,“谢谢爷爷,谢谢爸。”

  至于这让沈父背粮食去,是体贴她还是担心她做手脚,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有些事,大面上过得去也就行了。

  冉佳仪便又欢快的去和沈母说去了,沈母倒也不在意一个小丫头吃的粮食,她在意的是这死丫头走了,以后的午饭都得自己去做了,心里呕个半死,只是老爷子都答应了,就没有人置喙的余地。

  于是这一遭里,除了沈母不满意,其余人都没放在心上,冉佳仪便正式开始了在初中的学习生涯。

  远离沈家人的镇上,冉佳仪尝试着去做些改变,她可以一时仰仗着沈家,但这沈家却不是个靠得住的,只有自己立起来了才是正理。

  --------------------

第49章 第三个世界

  学校里的生活总是无忧无虑的, 老师们热衷于爱教学、学生们也都热爱学习,整个学校里一派欣欣向荣。

  冉佳仪沉浸在这样的学习氛围里的同时,也思考起了对未来的打算。

  一直靠着沈家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大的支出姑且不论, 就说在学校里的那些便宜的小文具, 她也不敢大手大脚的花用, 就怕哪一天沈家不肯花钱购买。

  作为一个一直在家庭的约束下的小女孩,原主没有这个勇气、也没有这个能力去挣脱束缚,但换成了冉佳仪, 一切都将大不一样。

  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无疑钱壮人胆,冉佳仪口袋空空便也不敢做的过分, 因而赚钱是冉佳仪除了学习之外最需要抓紧的事情。

  要说冉佳仪也活了三世了,生活的技能自然是不缺的, 赚钱的小手段也有, 但是现在的冉佳仪还只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孩子,很多事情一个人压根做不到。

  比如做生意,在这个敏。感的时代,虽然不再是错误、可也无疑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而且学生的身份更是杜绝了她很多种选择, 她所能选择的其实很有限。

  但同时,学校自由的风气, 让她远离了沈家那个没有自由的环境。

  冉佳仪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可以趁着在学校里的时间做些什么,比如充分利用中午的休息时间, 比如体育课上的休息时间, 从某一种意义上来说, 都可以是她的成长良机, 也都将成为她实现自我价值的契机。

  当在某一节文学课上,老师提起学校里组织了有奖征文比赛的时候,冉佳仪仿佛看到了一扇窗户在自己面前打开,窗外是春天的鲜花与阳光。

  冉佳仪在那一刻就知道了自己可以在这里做什么。

  文学、创作!

  这是一个封闭已久初初打开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无比开放、能包容无数思想碰撞的时代,改革开放的宏观政策下,开放的不只是政治经济,文化也同样如此。

  兴起这个想法的一瞬间,冉佳仪不自觉就想起了自己刚来到这个世界、刚来到这个学校的感慨。

  这是一个无比美好的时代,就仿佛夜将尽,终将迎来的黎明,让人充满了希望。

  活了三世的冉佳仪,第一次产生了创作的欲。望,创作总是让人有倾诉的想法的。

  三世的人生积累下来,冉佳仪不敢说对人生有了全面的把握,但是有些自己的感想是肯定的,那些看见其他人所走过的路、自己曾做过的选择,其中总有些道理可想一想。

  如果,如果能在这些时间,用手中细细的笔杆子,记录下此时自己的感想、留下点自己在这些世界曾存在的痕迹,也未尝不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在这样的想法下,冉佳仪开始了自己第一次的正式创作。

  嗯,起点,就从这一次的征文开始吧。

  ——————

  征文的题目并没有冒险的意思,简简单单的一个题目,“你想对母校说的话”,既切合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们的现,也是一个给这些学生们倾诉的机会。

  看到这个题目的第一时间,冉佳仪不自觉就想起了李老师来。

  这是一群最受人敬爱的人,他们可能在你的学生生涯无比招人恨,但每一个长大的“学生”无疑在最后都会感激他们曾经的谆谆教诲。

  若说家长是一个新生儿初入世界的指向灯,那么学校绝对是一个人成长迈入社会的指南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都将在这里形成。

  冉佳仪心里感慨万千,笔下也就有了无数想要说的话。

  “我想对母校说,谢谢你。”冉佳仪第一句是这么写的。

  “谢谢你曾经对我的教诲。

  谢谢因为你、我有过的那些可爱又可敬的老师们。

  谢谢你教授给我的那些知识,谢谢你给我带来的希望......”

  冉佳仪这封信完全出自真情实感,李老师对她的帮助一直让她铭记于心,可以说,这个时代的老师们的真诚热情打动了她。

  也不是就说后世的老师们不好,只是因为小孩子们仿佛更珍贵了,老师们所能管束的也就更少了,很多时候不是不想管,而是不能管。

  但不管怎么样,这都是一个奉献多于获得的岗位。

  等一个小时过去了,冉佳仪看着自己笔下满满当当两大页稿纸,完全超出了征稿字数要求,也不由有些赧然,只得提笔继续修改。

  等到删删改改三两遍,冉佳仪才终于感到满意,这一篇小作文,冉佳仪觉得可以算是自己的最佳作品了,抛却第一世那些华而不实的作品之外。

  将这篇精心雕琢过的小作文上交之后,冉佳仪略微有点忐忑,虽然已经打算着靠笔杆子赚取这个世界的第一桶金,但是这也得是看天赋和努力的,她希望自己第一次努力能有所成果。

  然而这种大型征文的比赛评比过程总是繁琐而漫长的,冉佳仪着急却也无可奈何。

  自从上了初中后,中午在学校吃喝,冉佳仪就过上了早出晚归的生活。因为路途遥远,冉佳仪每天早早起来吃过早饭就往学校赶,晚上下课了又得急急往村子里赶,不敢耽搁分毫

  但就是这样,冉佳仪在沈家成了一个透明人一般,除了周末在家会被沈母逮着使劲的使唤外,上学的日子沈家人几乎不怎么能看到她人的。

  无疑,这样的生活除了些微的不如意之外,还是很符合冉佳仪的期待的,尤其她还能在回到沈家之后,以学校布置了家庭作业为由拒绝一些家务活之后,这份愉悦就更强烈了。

  当然,冉佳仪说的也不全然是假话。

  她既然有了想要写作赚钱的打算,便也就开始做起准备来了,一开始肯定是从投稿开始的。

  写作既是为了赚钱,那自然也该迎合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