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 第137章

作者:空山澜月 标签: 重生 年代文 轻松 日常 穿越重生

  “我怎么不会算,你忘了我娘家那边帮我们查性别的那个亲戚?我们可以带妈去那个亲戚工作的医院,到时候让他帮帮忙,操作一下,一百块能写成五百!回来跟你三弟一平摊……”

  宁绍德一听,立刻坐了起来,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好:“这样我们可以狠狠地赚一笔,让他在我这当哥的面前嚣张!”

  “就当他打你赔给我们的医药费了!”

  宁绍德激动地说:“没错没错,我明天……不行,我这个样子,明天不好出门,你明天去说吧,你怀着孕,他不敢对你动手。”

  “我先回我爸妈家一趟,给那个亲戚打电话,问问他能不能帮这个忙。”

  宁绍德叮嘱她:“可别让你爸妈他们听见,这个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这还用你说,我带着丹洁去,让丹洁拉着我爸妈出门玩。”叶菁说着走出房间,打开女儿房间的门喊了一声,“丹洁,出来,我有事找你。”

  被叫到名字的宁丹洁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小心翼翼地走出房门。

  叶菁跟她交代了一下,然后带着她去自己娘家。

  趁着家里人都出去,她抓紧时间给那个亲戚打了电话,对方没怎么犹豫就很快答应了,似乎没少做这样的事。

  两人沟通好后,叶菁挂了电话,若无其事地带着宁丹洁离开娘家。

  回老宅的路上,两人走到一半,叶菁想着也别明天去找宁绍明了,干脆现在就去。

  她让宁丹洁回家:“回去跟你爸说一声,我去你三叔家,晚点回去。”

  叶菁再次来到宁绍明家的时候,宁绍明正在厨房里给自家孩子做好吃的。

  赵如月听到敲门声,打开门看到是她,有些意外:“二嫂,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刚闹完又自己一个人来?不是有什么阴谋吧?

  赵如月脑子里闪过一些电视里别人用孕肚陷害人的情节。

  叶菁看赵如月没有让自己进门的意思,也不在意:“我来是想跟你们商量一下,妈看病的事。”

  赵如月问:“这事不是说好了吗?”

  “是说好了,但也不是不能改对吧?我们回去后商量了一下,你们带妈去我们不放心,毕竟你们两个文化水平都不高,检查出结果,检查单你们能看懂吗?医生跟你们解释病因什么的,你们能听懂吗?”

  这个时候,叶菁满心都是自己的完美计划,完全忘了,赵如月娘家那边,家族里当医生护士的人更多。

  赵如月没忍住翻了个白眼:“我们只是学历不高,不是傻子。”

  “好,但你们也得承认,妈比较听丹洁爸爸的话,我们带她去更合适,要不然中途妈又不想去医院检查了,你们也劝不好她对吧?”

  赵如月不知道他们葫芦里又卖什么药,但不得不承认,她那些话有点道理,老太太本来就挺难搞,更别说生病的时候。

  他们带老太太去看病,总不能连小秋也一起带去,那也太折腾孩子了。

  不过事这她不能自己决定:“我们得商量一下。”

  “那行,我就在这里等着,你们商量好出来说一声。”

  赵如月走进厨房,跟宁绍明把叶菁来的事跟他说了。

  宁绍明擦了擦汗,想了想,点头说:“那就让他们带,我倒要看看他们还想耍什么花招。”

第121章

  叶菁得了答复,心满意足地回去跟宁绍德商量带婆婆去市里看病的日期。

  “老三夫妻俩同意了,但是要求我们尽快带妈去,你看什么时候合适,我好跟那个亲戚约好时间。”

  “等我脸上的乌青消下去再说吧。”宁绍德怕脸上被打的痕迹被人看到让自己丢脸。

  叶菁看了看他脸上的痕迹:“那估计得十来天,就我怕他们催我们。”

  宁绍德哼了一声说:“催就催,我们又不是不带,他们着急就自己带,反正要是他们不跟我商量,就自己带我妈去看病,我可不认账,快睡吧,明天早上早点起床,早点回县城。”

  他们本来还想着在老家多待几天,去叶菁娘家跟他哥多参加几次饭局,多认识点人,现在计划全被毁了。

  第二天只能趁着天没亮,没人能看到自己脸上的乌青痕迹,抓紧时间骑他们的摩托车回县城。

  到了县城宁绍德也带着帽子,还用围巾把大半张脸围起来,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

  邻居问起就说骑车回来太冷了,然后赶紧进屋。

  接下来他一连好多天,没出过家门。

  赵如月一家今年过年唯一的烦心事,随着宁绍德一家回县城而暂时远离。

  两人提着东西来到黄文发家。

  吴丽迎出来一看,瞪着眼道:“怎么来我家还带东西,你们俩这是跟我们客气呢?”

  赵如月把东西放下:“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是一些自家做的面包,我是想着我们关系这么好,别人吃过我们家面包多少回了,你们还没吃过你呢,不拿点来让你们尝尝怎么行?”

  说只是面包,其实除了两箱面包,还带了一箱牛奶。

  吴丽忙招呼他们坐下,宁绍明闲不下来,坐下来没几分钟,就溜达着走到厨房。

  过年过节,镇上大多都是男人下厨,他进去跟兄弟们聊了几句,自然而然地挽起袖子就开始帮忙。

  其他人刚开始也没反应过来,回过神来,宁绍明已经掌握了铁锅的控制权,开始颠勺炒菜了。

  黄文发的语气玩笑里带着无奈:“本来是请你吃饭,结果一个不留神,你又成做饭的了。”

  宁绍明:“聚餐嘛,大家一起动手才有意思。”

  “行吧,那我给你打下手,好久没干这个,可真怀念你也在酒店后厨的日子,经理和总厨,还有后厨的同事也总念叨你,都说要是你能留下就好了,你不知道你刚辞职那会儿,没人给我帮忙,我的日子有多难熬。”

  “你这说得也太夸张了,”宁绍明笑道,“现在你不是也掌勺了吗?说明你不是学不会,就是不想学,我走了还更有利于你进步!”

  “可拉到吧,我每天上班就是熬日子,为了能多拿点工资才坚持下来的,我感觉我还是不太适合当厨子,就是不知道除了做这个还能做什么,唉……”黄文发夸张地叹了口气,拿起一颗大蒜剥起来,“我还是适合给你打下手。”

  另一个人玩笑地嫌弃道:“我看你不是想给绍明打下手,是想趁机偷懒!”

  黄文发乐了:“你们这些人能不能别那么了解我!”

  “哎呀,这个太难了,办不到!”

  众人听着他们插科打诨都笑了起来。

  赵如月在外面跟吴丽还有其他人的老婆一起,烤着火盆,边择菜边聊天。

  聊着这一年各自身边发生的事,说着说着,谈到孩子读书的问题。

  有几个人年纪比赵如月和吴丽都大些,结婚也比较早,小孩比她们家的孩子大好几岁,现在已经上初中了。

  其中一个说起这个,眉头不由自主就皱起来了:“我家那小子说读不下去,不想去学校了,可他初中都没毕业,年纪也不够出去打工,我真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

  另一个说:“我儿子也是,我们一年到头不在家,没法管他,他爷爷奶奶上了年纪也不太懂,又溺爱孩子,那小子这个学期都没怎么去上学,拿了生活费,骗他爷爷奶奶说去学校了,其实是去县城的那个什么网吧打游戏。”

  赵如月诧异地问:“他没去上学,老师不给你们打电话,也不来家访吗?”

  “电话打过,老师也来家里找过,可我们都不在家,离得太远也回不来,知道又有什么用?我们总不能不干活了,回来专门守着他,来回一趟路费可不便宜,总是回来,全家都得喝西北风去。

  唉,他不想读就不读吧,反正那小子也不是读书的料,我跟他爸现在只要求他能混到个初中文凭,到了年纪,就带出去跟我们一起干活挣钱去。”

  “现在镇上和附近村子好多小子都这样,学习好的少,混的多,我听人说,很多初中生半夜都爬墙跑出学校,去游戏厅和网吧玩,老师也没法管,有些厉害的,连老师都打!”

  “啧啧,可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现在的小孩越来越难管,一个个都是小少爷小公主,想想我们以前,哪敢打老师啊?不被老师收拾就不错了,以前老师家农忙,还得去帮老师干活呢!”

  “要是我家的孩子跟如月家的孩子一样读书厉害,我就是砸锅卖铁也愿意供他读,可他自己不争气呀!”

  “像小丽家的妙妙那样也不错,小丽,你家妙妙学习成绩也挺好的吧?是不是快上初中了?”

  吴丽点头:“今年九月份就上初中了,妙妙还好,比较懂事,让我们俩很省心,就是我家圣德太皮了,老师给我打电话,说他聪明是挺聪明,就是不把那点聪明用在学习上。”

  有过来人告诉她:“趁着你家圣德还小,你跟文发可得好好管管,要不等他上初中就难管了。”

  那几个儿子上初中的人都不约而同地点头,说自己儿子就是这样,小时候虽然也有点淘气,但还是挺听话的,大人能管得住。

  有个人的儿子,小学时学习成绩也不错,时不时考试还能拿奖状回家。

  可一上初中就变了,特别不耐烦大人的管教,说也说不得,多念叨几句还跟大人急眼。

  身边这一个个例子,让吴丽听着越发担忧自己儿子以后也变成这样。

  几人聊着天,菜择好了,话题也变成了别的事。

  等饭菜做好上桌,其他人都把刚才聊的事情抛到脑后,只有吴丽还一直记着,并且为儿子的事心烦不已。

  赵如月看出她整个人吃饭时全程都有些心不在焉。

  等吃完饭,其他人都回去了,赵如月跟吴丽认识最久,关系也比较好,就特地留下来关心了一下:“你今天怎么了?吃饭的时候跟神游似的。”

  吴丽跟她说出了自己担忧的事,边说边叹气。

  赵如月听完也忍不住跟着叹气:“这事确实不好办,孩子的教育问题,每个家长都很头疼,别看我家这两个孩子看起来挺好的,其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教。”

  吴丽对这个也特别有感触:“这话确实没错,像妙妙就不怎么用人教,她自己就会主动学习,脾气也好,特别听话懂事,还会帮大人照顾弟弟,圣德就太不让人省心了。”

  她想了想跟赵如月说起自己心不在焉地吃饭时,想出来的办法:“你说,我和文发把圣德带到鹏城去上学怎么样?我听那几个嫂子说她们儿子的事,很多都是父母不在身边,离得太远没法管,孩子才变成那样,我们把孩子带在身边是不是就不会这样了?”

  赵如月听得心里一咯噔:“那妙妙呢?”

  “妙妙天生就懂事,不用我们操心太多,而且她也快要上初中了,不好转学,听说没在那边上过小学,去那边很难跟上别人的,圣德还在上小学,转学就比较方便点。

  而且圣德当初提前了一年上学,转学过去可以留一级,比较好追上别人的进度,妙妙成绩好,以后可能要考高中和大学。

  她就算去那边读了初中、高中,高考的时候也要回来考,何必再折腾呢?

  圣德读书不太行,以后考不上高中的话,可以在那边读个中专,听说那边的中专读出来学校还给联系工作。”

  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最让吴丽无奈的一点:“我们不是本地人,带孩子去那边读书,择校费可不便宜,我们俩上有老下有小,每个月挣的那点钱,真不够把两个孩子都带去,要是有钱的话,我怎么可能不想两个孩子都带在身边呢。”

  赵如月听她话里的意思,似乎是真打算带黄圣德去了。

  “要不,你们回县城?我现在开店卖MP3、MP4,生意不错,货源是厂家直供,在厂家那边有熟人,货源很稳定,现在县城卖这些的店不多,文发口才那么好,我觉得你们也可以开店卖那些,如果做成了,既能挣钱,也能离家近点。”

  赵如月没把话说得太绝对,其实如果他们真愿意做,凭黄文发那三寸不烂之舌,又有自己的经验和帮助,想失败都很难。

  想当初她和宁绍明回来的时候,可没人帮忙,也没人告诉他们怎么开店。

  他们几乎全是自己一步步摸着石头过河,要是吴丽和黄文发回来,有人带着做,情况可比他们那时候好多了。

  不过赵如月也不能直接打包票说一定能成,她只能给个建议,毕竟什么事情都不是百分之百能成功的。

  吴丽摇头:“做生意哪有那么容易,你们能成是你们有创业的闯劲,也有本事,我们俩不行的,没有那么大勇气。

  万一开店不成,赔本了,那我们这两年的工就白打了,还不如老老实实打工,安安稳稳地挣一份工资,文发才升到炒菜师傅的位置没几个月,我们实在不敢像你们当初那样,说辞职就辞职了。”

  她这么说,赵如月也不好再劝下去,毕竟上赶着不是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