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九沓
但是害怕的样子得作给陛下看,不然陛下心里会不舒坦,陛下不舒坦,他就会有麻烦。
李隆基成功看到了高力士的害怕,他快乐了。
【逃跑这个建议是谁给李隆基出的呢,是他的宰相,杨国忠。李隆基在做好逃跑的准备后,带着自己的杨贵妃,杨贵妃的家人,自己的儿子女儿,重要大臣,还有高力士等几个宦官,在禁军的护送下逃跑了。】
高力士面无表情:看,就是他想的那样,天幕很快就会证明自己的清白。
天幕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李隆基打消了对高力士的怀疑。
既然高力士跟着他一起逃跑了,那就说明,主动把钥匙给安禄山的那人不是他。
但是,逃跑的建议是杨国忠给他出的?
李隆基嘴巴又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
很好,这个叫杨国忠的,也一定完蛋了!
等他派去的人将杨国忠给押送回来,他就要治杨国忠的罪。
他的宰相,他亲眼看上的宰相就只会出这种馊主意吗?
不说能和姚崇宋璟相比,是不是也不能比张说差太多。
就是李林甫都能得后人一句“实干能力很好”的夸奖。
这杨国忠是怎么回事!
看来天幕里的自己真是老眼昏花,人老了,头脑不清楚,眼睛也什么都看不到了。
这时,李隆基派去杨家找杨国忠的人回来了。
“陛下,杨家族谱中,无一人叫杨国忠。”
李隆基明显不相信。
派去的人陈陈恳恳表示,真的已经把杨家的族谱给翻遍了。
李隆基捏着下巴,拧眉苦思。
不是说了,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家人吗?
这是怎么回事?
李隆基把眉头拧到打死结都想不明白。
杨国忠究竟是谁,他究竟去了哪里?
而此时的杨国忠,也就是小混混杨钊看着天幕,开始点评分析。
“这个杨国忠也是蠢,他带着皇帝一起跑,这不得被骂死吗?”
“就这,带着皇帝一起跑的都能当上宰相?真没用啊,宰相没有用,皇帝眼睛瞎。”
“这种人能当宰相,我杨钊也行!”
小混混杨钊在一身破衣裳,拿出的却是指点江山的态度。
他恨恨地踹了脚边的石头:“垃圾杨国忠!”
杨钊对天幕里的杨国忠破口大骂,并再次感叹,同人不同命。
大家都是姓杨的,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我们说李隆基他是早有打算准备逃跑的,所以尽管时间仓促,他依旧是做了些安排,让他能顺利的到四川去,并在整个逃跑的路上不至于过分狼狈。但事实上,李隆基他狼狈吗?相当狼狈。】
【他是提前打点过毕竟之路的地方官的,有地方官好吃好喝的招待,那日子肯定错不了。这两个地方,一个是咸阳,一个是金城。李隆基不仅提前打点,甚至在即将到达的时候,派了宦官提前去通知了县令。但是当时的长安已破,大家都知道皇帝逃跑了,一个逃跑的皇帝就已经没有了作为皇帝的权威。】
【所以,县令跑了,他撂挑子不干了。】
[哈哈哈哈,李隆基活该。]
[逃跑的皇帝没有皇帝的权威,这话一点不错。]
[李隆基不管百姓不管大臣,还希望他的大臣们好好对他?]
[这根本不可能,那些大臣又不是傻子。]
[李隆基是呆吗,还提前打点,那是通知:你们快跑呀。]
[谁会接济一个心里没有百姓的皇帝,李隆基挨饿是应该的。]
李隆基的沉默震耳欲聋。
又被骂了。
李隆基本能不愿意听这些难听的话,但是他别别扭扭,地劝自己。
没关系,骂吧,后人这是,嗯,他们这是为了大唐好……
李隆基依旧不敢相信他堂堂一个皇帝,真的有朝一日沦落到了饿肚子的下场。
不可思议。
他把双手背在后面,尽量屏蔽掉心里不由自主溢出来的苦水。
然他看看,这究竟是怎么个事。
李倩跟着天幕一起念:“一个逃跑的皇帝就已经没有了作为皇帝的权威……”
“天幕为何会这么说?”
小糯米团子扬起脑袋,认真问李瑛。
李瑛摸着下巴,把那些先生跟他讲的道理告诉自己的儿子。
“你想啊,皇帝为何能号令百官?”
“因为皇帝有权力,因为百官信服皇帝。”
李瑛摊手:“所以逃跑的皇帝还有权力吗?百官还能信服吗?”
糯米团子想了想,一个英明神武的帝王,无能到面对敌军只能逃窜……
那他确实是不认可这个皇帝的。
“如果皇帝被不认可,那么会怎么样呢?”
李倩是一个生机勃勃汲取知识的小糯米团。
李瑛收起一贯吊儿郎当的模样,神情严肃起来:“如果皇帝不被大臣认可,那么大臣就不会追随于他,他们会另择明主。”
“如果皇帝不被百姓认可,那么……”
“那么什么?”
李瑛又薅了一把李倩的小揪揪:“这个你去问先生,请教一下先生,何为君舟民水。”
李倩点头。
他的小揪揪已经被李瑛给揪松了,随着他点头的动作一晃一晃。
“我记住了,阿耶。”
一只会主动汲取知识,且相当乖巧的糯米团子。
【咸阳的县令逃跑了,他不仅自己跑掉了,他还拉着渝州的县令一块跑。这就像我们小时候,一个人逃课胆战心惊,但是两个人一块逃课,瞬间安心了很多。两个人手拉手逃跑了,没有人接待这么一大批的人。】
【杨国忠会做人,他就是靠着讨好皇上一路上到宰相的位置。我们俗话说的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在杨国忠心里,只要皇帝吃饱,其他人就可以不用管了。所以杨国忠拿着钱去城里给李隆基买了几个胡饼。】
【李隆基,一个要用冷链全国各地运输美食,什么贵吃什么的皇帝,现在只能沦落到吃两个胡饼的地步。但是李隆基的长安都被攻破了,不快点跑小命也要丢,现在能吃什么就吃什么吧,不要挑了。】
[居然还能有胡饼吃,不错了。]
[要啥自行车,有吃的能填肚子就知足吧。]
[我算是知道那些禁军后来为什么要闹军变了。]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禁军也是人啊。]
[农民都知道想要马儿跑得给马儿吃的好,李隆基他不知道。]
杨国忠又开始指指点点了,他听了天幕的分析,像个拾人牙慧的马后炮:“嗤,杨国忠这个傻子,光让那没用的皇帝吃饱了有个屁用啊,禁军没吃饱,听到了吗,禁军没吃饱!”
“这些人,根本不把我们这种底层人当人看。”
“我看那杨国忠迟早得下台!还宰相呢,真是个没用的东西。”
“行了,他下去,让我上去当当,我也感受一下当宰相的滋味,大家都是姓杨的。”
李隆基心里那点不相信的反骨,终于被天幕的背刺磨平了。
他现在老实了。
虽然很不愿意相信,但是他得相信,他李隆基真的有这么落魄的时候。
李隆基的眼睛里有几分怅然。
想他从登上皇位到现在,挥斥方遒,意气风发,尽管被天幕背刺的时候很狼狈,但是被天幕背刺的狼狈哪里能比沦落在大街上吃胡饼更狼狈。
此时的李隆基并不知道,他还有更狼狈的时候。
【当官的县令跑了,那么李隆基带的那些公主啊皇子啊怎么办呢?李隆基是有饼吃了,这些人还没有啊。】
【这时候,周围的老百姓围过来了。李隆基这个时候也顾不上皇帝的排场了,他放低身段问百姓有没有什么吃的,不管是细米还是粗粮,只要有都拿过来吧。李隆基甚至打起了感情牌,说自己的孩子们已经饿了很久了。】
【百姓听皇帝这么说,纷纷回自己家里拿粮食。这些公主和皇子终于能垫垫肚子。】
[他的孩子们可不得饿了很久,有饼他先吃了。]
[这些百姓,真的是,李隆基都跑了他们还愿意给李隆基吃的。]
[或许他们是对李隆基这个皇帝失望了,但是他们没有对大唐失望啊。]
[他们是相信李家人,相信李家子嗣吧。]
[毕竟二凤的辉煌在那里。]
[唉,李隆基你真的沾了好多你祖宗的光啊。]
[百姓其实是最朴实的,他们只是想吃饱穿暖。]
听到这里,李隆基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胸中蓦然升起了几分歉意。
一种没有好好当皇帝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