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 第43章

作者:空山澜月 标签: 重生 年代文 轻松 日常 穿越重生

  她敢说,街上给孩子准备书桌的人不超过十家,他们这里真的很不重视孩子的学习。

  很多孩子从小都是趴在饭桌上、椅子上、床上、甚至站在供神台的八仙桌旁边写作业。

  有些家长甚至觉得让孩子上完初中去打工,提前给家里挣钱,比供孩子去读书划算得多。

  完全不管孩子成绩好不好,只看孩子能不能挣到钱。

  以前她虽然不至于让孩子辍学,只要孩子能考得上,她砸锅卖铁也会继续供。

  但是人难免受到环境影响,在有些地方,她跟镇上很多家长一样,总是会忽视这些孩子学习上的细节。

  只会看孩子学习有没有退步或者进步,在学校有没有惹祸或者得奖。

  在今天看到这个木箱之前,她跟宁绍明商量新家要准备什么家具,也完全没想到书桌。

  要不是今天看到被充当书桌的木箱,他们可能要等到房子建成,搬进去后。

  什么时候发现孩子需要一个书桌,才会意识到得给孩子添一个。

  “妈妈你看。”

  赵如月思绪乱飞时,宁时秋已经翻开她以前用过的教材,找到他说有教银行存款会有利息拿的地方。

  她定睛一看:“这不是数学课本吗?”她还以为是思想品德或者语文课本上提过。

  宁时秋不明白妈妈怎么还看不出来:“就是数学课本上教的呀,你看看这道应用题就说了,小明有一百块钱,存入银行一年有百分之五的利息。”

  赵如月:“……”她觉得出应用题的人,应该没想教这个。

  不过孩子能自己换着角度,挖掘新知识点也值得夸奖。

  “儿子真厉害,妈妈以前都没想到还能这么学,不过银行存钱一年的利息不一定跟课本上一样,每个银行的利息也不同,要等年后银行工作人员上班,去问过才知道。”

  她想了想说:“到时候我带你们去县城存。”

  赵如月打算用他的名字开账户,镇上的农信社工作人员全都是本地人,她在镇上用儿子或者女儿的名字存,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被传出去,成了镇上的‘新闻’。

  小地方包容度不高,一旦跟别人不一样,很难预料镇上的舆论是往好的方向还是坏的方向发展。

  涉及孩子,赵如月觉得再谨慎都不为过。

  “你们俩的钱混在一起存?”

  两个孩子都点头。

  宁时夏说:“我的钱太少啦,一个不小心就会用完,哥哥帮我存着可以留很久,我哥最会攒钱了,让他帮我拿着,我的钱会越来越多。”

  其实他们也是怕她的钱被人哄走,以前有个邻居哥哥就想哄她把钱给他。

  不过后来她哥哥来了,那个邻居哥哥没成功,还哭着求他们别告诉家长,他们就没跟家长说。

  宁时秋拿出一个小本子翻开给妈妈看:“我都记账了,以后拿到的利息,也按照每个人存的钱来分,等妹妹学会自己管钱,你再给她自己办一个存折。”

  赵如月想到自己刚回来时,想到的育儿方式,那就是孩子的事不懂别瞎管,她管出来的效果,还不一定有孩子自己发挥的效果好。

  既然他们兄妹两个都商量好了,赵如月就顺势应下:“好,那我先帮你们把钱收起来?”

  两个孩子再次点头。

  宁时秋把钱交给妈妈后,放心地带着妹妹跑出去快乐消费了。

  之前他藏着这些钱,总担心被人发现,爸爸妈妈不在,那么多钱被大人发现的话,肯定要上交给奶奶。

  他知道这钱到了奶奶手上,就不是他和妹妹的钱了。

  奶奶虽然有时候确实很疼他,但她可不会跟妈妈一样,允许小孩子拥有那么多钱。

  爸爸妈妈回来之前,奶奶还悄悄问过他,今年的压岁钱给谁,要不要给她帮忙收着。

  他说给爸爸,奶奶才没再问。

  两个孩子今天可以跑出去玩,大人们却得在家待着,等住得近的亲戚家的孩子上门拜年,说清闲也清闲,只要应付一下来拜年的孩子就就行。

  不过家里其他人亲戚少,很快应付完都出去串门了,赵如月还得继续在家待着。

  因为她娘家人多孩子也多,早上到中午陆陆续续都有小孩子来拜年。

  好在她家族里的长辈早就规定了,近亲的孩子给多少他们不管,堂表亲的孩子,统一给一块钱,不给大家添负担,她应付起来也轻松。

  像邻居家没有亲戚关系的孩子,就只给三毛两毛的,然后再给孩子抓点糖果饼干塞兜里。

  也就是像他们家和吴丽黄文发夫这样,大人之间关系特别好,才会给对方家孩子一块钱。

  赵如月看着两个孩子出门,回来刚在火盆边坐下,对门同族堂弟赵鸿利家的两个孩子来了。

  她看看时间,已经快十二点了,按说她们家在自家对面,应该早上就来的。

  看两个孩子没说话就羞得满脸通红,走进来好一会儿都没吭声。

  赵如月也不为难她们,直接拿出两个准备好的红包,塞进姐妹俩手里:“怎么这时候才来?是家里出什么事耽搁了吗?我早早就准备好你们的红包,就等着你们上门了,快拿着收好,可别让你们爸爸见到。”

  让她那个堂弟见到,保准抢走买酒喝。

  谁知听到她的话,两个孩子捏着红包,显得更局促了,吉利的话,含在嘴里怎么也说不出来。

  赵如月一看,觉得真的很不对劲。

  往年这两个孩子来她这里拜年,再害羞也不会表现得这样。

  她看两个孩子实在不自在,就转移了话题,问道:“你们外婆的病好些了吗?你们妈妈昨天什么时候回来的?”

  赵思莲小声回答:“我妈妈昨天上午回来的,说外婆的病还没好,她说初二去外婆家还要多待几天照顾外婆。”

  “这样啊,你妈妈这会儿在做什么?怎么不见她出门玩?”

  “我妈一大早吃过早饭就出门了,不知道去哪里。”赵思莲说话的时候,时不时往自己家那边看。

  赵如月就觉得自己没准才对了。

  她看不惯堂弟那行径,当即一手一个,拉着她们坐下,往她们手里塞吃的:“小秋带小夏出去玩了,那兄妹俩,今天中午肯定在街上买东西吃,不回家吃午饭了,你们多吃点,别着急回家,在我这里多玩一会儿,跟我聊聊天。”

  她那个堂弟要是真等着孩子拿压岁钱回去,肯定心虚不敢来她家。

  姐妹俩一开始有些坐立不安,还是时不时就往家那边看。

  直到发现她们爸爸没过来叫她们回家,才放松下下来,吃到好吃的零食,脸上露出真心的笑容。

  等两个孩子没那么防备,赵如月才又重新问她们怎么现在才来,往年她们因为就住在对面,是来得最早的。

  她们妈妈也不会一大早就出门,不在家等人上门拜年。

  赵鸿利有打老婆的前科,要是真出什么事,她也好去找族里的长辈管管。

  赵思莲到底年纪小,比较单纯,在堂姑这里得到了一点温暖,就卸下了心防。

  赵如月一问,什么都跟她说了。

  “我爸天天喝酒,昨天吃年夜饭的时候,大伯说晚上十二点要准时放鞭炮,管着他不许他喝,他才没喝酒,谁知道晚上放完鞭炮,有人叫他去玩牌,他就去了,天蒙蒙亮才回来。”

  “早上有人来家里拜年,他起不来,来拜年的人就走了,等到他起床,人家又来拜年,他竟然说他没钱包红包,让别人随便吃点糖意思意思一下就赶紧走,别耽误他吃饭。”

  赵思莲说着都想哭:“太丢人了,我去别人家里拜年,别人家大人给我红包,结果我爸一分不给别人家孩子,还把别人家孩子轰走,我妈也不在家,我都没脸出去见人了,今早他也没给小秋和小夏红包,还好意思叫我来你这里拜年……”

  赵如月眉头不自觉皱起,问道:“你知道昨晚是谁叫你爸去哪里玩牌吗?”

  “是国兵叔来叫我爸去他家玩。”

  又是这个梁国兵,昨晚上跟他一伙的方伟亮也来找宁绍明兄弟三个了。

  宁绍明有了警惕心,没去,也劝他大哥二哥别去。

  但是他们没把宁绍明的话听进去,两个人都去玩了。

  分家的时候,他们分到手的那点钱,昨晚不会输光了吧?

第55章

  赵如月把两个小姑娘留在自己家,吃零食水果和她在烤火盆里放的红薯。

  下午宁时秋和宁时夏在外面玩够了回家,四个小孩又一起在这里玩起来。

  期间赵如月看到堂弟赵鸿利在门口转悠了好几圈,看起来很想进来,又不太敢,估计是怕被她骂。

  有一次他估计做好了心里准备,想进来找两个孩子了。

  却遇到宁绍明恰好回来,两人寒暄了几句,宁绍明就问他昨晚是不是去梁国兵家玩牌了。

  赵鸿利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整话,宁绍明一看就知道他估计输了不少,还劝他以后别去了,挣了钱休整休整房子。

  他家那房子也没比赵如月大姐夫那个刚娶傻子老婆的堂弟好多少,要不是年轻的时候,长得又那么几分人样,八成也娶不上媳妇儿。

  结果娶了媳妇儿也不珍惜。

  当然这些话宁绍明没傻愣愣地当着人家的面直说,宁绍明跟他当了那么多年的对门邻居,也知道劝他没用。

  他只是看赵鸿利一直在自己家门口溜达,还往自己家里看,觉得不太对劲才过来随便说几句。

  赵鸿利不耐烦被人唠叨,他说几句这人就会走了。

  果不其然,宁绍明刚跟他说到在家种地不挣钱,让他也跟着去打工,赵鸿利立马找借口溜。

  宁绍明进屋后,正要跟赵如月说,却看到赵鸿利的两个孩子都在这里。

  赵如月背着两个孩子,悄悄把赵鸿利把过年的钱全输光,连给孩子红包的钱都不剩下的事,告诉了宁绍明。

  他才恍然大悟:“赵鸿利现在可真不是个东西,小时候他也挺正常的,怎么现在变成这样了?那两个孩子也是可怜,让她们在家吃午饭吧,我现在去做点好的?”

  赵如月说:“不用,过年哪个孩子还愿意吃饭吃菜,都更乐意吃平时吃不到的零食,对了,昨晚你大哥二哥都去梁国兵家玩牌了,你问过他们有没有输钱了吗?”

  说到这个宁绍明就无奈:“我二哥输钱了,二嫂正跟他闹呢,只是两口子爱面子,没让人知道,他俩吵架吓到丹洁了,丹洁躲起来悄悄哭,被我发现了,我才知道的。”

  “不过我大哥……”宁绍明语气更无奈了,“他昨晚赢了点钱,正得意着呢,我跟他聊了几句,他听不进去,说他又不傻,肯定知道见好就收,不会让自己吃亏,现在他这样子,连我爸妈都管不住他,更别说我这个当弟弟的,以后远着些吧。”

  赵如月不相信什么见好就收,但她也管不了别人,只能捂紧自家的钱。

  一直到傍晚快要吃晚饭了,赵思莲和赵思葵的妈妈冬兰回来,过来找孩子,赵如月才让姐妹俩跟她走。

  赵如月也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进去洗手,准备吃饭。

  宁绍明烧了热水,倒在盆里给他们兑成温水,正要给孩子洗手。

  突然听到叮叮哐哐的好几声砸东西的声音。

  家里家里其他人一下子都从厨房里端着碗跑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