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竹里人家
冉佳仪仔细翻阅了自己所能看到的报纸、杂志、期刊,就这些也得多亏了学校里那些热爱新鲜知识的老师们和家境好些的同学,不然她自己是没有资本购买这些书籍的。
————-
从这些期刊杂志里,冉佳仪发现了一个显著特征。
当下的文学,绝不单单只是纯粹的文学,显而易见,其中更多体现的是时代特色,饱含着当下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这是一个很好的年代,一切都在朝正确的方向行进,连带着人也是。
冉佳仪觉得自己大概摸到了矗立在自己面前的那面墙,这个时代下创作的根源。
在察觉了这一点后,冉佳仪除了继续看书读报之外,又多了一项业余爱好,那就是去观察这个小镇。
有句话说,“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冉佳仪深以为然。
学校里诵读的学生们,早上菜摊上含笑卖菜的老奶奶,早餐店呼呼的蒸汽和蒸气后老板娘朴实的微笑,还有上班路上的工人们急匆匆的身影。
每一点、每一处都体现着生命的追求、生活的美好。
当然,也并不全是美好,比如早点店里剩下来卖不出去的早点时,没有工作的人们身影在镇上闲逛,也能看出了生活的艰辛和苦难。
但整体上,是向好的方向而去的,冉佳仪知道,这个国度虽然与她前世有些微的不同,但是这个落后沉睡的雄狮,也会在睡醒之后一点点强大起来、直至傲然立于东方。
这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在冉佳仪的笔下渐渐成型,最后形成一个个故事、一篇篇文章。
这故事不只是写给别人看的,同时也是写给原主看的。
这个开放的时代下,只要不违法犯罪、违背道德的底线,其实做什么都可以被包容的,包括原主曾以为的孝道、养育之恩,都是可以轻而易举就挣脱的,区别只在于你敢不敢。
就如同第一个走上街头摆摊的那位阿姨,就如同那位辞去稳定工作下海经商的叔叔,就如同继续初中需要的自己,最开始需要的只是那迈开第一步的勇气,而这勇气的来源,只需略微放开眼看一下未来,便也能生出无限的勇气来。
冉佳仪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原主沈含烟打开了一扇窗户,窗外有她一直渴求而不得的新生活。
这样的时间一过就是两个月,冉佳仪从中便感到了无尽的欢愉,这是比她之前想方设法赚钱更大更多的快乐。
在看到自己的小作文被选中征文有奖的名单,在拿到属于自己的第一笔稿酬的时候,冉佳仪也看见了自己未来的道路,也更坚持了这份创作的决心。
不过可惜的是,作为第一笔稿费,冉佳仪最后还是将它上交给了沈家,以此争取晚上点一小段油灯的机会——没有办法,在生活节省的乡下,天黑了的时候点灯也是一项不必要的浪费,他们可不会管,这是孩子要读书或者写作业。
而当冉佳仪拿出这项活动的报酬之后,这份浪费也就略微有了点价值。
在第无数次感叹,为什么初中学校没有安排住宿的同时,冉佳仪也只能认了,同样贫穷的学校对于这点也是爱莫能助,索性赚取稿酬也是她创作的一个小目的。
她不知道原主沈含烟在系统空间里能看到多少她所做的,但冉佳仪想让对方知道,一个人所产生的价值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而绝非为了自己父母亲人无私贡献的,不管是亲生父母、还是养父母,都是如此。
如她所料,系统空间里的沈含烟,在看见了这一幕幕之后,也在不断地沉思。
--------------------
第50章 第三个世界
看着眼前的大屏幕, 里面的一切熟悉而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自己曾经在那个世界度过一生,而陌生则是因为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说,一切似乎有所不同了。
她看着这个所谓宿主来到自己的世界之后, 做的也不算太过, 最大的改变也不过就是争取到了继续读初中的机会罢了。
沈含烟其实觉得自己的人生悲剧并不在于这所谓的读不读书上, 而是在于沈家人身上。虽然她自己不敢,但是她还是希望这个年轻的姑娘过去之后,能代替自己摆脱这个吸血虫一样的沈家的。
但是, 事情并没有直接朝她想象的方向行进。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其间发生的变化也是很大的。
因着上了初中, “她”便不用如同前世一般在沈家辛苦劳作,也相当于变相的离开了沈家的范围吧。
沈含烟还记得自己当初从学校退学之后, 悲伤之余还要被养父养父使唤, 整日里从早忙到晚上就没个消停时候,就这样还不讨好,自己只能心酸的看着弟弟妹妹们每天上下学,为自己的命运而悲痛,却又无可奈何。
家里条件一般, 供养不起那么多孩子上学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父母生她养她, 她总不能反过去怪罪父母对她不好吧,而且那时她也以为自己是家里的大姐,为家里做些牺牲也是应当的。
只是, 后来她被娘家一味索求, 连自己的家都被折腾的不成样子, 丈夫和女儿也与自己离了心, 又在之后得知了自己并非沈家亲身的,沈家分明不是把自己当做家人对待,这才幡然悔悟过来,来到这神奇的所在。
看到那位任务者者走遍了大街小巷,在自己熟悉的街头巷尾留下一串串文字,同样的世界、同样的景色,在不同的人看来也是完全不一样的,沈含烟心里也渐渐涌上了一抹期待。
她期待这位姑娘能给自己带来不一样的人生,引导自己一直充满灰暗的人生走向全新的方向。
随着“啪嗒”一声轻响,面前的屏幕骤然消失,已经习惯了这一幕的沈含烟也不再如开始那般感到震惊了,这个叫做系统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既然能帮助自己重新一段人生,那么有一点神奇之处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无事可做,沈含烟继续回到自己的房间内休息,等待着下一次的观看机会,而系统滚滚则是习惯性的陷入沉沉的睡眠中。
系统空间内归于平静,而外面的世界,仍然在继续。
————-
相比起学校内征文有奖那点小小的奖励,冉佳仪将更多的期待放在了自己写的小稿子上,她从学校的奖励里截留了一点点,用于购买自己寄信所需要的邮票上。
这对冉佳仪而言又是另一种新奇的存在了,返璞归真办的文字书写,配上陈旧的、颇具时代特特色的邮票上,便又多了几分难言的韵味。
冉佳仪甚至联想到了所谓猴票的存在。
她在现代也看过几篇小说,其中就有不少人是靠着来到这个时代购买猴票发家致富的,就如同到了九十年代屯房发家一样,冉佳仪初时还有点心动,但很快便放弃了。
一来,她并不知道所谓猴票具体是指哪一版的邮票,就是买也只能一网打尽;二来,这样的发家致富固然能囤积大量的钱财,可是对于原主人生的改变却未必有多少进益,毕竟原主生活的不如意从来都不是因为钱财的稀缺。
或许是因为一开始成长过程中从未缺过银钱的缘故,冉佳仪对于金钱一直并不是十分看重,基本态度就是够用就行,相比较而言,她更享受赚钱的那个过程,以及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
接连寄出了几封稿子之后,冉佳仪也难以避免的陷入了略微紧张的氛围里,虽然对自己有点自信心,但从未涉足过的领域还是难免忐忑。
她的稿子文笔绝对称不上有多好,毕竟她的阅读量和练习都并不丰富,但是,所有文章绝对都是她仔细观察之后、真情实感写出来的,这一点她对自己有信心。
稿件的选用与回复无疑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尤其在交通这么不发达的现在,冉佳仪虽然着急但还是按捺住了,将大部分心思用在了当前的学业上,辛辛苦苦争取来的机会总不能浪费了。
她的知识体系与现阶段的有点格格不入,尤其文科类、政历类的更是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整合,
她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不好好读书就要回家种地。
冉佳仪还想要继续往上读,升到高中、甚至大学,自然是要用心的,不然也无法说服沈家那群人。
时间过得飞快,在冉佳仪读书之余写稿子,偶尔能收到录用或者回绝稿件的来信的过程中一点点流逝。
等到冉佳仪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到了期末,要开始期末考的时节了。
冉佳仪又是全新全意投入了备考阶段,在异时空再次陷入了期末考的阴影里,还乐此不疲。
与此同时,沈家的那几个便宜弟妹也同步进入了期末考阶段,即使不怎么关注学习的沈家最近气氛也严肃了些,冉佳仪往常在家里还要受几句职指责,这几日俱都没有了。
让冉佳仪在舒心的同时,也不禁为即将到来的寒假里可能产生的麻烦而担忧。
不过,那都是考完试之后的事情,冉佳仪立志在这里做一个好学生,嗯,初步的目标就是靠班级第一吧。
考试前的日子仿佛总是过得那么快,让学生们感慨复习时间不够的,同时,也偶尔在心里祈祷时间快点过去,最好一觉醒来,期末考已经结束了。
作为一个真。大学生、伪初中生的冉佳仪,也难以避免这样的考生心态。
好在虽然紧张,但是对广大的华国学子来说,考试是跟吃饭一样日常的事情,不带怕的。
等冉佳仪终于有了闲暇时间,已经是两天的考试结束之后了。
冉佳仪由此也正式开始了回归沈家的日子。
————-
期末考试过去,就是寒假到了,也就意味着过年了。
新年新气象,对于整个沈家而言都是适用的,整个沈家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冉佳仪在村子里走动的多了才发觉,整个村子的景象都焕然一新了。
就拿冉佳仪所在的沈家来说,在原主的记忆力,沈家人绝对算不上勤快,过去多年的集体劳作中,那更是能偷懒就偷懒,一家子就没一个勤快的,但是在土地划分到个人头上之后,一切就不一样的。
原先干活那是给公家干,干多干少都一样,现在给自己家干活那可就不能靠忽悠偷懒了,毕竟收成可不会骗人,付出多少艰辛、便会有多少收获。
除此之外,沈家全部人的心里尽皆放在了那口池塘上,花费了大笔钱在上面,人人都提着心精心照料,就盼着年底捞鱼的时候能有个好收成。
而勤劳永远也不会被辜负。
在沈家池塘收获的那一天,冉佳仪也去帮忙了,还在心底默默算了一笔账。
因为有了人精心照料的原因,今年收获的鱼比往年都要大上两分,除去上交给村里的一半,沈家绝对称得上是收获颇丰了。
现在市场上各类商品并不丰富,作为荤菜的鱼自然也是紧俏货,冉佳仪猜测沈家这批鱼应该卖了不错的价钱。
不过最终的收入除了沈老头和沈父知道,便是连沈母都不知道的,倒惹得沈母又在家里指桑骂槐了好几天,冉佳仪也全当没有看见。
不过,由此冉佳仪又有了一个疑惑。
前世,原主沈含烟被沈家要求退学,用的借口是家里没钱了,就连承包鱼塘的钱都搪塞说是咬牙从别家那里借来的,早晚要还。
原主当时还小、沈家又有意藏拙,就这么被糊弄过去了,这也是原主心里虽有不甘、却没太大怨言的原因。
现在换成了冉佳仪,却不那么好糊弄了。
冉佳仪粗略算一下账,这一次鱼塘产出的一半归沈家,约莫有个两三百斤,就是一斤按4毛钱,约莫这半年起码也该有个二百多块钱,去掉成本钱,赚的也绝对不少了。
前世承包池塘的事情与这一世大概相同,几乎没有什么变化,那么赚的钱也应该是差不多的,却连沈含烟那两块钱的学费都不愿意出。
就这样,前世沈家还一直对外哭穷,不止是对外,对着原主沈含烟也一直哭穷,或许,沈含烟在他们眼里也就是个外人罢了。
冉佳仪真为原主感到不值。
在沈含烟自己被辍学之后,信了沈家大人口中家里穷苦的那些话,还一直担心弟弟妹妹们也步上自己的后尘,于是在家里拼命地干活,后面找到工作了也一直将工资补贴给家里,就是结婚之后沈母的话,也还是一直接济着娘家。
那时候的沈含烟丝毫不知道,彼时娘家当时说不定比自己的小家都还要有钱呢,这发家的钱还是自己亲父母当年给的抚养费,而她亲父母的光她却是一点都没有沾到。
就这样,沈家人却还是时不时的要上门来抠唆沈含烟口袋中的那点钱,生怕这个女儿养亏了。
新发现的这个事实让冉佳仪诧异不已。
在感慨人心不足的同时,她也为沈家人的狠心剥削而震惊,就是寻常人家养一只小猫小狗还要有几分感情呢,原主对于沈家人而言,却只是一只养大了、可以不断薅羊毛的绵羊罢了。
--------------------
第51章 第三个世界
一整个寒假忙碌而充实, 冉佳仪在沈家的角色有点奇怪,在干活的时候是自己人、在闲暇时候却又是一个外人了,冉佳仪觉得有一句话很适合现在的自己——热闹都是别人的, 我什么都没有。
好在短暂的寒假很快便过去了, 度过了一个祥和的春节之后, 冉佳仪很快便迎来了新的一个学期,她的满腹精力便又回归了学业和自己的创作上。
过去的创作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都丝毫未曾影响冉佳仪的创作热情。
有人说, 创作源于爱,那么,冉佳仪想, 自己还是爱这一个个世界的,哪怕其中有那么多丑陋的事情、丑恶的人, 但世界本身依旧美好。
回归了学校, 冉佳仪有了更多的在自己的事情上,而无需过于操心沈家的那一摊麻烦,冉佳仪早已定下了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发展方向,那就是创作。
上一篇:除了吃,我什么都不会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