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巷来了个大美人 第138章

作者:溜溜猪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刚好那段时间王栓柱计划着跟冯燕文结婚,又碰上徐解放这事儿,他本意是想买个商品房,搬到新房子住,但又不放心把冯燕文丢在这边,索性就把黄奶奶的房子给买下来了。

  价钱还是三万八。

  自从那边一买下来,黄奶奶就搬去找好的养老院去住了。

  而且王栓柱开口了,十年以后如果老太太还在,养老院的钱他出。

  但到那个时候,这老太太也快九十岁了,便就算是活着,又能再活几年,又是十年以后的事情,现在长春巷这边,谁不夸一句王栓柱厚道,就算唐慧再怎么想闹事,她拿的出三万八,或者敢拍着胸脯说,十年以后若是老太太还活着,养老院的钱她掏吗?

  唐慧就算再怎么横,也不能跑去养老院去找人要钱去。

  而王栓柱则是得了一长溜的房子,该说不说这房子他买下来是最合适的了,两边规整一下,不仅黄奶奶原来的院子更大一些,他原来的户型也比以前更好更规整了,两边一起装修,索性把该换的都换了。

  这年头城区建筑也有翻修的规定,但他这房子本身也不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物,不在保护的范围,翻修的力度大一些,只要不违规搭建,是可以好好翻修一下的。

  只是在外人看来并不划算,买房才几万块,装修却又要多花好几万。

  还不如买新房呢。

  对于知道未来几十年的走向的徐梦来说,只怕那些自认为聪明的人,最后才是吃了大亏的,长春巷这一带,可是熬到了最后都没有拆迁的,号称地段最强,五百万也只能买个十几平米的“破”地方。

第117章

  “那边的房子装的怎么样了?”

  见冯燕文回来,嘴角挂着笑,徐梦随口问了一句。

  “昨儿去见了他家里人。”冯燕文回答的牛头不对马嘴,他们打算五一结婚:“你真的不搬过去跟我们一起住吗,黄奶奶那边的房子翻修了,规划的很好,还有你一直想要的淋浴卫生间。”

  徐梦有一点点心动,但——

  “算了,你们就过你们的二人世界吧,不要因为抛弃我感到愧疚,我在这边住的很习惯了,而且跟他们三个也处习惯了,我们搬走了,刘大姐还要给他们再找租客,不是给人家添麻烦吗?”徐梦浑不在意的说:“我觉得现在的方案就很好,给我在那边留个房间,哪天我想住就去住了,这边的房子也很难租到这么好的,我不太想搬走。”

  笑话,六十块的月租,还有这么不事儿逼的小邻居,她才不想搬家。

  那边的院子比这边还小,就算装修再好,人家老房子着火正处的热火朝天的,她俩住过去多妨碍人家的二人世界?

  搬后爹家里去,谁知道能不能住好!

  对方毕竟是个成年人,又木得血缘关系,相处的好就不说,相处不好,还能再找个比这更好的租房吗?

  “我不想搬。”徐梦认认真真的说:“再说了你们那边又不大,就两间卧室吧,万一以后生了小宝宝,还要是给他安排个地方住的,你就安排个客房,我愿意住就我住,我不想住的时候,也可以给别人住啊,这边多大多敞亮,搬过去那么点地方,住着四个人。”

  要把女儿丢在这边,冯燕文是有一点点愧疚的。

  但见徐梦浑身上下都充满了跟人住在一起的抗拒,又跟三个孩子处的这么好,也觉得这房子租着也不错。

  这边房租不贵,虽然刘大姐提了一嘴,现在物价飞涨,等到满一年了,多少还是要涨点儿,但像这样好的租房,世面上很难找得到了,而且刚租房的时候,是看着她们母女两个困难,给的一个优惠价格,现在她们有钱了,也就不能再占人便宜了。

  冯燕文思索了一下:“你想住在这边就住这边吧,我跟你王叔说。”

  见女儿兴致勃勃的看着菜圃,一点都没有难过的意思,她倒是难过起来。

  小的时候,她去上班都要跟着跑一大截。

  不知不觉都这么独立了,哪怕她搬去的地方,离这里也不远,吆喝一嗓子就能把人喊过来。

  冯燕文情绪不高,面上就带出来了一些,晚上吃饭的时候胃口都不好了。

  现在这个季节青黄不接的,去年囤的白菜都吃完了,市面上也没什么好菜,最近只能吃些干菜,就连一向胃口很好的徐梦都有些胃口不佳,于是这天大家吃的都不是很多。

  晚上王栓柱从工地那边过来,又给冯燕文送来了一些营养品。

  听说她最近胃口都不是很好,人也瘦了一大圈,王栓柱还是希望能把她养得胖一点的。

  ————

  而此时南方某小城,从京市出差回去的张吉带回去了一袋子火锅料。

  这东西现在市面上也没有,她只是听说是清大学生都爱吃的,就觉得意头很好,买来的时候没对东西的口味做太多指望,这包像调味料一样的东西,就躺在行李包里,一周都没有取出来。

  她女儿刚好周末从学校回来,知道母亲刚从京市交流回来,习惯性的就去翻她的行李包。

  这一翻,就找到了里面的火锅底料。

  “这玩意儿是什么啊。”

  “什么东西?”张吉坐在房间备课,身子往后一仰,看到了女儿手里拿着的东西,想了想才想起来:“是我在买的京市特产,吃的吧,说是清大那边一家很有名的馆子产的。”

  有些东西就是买的时候觉得不错,买回来以后一点吃的欲望都没了。

  女儿也没听过什么火锅,但后面有说明,她看了看然后说:“切下来一块,丢开水里,然后烫菜吃,我觉得很简单啊,这上面写的好几种菜都是我喜欢吃的,我出去买点平菇。”

  这会儿的平菇算是好菜,一块钱一斤。

  但张吉自己平常都吃食堂,食堂里是很少会出现这种贵价的菜的,所以女儿就算很喜欢吃平菇,日常能吃到的机会也很少。

  还不等张吉开口,女儿就兴冲冲的出门去了。

  因为是烫菜,她还买了几种平常食堂不常做的素菜,比如千张,平菇,还有香菇……

  买完这些回家,就按照说明上面写的操作:“切下来一小块,然后放水里面烧开,到底是放进开水里面,还是放进凉水里面,不管了就跟煮方便面一样,放进开水里面吧。”

  她自言自语的说着。

  最开始她拿不准要切多大的量,切出来就一小块。

  等化开了尝尝味道,再加一点再加一点,慢慢的就能尝到里面的味道了。

  闻着味道就很香,张吉探头看向厨房:“你在干嘛呢?”

  女儿兴致很高:“妈,我在煮火锅,这味道不错啊,我现在把菜丢进去煮,这个汤底辣辣的很好吃啊。”

  她也没有吃过火锅,干脆把洗干净的菜一股脑的丢进去煮,菜放多了就加少许盐,不一会儿她尝了一口,大声叫了起来:“啊啊啊啊啊啊——”

  张吉又看了过去:“鬼叫个什么!”

  女儿:“这东西可真好吃,妈妈你也来尝一尝,我刚才尝了一口平菇,太好吃了简直是。”

  孩子会不会厨艺,张吉是很清楚的,她觉得女儿太一惊一乍了,不过还是很赏脸的站起身来,往厨房走了过去,见到正吃的嗨起的女儿,一脸的兴奋劲儿,她有些好笑,拿起双筷子,也夹了一筷子平菇尝了尝。

  很快,她就被这个味道给征服了。

  辣辣的,香香的,在城市居民都还没有顿顿能吃上肉的时候,汤底里面的牛油味道,是非常吸引人,也很提胃口的,就算张吉是个没什么口腹之欲的人,在那一瞬间也觉得这味道真是不错。

  女儿是个厨艺白痴,从小到大只自己煮过方便面。

  张吉不敢置信的问:“这真的是你煮的?”

  女儿嘿嘿一笑,指着剩下了大半的火锅底料:“我没舍得放太多,按照比例来看,这一锅应该要放二分之一的火锅料,我只放了四分之一,味道比较淡,就加了点盐,我吃着是很好吃的。”

  张吉也觉得很好吃。

  母女两个把那一锅端出去,就着中午剩下的米饭,一人一碗吃到嗨起。

  等到孩子爸爸晚上回来,锅里就只剩下个锅底了。

  而此刻的家属楼环绕着的香味,让整栋楼的居民都产生了大大的问号,那就是谁家做了什么好吃的,怎么会这么香,一直等到第二天答案才揭晓。

  被同事问到的张吉说:“……是我在京市火车站买的火锅料,当时听人说是清大外面的馆子,想着带给孩子尝尝,也让她吃吃跟清大学生们一样的东西,没想到这东西味道还不错,昨晚上就是我女儿自己煮的,好吃吗是真的好吃,我昨晚上也吃了好多,可惜了才买了一包。”

  三块五呢,也不便宜,想着烤鸭不好带,火锅料这种东西好带才买的。

  结果带回来的吃的,女儿最喜欢的就是这,昨晚上一直抱怨她买的少了,这东西操作又简单,哪怕是张吉女儿这种,从没有下过厨的,也能轻松的做出一顿饭来。

  大家都很感兴趣,只可惜回来的时候没多带。

  于是七嘴八舌的议论了起来。

  想来想去,决定打电话,厚着脸皮拖还在京市交流的同事再带一些回来……

  ————

  大槐树那边的邻居,跟着做的本来有六七个,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虎子妈一个人,有几个卖了一个来礼拜,都没能把十多袋卖掉,有几个拖了几天,索性找到虎子妈把货给退了。

  虎子妈也不含糊,退了就把货收着,她才不会告诉别人,她手里的货卖的很不错。

  有些人就是怕麻烦,又怕张口,又怕累又怕苦的,这种人她带不动。

  把一些做不动的甩掉以后,虎子妈就甩开了臂膀,好好干了起来。

  但她也没有料到,最近的生意这么好。

  她学着徐梦的那些话术:

  “都是清大学生们爱吃的,要不要让孩子们试试大学生爱吃的同款。”

  “这玩意儿好吃且煮着便利,切开一块,往水里一丢就行了,煮开了烫菜就行。”

  有些人就是图个新鲜,觉得三块五不贵,这玩意儿带回去也不占地方,顺手就拿了。

  有些人就是听到清大京大的名气,觉得能跟这些学子吃同款火锅,自己也飞升了似的,多少沾一沾学霸们*的仙气,猎奇心里也买上一袋两袋,觉得带回去送人吹吹牛也不错,毕竟他们来一趟京市,连方便面都会带回去几袋送人。

  刚开始每天的行情不一样,一天能卖个十袋二十袋的不定,生意最好的一天她挣了三十几块钱,这还不算分销的,现在连虎子爸都给她打下手,现在成了家里的机动人员,连他自己都自嘲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陈虎的压力大了些,往日他只管厨房,跑堂的是他爸,搞卫生和收银的是他妈。

  现在店里只剩下一个半人力,现在那半个还有人跟他抢,他一个管着后厨的,做完了后面还要来前头收拾,很累有没有,跟他妈抱怨几句,还要被他妈怼——

  “就你挣的那几个钱,还要占你爸一半的人力,我看你就省省吧,大小伙子的就该多吃吃苦,你又不做早餐,以前九点起床,现在改八点,早点把汤底熬着就去揉面,面醒着还能干点别的,外头的活儿你爸又不是一点都不帮,他只是偶尔帮我送送货干啥的。”

  这段时间虎子妈都在外面跑,人都瘦了一圈了,看着还比以前更精神,训起儿子来一套一套的。

  陈虎难免气短,现在他妈挣的纯利润,都快是他两倍多。

  他能说啥,只能同意他妈的安排了呗。

  好在虎子妈还心疼儿子,吃饭高峰期尽量不使唤男人出门,但其他的时候可就说不准了。

  这天虎子爸还在店里帮忙,虎子妈就风风火火的来到了店里,找他要车。

  挣钱真是能让人成长,虎子妈这辈子都没想过,自己会在四十二岁这年,学会骑自行车,而且自从学会了骑车,顿时觉得走路也不香了,骑车多快啊,几公里的路嗖嗖嗖就到了。

  虎子爸这会儿也忙的飞起,没时间理她,指了指家里后院说:“在后头呢,自己搬去。”

  虎子妈也不管他,风风火火的去张明卿店里。

  她都不敢想,刚才就在火车站,一个打扮的斯斯文文的男人,就问了几句话,一气儿把她手里仅剩下的十几袋火锅料都包圆了,等她回来一看家里也没了库存,这不得火急火燎的,去找张明卿提货了吗?

  张明卿正好也在店里,见虎子妈来了,就问:“大姐,你不会又是来提货的吧。”

  虎子妈一拍大腿:“还真是,我也不瞒你,今天先把货款给您结了,这次能不能给我送一下货,您也看到了我就一自行车,骑的不够快拉的也不够多,我嫌来来回回的麻烦,您这回给我上多点货,我也就不用总往您这人跑了。”

  张明卿都愣住了,最近拿货有点猛啊,是不是要安排小黄同学加班了。

上一篇:我爹不可能是反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