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 第158章

作者:空山澜月 标签: 重生 年代文 轻松 日常 穿越重生

  赵如月还把这事跟给她打电话唠嗑的吴丽说了,劝吴丽和黄文发也回来贷款买一两套,鹏城的房子他们俩买不起,县城的应该是买得起的。

  吴丽和黄文发倒是有点心动,只是他们把儿子带过去读书后,压力实在太大,手头的钱付了大概不剩下多少,手里没钱容易心里慌。

  要是赵如月和宁绍明手上还有拆迁款,肯定愿意借给他们一些,现在花的是他们每个月开店挣的钱,他们就不太舍得了,只能让黄文发两口子好好考虑。

  “过了这村可没这店了,现在不趁着还能买得起赶紧买,以后房价只会越来越高,可能会涨到你们的存款原本能付首付,以后却只能买到一间厕所的程度。”

  吴丽和黄文发也信赵如月说的话,只是他们听说了那个小女孩的事,不免担心自己女儿。

  虽然他们有点重男轻女,但女儿也是自己的孩子,不可能在乎她。

  “我们在考虑,要不要把妙妙也接来鹏城读书,只是我们挣的钱真支撑不起两个孩子在鹏城读书的花销,我们也没有其他门路再多挣钱,现在家里文发工资最高,可这个活当初还是你家绍明找到又拉了他一把才有的,我们自己根本找不到工资更高的工作。”

  吴丽愁得很,那个小女孩的事,让她惊醒了,终于意识到,一个家庭不富裕、父母还不在身边的女孩子,周遭有多危险。

  哪怕有爷爷奶奶或者亲戚带着也不行,吴丽现在除了自己和丈夫,对谁都不放心。

第135章

  吴丽和黄文发知道赵如月和宁绍明现在生意越来越好,估计能挣不少钱,但他们也知道救急不救穷的道理。

  双方几十年的交情,如果她和黄文发跟他们借钱应急,他们肯定不会不借,可是自己家也不能一直跟朋友借钱养孩子。

  “早知道当初听你们的话,留在县城开店了。”吴丽边说边叹气。

  可惜没听他们的留在县城开店,现在后悔已经晚了,赵如月已经自己把分店开起来了。

  宁绍明又带出来一个可以出师的徒弟,那个徒弟没有自己开店的野心,只想在他手底下踏实干活,拿一份稳定的工资,宁绍明问清楚后也不勉强他。

  不过宁绍明觉得现在自己面包店里的客人太多,客人拿东西、结账有时候还要排老长的队,很影响客人的购物体验。

  再加上有很多客人是从县城城区的另一头,特地跑过来买面包、订蛋糕,经常跟他抱怨,过来一趟太远,临时想吃面包都不方便,只能转头去吃别的。

  宁绍明综合考虑,可以再开一家分店,已经在城区另一头看好铺面,打算再开一家分店,让那个出师的徒弟过去负责分店厨房里的事。

  吴丽觉得自己和黄文发再回来说,自己想开店就不太合适了。

  赵如月听吴丽语气愁得不行的样子,安慰道:“你们在大城市也不错,大城市工作机遇多。”

  “小月,你觉得如果我们不回去的话,在鹏城换什么工作比较好?

  我知道老钱那件事后,每天到处看招聘启事,可我跟文发学历不高,也没有别的工作经验,感觉每一份我们能应聘上的工作,都不如现在的工资高待遇好。”

  吴丽和黄文发都想着,赵如月夫妻俩现在的见识比他们广,门路比他们多,没准能给出个主意。

  这次他们肯定听赵如月和宁绍明的建议。

  赵如月认真思索了一会儿:“我还真想到了一个工作,门槛很低,可以不看学历、不看工作经验,只看个人能力,收入上限还特别高,只是底薪不高,这份工作也不稳定,甘蔗没有两头甜,你们要去的话得考虑清楚。”

  “什么工作?”吴丽忙问,黄文发在旁边也竖起耳朵听。

  赵如月说道:“销售,房产销售。”

  这个他们倒是听说过,只是他们对鹏城的房子一点也不了解:“这个、我们能成吗?我看那些房产销售一个个穿西装打领带,穿着打扮特别好,我们看起来灰扑扑的,一看就跟人家比不了。”

  “你别看人家打扮得好,其实销售群体什么学历都有,能挣多少全靠能力,嘴皮子也得利索,只要买出一单,提成就有几千到几万,甚至十万都有,就你家文发那嘴皮子,死的他都能给说成活的,我觉得他真挺适合去当销售。

  文发本来就在做菜这一行没什么天分,厨师这活,他做得那么煎熬,不如趁着下班的时间去试一下。

  你虽然不如他嘴巴厉害,但你亲和力高,这也是一项优势,去试试也就累一点,试错成本不高,你们不去尝试,怎么知道自己就不如别人?”

  因为是几十年的好朋友,赵如月劝起他们来也是十分苦口婆心。

  吴丽和黄文发虽然对去做销售这事,感觉心里特别忐忑,但既然已经决定这次一定要听他们的建议,那就不能再退缩,让人家白白替自己想主意。

  “行,我们去试试,就是我们还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开始不能辞职去专门做销售,人家不一定要我们。”

  赵如月告诉她:“这也不难,你们就在工作的地方附近,或者租房子的地方附近的楼盘找活,跟人家负责人说,你们不要底薪,只要提成,一开始提成的点,可以要低一点,等摸清楚了那一行的门道,做熟了,再考虑辞职的事。”

  她这么说吴丽和黄文发心里的顾忌这下也全没了,不就是牺牲休息时间么,他们没学历、没背景,想多挣钱,总不能连这点辛苦都受不了。

  吴丽和黄文发第二天下班后,立刻就行动了。

  他们先去步行街咬牙一人买了一身合体的职业装,然后去了自己租的房子附近楼盘的营销中心。

  鼓起勇气进去找负责人,说明自己的来意,结果竟然真的很顺利就成为了兼职销售员,在那个楼盘的营销中心,他们还见到了其他兼职销售员。

  然后就发现,自己那么郑重其事地咬牙花钱买职业装有点傻。

  在营销中心里,有些兼职销售员甚至是一些年纪比他们还大,连小学、初中都没上过,只上过扫盲班、身上穿着背心短裤,脚上及拉着人字拖的本地大爷大妈!

  他们身上的打扮,一点也不影响他们开单!

  在营销中心看到的这一幕,给吴丽夫妻俩带来的深深的震撼。

  他们踌躇满志,期待着自己也能找到客户,卖出房子,跟别人一样挣到佣金。

  然而第一个月过去,他们俩一单都没能开,两人没做过销售,在没有人脉、自己以及亲戚朋友也没钱买房的情况下,开单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黄文发不免有些丧气,其实他也找到了几个客户,只是客户一直不松口说要买,他虽然嘴皮子利索,但经验不足,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他经常跟宁绍明打电话联系,聊聊彼此的近况或者聊聊各自的孩子、还有老朋友、老同学的情况。

  聊天的时候难免透露出来一些,宁绍明难免为好兄弟担心。

  距离上次他们问完工作的建议已经过去一个多月,那时候是四月份,现在已经是五月份将近六月份了。

  如果黄文发和吴丽的兼职还是没有着落,等到九月份孩子开学,要是黄妙妙今年九月份不能到鹏城读初中,可能以后再转又要耽搁一年。

  黄妙妙担心父母太辛苦,自己说不想去,可她越是那么贴心,吴丽和黄文发越感到揪心。

  宁绍明看这么着不行,自己又不能主动上赶着要借钱给兄弟,只好去跟赵如月商量:“你说,我们再去鹏城买套房怎么样?就跟去羊城买房时那样,买小一点的。”

  赵如月翻出存钱的存单,拿出几张旧的之后,又把新的收起来。

  “那倒不是不行,不过我们能动的钱暂时就只有这些,我们不了解现在鹏城的房价,也不知道够不够,他们两个人都想出业绩的话,最好还是买两套,算他们一人谈成一套,而且我们以前在羊城买房也是买双数的,以后这边要是单数可不好分。”

  宁绍明高兴地说道:“我去问问文发有没有合适的房子,要是买不了两套,就先买一套,以后攒下钱了,再买一套面积差不多的就好了。”

  黄文发没想到自己随口跟兄弟说了一两句,竟然迎来那么大的一个惊喜。

  他难得还有些不好意思:“怎么能让你们破费,你们又不来鹏城生活,那房子买了不住,太浪费钱了……”

  宁绍明打断他的话:“我们这是给自己置办资产,以后可以传给孩子的,怎么能算浪费钱,你兼职做这一行,难道不知道现在房子涨价多快?

  不说鹏城,就说我们老家县城,我跟如月去年买的房子,今年涨了好几百!而且那个地段差不多的房子还买不到了!”

  黄文发自从兼职当销售后,对鹏城的房地产也算有了比较深一点的了解:“这个确实没错,鹏城的房子涨得更厉害,均价九千多,快一万了!有些地方已经达到一万多,这可真是,我在酒店后厨干一年,不吃不喝一分不花全存起来,可能也就买个厕所!”

  以前他只听人说房价贵,可这事跟自己没有切身利益相关,他对此感觉不大,听完笑过就算了。

  现在打算做这一行,去真正了解过后,才知道那价格涨得可真是离谱!

  他有些沮丧地说道:“我这辈子估计都买不起房子了。”

  “你可别这么想!”宁绍明安慰道,“要是你真把销售这个工作做好了,以后也不是没可能在鹏城买房。

  作为内行人,你没准还能拿到更优惠的价格,或者别盯着价格高的、紧俏的房源,可以去看看现在看起来还没那么繁华,房价也没高得那么离谱的地段。

  鹏城发展得那么快,没准要不了几年,现在不繁华的地方也繁华起来了。”

  “但愿吧,要不我先给你找找?”

  宁绍明问:“你不是在一个楼盘兼职吗?去别的楼盘找,你还能有业绩?”

  黄文发说道:“没事,你不用担心,我之前一直开不了单,就病急乱投医,也去好多其他楼盘跟人家谈兼职的事了,反正我这个兼职也没有底薪,给那个公司干活都可以,只要能开单就行。”

第136章

  “加油兄弟!”宁绍明鼓励黄文发,“累的时候,多往好的方面想想,等你挣到钱,要是你在鹏城有房子,你家孩子去那边落户读书,就不用交择校费了,交择校费的钱用来交房贷多划算?”

  这话瞬间让黄文发支棱起来了,别看他儿子没来鹏城几年,择校费也没交几年,但每个学期交择校费,掏出去那么多钱,他都心疼不已,只是不会在家人面前表现出来。

  而且他儿子在鹏城读书,交那么多择校费,还不如在老家镇上学校读书时成绩好。

  这些钱砸下去,以后还不知道能不能有个好结果,要是那些钱用来交贷款的话该多好,以后还完贷款,能实实在在地拥有一个房子!

  黄文发接触房产销售这一行之后,知道房贷也不如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其实对于他来说,最难拿出来的是首付。

  如果能拿出首付的钱,像宁绍明说的那样,去偏一点的地方买房子。

  每个月还房贷需要的钱,他们夫妻俩一起挣,也能拿得出来。

  同时孩子上学不花那么多钱,剩下的钱,在鹏城养两个孩子也只是有点吃力,甚至还不一定有现在这么吃力,只是需要节省一点,不能跟别人一样,给孩子报那些什么补习班、兴趣班什么的。

  听了宁绍明的鼓励,又自己给自己打了鸡血,黄文发打起精神来,继续他每天下班后努力卖房的生活。

  他们做这个时候虽然跟营销中心的负责人谈过提成的事,知道卖出去一套房,自己能拿几个点的提成。

  但是钱没到手的时候,终归没多少真实感。

  等到帮宁绍明夫妻俩办完买房的手续,真正把厚厚的一沓提成钱拿在手里,他们才对这份工作有了真实感。

  这么多钱,只是卖出了两套小几十万的小房子获得的提成,足以抵得上他们好几个月的工资!

  在卖出这两套房子之后,像是事业运的闸口被打开了一样,之前一直谈不下来的几个客户,也松口了,打算尽快买房子。

  黄文发觉得是宁绍明夫妻俩给他们带来的好运气,在电话里不住地谢他们。

  赵如月却让他别瞎客气,告诉他:“手头上有存款的话,再跟亲戚朋友借一点,赶紧买房,孩子的事可耽搁不起。”再耽误下去,妙妙习惯了没有父母庇护,需要独自面对很多困难的成长环境,该跟他们生分了。

  黄文发和吴丽不解:“为什么?我们想着今年九月份先把妙妙也接来,先交一年择校费,今年努力挣钱,多攒钱,明年再买,这样也能少借点钱,我们压力不会太大。”

  择校费的钱跟首付比起来很少,只出一年的话,就算两个孩子一起在鹏城读书,他们也出得起。

  长期就不行,那样供孩子读书的压力太大了。

  赵如月说:“你好好想想,那几个松口的客户是什么人。”

  “也是本地人,不过看气质,比较文气,穿着也挺讲究,跟那些自己也兼职做销售的大爷大妈不太一样。”

  “那就对了,不说别的,只说人家是本地人,也许七拐八拐的有什么厉害的亲戚提醒,可能再拖下去房价又要涨,可不得抓紧时间买。

  等房价涨了,存钱的速度赶不上涨价的速度,原本可以交一套房子最低首付的钱,明年就不够了,那存钱岂不是白存了?”

  黄文发和吴丽仔细一想。

  “对呀!现在买下房子,要是房价真涨了,相当于我们什么也没干,那些涨起来的钱就是白得的。”

  夫妻俩赶紧给老家打电话筹钱,他们自己有四万块钱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