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 第159章

作者:空山澜月 标签: 重生 年代文 轻松 日常 穿越重生

  老家父母没什么钱,帮不上忙,亲戚们借一圈下来,借到三万,赵如月夫妻俩借了五万。

  再加上卖出好几套房子的提成,黄文发夫妻俩揣着十几万,在鹏城不那么繁华,但是读书比较方便的小区,买了一套九十几平的房子。

  这房子因为现在真的比较偏,他们又兼职着销售,能拿到返点,每平方的价格也不到鹏城房子的平均价格,首付刚好十几万。

  只不过一通手续办下来,几乎榨空了他们夫妻俩所有的钱。

  老家知道他们两口子借钱竟然是去鹏城买房的亲戚朋友,除了赵如月和宁绍明之外,都觉得他们疯了。

  大部分的观念就是衣锦还乡,在外面挣钱回家修房子,这样在老家才有面子。

  以前赵如月和宁绍明的想法跟其他人一样,只是他们做生意后,眼界慢慢打开了,观念才慢慢改变。

  要不宁绍明以前也总是惦记着,等自己挣了钱,把家里的平房继续往上建,建成楼房呢。

  现在他已经觉得建不建起来无所谓了,以后孩子长大也不一定还回老家,估计之后他们夫妻俩老了回来,在县城的房子和镇上的房子来回住一段时间。

  而且也爬不动楼梯,何必再往高了建?

  房间够住,自家人住得舒服就行了。

  黄文发夫妻俩借钱买了房子,装修钱暂时就没着落了。

  他们不想再厚着脸皮,跟赵如月和宁绍明借钱装修,老家亲戚那边也借不出来钱,又不想贷款,就打算先租着便宜的房子,慢慢攒装修钱。

  黄文发跟吴丽商量过后,决定一个人继续做着能拿一份稳定工资的工作,另一个人辞职,去拼销售的高薪。

  这样一个人稳定有收入,另一个人就算那个月不开单也不用担心饿到全家。

  而且全职做销售后,也能有底薪了,虽然不多,但也勉强能供他自己一个月最基本的花销。

  辞职后,他凭着在兼职的时候做出的业绩,成功入职一家他对比过后,觉得待遇最好的房地产公司当销售。

  黄文发也不知道是房价涨了让很多人有危机感,还是自己的运气真的好了起来,时来运转了。

  全职当房产销售之后,他一个月至少也能开三四单,很少有哪个月业绩是挂零蛋不及格的。

  原本他们已经做好,一家四口要在便宜出租房挤好几年,每个月房贷、房租都要交的日子。

  结果全职当销售不到一年,他就存够了装修房子的钱,当然这些钱只够简装。

  但是即使这样,他们也觉得,能住进有电梯的商品房非常好了,这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黄文发和吴丽非常庆幸,当初听了赵如月的话,果断借钱买房,在他们家买完房子没多久,那个小区的房子就涨价了。

  要是犹豫的话,他们现在还真是,借钱都不一定能买得起这个面积的房子。

  现在这房子面积当然是不如他们在老家的房子面积大,但好好设计之后,也能做成四个房间。

  他们夫妻俩住一个房间,儿子女儿各自也有自己的房间,剩下一个房间还能留着以后有亲戚朋友来做客来的话,当客房给客人住。

  要装修之前,吴丽给赵如月打电话,说起自己家房子装修的事,赵如月想说他们那里一年到头都不一定亲戚朋友去,多设置一个房间,一年到头用不上,很浪费。

  但赵如月想了想,这种观念他们这一辈人几乎都有,还是别说了。

  于是话音一转,跟吴丽说起装修需要注意的事情,给她传授一点装修经验。

  跟吴丽聊完挂了电话,少年宫的兴趣班刚好下课。

  宁时夏穿着一身练功服从里面跑出来,身后跟着帮她拿书包的姚据。

  赵如月接住往自己怀里扑的闺女,好笑道:“怎么又让你锯子哥帮你拿书包,自己的东西要自己拿。”

  姚据走过来,主动帮着宁时夏解释:“赵阿姨,是我答应过小秋,要照顾好小夏的,书包也是我主动拿,小夏都没抢得过我。”

  宁时夏从妈妈怀里抬起头,不服气地说道:“等我练得久一点,一定能赢过你!”

  “那我可等着了。”

  他们俩都报了武术和拳击的兴趣班,今天上武术班,教学的老师是同一个老师,教室就被安排在一起了。

  宁时秋没报武术课,这会儿上的是编程兴趣课,就没跟他们一起。

  赵如月带两个孩子来报名兴趣班的时候,看到有航模班,本来还以为宁时夏那么喜欢飞机模型,会报那个,没想到却猜错了。

  宁时夏没选航模班,而是选了武术、拳击和笛子演奏,后一个跟前两个完全不搭边,赵如月完全想不明白这孩子的脑回路。

  不过在少年宫学习这些,学费不算高,赵如月就全都给她报名交钱,让她来学了。

  本来是只打算报星期六和星期日上课的班,但宁时秋上初中后,读的是县城的初中,宁时夏看哥哥不在镇上读,她也不在想在镇上读了。

  赵如月就给她转学到了县城的小学。

  现在她们住在县城的房子里,不用每天回镇上,来回市里方便很多。

  赵如月和宁绍明可以每天轮流接送孩子,就给他们报了每天下午放学后都有课的兴趣班。

  郑秀的车从载他们往返镇上和县城,变成了载他们往返县城到市里。

  她还开完笑地说过:“可能要不了几年,我就变成从载你们往返县城到市里,变成载你们往返市里到省城了。”

  赵如月觉得这个机会可能不太大,因为她跟宁绍明已经报名学驾照了,等拿到驾照,他们就打算买一辆车。

  买车的钱已经在攒了,现在买车这件事对于他们家来说没有什么难度,但驾照还没考下来,赵如月估摸着得到明年才行。

  而且她攒买车钱的方式也给买车这件事,人工增加了一点难度。

  她每个月只拿出几千块钱作为买车的资金,存在一张银行卡上。

  其他的都存定期,留着以后存到一定数额之后,多多买房,给孩子多攒家底。

  赵如月觉得自己跟宁绍明也不会做什么投资,与其乱投资,不如把余钱拿去卖房稳当。

  当初给苏胜楠的公司投钱,也是因为她对这一行很熟悉,加上对苏胜楠这个人十分信任。

  要不然她是不会贸然投资什么项目的。

  他们连开分店都十分慎重,不求快,只求稳,宁愿少赚一点,也不盲目扩张。

  也许这样的行为在很多生意人看来,太过谨慎甚至嫌这样是胆小,有些人会觉得他们不是挣大钱的料,但他们自己觉得这样很舒服,也不管别人怎么说。

  赵如月接到宁时秋和姚据后,又等了半个小时,宁时秋才出来。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天色太晚,就留姚据在他们家睡了。

  三个孩子回到家都喊饿,宁绍明去厨房给他们弄宵夜吃,赵如月不想吃宵夜,正打算去洗澡。

  门铃却被人按响了,她出去一看,竟然是哭得稀里哗啦的林丽丽。

  “丽丽,你这事怎么了?”,

  林丽丽抹了一把眼泪,哽咽道:“三婶,佳佳跟宁时春回镇上了,我不知道能去找谁,只好来找你了,我、我呜呜呜呜呜呜——”

  她越想越难受,哭得话都说不完整了。

  赵如月看有邻居探头探脑地出来看热闹,赶紧让她先进屋:“快进来,洗把脸再慢慢说,你看你平时多好看一个小姑娘,哭得妆都花了。”

  林丽丽闻言赶紧进屋洗脸去。

  一把把冷水往脸上泼,让她稍稍冷静了下来,回到客厅里坐下后,说话终于能说得清楚了:“三婶,我要跟磊哥分手。”

  这样的事,赵如月自从认识林丽丽后,听她说过不少次了。

  赵如月还以为林丽丽这次跟以前一样,只是闹一下想让自己对象来哄自己。

  谁要是劝分,等到人家两个又和好甜甜蜜蜜腻腻歪歪的时候,谁就是小丑。

  于是赵如月也跟以前一样,不劝分也不劝和,更不说她对象坏话。

  只是问她:“真的假的,那你要不要出去旅行一段时间散散心?”

  林丽丽摇头说:“这次是真的,我也不去散心了,得留下来处理发廊的事。”

  赵如月有些意外:“发廊的事?”

  “嗯,磊哥说他对不起我,把那两家发廊都给我了,就当是给我的补偿。”

  “两家?另一家跟人合伙开的发廊,他也把别人的份额买下来,全给你了?”

  “是的,一家是我一直负责管理的那家发廊,另一家就是他说跟小亮合伙开的那家,除了发廊,我们住的房子也是在我名下,他也说给我了。”

  一说到那家发廊,林丽丽露出一副恨得牙痒痒的样子:“之前你跟我说要看到黑子白字的合同,才能避免以后被坑,我那时候要看合同,磊哥各种推脱,后来竟然弄了个假合同给我看!

  要不是他要买房,让我帮他去办手续,我查账查到开那家店前,有一笔钱转到了他初恋的账户,又炸出他初恋的话,我还不知道,那家发廊是他给他初恋开的!

  小亮根本没出钱,全是他出的钱!

  发廊放在小亮名下,让小亮给打掩护,他给我看的那个合同根本就是假的!怪不得当初非要把那家发廊开得跟网吧黏在一起,原来人家是想背着我跟初恋每天眉来眼去!”

  林丽丽光是想想,自己在外面以磊哥老婆自居的时候,别人表面上尊敬她,管她叫大嫂,背地里可能会怎么笑话自己的,心里就来气,觉得面子全丢光了。

  “我跑去找磊哥大闹了一场,他说我不识大体,不适合结婚,要跟他初恋结婚了,这触到了我的逆鳞,这一次我绝对不会再回头了。

  三婶,你去市里的次数多,知不知道市里哪里开发廊比较好?我想把县城的发廊和房子全卖了,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这个我还真不知道,不过如果你真决定了要去,我可以陪你去找找,顺便就当去市里散散心怎么样?”

  “谢谢三婶,我这么突然跑来,打扰你们休息了,那我先回去了。”

  赵如月看着外面黑漆漆的天色,不放心她一个人回去,叫上宁绍明跟自己一起去送她回家,一路把人安全送到家后,他们才折返回来。

  回到家,三个孩子已经吃完东西,收拾好饭桌,各自去洗澡睡觉了。

  林丽丽回家后才想起,孙佳佳现在也买了手机,自己其实可以给她打电话倾诉,完全不用那么晚还去打扰赵如月,让人家这么折腾,大晚上还要送自己回家。

  孙佳佳接到林丽丽的电话,本来想跟她分享自己即将跟宁时春结婚的喜悦,听到她要跟磊哥分手的事,只好把自己想说的咽进肚子里,先安慰好朋友。

  宁时春孙佳佳知道开店赚钱,却没想到这么赚。

  一年多的时间,他不但赚够了还给三叔三婶的钱,连彩礼都赚够了。

  甚至还完钱,还能剩下一些用来办喜酒。

  于是他就跟孙佳佳商量,先把喜酒办了,这样一来在镇上的人眼中,他跟孙佳佳就算是结婚了。

  至于结婚证,孙佳佳和宁时春同龄,但法定领证的年龄男女不一样,孙佳佳已经到了可以领证的年龄,宁时春却还没到。

  不过等明年宁时春满二十二岁就可以去领证了,距离办酒的时间也没过多久,很多人也是先办喜酒才领的证。

  他们找了个时间,带着钱去三叔家还钱。

  两个人喜滋滋地顺便把他们想办酒的想法,跟赵如月和宁绍明说了。

  赵如月一听就说:“那还着什么急还钱,你们先把这钱拿去买房吧,要不结婚后,你还带着你媳妇儿回去跟你妈一起住?那多麻烦。”

  孙佳佳听到赵如月的话心里一喜,宁时春的妈妈不喜欢她这件事,她心里很清楚,所以也不想结婚后跟婆婆一起住。

  可当初她跟宁时春能在一起不容易,她不想再闹出事端来,影响自己的婚事,只好一直忍着不说,只想着等结婚后,再想办法劝宁时春在县城买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