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娘今天也不想进宫 第131章

作者:阿狸小妃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重生 甜文 正剧 穿越重生

  要怪就怪母亲明日里将哥哥宠溺太过了,才叫他闯出这种滔天大祸来。

  她虽也私心里觉着萧玉寰不过是个庶出的公主,比不得皇后嫡出,可到底她是知道她和萧玉寰身份上是天差地别的。君臣二字,如何敢忘了去,偏偏哥哥竟那般欺负萧玉寰,不将皇上唯一的公主放在眼中,也怪不得皇上龙颜大怒,要是换做旁人做出这种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事情来,说不得这会儿已经被凌迟处死了,哪里还有商量的余地。

  这般想着,李桐带着几分不满开口道:“我早告诉娘要好好管束哥哥,娘就是不听,非要纵着哥哥,今日可是闯出大祸来了!”

  廖氏听得脸色一变,又是难堪又是恼怒,她才要发作,便听得太后一声厉呵:“够了!都这个时候了,说这些还有什么用!”

  李太后脸色泛白,她定定看着跪在地上的廖氏,直看得廖氏心里头恐惧不已,这才重重叹了口气,开口道:“咱们李家可以死一个世子,但绝不可以出个净身入宫为奴的子孙!”

  太后的话音刚落,廖氏便瞪大了眼睛,她不敢置信看向了太后,觉着自己莫不是听错了?太后平日里是最疼启哥儿的,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太后这意思,是要杀了她的启哥儿?

  廖氏脑子里一阵眩晕,眼泪控制不住落个不停:“不,不,您最疼启哥儿了是不是,太后您救救启哥儿吧?只要这回救下他,我定会好好管教他,不,我会远远将他送离京城,到南边儿去住,再也不踏进京城半步!”

  “太后您去求求皇上,叫皇上消消气,可怜可怜启哥儿吧.....”

  廖氏哭得泣不成声,甚至有几分疯癫了。

  李太后看着她,良久才出声道:“你是他娘,去见他最后一面吧。你告诉他,哀家不是不愿意救他,只是他犯了如此大错,哀家也救不了他,咱们李家绝不可以出一个内侍,不然到了地下哀家和启哥儿都没脸见列祖列宗!”

  李太后说着,视线便落在那托盘上放着的匕首上:“方嬷嬷,跟着大夫人去一趟,你亲自送启哥儿上路吧。匕首、三尺白绫或是毒药,你叫他选一个,到时候,对外只说启哥儿醉酒夜里得了急症,不幸暴毙而亡了。”

  李太后说完,又对着廖氏道:“你若想见他最后一面,就别在这儿闹腾,跟着方嬷嬷去吧。”

  李太后说完,便起身朝内室走去,她的脚步有些踉跄,还是身边的大宫女扶着她,才没叫她跌倒在地上。可饶是如此,李太后一下子看起来没了精气神,整个人像是突然就老了十多岁。

  李桐在一旁看着,早已没有有孕的欣喜,反而心中生出几分隐隐的不安来。

  她觉着他们李家正一步步走向衰落,不管她们做什么都没有用。

  也是哥哥不成器,胆大包天,竟然敢做出不敬公主的事情来。

  落得这个地步,她和娘又能怎么样,还能怎么救他?

  李桐想要陪着母亲廖氏去见哥哥最后一面,可是她想着肚子里的孩子,又有些犹豫了。

  她的孩子还未出生,就要去那种阴冷肮脏的地方吗?而且,这又不是什么好事,那般晦气,万一影响到她腹中的孩子怎么办?

  她好不容易才得来这个孩子,不能叫这孩子冒一丝半点儿的危险。

  廖氏看着太后进了内室,正又急又气,回过头来见着李桐竟是怔怔出神,没有一点儿要跟着她去见自己兄长的意思,当时就脸色铁青。

  “那可是你嫡亲的兄长,你怎么这般冷血!”

  李桐将手放在小腹处,带着几分歉意轻轻道:“娘您也体谅女儿一些,女儿这孩子来得不容易,若是有什么不好,女儿往后可怎么办?哥哥已是那样了,便是女儿去了又能如何,也同样救不了他,与其彼此难受,倒不如不见了。”

  廖氏听她说得这般无情,一时竟给愣住,好半天才冷着脸指着她道:“好!好!你当了皇子妃,眼里就没有家里人了,真是好得很!”

  廖氏说着,就跟着方嬷嬷出去了。

  李桐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可到底最后是什么也没说。

  她不想叫腹中的孩子沾了晦气,更不想叫皇上讨厌了他这个儿媳。

  她是李家女,可更是四皇子妃,姑祖母贵为太后都不见得能救得了李家的人,她一个小小的皇子妃又能有什么本事?只能先保全自身了。只要她生下个皇孙来,稳固了地位,往后她还是有盼头的。

  李桐想着,便轻轻叹了口气,进了内室。

  李太后看了她一眼,见着她没有跟着廖氏去牢里见李启最后一面,眼底露出几分诧异来。

  “你怎么没跟着去?”

  李桐摇了摇头,带了几分哽咽道:“去有什么用,您救不了他,孙媳难道就有法子救他吗?不过是徒增悲痛罢了。”

  “皇上知道您在乎李家,其实根本就是打定了主意要了兄长的性命,哪里就是给您选择的余地了呢?”

  太后听着她这话,重重叹了口气:“是啊,你都能看透,偏偏你母亲却是一点儿也看不透。就如哀家所说,李家能有一个死去的世子,但绝对不能有一个入宫为内侍的子孙。”

  “皇帝这是逼着哀家亲自处置了启哥儿呢!皇帝一如当年潜邸之时,只是比那时候,更狠了,对哀家都能这么狠!”

  太后像是受了打击,整个人透着一股子颓败之色,眼睛里早无今日寿宴之时的喜悦。

  李太后一贯是强势的,又惯爱那母子情分来拿捏皇上,可这一回,萧景珣这般雷厉风行逼迫她的做法,像是狠狠打了她一记耳光,叫她不由得心里头发寒。

  她甚至在想,李启冒犯了萧玉寰,对玉寰不敬,皇上雷霆之怒直接将人打杀了就是了。这样一个不敬犯上的罪名,她便是太后也只能认了。

  可皇上却那般狠,非要逼着她亲自处置了李启。

  他这是心思深沉,拿这件事来警告她这个太后,这个李家人呢。

  李太后头一回觉着自己即便贵为太后,其实也同样是不中用的。一如先帝朝,若不是萧景珣这个儿子,她怕是活不到新帝登基之时。

  一时间,太后心中生出几分怅然来。

  她看着自己面前虽然透着几分悲伤,却是更在乎自己腹中还未出生的骨肉的李桐,心想,这桐丫头到底和她是不一样的。

  当年府里教她一切要以李家为先,李家送她进宫叫她享受了荣华富贵,她便要回报李家。

  可李桐呢,她也经常这般告诉她,可今日,她这个四皇子妃却是连自己兄长的最后一面都不想去见。

  她仅仅是觉着晦气呢怕伤到肚子里的孩子呢,还是在顾忌着皇上,顾忌着四皇子?

  太后不敢往深里想,也不想往深里想。

  若李桐是这个心思,那李家还有什么往后,即便四皇子有福气登上那个大位,李桐也能当了皇后入主中宫,可这样一个不将李家放在眼里的皇后,能给李家带来什么?

  ……

  翌日一早,李家大公子李启暴毙而亡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万寿行宫。

  顾窈听到这个消息时,一点儿都不觉着意外。太后在乎李家,正是因为这份儿在乎,才绝对不会留下李启的性命,叫李家子孙进宫当了内侍。

  而萧景珣本也就没给太后选择,因为他早就猜出,在太后心中,李启再重要,也不会比李家的名声重。

  李启暴毙的消息一时激起了千层浪。

  顾老夫人和静惠长公主听到这个消息时,同样震惊不已。

  “这,昨个儿不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暴毙了?”顾老夫人忍不住道。

  静惠长公主给她添了一盏茶,淡淡道:“谁知道呢,那李启一向是个混不吝的,天知道他做了什么混账事,被老天爷清算了。”

  顾老夫人听着静惠长公主这话,心里到底是有几分不大自在。

  她又看了眼坐在一旁脸色平静,丝毫都没有被吓到的孙媳苏婉,突然就觉着是不是她自己胆子太小了,才这般容易被吓到。

  镂月甘泉

  萧玉寰听到李启暴毙的消息,脸色微微变了变,随即轻轻道:“李家人,也不过如此。”

  娴妃在一旁听着她这话,又是解气又是心里头堵得慌。

  她自是知道昨日发生了什么事情,李启为何会暴毙,正因为知道,心里头才难受。

  他们李家怕是没有什么好下场了,皇上既能使出这般手段,就是对李家没有半分情分了。

  幸好,幸好玉寰当初没有嫁去李家,不然,玉寰怕是要毁了。

  娴妃拍了拍萧玉寰的手道:“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你皇祖母定会迁怒你,最近一段时日你就别去那边请安了。等回了京城,也直接住到公主府去吧。”

  “娘就是伤心一件事,我的玉寰贵为公主,可这婚事却是这般难。”

  萧玉寰摇了摇头,温声道:“嫁人也没什么好的。”

  她这般说着,脑海中却是闪现出了虞桢的样子。

  她摇了摇头,拿起手中的茶盏喝了起来。

第178章 心甘情愿

  李启暴毙的事情给太后寿辰蒙上了一层阴霾,一时间,万寿行宫的气氛变得格外诡异起来。

  李启是太后侄孙,却是暴毙在这行宫里,说是醉酒因病突然暴毙,可随圣驾来这行宫的人都不是傻的,这行宫有御医,哪能喝几盏酒就叫太后的侄孙没了性命。

  所以,众人心里都暗暗猜测行宫里定是出了什么阴私之事,不然,李启那样的身份,怎么会送了性命,而且,太后竟也没闹腾着叫皇上给李启做主,只说是李启醉酒暴毙而亡。

  秋水洲

  端嬷嬷从外头进来,福了福身子回禀道:“皇上,娘娘,佛香阁那边来人传话说,太后病了,已叫太医过去了。”

  顾窈听着这话,下意识朝坐在软塌上的萧景珣看去。

  只见萧景珣面色淡淡,只开口道:“心病需要心药医,叫太医好生照看吧,朕晚些时候再去,不然扰了太后清净。”

  端嬷嬷知道出了李启的事情后太后和皇上的母子情分愈发疏远了几分,可她觉着皇上此举也没有什么过错,到底是那李启自己不知好歹,竟敢以下犯上冒犯大公主,没了性命也是她咎由自取,半点儿都怪不得旁人。

  萧景珣喝了口茶,又吩咐道:“叫虞妃好生照看太后。”

  端嬷嬷点了点头应了声是,又下去吩咐了。

  顾窈和萧景珣相处了这么久,自是知道他叫虞妃去照顾太后是故意为之,在顾柔这件事上虞妃的所作所为其实还是叫他心中生厌了。

  这个时候太后心情不好,虞妃去侍疾非但讨不着好,反而会被太后迁怒。

  顾窈伸出手去抓住了萧景珣的手:“皇上也别太担心,有太医在呢。等过些时候太后自己想通了,兴许就和李家疏远了。即便不能想通,太后和李家定也被李启的事情给震慑了,不敢再有什么别的动作,皇上也能清净一段时日。”

  萧景珣回握住她的手:“但愿能如窈儿所言吧。要不然,朕和太后的最后一点儿母子情分怕也留不下了。”

  萧景珣说这话的时候,眉宇间寒了几分冷意,语气也淡淡的,丝毫没有伤感和迟疑,顾窈见着他这个样子,就知道他是下了决断,不再容忍李太后和李家了。

  顾窈和萧景珣正说着话,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她转头看去,就见着崔公公从外头进来。

  “奴才给皇上,给贵妃娘娘请安。”

  顾窈笑了笑,问道:“公公可是有什么事情?”

  崔公公点了点头,对着萧景珣道:“回皇上的话,娴妃娘娘那边派人过来有事要讨皇上示下。”

  “李家大公子不幸暴毙,人已入了棺,娴妃娘娘想讨皇上示下,是不是先将人送回京城去,毕竟,这到底是万寿行宫,总不好在行宫里停灵。而且,李家大夫人也病了,人疯疯癫癫的嘴里一直说着疯话,有好些个不中听的,娴妃娘娘觉着还是将人送回京城去,免得惊扰了皇上的圣驾。”

  萧景珣听着崔公公这话,点了点头,淡淡道:“行,娴妃执掌后宫,一切就依着她的意思办吧。”

  崔公公迟疑一下,又道:“皇上,奴才听说这李大夫人闹腾的不愿意走……”

  崔公公的话还未说完,就被萧景珣冷声打断了:“你去告诉她,就说朕说的,她若是不愿意走,就留在这行宫和李启一样叫人抬着送回京城去。”

  崔公公心下一惊,忙应了声是,退出去传话了。

  顾窈站起身倒了盏杭白菊递到萧景珣手中,带着几分担心道:“皇上快别气了,为着这个伤了龙体可不值当。”

  萧景珣伸手接过她递过来的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朕有什么好气的。”

  他说完这话,见着顾窈眼底依旧带着几分掩饰不住的担心,笑道:“行了,朕是皇帝,你将朕当成祉哥儿不成?”

上一篇:把师尊错当道侣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