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贤惠女 第63章

作者:竹里人家 标签: 系统 快穿 爽文 正剧 穿越重生

  卤味方子给了谢家,冉佳仪自己就不好再做这门生意,只得另想他法,只是一时间也没有好的主意,就打算去镇上看看这里的市场需求。

  喊上张大柱,带上小石头,再揣上家里为数不多的银钱,冉佳仪一家三口就这么出了门,赶往镇上。

  近几年这一片收成都好,镇上百姓的生活也还算富裕,因此,冉佳仪此时看到的就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行人先是去了谢家惯常摆摊的地儿,生意一如既往地不错,只是因为人手都比较熟练了,一日里只出三个人摆摊,其余人都在家里干活,毕竟赚钱虽然也重要,但是到底田地才是农家的根本。

  这一天,轮到的就是谢家大哥、谢家大嫂和谢家三嫂三人。

  看见了自家小妹,谢家大哥、大嫂倒是还高兴,只是谢家三嫂话语里的试探意味就比较浓了,“小妹,你今儿上街来干什么的啊?”

  冉佳仪答:“家里缺了东西,过来看看。”

  见对面三嫂明显一副不相信的样子,冉佳仪也无所谓了,爱咋想咋想吧。

  只是临走的时候,到底扔下了一句:“放心,我不会做卤味生意的。”

  谢家三嫂还没来得及露出喜悦的神情,谢家大哥、大嫂先是臊了个满脸通红,“小妹说的这是什么话,原就是你的方子,说起来还是我们占了便宜呢。”

  冉佳仪笑笑就过去了,只是心底也有了一道印记,谁可以真心结交、谁不可以,都该心中有数。

  如今谢家还没有分家,那就是她的娘家、她一视同仁,要是以后分家了,那她区别对待也是应该的了,毕竟谁也不想养出一个白眼狼来。

  等到将小镇子逛完一圈,冉佳仪才发起愁来。

  虽然近些年日子好过了,可是普通百姓家日子该怎么过还怎么过,花销大的无非就是衣食住行,至于娱乐,那是几乎没有的,也舍不得那个钱。

  衣住行,冉佳仪都没有什么办法,唯有在食之一道上,略微有点讲究,也还有几个方子,只是这样一来赚的都是辛苦钱。

  但冉佳仪转念一想,生计的事情处理完毕,想必原主也应该就回来了,到时候,原主为了赚钱、想必是不怕辛劳的,况且这比起大多数的农家人来说已经好多了。

  他们一家三口人,能干活大的其实也就两口子,小石头还小呢。

  最后,冉佳仪决定尝试卖面食,百姓们吃口东西就讲究一个温饱,吃饱就行,哪管味道好不好,对于厨艺过得去就行,也不需要太挑剔。

  冉佳仪兴冲冲地去买了一只鸡、面粉并一堆配菜,就打算回去让张大柱尝试做鸡丝面,鸡丝面比起镇上铺子里卖的面来说,相对口感比较好,想来会有一番市场的。

  说干就干,冉佳仪回去就教起了张大柱做面,学会了也算一门能养家的手艺了,张大柱也是老老实实开始学习,一点都不抱怨累。

  对此,冉佳仪不得不感叹一句,老实人也有老实人的好啊,起码干活肯出力气。

  --------------------

  竹里人家:亲们,2020年开始了,又长了一岁,大家新年快乐啊!

第79章 第四个世界

  锅碗瓢盆一应器物都由冉佳仪指挥着准备起来, 最后又请铁匠打了个大炉子架上锅,吃饭的家伙事儿也就准备齐全了。

  这时候,张大柱的手艺也练的差不多了, 冉佳仪便决定, 可以让先去市场上试试水。

  至于配料则都是她准备的, 从鸡汤的熬煮到调配的调料,从配套的各色配菜到小菜,也都是她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算不上多美味,但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还是够格的。

  至于往返的工具,冉佳仪参考娘家, 狠狠心买了一头牛,做生意时候可以搬运东西, 农忙时候也可下地帮助耕种, 算是划算的了。

  一切准备就绪,挑了个黄道吉日,带上所有东西,冉佳仪和张大柱二人就搭乘牛车,颠颠簸簸往镇上行去, 至于小石头,前一天晚上就被送回谢家帮忙照看, 张家二老总归是指望不上。

  镇上西街是类似于菜市场的地方,基光顾的都是出来买菜的镇上居民,人流量虽多, 却不适合卖热食的冉佳仪他们。

  因此这次, 他们去的是偏北边的一条巷子, 基本镇上卖吃食的都在这里集合了, 间杂几间商铺,一副繁华景象。

  天色还早,出来觅食的镇上人只零星三两只。

  “倒也不晚。”冉佳仪指挥张大柱将东西重新摆上,炉子上的鸡汤也重新炖上。

  很快,炉子上的鸡汤就被熬煮出浓浓的香味,伴随着热气扑腾而出,为这残存许凉意的清晨增添了一抹暖意。

  随着天边的鱼肚白逐渐落下,暖黄色的太阳一点点从地平线升起,安静的小镇方才似被唤醒般,喧闹了起来。

  打开铺子做生意的,肚子饿出来吃饭的,赶着出门的,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镇上百姓的居民比起乡下的好上不少,因此出来吃早食的也不少,只是他们习惯了早上吃包子馒头油条、配上一碗豆浆或者胡辣汤,即使闻到香味敢来尝鲜的也不多。

  好在冉佳仪见是第一日也没准备太多,到太阳升至半空,面基本也就卖完了。

  于是去市场补足第二日需要的原料,两人便又打道回府,半路接上在谢家的小儿子,一家三口继续往家里去。

  等到回到家,遣了张大柱去收拾碗筷,冉佳仪自顾自进屋里记账去了。

  自打有了做生意的主意,冉佳仪便去镇上买了便宜的纸笔回来记账。

  也是亏了原来张家里有个读书人,冉佳仪自己记账才没有引起别人怀疑。

  冉佳仪也不托大,记账基本就是图画带些许文字,为了不暴露自己的特殊,也是十分艰难了。

  记完账,冉佳仪略算了一下,得,材料的本还没有赚回来呢。不过食材还有剩的,尤其鸡汤在天气还凉爽的现在可以用上两天,再不行就自家吃了补身体,也不浪费就是了。

  第一天生意不大顺利,但是接下来几天,客人就逐渐多起来,毕竟就算是镇上人,也没天天吃肉喝汤的,冉佳仪这一碗几文钱的面吃了好歹解个馋。

  生意就这样步入正轨,大房的生活也就此安稳下来。

  期间,张家老宅的人又来了两趟,还是劝他们回去的老生常谈,都被冉佳仪以自家成了生意人的借口给躲了过去。

  而相邻不远的二房,也没少遭殃。不过这随着张二柱出去跑商、久不归家也慢慢恢复了安静祥和。

  一大家子人,真要想断开还是很利索的,大房二房被分出去了,得了大半家产的四房自己干自己活不也是理所应当的嘛。

  冉佳仪也就是和李红英嘀咕两句,别的却是不多说的。

  一切似乎都已经尘埃落定,事实也确实如此。

  摆脱了四房读书一大开支的大房二房人,都在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着,只要不是脑子不清楚被老宅的人忽悠,日子就差不了。

  至于四房那个读书的费用,以分家的家底再撑个几年是不成问题的,更远的,到时张礼彬也足以成长为可以独立的个体,不需要他们这做兄嫂的负责任了。

  如此,便甚好。

  ————-

  解决完这一切,冉佳仪就有所感应,原主要回来了。

  果不其然,一天夜里,冉佳仪刚躺下准备休息,就感觉整个身子一轻,往下一看,原主的身体还好端端的躺在床上。

  再抬头一看,系统也已经来了。

  “滚滚,走吧。”最后回头看了一眼自己辛苦建设的新家,尽管有几分留恋不舍,但冉佳仪清楚知道,这本就不是属于自己的生活,不应该很有所留恋。

  更何况,美好只是暂时的,生活中更多鸡毛蒜皮的小事还在等着原主呢。

  遂也不再留恋,跟着系统离开回到系统空间。

  有了上一个委托者的能量,冉佳仪在进出系统空间的时候已经不会再有眩晕的感觉了。

  因而此刻,冉佳仪的意识难得清晰的面对这一次委托者-谢杏花。

  谢杏花想必也在空间里看过任务完成的过程了,见到冉佳仪回来便面露喜色的迎过来。

  “恩人!”

  冉佳仪转头看向系统,这是什么称呼?

  见系统摆手退后表示不是自己的锅之后,冉佳仪只得忽略那满溢出来的羞耻心应了。

  “恩人,真是多谢你了。”

  冉佳仪:“这是我应该做的,等价交换罢了。”

  谢杏花却不认同,满脸的感激之色:“能帮我的人肯定不少,但能帮到恩人你这地步的却是少数了。”

  这话也不全是恭维,夫家张家、娘家谢家、包括自己的小家,这位恩人都给自己处理的妥妥当当的,谢杏花回去之后可以说毫无后顾之忧了,只一心过自己的小日子就行。

  谈到任务,冉佳仪可就不心虚了,她可不就是劳心又劳力嘛。

  两人也没有多寒暄,谢杏花急着回去看这一世完好无损的丈夫和儿子,冉佳仪任务回来精神也很是疲倦,两人便各自散了。

  看到系统将谢杏花送回去,冉佳仪这才拖着沉重的步子,回去自己房间补眠。

  ————-

  或许是因为这次劳累的只是精神气儿,而不是精神,冉佳仪只睡了一天便清醒了。

  醒来之后照旧是观看起委托者的一生来。

  不出意料,张礼彬在两年后依旧没中,张家老宅虽然丧气却又没有说什么,张礼彬本人也还是信心十足。

  只是张父年纪逐渐大了,近十亩地里的重活有点力不从心,不得不在农忙时雇佣短工帮衬。

  因为这,张家地里的产出少了不少,而家里的家务活,张母只得和小儿媳两人分担着干。

  秦知秋是万万没有想到,之前自己还能在两个嫂子面前耍大刀威风,等到了婆婆面前却无丝毫还手之力,只能安慰自己,等到日后相公高中也就苦尽甘来了。

  谁料到,张礼彬依旧没有高中,原本准备好的扬眉吐气的话也被噎了回去,说不出口。

  张家老宅也因此沉寂下来,等着下一个三年的到来。

  大房靠着买面食逐渐在镇上有了一个稳定的营生,攒着送儿子去学堂的束脩。

  二房的靠着跑商快速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很快就不搬去了镇上,村里的屋子逐渐荒废下来。

  张家就是再普通一个农家,生活也就是那些琐事,除了偶尔老宅的人过来,也无甚稀奇的。

  冉佳仪让系统快速过了,只重点看了下老宅张母过来闹时候的场景。

  第一次是张礼彬再次去科考的时候,家里银钱吃紧,来找大房二房凑银子,两家人商量之后各出了一两银子,却是说好,当年的节礼就不再送了。

  第二次是多年后。

  这时候张礼彬已经逐渐变得颓废,从县里书院回到原先镇上的书院,束脩赵付、在老丈人的书院混日子,自家女婿秦夫子也不好说什么。

  张母这次闹上门来,却是四房的小孙子也要开蒙了,家里没银子,只能来借。

  说是借,其实大家心底都知道不会还的,两房都强硬的拒绝了,把张母气的够呛,却也没法子。

  最后只听说是秦夫子看在女儿的面上,免收了小外孙的束脩,一门父子在一个学堂读书,也是在村子里闹了个大笑话。

  张父张母愿意供着自己疼爱的小儿子和孙子,大房二房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坚定不在这花项上帮忙,只是都做好了以后给二老的养老准备。

  冉佳仪看到之后,只得感叹一句何苦呢。

  张礼彬那么大男人,又是秀才,干点什么不能养活一家老小,偏偏要拿一家老小的生计死磕。

  张父张母也是,一大把年纪了,心底里未尝不知道小儿子科举无望,但还是一直坚持,除了对小儿子习以为常的疼爱之外,心里何尝不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呢。

  寒门子弟读书大都是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