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京官之女养家日常 第5章

作者:冰河时代 标签: 穿越重生

  一时之间,卧房内乱成一团。

  这样下去可不行,苏若锦急促促想办法,突然发现娘就在门槛边,一抿嘴,有办法了,双手顺着娘的腰身蹲到地上,把娘的腿摆抵在门框边,这样暂时不会滑下来。

  “哥,你支持一会,我马上就回来。”

  说罢,如风一样跑出了院子到隔壁请人帮忙,“薛婶、冯妈妈……”敲了半分钟没听到门内有声音,她又跑到右边拍门叫道,“杨婶,张姑姑……”好像也没动静。

  就在苏若锦准备再回到左邻敲门时,门开了,薛家看门老伯披着外袍出来,问道“苏家二娘子你这是……”

  “我娘晕倒了,我跟哥哥搬不动,麻烦老伯请冯妈妈帮我扶一下。”

  冯妈妈是薛家的婆子。

  原来遇到难事了,老头连忙道,“你先回去,我马上就去叫冯妈妈过去。”

  “多谢老伯。”苏若锦奔着小腿正要进院门,右舍门也开了,杨夫人带着张姑姑提裙出了院门,“锦娘,你娘怎么了?”

  “娘晕倒了。”苏若锦的眼泪在寒风中止不住流了下来。

  杨夫人神色一凝,一边快步往苏家来,一边对身边的管事说道,“张姑姑,赶紧请个郎中去。”

  “是,夫人。”张姑姑转身就去安排。

  有大人帮衬,苏如锦的心终于放到肚中,连忙带杨夫人、以及赶过来的冯婆子进去。

  半个时辰之后,郎中诊过脉,施了针,程迎珍虚虚弱弱的睁开了眼,“我这是怎么了?”

  此刻的程迎珍面色萎黄,气弱虚乏,整个人憔悴的那像二十七八岁的轻年妇人,说三十七八都像。

  杨夫人摇头叹气,坐到她床头,“大夫说你气血虚亏严重,不宜久坐久立,要卧床休息才是。”

  不就生了个孩子嘛,怎么会这样?程迎珍不信:“前三个都好好的呀。”

  “你呀你呀……”杨夫人不知道说什么,看向大夫。

  大夫刚写好方子,伸手,“给谁?”

  苏若锦伸手接过来,“大夫,我娘……”

  大夫说:“没什么大毛病,就是生的亏了身子,要静卧细养,配着我开的方子,加以食补,两三个月差不多了。”

  “需要什么样的食补?”

  大夫捻着胡须说了几个食疗的方子,主要是桂圆、红豆红枣当归等物,都是补气血的。

  她点点头,“多谢大夫,诊金是……”

  “半钱银子。”

  苏若锦从腰间荷包里掏出角碎银子,“麻烦你老了。”

  大夫客气了下,又叮嘱了几句就离开了。

  杨夫人看到六岁小娘子掏银子付诊金暗暗惊讶,苏博士家里连个婆子都没有,按理说这日子不好过,可你要说不好过吧,这一个六岁孩子随随便便又能掏出半钱银子来,还真让人不解。

  不解归不解,既然没什么事了,杨夫人与薛家的冯妈妈一起离开了苏家。

  卧室内,苏若锦小手紧紧的抓住娘又瘦又冷的手含泪道,“娘,你要听大夫的话,好好休息,多多吃饭才是。”

  程迎珍伸手触摸女儿的小脸,“里里外外都是事,怎么能让你一个孩子担着,再说……”突然咳的喘不过气来,苏若锦连忙捋她心口。

  突然之间,苏若锦好像明白娘的月子为何没做好了,发愁着急,郁结于心,总想快点好起来好操持家事,结果……

  一直等程迎珍的气顺不咳了,苏若锦才抹了眼泪道,“娘,你不要愁,哥哥和我都大了,我们两个烧火煮饭,每日三顿,是不是一餐不少?”

  那倒是。

  程迎珍欣慰的点点头。

  “还有……”苏若锦把腰间荷包拽下来,拉开丝绳,“光银子就有小二两呢!”捧宝似的给娘看。

  程迎珍笑了,却很勉强。

  苏茹锦吸口气,跳下床,奔出卧室,还不忘叫上大哥。

  女儿这是干嘛去?程迎珍真纳闷时,苏若锦与苏大郎又推又拽,好不容易才把个大木箱弄到娘的床前,掀开盖子,满满当当一箱子铜钱。

  “娘,猜猜看这里有多少?”

  程迎珍惊得挣坐起,“阿锦,那来这么多钱?”

  苏若锦笑着对苏大郎说:“哥哥,你说——”

第9章 茶叶蛋

  苏大郎小大人般开口道,“娘,你不是知道妹妹弄的油条豆浆被书同叔拿出去卖了嘛,这就是他赚回来的钱。”

  程迎珍不敢相信,“这里换成银子得有小二十两吧?”

  二兄妹对着娘亲的双眼,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娘,没错。”

  程迎珍喜悦之余,愁绪又笼上眉头,“你爹可是五经博士,家里要是做生意,怕是……”

  苏若锦马上打断她的话:“娘,我知道,所以这个小生意,我是以娘陪嫁生意做的。”

  程迎珍简直就是被嫡母当叫化子打发出门的:“我哪有什么陪嫁?”

  苏若锦一昂头,“反正别人问我,我都说油条、豆浆的方子是母亲你的。”

  程迎珍:……

  “娘,上个月月底爹的俸禄拿出一部分存着交明年上半年的房租,还有一部分被我拿去置早食摊子了,这样以后每个月就不止二十两的进项了。”

  程迎珍被孩子们的话惊住了:“那……那以后岂不是不要为吃喝拉撒发愁了?”

  “是啊,娘。”苏若锦坐到她身边,“娘,现在还愁没钱过日子吗?”

  “我……”

  程迎珍生孩子亏了身体是真的,但这个月苏若锦给她补的很足也是真的。

  只是苏若锦没想到丰足的月子餐没补到娘的身体,却因怕打扰娘亲做月子,几乎没跟她说过早餐生意不错的事,引得她娘忧心忡忡焦虑不已,看到丰盛的饭食,一直在想这孩子难道是要吃了上顿没下顿吗?

  一直焦虑且又虚弱的生产妇人,吃再多也是惘然。

  “油条豆浆的生意真这么好?”程迎珍被兄妹俩扶躺下时,还是不敢相信。

  “都怪我。”苏若锦自责:“为了让娘亲做个安稳清净的月子,所以才没拿这些事烦娘,没想到让娘误会咱们家要断粮了。”

  女儿自责,程迎珍心疼极了,又要起身过来安慰苏若锦,被她按躺了下去,“现在娘可以安安心心做月子了吧。”

  程迎珍欣慰的笑笑,刚要松口气,突然又道:“以后我好好吃饭,那方子就不要去拿了,废钱。”

  “那可不行。”苏若锦小脸一板,“娘,我可才六岁,你要是不养好身体,岂不是一直要我劳累?”

  程迎珍:……

  女儿说的怪对的。可程迎珍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苏如锦当然知道,暗自嘿嘿一笑,可把她娘哄住了,这下可以安心的做月子了。

  “娘,还有一个多月过年,你得好好的做好月子,这样年节里的人情往来、走亲访友可全靠你啦!”

  是啊!程迎珍终于被女儿说动,真正安心的做起月子来。

  程迎珍没了忧愁,又配合吃方子调理,脸色眼见的红润起来,苏若锦终于有心思搞固定小摊子啦。

  骡子拉着一套家活什到交好税的巷子口摊位时,早就有人等着了。

  “咦,今天的油条现场炸吗?”

  “是的,小官人,你要几根,马上好。”

  一个月以来,大家都知道油条是油炸的,却不知道原来是这样在油中翻滚金黄灿灿,真是令人食指大动。

  一个客户似啧了啧嘴:“油条虽好吃,但天天吃……”言下之意,花样太少,天天吃总会腻的。

  跟来的苏若锦早就想到了,站在边上笑眯眯的。

  书同一拍脑袋,“哎呀,要不是郎君提醒,我都忘了。”说罢,把一个有耳陶罐放到了生火的小炉子上,伸手揭了盖子,下一刻一股咸茶叶香气扑鼻而来。

  “这是……”有人探头朝陶罐看进去。

  苏若锦示意苏大郎过去帮忙。

  苏大郎有些不好意思,红着脸没动。

  苏若锦快速上去,拿起长柄勺就舀了一个出来,“客官,茶叶蛋,两文一个,要不要来两个?”

  用茶叶煮的蛋,能吃吗?一面疑惑,一面伸手接过小娘子已经擦试干的茶叶蛋,壳被敲过,三两下便剥开了,张口一咬,蛋白咸香嫩滑,蛋黄咸香得家,滋味甚是不错。

  “来三个。”一个哪够。

  有人带头,来买早饭的客人纷纷买上一、两个,没一会儿,一陶罐便卖完了,幸好,苏若锦早有准备,还有一罐,让书同赶紧搬上小炉子继续供应。

  冬天的早晨,寒风彻骨,为了能让客人停留,苏家的早饭摊子是花了心思的,是可拆的迷你小屋,对客户开放的一面檐口装有折叠油篷,又从檐口延伸出三尺做了面挡风油篷墙,客户过来买食物或是等待时就不怕风吹雨淋。

  简直就是迷你的小铺子。

  有了摊子,早食不再卖大半个时辰,而是从卯时初卖到辰时初,也就是从早上五点卖到九点,四个小时,客人群体不再是朝庭公务员,还有附近的商户、路过的小商小贩,出来办事的各式行人。

  生意繁忙,也就意味着人手不足,光靠书同一个人已经忙不过来,一连几天,苏若锦都与苏大郎过来打下手。

  “哟,苏博士养不起家呀,竟然让正经小娘子抛头露出,成什么体统?”

  苏若锦与苏大郎在小铺子内打下手,打豆浆,舀茶蛋,还有照应收钱,让书同专心炸油条。

  徐婆子从人群穿过来时,苏若锦就看到了,也猜到她会出言嘲讽,书同朝小主人看了眼,想要说什么,被苏若锦眼神止住了。

  她眼一耷拉,该干啥干啥,根本不理她。

  在西桥巷子这一带,还没人敢对徐婆子这般,她双眼一竖,双手叉腰,满脸横肉,“姓苏的臭丫头,你知不知道老娘是谁,信不信,老娘能让你摊子明天就摆不了。”

  她一发泼,顾客吓得不敢上前买油条,行人好奇的停下来,转眼间,小铺子前都是人。

  苏若锦冷嗤一声,伸手把茶叶蛋砸到了坛子内,茶汤飞溅。

  徐婆子被溅的后退一步,等她意识到自己被一个小丫片子吓住时,眯缝眼生生瞪成了铜铃,“死丫头,你敢对老娘摆脸子?”

  苏若锦走出小铺子,冷冷的看向她。

  半个月前,徐婆子看苏家油条生意红火,便让董妈妈炸,油条炸出来了,可味道怎么都跟书同炸的不一样,徐婆子以为董妈妈留一手,软硬兼施后才发现董妈妈确实没炸油条的手艺,便又想出一招,让董妈妈回来学手艺,学好后给她的铺子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