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娃养我日常 第70章

作者:空山澜月 标签: 重生 年代文 轻松 日常 穿越重生

  赵如月也给宁时夏买了一些水果、零食和饮料。

  让她请一些跟她玩得好的小朋友一起来给她庆祝生日。

  宁时夏早就通知了她的朋友们,七点半天暗下来,一群孩子带着他们自己做的生日贺卡呼啦啦地来了。

  赵思莲虽然比宁时夏大几岁,但她跟他们兄妹关系都好,今天也来了。

  看着宁时夏身边围着的那些朋友,宁时夏上学早,这些小孩几乎都比宁时夏大了一两岁。

  赵思莲不由自主地想到自己跟宁时夏同龄的妹妹思葵。

  她妹妹只比小夏小两个月,要是思葵还在,今天肯定也缠着她帮她做生日贺卡,然后带着贺卡开开心心地来给小夏庆祝生日。

  关上灯,插上蜡烛,唱生日歌,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许过愿吹了蜡烛之后,免得有大人在这些孩子放不开,大人们帮孩子们分了蛋糕就出去了。

  把屋子留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尽情地玩。

  这天晚上,宁时夏睡觉时嘴角都是带着笑容入睡。

  *

  天气越来越热,镇上别的米粉店已经跟风卖炒米粉,每家店做出来的炒米粉味道有好有坏,赵如月店里的东西销量都有所下降。

  好在他们卖炒米粉利润算比较薄了,跟风卖炒米粉的店,也就刚开始卖的时候,给客人一点优惠价,价格低了一两毛,用来招揽图便宜的客人。

  不过赵如月家的店好歹是镇上第一个卖炒米粉的店,有图便宜的客人去别家吃,当然也有吃惯了她家的人。

  这些熟客不图便宜那点钱,只想吃一口顺心的东西,依然在她家吃。

  别人跟风对她家生意的影响,还不如天气变热,大家苦夏,胃口不好带来的影响大。

  更别说过了优惠价的时间,别的店定下的价格也跟他们家也一样,这时候就是比各家味道了。

  做出来味道好的,也会有客人点,味道不好的,照样留不住客人,那些客人就又回到赵如月家的店吃了。

  倒是热狗面包,镇上依然没人能仿出来。

  难度就在‘面包’上,宁绍明的手艺太好,做成面包样子的馒头,迷惑住了很多人的眼睛。

  那些想跟风仿照的人,依然觉得那真的是个面包。

  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宁绍明是怎么在没有烤箱的情况下,做出来面包的。

  想不出来这个钱就挣不了,只能无奈地看着她家继续做独门生意。

  赵如月不止一次庆幸,幸好自家没大喇喇地用门口的烤炉烤馒头,要不现在店里的生意肯定被影响得更大。

  端午过后,店里加上凉皮、凉面、凉拌米粉、凉拌米线,以及可以每样要一点的什锦凉拌后,生意才又起来了。

  甚至因为又有别的店没有的凉皮、凉面和什锦凉拌,生意还比以前更好。

  很多客人都觉得同样的钱,吃什锦凉拌,什么都能尝到,真的非常划算。

  他们坚信买什锦凉拌得到的量更多,其实每一碗抓取粉或者面的时候都会过称,就算多一点也不会多多少,买单独一种也是一样,只是混的种类多,让客人有什锦凉拌量更大的错觉。

  这个误会,让什锦凉拌的销售量,比别的凉拌多出来不少。

  宁绍明给女儿做了一次蛋糕,本意只是想哄孩子,让孩子过生日高兴一下。

  没想到,女儿竟然还给他拉回来好几单生意。

  榕溪镇中心小学中班的教室里,一群小屁孩正在进行孩子间十分常见的家长吹嘘比赛。

  这个说:“我爸爸会开拖拉机!”

  那个说:“会开拖拉机怎么了,我爸会开摩托车,嘟嘟嘟,可威风了!”

  又一个不服:“会开车算什么,我妈会做好吃的肉干,你们看我还带来了!”

  那孩子从兜里掏出香喷喷的肉干,其他孩子羡慕地看过去,口水开始滴答。

  纷纷投票给她,表示还是她的妈妈最厉害。

  那孩子高兴地把肉干每人分了一点。

  分到宁时夏的时候,那个孩子问宁时夏:“小夏,你爸爸不是也会做好吃的吗?你今天怎么不参加比赛了?”

  她不知道宁时夏也很纠结,既想别人也夸自己爸爸,又不太想。

  因为每次跟同学夸自己爸爸会做啥,她都会跟这个同学一样,把爸爸给她做的东西分给别人吃,她们班的人都是这样的。

  她们这个年纪的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是攀比,只是觉得别人夸自己爸爸妈妈自己心里就高兴。

  以前宁时夏也会把自己带来的好吃的分给同学,但是今天她带少了,比较想自己吃,所以她刚才就决定暂时不参与,下次多带点好吃的,再夸自己爸爸。

  但是现在同学都问了,宁时夏无法再保持低调。

  她拿出自己带来的一个铜锣烧:“我刚刚不说,本来是想让你赢一回的,毕竟我爸爸太厉害了,你们看!他还会做最近电视上播的那个动画片里,哆啦A梦吃的铜锣烧。”

  宁绍明不知道,他在店里哼哧哼哧炒米粉的时候,他闺女在学校同学间的吹嘘家长比赛中,再创佳绩,把他夸上了天。

  宁时夏举起铜锣烧,其他孩子看到真的跟动画片里的几乎一样,教室里顿时哇声一片。

  她吃独食的愿望也无法实现了,幸好她爸做的一个铜锣烧也挺大个。

  宁时夏小心地掰一掰,也能给一起玩的几个同学每人掰一角。

  同学们每个人只分了一口的量,吃完都有些意犹未尽:“小夏,你家卖这个吗?”

  宁时夏说:“明天才卖,今天做出来的我们家自己吃,再给亲戚送一点就没了。”

  “那我明天一定去买,买两个吃个够!”

  有小孩想起前天在她家吃到的蛋糕,不由说道:“小夏爸爸做的蛋糕更好吃,小夏你家卖蛋糕吗?”

  宁时夏摇头:“我爸说不卖。”

  一群小孩可惜地啊了一声问:“为什么不卖?”

  “对呀,为什么不卖蛋糕,蛋糕多好吃啊,我觉得蛋糕比铜锣烧还好吃,我最爱吃蛋糕上的奶油了!”

  宁时夏也问过宁绍明这个问题,她得到的答案是:“我爸说家里没有烤箱,做起来太麻烦了,他每天要忙很多事,没时间做。”

  有个去参加过县城亲戚生日聚会的小孩说:“我听我表姐说,生日蛋糕可以提前预定,我们提前跟你家预定蛋糕,让你爸抽空做可以吗?”

  “对呀对呀!”有个孩子激动地说,“下个星期五就是我生日了,我也想过生日的时候,跟你一样有蛋糕许愿,小夏,你回去能不能再问问你爸爸?”

  “还有我还有我,我是下个月一号儿童节的时候生日!”

  “还有我,我是儿童节过后,比你晚三天,小夏求求你,帮我们回去问问你爸可不可以定做蛋糕吧!”

  *

  “爸爸,可以吗?”宁时夏回到家后期待地问。

  宁时夏身后跟着好几个小朋友,也仰着脸,一脸期待地看着他:“宁叔叔,可以吗?”

  宁绍明不敢轻易答应:“我家里没有烤箱,做出来的蛋糕味道只能说勉强还行,终归是不正宗,真的不能拿来卖给你们。”

  谁也不会跟钱过不去,如果家里有烤箱,他就答应下来了。

  可是用电饭煲做的蛋糕胚,他觉得拿来哄一下自家孩子还行,哪能用来赚钱。

  要是真卖出去,宁绍明自己都觉得自己黑心。

  可看着几个孩子失望溢于言表的样子,他也有点不忍。

  孩子可能只是想在过生日的时候拥有一个甜甜的蛋糕,并不在乎蛋糕是怎么做出来的、正不正宗。

  “要不……你们回去问问你们父母?要是你们父母答应,我就帮你们做,钱我就不收了,食材你们得自己买,不过就你们几个,多了可不行了,我还有很多事要忙。”

  “只给我们做吗?”几个孩子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感觉更期待了。

  他们跟宁时夏和宁绍明道别后,一个个迫不及待地就往家跑。

  结果自然是有人欢喜,有人嗷嗷哭。

  最欢喜的那个孩子,跑回家没多久,就拉着家长来了。

  他家长也在镇上开店,不过开的不是餐饮店,而是理发店。

  她妈妈以前也是去鹏城打工,但她是心里挺有成算的人。

  别人打工恨不得衣食住行厂里全包,自己一分不花,把钱全部攒下来回老家盖房子,花钱学东西,是要被嘲笑的。

  她却在所有人不理解的眼光中,咬牙花钱报班学了美容美发,又攒了些钱,就回来开理发店。

  以前镇上只有两三个理发的摊子,不过那些理发摊子,一般都是给男人剪发理发剃胡子,没有城里那种理发店。

  镇上专门花钱去剪头发的女人很少。

  女人去的话,多半是要把头发剪了卖掉,换点钱补贴家用。

  然而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以前女人们不是不想给自己做个美美的头发,只是囊中羞涩。

  现在日子好起来了,她家的店正好是这时候开。

  如今镇上也是只有她家可以洗剪吹、拉染烫做造型。

  所以她家生意,从开店时起就好得不得了。

  人多的时候,比如过年前那段时间,甚至要忙到半夜,最近听说她准备要去县城开分店了。

  见到第一个来的人是她家,赵如月和宁绍明都不觉得意外。

  反而是她问都没多问几句,直接就给钱的豪爽劲儿让他们俩挺意外的。

  宁绍明把钱塞回去:“是不是孩子回去没说清楚?我没烤箱,做出来那蛋糕不正宗,只是做着哄孩子们玩而已,我不收钱,你们自己买好材料,我再去做就行。”

第83章

  “我现在实在太忙了,往后好几天都有人约好了,要去我店里做头发,每天还不知道要忙到多晚,真没时间去县城买材料,我家俊华生日又快到了,还是直接跟你买吧。”俊华妈妈又把钱推了回来。

  她怕宁绍明拒绝,又说道:“我去县城好多次,也知道蛋糕要烤箱烤,没有烤箱做出来的蛋糕味道肯定跟县城有差别,这些我都有心里准备,你只管做就是,我家孩子是真喜欢吃你做的蛋糕,它是不是烤箱烤出来的又有什么要紧的!”

  俊华妈妈把钱往桌上一放,拽着儿子就走。

  她儿子刘俊华边被拽着走,边转过头来叮嘱:“宁叔叔,我要跟小夏一样的蛋糕,下周五我生日就要,你千万记着,先给我做,千万别让别人插队啊!”

  话还没说完,母子俩已经跑远了,也不知道怎么能跑得那么快。

  宁绍明反应过来,追都追不上,只能拿着刘俊华妈妈放下的一百块钱对着他们的背影喊:“一个小蛋糕,要不了那么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