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李隆基直播安史之乱 第87章

作者:九沓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轻松 穿越重生

  [感觉张说的本领和姚崇也差不多?是我的错觉吗?]

  [前面的,你不是一个人。]

  天幕夸张说,不仅仅是张说一个人的兴奋,更是包含李隆基在内两个人的快乐。

  张说的确能干,但是张说是在帮谁干活啊,是在帮他李隆基干活啊。

  “上天能派一个张说来帮我干活吗?”

  哈。

  李隆基看着天幕上这自命不凡的发言,觉得好笑。

  想要张说?

  不给。

  看到这个张说了吗?

  我的。

  朕的宰相,朕的左膀右臂,哪里能派给你一个区区凡人去干活儿。

  朕的大唐盛世还需仰仗张说帮忙建立呢。

  继姚崇去世、宋璟罢相之后,李隆基发出了第三轮的呐喊。

  张爱卿,朕的好爱卿!

  “这样的宰相,李隆基我劝你珍惜。”

  哈。

  李隆基在心里翻白眼。

  这还用你说,朕这样英明的人,还用你提醒吗?

  【但是在历史记载上对这场改革的评论并不友好,比如司马光就在《资治通鉴》对张说改府兵制的这个行为大肆批评了一番。】

  张说浑身舒适的肌肉瞬间就绷紧了。

  批评?

  司马光是谁?

  《资治通鉴》是什么?

  历史记载?

  司马光是在他之后的人吗?在《资治通鉴》上批评他了?

  可天幕之前还说,这场改革好像还不错的样子?

  就是现在来看,花钱雇佣士兵也没有出现什么大乱子啊?

  张说左思右想,不得其解。

  他收回了脸上得意的笑容,连带着一颗膨胀的心都收缩了起来。

  所以他这个行为到是是好的还是坏的呢?

  虎躯一震的不仅仅是张说一个人,还有李隆基。

  要知道,这个意见是张说提出的,但是下达命令的人是他,这就说明张说的建议在他这里是过了关的。

  如果这个建议有问题,那就是张说有问题,张说有问题,他李隆基也不能干干净净被摘出来。

  他没做错什么的时候,天幕尚且会发散思维到那些未来他做的不堪之事上面,要是他现在真做错的什么,天幕不得一口一口唾沫星子喷死他啊?

  这天幕还不单单是他一个人看。

  不仅仅是后人要骂他,现在的人也要骂他。

  李隆基本以为自己的心里足够强大,在现在察觉到自己内心惊恐情绪的时候,他尚且明白,是自己修炼的还不够到位了。

  李隆基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因此他也不觉得张说这个建议有问题。

  连带着,他迁怒到了司马光身上。

  司马光是谁?哪个朝代的?唐朝的吗?就在朝堂之中,还是隐于乡野之间?

  为什么要说胡话?!

  为什么要污蔑朕的,好!爱!卿!

  【司马光认为,兵农分家,就是从这里开始的,这是大大的不好啊!他为什么觉得兵农分家不好呢?说到底,从短时间来看,兵农分家加重了财政负担。但是长久看来,兵农分家利大于弊,随着社会的发展,分工更加精细化是一个历史趋势,张说的这个建议正是顺应了历史趋势。士兵专职干一件事,专心打磨武功和提高身体素质,那整个军队的水平就必然提高了。】

  李隆基和张说双双嗨起来了。

  果然是对的!

  他们没有错!

  兵农分家就是正确的!

  天幕说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分工高更加精细化。

  虽然没有完全听明白天幕讲的是什么意思,但是天幕到底是夸还是贬他们尚且能分清的。

  这是夸啊!

  在天幕不再提及张嘉贞的时候,张说便不再执着于和张嘉贞对视刺激他了。

  张说转而和李隆基对视。

  二人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肯定、欢欣、自豪……等等一些列的积极情绪。

  没有一个评判的标杆,他们也像是摸着石头在过河一般,不知道什么有利于大唐的发展,不确定这样的改革会不会存在什么被忽略的弊病。

  但天幕刚刚的话,像是给他们这项政策按上了一个肯定的印章。

  两个人欢欣鼓舞,得到天幕的肯定像是斩获什么大奖一般。

  范进中举的快乐也不过如此。

  两个人,一个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一个是文官之首的首席宰相,此刻恨不得起身拥抱庆贺。

  但此时的场地和他们身居高位的面子到底悬崖勒马一般把他们勒住了。

  淡定,坐好。

  做一个稳重的皇帝/宰相。

  【但是,张说这个提议真的是完美无缺的吗?】

  笑容在戛然而止。

  两个人并在一起,像是电影被按下暂停键的画面。

  呆滞,且纹丝不动。

  这是表示质疑了?

  天幕要是这个说法,那后面可就不会跟什么好话了。

  李隆基和张说再次对视一眼,这次,二人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彼此的无措。

  完了,要被说了。

  张说恍然惊醒。

  他单知道天幕是要背刺张嘉贞的,为什么忘记了天幕或许也是要背刺他的呢?

  此刻,他只能在心里默默安慰自己。

  无妨,自己毕竟才当了这么短时间的首席宰相,若是天幕指出他日后会犯什么错误,他一一记录下来,到事情即将发生的时候,及时遏制错误的发生。

  幸好幸好,天幕出现的早。

  不是像姚崇那样,临近他罢相了,才出现关于他的天幕。

  天幕要是出现那么晚,黄花菜早该凉了。

  就像现在案几上的没屁股鸡,凉的透透的。

  【回忆一下张说的建议,既然府兵制的免费兵招不来,那就花钱雇吧。只要身体素质过关,就不要管出身经历了。发现哪里会造成弊端了吗?】

  李隆基和张说第三次对视,这回他们的眼中连茫然都没有了。

  眼睛里心灵的窗户,是脑子的门户,他们看到彼此脑子的空白了。

  发现哪里会造成弊端了吗?

  没有发现啊……

  李隆基把视线给到下面的百官,那意思是,你们发现了吗?

  百官因低头而摩擦衣裳的声音汇聚在一起,发出了不大但让李隆基觉得甚是刺耳的声音。

  大家都没发现?!

  百官头都不敢抬。

  他们不敢发现张公的错误。

  [花钱雇佣?花了太多的钱?毕竟那会朝廷穷嘛……哈哈哈哈]

  百官:大可不必再一次戳他们的肺管子,他们会努力干活的,争取让大唐早日走向富裕之路。

  [是错在了不管出身经历,一律雇佣吗?]

  【错在了不管出身经历,仅仅以身体素质作为衡量判断的标准。这回造成怎样的后果?招募进来的有很多身体素质强的地痞无赖,这些地痞无赖无视军纪,腐败便从中滋生,腐败一旦滋生,再强的身体素质,都难以转化为战斗力。】

  【此外,最重要的一点是,将领长期统帅一支军队会造成的后果只有士兵眼中只有将领,而无朝廷,更无皇权。长此以往,被朝廷花钱招募来的兵,会在另一种意义上成为将领的私人兵。】

  【最可怕的是,若这些统领士兵的将领再掌握了民政、财政大权,势必会造成地方脱离中央,军阀割据的场面。一个不被重视的中央,还能是中央吗?】

  【这里,埋下了安史之乱的祸根。】

  安史之乱!!

  听到这熟悉的名词,李隆基被吓得站起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累瘫,滚回床上躺尸(.-.)(:丨)(._.)(:丨)(.-.)

上一篇:重生七零再高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