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狸小妃
顾窈听着他这话扑哧一笑:“瞧皇上说的,这是不想叫臣妾担心呀?”
萧景珣握住了她的手,微微一用力就将她拉到自己跟前坐了下来。
“朕自是想叫你担心朕,满心满眼都是朕,不过,朕也想叫你高高兴兴的,不必白白的忧心。”
不等顾窈开口,萧景珣便又道:“朕和太后早晚都有这么一日,朕说句不孝的话,即便这回太后受不住打击去了,朕也没什么后悔的。朕既当了这皇上,江山社稷天家威严便是放在第一位的,觉不容许外戚踩在皇家头上。若他们只想做个富贵闲人安安分分便罢了,偏偏李家人心大,太后耳根子又软,一向看重李家比看重朕要多,走到这一步,谁也怪不得。”
这话顾窈实在有些不好接,她想了想,只能宽慰萧景珣道:“兴许李家打小便是这样教导李家女的,其实这样的事情在民间也不新鲜,多的是偏帮娘家,看重娘家侄子多过自家儿子的。”
“只是这样的事情放在皇家,有些叫人不敢想象,而且牵一发而动全身,太后若只是个富贵人家的老太太,这般偏心不过是家宅不宁,可太后身份贵重,更不该由着自己的性子胡来的。”
萧景珣点了点头,喝了几口手中的茶,才又道:“窈儿可愿在这行宫多住些日子?”
顾窈听得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萧景珣的意思。她笑了笑,看着萧景珣的眼睛道:“皇上若是想要回京,臣妾和祉哥儿便陪皇上回京去。其实,出来半个多月,这万寿行宫臣妾也住腻了,有些想回昭阳宫呢。”
而且,李启死在这万寿行宫,这行宫里人心惶惶的,她哪里还有心情继续游玩,倒不如回昭阳宫去。
只是,太后不是病了吗?
“太后病着,皇上怕是不好起驾回宫吧?”顾窈没忍住问了出来。
萧景珣想了想:“朕待会儿过去佛香阁看看。”
“经此一事,太后不见得愿意跟着朕回宫呢。”
听出萧景珣话中的意思,顾窈也不好说什么,太后那样的性子,着实是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
而且,这回太后受了惊吓,没保住自己最疼爱的侄孙,怕是极为怨怪萧景珣这个儿子的。
“皇上去时小心一些,太后上了岁数一时气急脾气说不准会大些,皇上能躲便躲着吧,可别伤了自个儿。”顾窈忍不住出声叮嘱道。
顾窈说完这话,自己就愣住了,然后,她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皇上说臣妾将皇上当祉哥儿那般,原来臣妾竟真是这样。”
萧景珣笑了笑,伸手将她搂在自己怀中:“窈儿才发现吗?不过朕很受用,窈儿不必改。”
顾窈被他说的脸微微有些发红,她想了想,自己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般事无巨细关心萧景珣了。
并非是妃嫔对皇上那般关心,而是妻子对夫君的关心。
顾窈抬起眼来,对上了萧景珣的目光,她的声音极轻,开口道:“皇上和祉哥儿都是臣妾心中最重要的人,所以臣妾看不得皇上受一点儿委屈。”
萧景珣听得一笑:“瞎想,谁敢给朕委屈受?”
顾窈伸手将他抱住,喃喃道:“反正,臣妾宁愿太后伤心,也不愿意皇上伤心。”
她这般说,萧景珣反倒是笑出声来:“都当母亲的人了,还像是个孩子一般,祉哥儿见了都要笑话你的。”
顾窈下意识想要反驳,话到嘴边却是莞尔一笑,道:“反正,皇上得听臣妾的。”
萧景珣饶有兴致道:“是吗,窈儿这般有志气?想要管着朕?”
顾窈看着他,却又听他含笑道:“好,朕心甘情愿叫窈儿管着可好?”
顾窈心里一暖,脸一下子就红透了。萧景珣性子其实是有几分清冷的,可偏偏他一但说起这些甜蜜的话来,就能甜到人心里去,叫人觉着他说的都是真的,没有在哄骗应付她。
傍晚的时候,萧景珣去了一趟佛香阁。
太后虽是受了打击生了病,却没有真的病倒,算不得多严重。
太后见着萧景珣从殿外进来,只淡淡道:“哀家没想着皇帝还能来看哀家,皇帝既这般作践李家,往后哀家的死活也用不着皇上操心了。”
“左右哀家知道,皇帝是巴不得哀家早些死的。”
虞妃在一旁伺候着,听着太后这话,脸色顿时一白,跪在了地上。
太后和皇上母子不和,这些话听得叫她心惊肉跳的。她原本也是猜测李启的死有文章,太后这话说出来,她才知道,自己所想的并没有错。
这李启,其实是皇上要杀的。
虞妃后背一寒,皇上可真是心狠,那可是太后的侄孙,怪不得太后受不住打击,整个人像是一下子老了十多岁。
听着太后迁怒的话,萧景珣却是面色不变,只淡淡道:“朕为着孝道已容忍李家多年,母后若真看重李家,便该知足些。”
“当个富贵闲人有什么不好,母后非要闹腾,叫李家都送了性命吗?朕的性子,母后不是最清楚不过了吗?为何非要屡屡试探朕的底线,到头来赔上李家人的性命母后又要伤心,何苦呢?”
太后听着他这话脸色骤然一变,话到嘴边却是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母后好生养病吧,若是不愿意见朕,那便继续在这行宫里住着或是回皇恩寺,母后自己拿主意便是。”
萧景珣说完这话,便转身走出了殿外。
李太后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喃喃道:“这就是哀家的儿子,哀家的好儿子!”
太后病了五六日便痊愈了,圣驾终于启程回京,而太后则是启程去了皇恩寺。
行宫的一间偏殿中,顾柔推开阻拦她的宫女青杏跌跌撞撞跑了出来,却是脚下一软摔倒在地上。
“窈儿,姐姐错了,你替姐姐说说情啊,你不是最好说话了吗?”
顾柔眼泪簌簌落了下来,整个人看起来狼狈极了。
青杏看着这个情景,心里头只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顾柔这样还带累了她要跟着一块儿留在这万寿行宫,也不知这辈子还能不能回宫呢。
第179章 回宫
圣驾提早回了京城,昭阳宫上上下下见着自家娘娘回来,脸上满是笑意。
虽说娘娘去行宫她们也能将这昭阳宫打理好,可娘娘回来,这昭阳宫才觉着有了主心骨,便是大宫女撷荷她们,脸上也带出几分欣喜之色来。
“娘娘去行宫这小半个月,奴婢们都担心着呢,怕娘娘住不习惯。”
“原以为娘娘和皇上要在行宫住上至少一个月呢,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顾窈接过撷荷递过来的茶盏,放到嘴边轻轻抿了一口,对着蒹葭道:“这半月没见,瞧这丫头性子怎生这般急了,你快给她说说,本宫先歇会儿喝盏茶。”
撷荷听顾窈这般说,脸微微有些泛红,四个大宫女里她性子是最安静的,听自家娘娘这般说,她也觉着自己问的太急了些,没见着娘娘才刚回宫,好歹也要叫娘娘歇一日才是。
撷荷脸一红,支支吾吾道:“都是奴婢不好,太心急了。”
顾窈笑着拂了拂手:“行了,本宫又没怪你,知道你盼着本宫和蒹葭她们回来呢,你们私下里有话就去说吧。”
撷荷不好意思应了声是,拉着蒹葭就出去了。
端嬷嬷见着二人的样子,没忍住抿嘴一笑:“这撷荷原先是个闷葫芦,如今跟蒹葭走得近倒是活泼一些了。今个儿这般着急,怕也是一日日数着手指头盼着娘娘早些回宫呢。”
顾窈笑了笑:“没事,本宫乐得见她活泼些。”
顾窈说着,又对着端嬷嬷道:“叫小厨房炖碗雪梨羹送去勤政殿,皇上刚回来就忙着处理宫务去了,可别上了火才是。”
虽说行宫里也有官员每日呈送折子,可到底不比在宫中,还是有些事情给积压下来了。萧景珣最是个勤勉又严谨的,所以顾窈便没叫他陪着她回昭阳宫来。不然回了这昭阳宫坐不了一会儿又要去勤政殿,平白折腾,她可不想叫他这般辛苦。
端嬷嬷听着自家娘娘这般吩咐,忙含笑应下了。
娘娘如今对皇上是愈发上心了,她们私下里都说娘娘护着皇上就像是护着祉哥儿一样。
虽是一句玩笑话,可也能说明娘娘对皇上有多在意。
想起娘娘当初刚进宫的时候,娘娘可不是这般的,那时候的娘娘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在这宫中生存下去,并不会去关心皇上,纵是有时候做出一些关心亲近的举动来,也多半是为着固宠,不叫皇上给冷落了她。
可如今,娘娘却是真真将皇上放在了心里头。都是女人家,她哪里有什么看不出来的,娘娘这般,就是动心了,不止她们看了出来,皇上定也能感觉出来的,所以才愈发待娘娘好了。
顾窈见着端嬷嬷满含深意看着她,不知怎么脸就微微一红:“怎么了,是不是嬷嬷觉着本宫如今的心思都在皇上身上。这才刚回宫,本宫就要往勤政殿送东西了?”
“是不是这样不大好,会叫人说闲话?”
端嬷嬷笑着摇了摇头:“娘娘说什么呢,娘娘和皇上感情深厚,旁人只有羡慕的份儿,哪里会说些什么。”
便是有那些拈酸吃醋愤愤不平的,有了柔常在的前车之鉴,怕也不敢真的生出怨怼之心或是做出些什么事情来。
皇上待自家娘娘到底是不一样的,如今这后宫里谁还看不清呢?毕竟,这一回不仅柔常在被留在了万寿行宫,眼看着就只能老死在行宫中了。就连虞妃,也被皇上以侍疾尽孝的由头继续陪着太后前往皇恩寺了。
只要太后一日不回宫,虞妃就只能一直住在那皇恩寺。
谁都能看得出来,皇上这是为着那柔常在的事情在发作虞妃呢。
所以,自家娘娘如今虽只是个贵妃,并非是中宫,也是这后宫里实打实的第一人。
顾窈听着端嬷嬷的话,便也不多想了,只叮嘱了句:“记着将雪梨上的披削了,虽说太医说那个最是顶用,可皇上不喜欢。”
端嬷嬷含笑应下:“奴婢知道了,奴婢再叫人送一笼三鲜灌汤小笼包,皇上若是用过了,就稍晚些叫勤政殿那边的小厨房将这小笼包烤一烤,又是一番滋味,皇上一向喜欢这个。”
顾窈点了点头,便叫端嬷嬷下去吩咐了。
勤政殿
萧景珣正批折子,见着崔公公进来,手里还提着一个食盒,便笑着问道:“是贵妃派人送来的?”
崔公公点了点头,含笑道:“怪不得皇上不叫膳房的人准备膳食,原来是猜到娘娘惦记着皇上,会送吃食过来。”
“不过娘娘那边小厨房的人手艺也真是好。”
崔公公说着,就上前将食盒里的东西打开,放在了软塌上黄花梨雕云纹小方桌上。
萧景珣从座上站起身来,将笔搁在笔架上,在一旁的水盆里净了手,又拿过太监递上来的帕子擦了,这才往软塌前走去。
“皇上趁热吃吧,这三鲜灌汤小笼包刚出锅,还热乎着呢。”
“还有这凉拌鲜笋和雪梨羹,瞧着就很是不错。”
萧景珣看了一会儿折子这会儿也饿了,坐下来便夹了个小笼包吃了起来,吃了一个,才抬头对着崔公公道:“朕自己吃着,不必在这里伺候了,你且去吃你的吧。”
崔公公有些不好意思,只是他还未开口,就听萧景珣道:“吃完了就回来当差。”
崔公公应了声是,满脸笑意下去了。
要他说,他在宫里头伺候了这么些年,就没见过哪个主子将他们这些个太监真当人看的。贵妃娘娘每回给皇上送饭菜过来,若是瞧着时候晚了,就会连带着叫人给他也准备一份儿,菜色虽不敢比皇上,却也是极为不错的,毕竟,他是御前伺候的,皇上忙于朝政饿着,他自然也要跟着一块儿饿,有时候就不知道要饿到什么时候了。
如今皇上便是忙于宫务娘娘那边也会送膳食过来,他们自然要往里送,皇上也不会忙于宫务伤了自个儿的身子。
要他说,合该娘娘这般得皇上爱重。
崔公公笑着从殿内出来,就去了勤政殿临时歇脚的地方用起膳来。
他吃了一碗热腾腾的鸡丝汤面,身上说不出的熨帖。
身边站着伺候的小太监瞧着自家公公这般,满是羡慕道:“贵妃娘娘真是看重公公,不过这宫里头也有您有这份儿体面了。”
崔公公笑了笑,指着桌上的一盘点心道:“吃去吧,吃完了好当差。”
那小太监忙笑着谢过,拿了点心便私下里用去了。
崔公公轻抚了抚自己衣服上绣着的蟒纹,微微有些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