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 第21章

作者:空山澜月 标签: 重生 年代文 轻松 日常 穿越重生

  要不然有这本事,自己上辈子也能发财了,还用得着供两个孩子上学都苦兮兮的?

  好在他们夫妻俩面上都端得住,跟在陆发身后到处参观,心里不管怎么想,也没表现在脸上。

  赵如月心里庆幸,之前陆发提出这事的时候,自己没有被这个好处冲昏头。

  要是那时候脑子一热,跟人家说想趁春节前那几天好卖,年前批发一些货回去卖的话,现在就要下不来台了。

  前面几个工厂参观下来,赵如月没有发现哪个是适合自己这样的小本生意人做的,倒是陆发跟亲戚谈下了两笔生意。

  赵如月这才知道,陆发家不只靠房租生活,人家在鹏城和羊城都有店面,生意还做得不错。

  只是那些店是他的孩子在管理,他不需要去看店,只需要负责把控货源,收收租也只是平时有空顺带手做一下。

  今天恐怕主要来进货的是他,带自己跟宁绍明来只是个搭头,怪不得陆发敢说,他带他们来,他的亲戚一定会给他们批发价。

  原来是他自己也要进货,赵如月想,以后自己进货,估计也是搭着陆发家的货一起批。

  只是这样,就要根据陆发家卖的货,来考虑和确定自己要卖什么,并不一定能随自己当地的需求和心意挑选。

  如果她要的货不包含在陆发家要的货范围内,赵如月不知道,到时候是否会被拒绝。

  以这种方式做起来的生意,限制很大,不可控性也很大。

  也有可能,到时候陆家为了还之前他们帮忙的人情,会贴钱帮他们做生意,可这样的生意不会长久。

  “要是换个聪明人,人家可能在房东提出这事的时候,就会问或者直接就猜到房东家也做生意了,再不济,参观第一个厂子的时候,听他们说话或者观察他们的神态,大概也能猜到,”赵如月趁着没人的时候,小声跟宁绍明说,“我看到人家验货签单才意识到这点,可见我在这方面确实没什么天分。”

  宁绍明倒是觉得她有些妄自菲薄:“你以前也没接触过这些,不知道不是很正常?这次见识过,以后就知道了。”

  赵如月叹气:“机会可遇不可求,哪可能一直待在原地等着我学会,以后怕是没这样的机会了。

  宁绍明看出来她没干劲,也不想做小商品生意了。

  安慰她:“我们说好了年后再给房东答复,你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考虑,接下来还要看最后一个工厂,参观完你要还是不知道该卖什么,这事就算了。

  反正不做小商品生意,你还可以跟我一起做餐饮,夫妻档也挺好的,两个人忙一个店,总比一个人干一样轻松些。

  到时候由我来跟房东说,我希望你帮我一起开餐饮店,就不做小商品生意了,今天来参观就当花一天时间,来见见世面,长长见识。”

  赵如月挺不好意思,之前兴致勃勃要卖小商品的是她,现在打退堂鼓的也是她,幸好宁绍明比较能包容她。

  最后一个工厂,倒是跟赵如月来之前预想中的有些接近。

  那是一个做衣服、裤子、帽子、袜子、鞋子的代工厂,规模不算大,出货量最低要求也不高。

  进货资金这方面是合适了,赵如月却依然做不了,因为衣服这东西,需要比较好的审美去选品。

  她的衣品只能勉强算得上一般,买的衣服几乎全是以舒适为主,但是想长期做服装生意,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选品要是做不好,就等着积压一大堆货亏钱吧。

  赵如月觉得,让自己女儿来选,没准选出来的都要比她选的好,可她女儿才三岁……

  最后,来这一趟发财梦碎,还什么也没做成,赵如月干脆破罐子破摔,想着来都来了,干脆豁出去。

  算着准备要走的时候,她厚着脸皮问人家:“我们过几天回老家过年,想给老人孩子买几件衣服,能不能直接在这儿买?能给个批发价不?”

  本以为老板会不太高兴,没想到人家脸上的笑容一点没变,直接点头同意:“当然可以,我们这里经常有打算进货去卖的人来拿样品,只要登记一下,就算每样只拿一两件,我们也给批发价,你们要的话,我就当样品给你们了。”

  “那太谢谢了!”赵如月原本只打算给父母公婆、她和宁绍明一人买一套,两个孩子一人买两套。

  一看价格,连兄弟姐妹、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全算上了!

  儿子女儿更是直接把从里到外、从上到下要穿的,一人给买四套!

  赵如月选好款式,跟着工作人员去拿衣服。

  工作人员在仓库里翻合适的袋子给她装衣服,不小心扯到角落的一个大口袋,里面散落出一捆一捆红红绿绿的袜子。

  赵如月好奇地问:“你们这怎么还做这种大红大绿的袜子?城里很少有人会买这种样式的吧?这种带到我们老家乡下去,价格实惠点的话,倒是有可能会比较受欢迎。”

  “这个啊,”工作人员头疼地看了一眼那袋袜子,“这是圣诞节前做的袜子,圣诞节那时候倒是卖得还行,过了圣诞节就不好卖了。”

  “原来是这样。”赵如月看到的时候,就觉得那配色挺眼熟,还真没往圣诞节想,毕竟她也不过洋节。

  就她这种审美非常一般的人,看着都觉得如果不跟圣诞节搭边的话,那配色真的挺土挺丑的。

  工作人员听赵如月说,那袜子在她老家可能受欢迎,仿佛看到了清理积压货的希望。

  “那些都是当时做多剩下的优等货,不是瑕疵品,你要带回去卖卖看不?

  一共有两袋,可以便宜点当积压的次品,一袋一百块钱批给你,还有三袋丝巾、围巾、手套那些混装的,不全是圣诞款,有些是去年春节做的羊年生肖款,今年过时了,拿回去需要自己挑拣分类,你要的话,等会儿我去跟老板说一声就行。”

  赵如月下意识想拒绝,那袋子可不是两塑料袋,而是类似尿素袋那样的大编织袋,想带那么几大袋东西回去可不容易。

  他们原本回去要带的东西已经很多了,再加上这些,长途车司机的白眼恐怕能翻到天上去。

  过年人人回老家都要带不少东西,放行李的地方不一定够分,到时候可别连他们都被司机拒载了。

  可话没说出口,赵如月又想起他们是跟老乡一起包车回去,不存在中途揽客超员和放行李的地方不够分的情况。

  合伙包车的人还差两个,要是她把那两个位置也包了,加上原先她和宁绍明的两个位置,他们一共就有四个位置。

  车底行李舱里能占的空间也更多,多带点东西,其他人应该不会有意见。

  最重要的是,那一袋袜子,里面有几百双,只要一百块钱一袋,能卖出去就绝对不亏。

  别的赵如月不敢肯定,但是那些袜子,她可以确定,只要能带回老家,就一定卖得出去!

  其他三袋东西,里面每种数量不多,应该也不难卖,要是年前卖不完,也可以留着慢慢卖,反正这东西又不会坏,成本也低,实在不行就打折卖!

  赵如月问:“你能不能稍微等等,我出去跟我老公商量一下?”

  工作人员挥挥手:“行,你去吧,你要的衣服我还没找全呢,可以商量好了再过来。”

  赵如月转身跑出去,没一会儿拽着宁绍明一起来了:“你看看,就是那些。”

  宁绍明问过工作人员后,跟赵如月一起过去,大致翻了翻那几袋东西。

  确认那些东西确实不是瑕疵品,大小型号也都很齐。

  他在心里粗略地算一算利润,跟赵如月对视一眼,两人不用说话,就默契地理解了对方眼里要表达的意思。

  来的时候,他们是坐着陆发家的小汽车来的。

  走的时候,他们是跟着最后一家厂里帮忙运货的皮卡车走的,五大袋东西,陆发的小汽车根本装不下。

  陆发也没预料到事情会是这个走向,不过他看赵如月和宁绍明批了货,心里也挺高兴的,觉得不管怎么样,他们俩这次跟来有收获,这人情算是还回去一部分了。

  晚上吴丽和黄文发下班回家。

  看着客厅里几乎占满小客厅的那五大袋东西,两人齐齐傻眼:“那么多东西!你们这都买的什么?回老家日子不过了?!”

第30章

  “就是想以后日子过得好一点,才买这些。”赵如月拆开袋子,拿出了适合他们尺寸的袜子,让他们拿一些去穿。

  “我和绍明打算把这些货带回老家,趁着年前甩卖,挣点钱好过年,”赵如月拿了袜子,又打开另外的袋子,“别看那些袜子颜色花花绿绿的挺不好看,这些可都是工厂里的优等品呢,这里还有别的,你们快来选几样试试,丝巾、围巾、手套全都有,就是还没来得及分类,来喜欢哪个就拿哪个,算我们送的。”

  “那可不行,你们要拿去卖钱的,我选几样你给我算算多少钱,”吴丽摸了摸赵如月拿出来的袜子,觉得质量确实不错,拿了钱塞赵如月手里,“我顺便给家里父母孩子也买几样,你回去的时候,帮我带给他们就行。”

  赵如月把钱又给她塞回去:“可别给钱,我们都多少年交情了,这点东西还用得着给钱?快给我收回去!不用你说我也得给他们送一些,我们捡了个大便宜,进货价低得很,送出去这点破不了产,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宁绍明也在旁边附和:“小月说得对,你们就收下吧,后天我们回去,还得麻烦你们帮忙收拾房间和剩下带不走的东西。”

  黄文发说:“你们留下的东西,全是平时能用得上的好东西,我们收拾也算我们占便宜了,哪能算帮忙。”

  “得了,一点东西,别一直叽叽歪歪的,”赵如月干脆自己挑出两条丝巾塞给吴丽,又挑出男女款不同颜色款式的围巾各两条,手套各三双,直接全部塞过去,“再退回来或者给钱,我真生气了!”

  她都这么说了,吴丽和黄文发也不好再跟她推来推去地客气:“好吧,我们这回算是沾光了。”

  两人摸着塞过来的东西,那质感,跟他们去逛商场的时候,只敢看看摸摸,不舍得买的那些质量一样。

  要是去商场买,这么多东西,怕是要花出去半个月工资!

  他们收下东西也在心里琢磨,得买点什么让赵如月和宁绍明带着,坐长途车的时候在路上吃。

  以前来的时候兜里没钱,他们坐长途车带的就是家里煮的鸡蛋,街上买的馒头、包子,这一类便宜的东西,连水都是从家里拿个水壶装的凉白开。

  什么零食、面包、饮料,那是想也不敢想的‘奢侈品’。

  现在不一样,他们每个月都能挣钱了,那些以前舍不得买的东西,偶尔也舍得买点打打牙祭,买来送朋友一回也不会觉得心疼。

  赵如月和宁绍明十四号早上的车回老家。

  这几天鹏城终于降温,晚上温度低,吴丽和黄文发一般一下班直接赶回家,不在外面逗留受冻。

  十三号这天黄文发去接吴丽下班后,两人没跟以往一样马上回家,而是拐去了附近的商场。

  先去商场的超市里买了些零食和饮料,出来又去面包店,挑了各种不一样的面包凑一袋。

  回去的路上,路过卖盐焗鸡的店,又买了一些盐焗鸡翅和盐焗鸡腿,回家后只给自己留了两个面包明早当早餐吃。

  其他的全塞给赵如月和宁绍明:“你们带着路上吃!”

  赵如月夫妻俩看着面前的两购物袋东西,目瞪口呆:“我们15号早上就到家了,哪能吃得了那么多!”

  吴丽说:“天冷,不容易坏,吃不了带回去给小秋和小夏吃。”

  黄文发点头:“就是!”

  赵如月想了想,这些东西推八成是推不掉,她看里面有不少保质期比较长的东西,干脆不再推拒。

  大不了带回去后,给他们家妙妙和小德也分一分,在他俩回去之前,就让两个孩子提前高兴一回。

  即将要回家,行李早就打包好,赵如月躺在床上却一直没有困意。

  一想到即将见到两个孩子,她怎么都睡不着。

  脑子里不断地在想,回老家之后,跟两个孩子一直生活在一起,她以后就真的能教育好两个孩子吗?

  她这次该怎么养他们?该选择怎样的教育方式,又该如何实施?万一不顺利怎么办?

  一直到半夜才迷迷糊糊睡过去,感觉没睡多久,闹钟就响了。

  起床的时候赵如月脑袋昏昏沉沉,好在没生病,只是一直打哈欠。

  宁绍明看她没精神,一上车就催她赶紧补补觉,可别晕车再吐了,到时候更不舒服。

  好在他们包的车是长途卧铺车,可以躺下,回去的人里也没有乱七八糟的陌生人,只有他们老乡。

  宁绍明一说赵如月昨晚没睡好,现在想睡一会儿觉,就有几个老乡也说,因为今天要回老家,他们昨晚同样兴奋得睡不好,也想睡觉,其他人就主动压低了声音说话。

  上了车后,赵如月很快就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