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溜溜猪
而虎子妈挣钱了的事,没有到处去讲,第二天她果真发现那几个邻居都还在家待着,她们并没有出摊。
虎子妈生气吗,她自然是生气的。
不想卖可以不应承她啊,这是看着拿货不要钱,想看看她卖得咋样再干活,这是一点富裕的力气都不想使啊。
虎子妈虽然很生气,但也没有去找那几家匀货,她挣钱了的事,可不想跟那几个懒货说。
就这样第二天卖完了,她干脆找二姑姐匀了十袋,这十袋当天也卖完了,这几天她娘家姐妹那边卖的也不错,大家第一次拿货都比较保守,除了大姑姐拿了四十袋,她娘家两个姐姐拿的都是三十袋,四个人差不多都是两天内卖完。
生意稳定下来,陈芳芳的胆子也大了些,虽然只卖了两天,但生意很稳定,景区那边一上午能卖十几袋,下午的生意会差一点,她差不多两三点就能收工,只要会算账就知道,比以前在火车站卖东西时间短,赚头也大。
“这次我多拿一点。”陈芳芳说:“我要一百袋。”
于是虎子妈提前给张明卿打了电话通气。
张明卿也没有想到,三百袋火锅底料,在这帮人手里卖的这么快,这可比她预想的卖的要好太多!
这里开的花,那里却结果了。
第116章
虎子妈这回只打算找自家几个姐妹分,她也是想拿一百袋。
既然试过水了,大家现在都很清楚这东西很好卖,那她就定下来一个基准,又把进货价给她们压了一毛,利润从她这里挤,货也是她去拿去送。
大家都是亲戚,关系牵扯的深,即便是知道她吃了一些利润,也理解为多,既然赚钱的路子是她给的,几人关系又是很好的,大家也没什么意见,商量好了接下来的事情,于是各自就散去了。
虎子妈揣着七百五去到了学府路。
这会儿店里还没开张,张明卿也在店里,但她没闲着,还在二楼算着账。
见到虎子妈找上门来,张明卿微微惊讶,但还是很有礼貌的把人请上了二楼。
这是虎子妈第一次来到店里,从一楼去到二楼的办公室,要经过一楼大堂,再穿过二楼包厢,最后才是张明卿的办公室,这一路过来,虎子妈的眼睛看的都直了,这火锅店的规模是真的大。
是的,张明卿这家店的规模又扩了一些,说是学府路最大的饭店都不夸张。
虎子妈以前只在想象中描述这家店的规模,但真当她自己亲眼看到,震撼力不可谓不大,这也在她心目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俗话说吹牛都能打草稿了。
“你这边请。”张明卿把人请进她自己的办公室,刚想拎起热水瓶泡茶,就被虎子妈制止了。
“其实你就是这家店的老板吧?”虎子妈问:“上回真是不好意思,还麻烦你亲自来送货。”
张明卿还是给她倒了一杯白开水:“你这次过来是?”
虎子妈这才回过神来,从兜里把钱掏了出来,笑容堆满脸:“这是上次三百袋的货款,今天我来是想提五百袋货。”
这才三天,就来提第二次货!
张明卿眼睛一亮,放出异样的光彩来。
之前徐梦跟她讲这些人有多厉害,其实她是不太在意的,火锅料跟地图不一样,来京市要一份旅游地图,是每人几乎都会买的,但火锅料的卖点是什么,她这家店在京市实在是算不得什么,当特色去卖,确实有些牵强,之前她是想做调料,打进本地市场,没想到批发没做成,零售却做成了大业务。
“这次拿五百袋。”张明卿这才郑重请人坐下,笑容满面的问:“你预计多久要下一批?”
————
毕竟虎子妈才拿第二批货,销售额度也有限,只是暂时缓解了库存的压力。
但张明卿却是看到了希望,两天三百袋的销量,这是她店里一个月能卖的最高额度。
短短一周时间,从虎子妈这里提走的货,就有八百袋,按照这样下去,一万二的库存,用不了多久就能消耗掉,库存压力小了,还有不少的利润,两人都能分到一笔。
周末中午,徐梦连午饭都没吃,先去了趟韩季明家里。
赶上了上次两人约定的时间,这次却是听到了好消息,韩季明即将回京。
徐梦高兴的差点没在电话里跳起来:“什么时候回来?”
韩季明的声音也带着些愉悦:“机票定在下周五,晚上我去接你放学,你别整天想着这事儿了,好好学习。”
徐梦哼哼几声:“谁整天想着这事儿了。”
韩季明今天还有事,只讲了几分钟电话,就匆匆挂断了。
不过也够徐梦高兴一阵子,前面一个月,一点消息都没有,她也担心的很,连学习都没劲头。
上周恢复联系了,她的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挂断了电话,直接去了张明卿店里,跟她聊一聊这一周的情况。
现在生意比以前要更好,黄晓莹也比以前更忙一些,但中午左右,事情也就做的差不多了,张明卿见徐梦过来,便放了黄晓莹提前走。
“跟你说一声,你介绍的那个人是真不错,已经提过第二次货了,一次拿了五百袋,加起来已经提走八百袋的货了,这个量放在我店里,至少要卖三个月。”张明卿也眉飞色舞的。
李家那边能量再大,也只能跟做批发的这几个小老板打个招呼,要他们压着她的货,不许他们推。
但零售市场他们是插不进去手,她听说那几个女人以前也是摆摊卖东西的,这次也是专门钻到两个火车站,和一些景点景区去卖,她这边的库存都开始卖得火热,李家那边还没收到风。
徐梦也松了一口气。
当初她去找虎子妈,也只是因为她一句“以后有好事多关照关照老邻居”,可不知道她居然能找来这么多人,拿货拿的这么给力,就在两人正说着话的功夫,张明卿的办公室电话铃声响了。
电话那边传来了老领导的声音。
张明卿示意徐梦坐会儿,先跟对方寒暄了几句。
赵主任在电话那边惊讶的问:“火车站这边,好几个人在卖火锅料,是你店里弄出来的?”
京市很大,但圈子却很小,她做火锅店的事情没瞒着熟人,这段时间在火车站卖到飞起,这事儿别人一打听就知道了。
张明卿下意识就觉得是坏了事,虽然火车站一向不管摆摊卖东西的小贩,但她在那边做生意,也没给站里打个招呼,但好歹都是熟人,她语气立马就软和了下来:“我下面的一些经销商在处理的,怎么了?”
鬼的经销商,但话要说的好听点。
正在说点话的张明卿心思电转,马上在脑子里面思索起来,如果真的是因为卖火锅料的事情找她麻烦,应该是安全科出马,这个赵主任却是个后勤主任,难道她停薪留职这段期间,赵主任换岗了?
赵主任却在电话那边呵呵一笑:
“我们单位有个人,买了你家的火锅料,跟我说味道还不错,我想买一点尝尝。”
不是来找麻烦的就好!
张明卿脑子转的飞快:“都是老同事了,说什么买不买的,我今儿刚好顺路去那边,去看看你们,顺便给你送点尝尝。”
赵主任在电话里客套:“哪能白要你东西,该多少钱就多少钱,你先拿十袋过来,回头算好了钱我一并给你就是。”
肯定不能收钱的,他能开口找你要,就是给了莫大的面子了。
“不值几个钱,再说你跟我的交情,送你几包火锅料就别扯什么原则问题了,您下午在办公室吗,下午上班了我再来找您。”
跟赵主任搞好关系,就是一个敲门砖。
以前张明卿在客运段,跟赵主任打交道比较多,他负责的是火车上销售的东西的采购。
“花生瓜子矿泉水”都是铁路上自营的福利,这些就掌握在赵主任手里,像他这样的岗位,别说主动开口,上杆子巴结的都不知道有多少。
张明卿心中一动,从柜子里一连拿了好几包火锅料出来,又找了个最不起眼的袋子,把几包火锅料往里面一裹,就招呼着徐梦一起下楼。
刚才打电话也没避开徐梦,那股子热情劲儿徐梦也感受到了,两人说了几句,最开始她接到电话的时候,徐梦还以为是在那边卖东西给站里领导盯上了,但见张明卿眉飞色舞的,便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
楼下黄晓莹刚好也干完今天的工作了,在楼下帮了一会儿忙。
她现在跟店里的人关系处的很好了,大家都知道她领的是徐梦发的工钱,不帮忙是本份,愿意帮忙就是情分了,加上她在店里年纪最小,大家都很照顾她,不知不觉就打成了一片。
徐梦一下来,汪霞就跟拍了拍她的肩膀提醒:“你表姐来了。”
提醒她跟着一起回去。
两人就坐着徐梦的自行车,一道往长春巷回去。
而张明卿带着那一袋子火锅料,风风火火的去了以前的单位。
————
春暖花开,这段时间气温逐渐暖和了起来。
前段时间家里的菜圃都清过一轮,徐梦带着几个孩子,在倒春寒来之前,把菜地翻过好几遍。
这还是舅舅教她的,地下的虫卵,冻一冻也能冻死。
地晾够了,几个人就开始商量起种什么来,徐梦刚院子就听见几个孩子在吵吵。
老二说:“种西瓜,西瓜好吃。”
老大却坚持要种青菜:“家里有青菜多方便啊。”
老二很坚持:“西瓜也好吃,不然就种番茄。”
他们看到黄晓莹回来了,齐齐的看向她,非要她评评理。
这段时间几个人在一起处出感情出来了,几个人明显跟黄晓莹要更亲近些。
徐梦醋醋的说:“还是小孩儿能跟小孩儿玩到一起啊。”
不光是三个小孩儿跟黄晓莹更亲近,就连黄晓莹日常也不爱找她玩。
黄晓莹眨了眨眼睛:“表姐——”
徐梦日常要读书,两人相处的时间,说不定还真没有跟跟几个小孩儿相处的长。
几个人就蹲在池子边上,看青菜刚刚发的芽。
前几天撒的小白菜,都长起来了。
黄晓莹说:“现在只能种青菜,咱们把去年收的葱头给种上,剩下的全撒上青菜,等五六月份才开始种西红柿……和西瓜,那个季节才适合种西瓜。”
老二又提议:“还要种黄瓜,黄瓜也好吃。”
黄晓莹愉快的答应了。
只有十几平米的菜圃,但规划好了能种不少菜出来,去年冬天养的小白菜就没死,一直间苗吃,隔三差五的能扯几根出来,也是乐趣,几个孩子现在感受到了种田的乐趣以后,对种菜更感兴趣起来。
正说着话,冯燕文回来了。
她现在是真的忙,周末尤其忙,哪怕都招了四个老师了,培训班那边一直都是缺老师的。
老师一边在招,教室也一边在扩。
冯老师在招老师这方面明显比别人谨慎,不仅英语基础要扎实,人品也不能太差了,混出来的水货学历,是没办法混进去她的培训班的。
这段时间那边在装修,连同隔壁黄奶奶以前的院子,也开始装修起来。
原来买了黄奶奶房子的买家,嫌他们家亲戚找麻烦,又透出点砍价的意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