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 第26章

作者:空山澜月 标签: 重生 年代文 轻松 日常 穿越重生

  “那可不!”陈芳妮学着宁时夏的话,玩笑道,“我跟咱们小夏才是一伙的!对了,还没告诉爸妈你们来了,光伟!光伟!”

  “干嘛?”赵光伟在对门邻居家看电视,听到他妈扯着嗓子喊,赶忙跑出来,生怕出来晚了挨骂。

  陈芳妮:“快去菜地叫你爷爷奶奶回来,跟他们说你三姑三姑夫来了。”

  赵光伟站在对门邻居家门口,头还往里转着眼睛认真地盯着里面的电视看。

  听到他妈的话,转头过来,看到站在他家门口的三姑和三姑夫,忙打招呼:“三姑三姑夫你们来了,我这就去叫爷爷奶奶。”

  赵如月拦住侄子,往他手里塞了两个蛋黄派:“拿去吃着玩,路过你大姑家顺道叫她来一趟。”

  有零食吃,赵光伟乐得差点没蹦起来:“好,谢谢三姑!”

  宁绍明没让赵如月去端火盆,放下手里的东西,自己去柴房拿了点柴和稻草放火盆里。

  端着火盆到门口陈芳妮她们烤火的火盆里借火,也被大娘大婶们调侃,刚刚大舅子不是叫他点火盆,他也上赶着来点,可真是心疼老婆,他也只是笑笑。

  宁绍明从小就知道,这些大娘大婶嘴巴厉害得很,他嘴皮子恐怕还不如自己闺女,跟她们唠他可唠不过,笑着装傻才是最适合他糊弄过去的方法。

  赵如月则揣着手溜达到厨房,走到厨房门口就闻到了香味。

  赵鸿发把鸡蛋炒熟,米饭炒散,放点盐炒炒,再加入酱油和葱花,那香味一下就霸道起来。

  “真香啊,”饶是赵如月刚吃完饭没多久,闻到这味道也馋了,她打开碗柜拿了个小碗走过去:“哥,给我也盛两口尝尝。”

  “多大了,还跟孩子抢饭吃。”赵鸿发嘴上嫌弃,手里接过碗的动作却格外利索,给赵如月铲了一锅铲蛋炒饭,还要再铲一铲。

  赵如月忙说:“够了够了,一铲就够了,我们吃了饭才来的,现在上了年纪,可比不得小孩子吃得多,还饿的快。”

  她分了一点,剩下的量再由两个孩子分,每个分的也不算太多,不怕他俩撑坏。

  赵鸿发想起孩子们的食量,忍不住笑了。

  那一个个小肚子跟无底洞似的,前脚吃完一顿,出去转悠玩两圈,后脚转头回来又饿了:“能吃是福,我们小时候想吃还没有,去叫小秋和小夏来吃吧。”

  赵如月端着自己那小碗出去,喊两个孩子进来,他们果然还能吃得下。

  一口接一口,孩子大口认真吃饭的样子,让大人们看了都不自觉露出笑来。

  菜地离家不远,他们把蛋炒饭吃完,赵斌和邓细妹也跟着赵光伟一起回来了。

  赵光伟一进门就往三姑身边凑,给她汇报任务:“三姑,我去大姑家跟她说了,大姑说她先去找天宝,等会儿跟大姑父带着天宝一起来。”

  “知道了,我们光伟事办得不错,三姑给你个奖励。”赵如月打开带来的袋子,拿出一个盒子。

  赵光伟瞬间瞪大眼睛:“哇——是四驱车!!!!”

  电视上央视少儿频道最近正在重播《四驱兄弟》,街上几岁的小孩,不管男女都被四驱车迷得神魂颠倒。

  赵如月给自己儿女买的时候,顺便也给娘家年纪跟儿女相仿的侄子和外甥也买了。

  娘家的侄女和外甥女,比弟弟们年纪稍大点,她记得她们更喜欢给娃娃做衣服,就给她们买了娃娃。

  赵如月把带回来的礼物发了一圈,成功晋升成为家里所有小孩最喜欢的长辈。

  邓细妹看到女儿给家里孩子买了那么多玩具,还给他们买衣服,从里到外,从头到脚,甚至连丝巾、围巾、袜子、手套都有。

  她有些担心地找了个借口,拉闺女回房间说悄悄话:

  “你跟绍明出去挣钱也不容易,怎么买那么多东西?还债的钱够吗?不够的话,我跟你爸给你们的钱别再还给我们了,我卖菜也私下攒了一些,到时候就跟你哥哥嫂子说,你们已经把钱还了。”

  “别别别,一码归一码,妈,你可别悄悄干这种事,现在我们兄弟姐妹感情多好,万一以后被我哥哥嫂子知道,不是影响我们兄妹之间的感情?”

  赵如月拿出钱包:“你看看,还你们的钱我都带来了。”

  邓细妹还想说不要,赵如月哪能不知道她,继续解释:“我买那些衣服和玩具全是批发价拿的,我跟绍明拿货回来卖的事,应该有人跟你们说了吧?”

  “早上你堂姐如桃两口子经过,确实跟我们说了一嘴,”还有一些别的熟人,邓细妹懒得数出来,就没说,“他们还叫我们一起去看看,我们想着你们刚回来,要忙的事不少,没去跟着凑热闹。”

  “我跟绍明带回来那些货是朋友介绍的门路,给你们买的衣服,给孩子们买的玩具也是,不过我们没做过生意,不敢把摊子铺得太大,就只拿了些袜子、丝巾围巾什么的回来,争取年前卖完好过年。”

  赵如月隐去进货价之类不该说的,把事情解释清楚。

  邓细妹终于放心了:“晚点我跟你去看看你们带回来的那些货,明天刚好是集日,我帮你带点货去集上卖。”

  “你不是还要卖菜吗?”赵如月知道娘家除了种地,没别的收入,她爸妈种菜卖菜,多少能挣点钱补贴家用。

  年节正是菜能卖得上价钱的时候,哪年菜价好卖得多,她爸妈靠卖菜还能攒下一些钱。

  “卖菜什么时候不能卖?把你们的货卖完才是最要紧的。”邓细妹盘算着,要不拿一点货去亲戚朋友家走一圈,价格实惠,应该也能卖出去不少。

  赵如月既感动又有些哭笑不得:“妈,菜可不比我那些货,我的货不容易坏,你的菜不趁着年前卖,年后菜价跌回去,菜也老了,还怎么挣钱?

  放心吧,我今早刚回来没多久,货就卖出去一袋了,还有人约好了明天再来买别的,倒是有件事得请你们帮忙。”

  “什么事你说。”能帮得上女儿,让邓细妹觉得更踏实,要不她得一直惦记着,女儿还回来的钱收着也不安心。

  赵如月说:“吃过晚饭,想请你跟我嫂子去我那儿,帮我把货分拣一下,我大姐还得带天宝,就不叫她了。”

  她确实需要人帮忙,宁丹萍未成年要早睡,婆家公公和大伯哥是老烟枪,宁时春也学了他们爱抽烟,浑身沾染烟味。

  赵如月怕几个人分拣着又要抽烟,让货也沾上烟味,不想让他们碰那些货。

  光靠她跟宁绍明,还有婆婆和大嫂分拣,得分拣到半夜去,明天还要早起卖货的,可不能熬那么晚。

第36章

  母女俩说完话,赵如月把钱强行塞给母亲,立刻离开房间。

  外面人多,邓细妹不好追出去把钱再塞回去给女儿,只好收下。

  她们出来没两分钟,赵如月的大姐赵如艳,带着自己的小儿子周天宝也来了。

  赵如月把给她们家买的那一份交给她。

  她给娘家人买的衣服,跟婆家人一样,父母是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包括围巾、手套、袜子都有。

  其他人就没那么多了,衣服只有一件厚外套,女的还有丝巾或者围巾,外加手套、袜子。

  男的除了衣服,就只有手套和袜子,因为进的那几袋货里,男款的围巾实在太少。

  所有男的都送的话,根本不够分,赵如月干脆就都没给。

  赵如艳听她们聊起晚上要去赵如月家,帮忙分拣货,表示自己也去帮忙。

  她开玩笑地说:“要不然,我都不好意思收你那么多东西。”

  赵如月抱着她的小儿子颠了颠:“你家天宝晚上不闹人了?”

  “唉……”说到这个赵如艳忍不住叹气,也想起来自己晚上根本走不开,“这小冤家,白天谁带都行,晚上就只跟我,真是拿他没办法,要不让小梅和小菊去帮忙?她俩也收了你给的好东西,可不能光收东西什么也不干。”

  家里三个孩子,她要交的超生罚款比妹妹更多,儿子也才两岁半,离不了人,又没婆婆帮衬,想出去打工都不行,也不放心让丈夫一个人去。

  她家里比赵如月家还难,原本今年不打算给孩子买新衣服了,只给她们一人买一双新布鞋。

  赵如艳知道,新年自家孩子看别人家孩子穿新衣服,肯定会羡慕。

  可家里条件就不好,她也没办法,只能到时候跟孩子说说道理,让孩子体谅一下家里的困难。

  现在三妹送的这些东西,真是送到了她的心坎上,这下不用担心新年不买新衣服,女儿们不高兴了。

  周小梅和周小菊姐妹俩也在外婆家,听到妈妈的话,立刻点头应下:“我们晚上吃过晚饭就去三姨家帮忙。”

  两个表姐要去三姨家,赵如月哥哥家的女儿赵思芸和她小妹家的女儿林彩柔也坐不住了,纷纷表示自己也要去。

  赵如月笑着说:“好好好,都去都去,我本来还担心今晚上分拣不完那些货,才想叫妈和嫂子帮忙,结果现在反而要担心货不够你们分拣了。”

  其他人听了都跟着笑起来。

  赵家氛围其乐融融,躲在房间里商量事的宁家老两口表情却有些凝重。

  黄秀华摸了摸放在床上的新衣裳,看向宁达:“老头子,老三想在空宅基地那边建房开店的事,你怎么想?”

  “什么怎么想?”宁达靠在床头眯着眼睛,嘴里还含着一颗孙子孙女出门前给的糖,“老三不是说了,只是建个小平房开店用,又不是建院子搬过去住。”

  “你的意思是,还是按照以前的打算,给三个儿子分房?那怎么跟老二说?”

  他们当初给赵如月的父母作出分房的承诺时,完全没跟老大和老二提过这事,但老三以为他们跟老大老二都说过。

  这会儿黄秀华很担心,老三要是去空宅基地建平房开店,老二肯定会认为老三分到的是那个空宅基地。

  等到真正要分家,兄弟俩发现事情跟他们认为的不一样,八成要闹起来。

  这是黄秀华不愿意看到的,谁都想自己的孩子和睦友爱。

  以前还能拖着,现在随着老三要开店,这事不得不端到明面上来解决了,他们老两口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黄秀华最喜欢的孩子,是家里最有出息、端铁饭碗的老二,可最疼爱的孙辈,是最小的孙子小秋。

  老三夫妻俩今年又孝敬她这么多好东西。

  她自己没办法抉择,逼着宁达表态:“到底把那空宅基地给谁!?”

  宁达也头疼得很,但他偏疼乖巧嘴甜的小孙女,出去吃席、放牛都爱带着:“手心手背都是肉,要不空宅基地给老二?”

  黄秀华没忍住嫌弃道:“说什么手心手背都是肉,没想几秒钟就说给老二,手心肉厚,手背肉薄是吧?”

  “那你说怎么办?老二不是在学校分到了一间房吗?他们平时也不爱回来住,给他们院子空放着也是白放着,不如把院子分给老三。”

  宁达琢磨着,等分了家,按照规矩他得跟老大家过。

  老三一家住在老大家旁边,跟没分家时也没太大区别,他依旧能天天看到小孙子小孙女。

  这么想着,他又找了一个把院子给老三的理由:“老二家只有一个闺女,要想不丢工作,就不能再要孩子,这房子给他,以后还不知道便宜了谁,不如给老三,以后还能传给小秋。”

  黄秀华一听,觉得老头子说得也有道理。

  门外,叶菁无声地深吸几口气,轻手轻脚不动声色地离开。

  走到堂屋里,拽着宁绍德就往外走。

  “怎么了?”宁绍德刚坐下,接过大侄子递过来的橘子准备剥开。

  他一个体育老师,体格高大,被这么一拽,竟然差点摔倒,可见他老婆用了多大力气。

  所以宁绍德问了那一句,叶菁铁青着脸不回答,他也不敢再问。

  两人来到空旷的池塘边上,叶菁松开手,压低着声音劈头盖脸一顿骂:“你爸妈说什么孙子孙女都一样,全是放狗屁!早知道你家人是这么个德性,我嫁给乞丐也不嫁给你!

  两个老家伙平时看着人模人样,没想到竟然内里藏奸!他们嫌我家丹洁是女儿早说啊,我们好早点离,我带着丹洁走,也能早点腾位置,不耽误他们另外找个能给你生儿子的!”

  宁绍德越听越懵:“不是,你怎么突然说这些?刚回来的时候不是还好好的,谁在你面前瞎说了?”

  叶菁:“还能有谁?不就是你的好爹妈!”她愤愤地把自己偷听到的话复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