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小巷来了个大美人 第68章

作者:溜溜猪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到了一定程度,就是舞弊的那些人到不了的高度,比方说徐佳就从没有考到过五百。

  她能抄到四百多,但作文她写不出来,主观题也得靠自己。

  徐佳睁大了一双眼:“你说她考五百?”

  张晓宇还纠正了一下:“是五百多,总分多少我忘了,但肯定上五百了。”

  徐佳顿时觉得,自己跟徐梦的差距会越来越大。

  这才到二模,就已经有这么大的差距了,再给徐梦一个学期的成长时间,她不得冲到天上去!

  如果徐梦到时候只是考上个平平无奇的大学,学校或许不会有人记得她,但如果徐梦能够考上重点本科,意义就不一样了,不光老师会关注,学校也会出光荣榜出来,除非徐梦死了,不然她肯定知道自己考上了大学。

  徐佳恨得徐梦要死,但也不能咬她一口。

  徐梦拿着成绩单回去,这可比赚一千块钱都让她开心。

  自从搬出来以后,事事顺利,不光自己的事业有了进步,就连徐梦的成绩也变好了,现在以母女俩这个赚钱速度,明年肯定能买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房子,现在冯燕文觉得格外扬眉吐气:

  “再有人说我什么我都不怕了。”

  徐梦很敏锐:“说你怎么?”

  冯燕文呐呐的:“嗐,都是周围的邻居们瞎嚼舌根的。”

  她离婚以后,不少人过来打听,想给她做介绍,但十个有八九个都是歪瓜裂枣,有家庭负担比较重的,图她现在收入不错能挣钱养家,有些是娶不上老婆的,图她一个二婚肯定好上手。

  但冯燕文被第一段婚姻搞怕了,觉得不是非要嫁人才能过日子,有些连条件都没听,就直接回绝了,有人觉得她清高性子冷傲,也有些嫉妒她一个人能把日子过好,说闲话的也越来越多起来。

  还有人说冯燕文不找对象,就是想单着勾引别人家男人的。

  这些话就算刚开始不当成一回事,听得多了也会觉得难受。

  而唯一让她心生安慰的,就是养了个好女儿,这里的人或许不会羡慕她挣到了多少钱,但一定会羡慕徐梦被她教的好,果然有同一个学校读书的,也留意着徐梦的,回来一说,大家都知道冯老师家的闺女多厉害,进步有多大,这一次模考一下子就到了五百多分。

  谁家没个读书的孩子,最羡慕的就是家里的孩子突然“开窍”这种事。

  徐梦以前有多平凡,现在就有多传奇。

  她的故事,却是普通人逆袭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对普通人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大清早,冯燕文去了趟官茅房。

  早上不免要碰到些熟人,有些人比较热情些,见人就会打招呼。

  一般情况下,冯燕文都融入不到这种场合里,迎面走来了个胖乎乎的婶子,长着一张笑脸,见人就打招呼,冯燕文正准备避开一些,要是人家一路打着招呼过去,到了她这里却一个不吱声了,那她估计也挺别扭的。

  结果那人居然在她跟前停下来了:“冯老师,早啊。”

  这样的待遇,以前可没有过。

  虽然搬来这边小半年了,但冯燕文的社交圈子很宅,除了刘大姐和常喜妈那几个,其他人她都来往的少。

  冯燕文杨起笑脸来:“杨大姐,早啊。”

  杨三淑问:“你家徐梦去学校了?”

  这也是邻里间客套的常用句型了,冯燕文点点头:“他们高三到的早,六点就得走了。”

  杨三淑点点头:“确实辛苦。”

  然后就走了。

  冯燕文没放在心上,谁知道才走了几步路,又有人跟她打起招呼来。

  “早啊冯老师。”

  “早,王大婶。”

  “你家梦梦呢,这么早就去学校了?”

  “高三辛苦,我还没起来就出门了。”

  王大婶点了点头,走了几步又回头:“冯老师,我问你一个问题,你可别介意啊。”

  冯燕文收敛了心神,脸上的笑意渐渐淡了些:“嗯,您说。”

  要是还给她做介绍,她掉头就走就是了。

  “我就是想问问,你家徐梦这半年吃了什么,你给我好好说说,回头我也给我家闺女补上。”

  “啊?”冯燕文目光涣散,不知道王大婶讲的是什么。

  王大婶见状:“我听人家讲,你家徐梦这半年开窍了一样,成绩嗖嗖的往上窜,我是想我家闺女开个窍啥的,你就说说你是怎样养闺女的呗,我给参考参考。”

  原来这一大清早,都是冲徐梦来的,难怪人均开口问徐梦呢。

  冯燕文哭笑不得,但也耐心跟王大婶讲了一会儿。

  “其实也不存在开不开窍什么的,我以前那个家里面闹腾,梦梦这孩子跟着我也吃了不少苦,除了读书还要干点家务活,现在只用读书了,成绩就提高了,她自己也挺刻苦的。”

  冯燕文说的真诚,对方听的也认真。

  王大婶想了想,还真是,徐梦这孩子出去的时候大家还没起来,回来的时候各家各户都睡着了,这样读书的苗子,真可惜在以前的家里头被耽误了,还是冯老师有魄力,该离的时候就得离。

  突然,不能解释的离婚原因就得到了解释。

  “冯老师,你这人有本事,又有魄力。”王大婶露出肯定的表情:“你这婚离的可真是太对了,不然得把徐梦一辈子都耽误了,离的好,离得好!”

第55章

  于是就连冯燕文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做介绍的人少了,也不登门了。

  她留意着风向,居然是王大婶起的头,在外面说她离婚都是为了孩子,现在不想再找也是为了孩子,还总结了徐梦开窍的原因,除了刻苦就是能安心读书了。

  一时之间冯燕文俨然成了好妈妈。

  这一点倒是有说服力的,毕竟徐梦早出晚归,又有常喜妈打辅助,证明徐梦连放假都拉着常喜去复习。

  “我们家常喜,以前多不懂事的孩子,一到放假就是看电视,这都多亏徐梦盯着,这一年进步可大了。”常喜妈笑容满面的,最近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这次模考,常喜考了三百七,这可是以前没有的好成绩。

  跟徐梦自然没办法比,但在常喜读的那个学校也算是不错的成绩了,尤其是英语进步很大,这次考到了七十多分,常喜妈觉得常喜再这样进步下去,考个本科是没问题的。

  常喜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老邻居哪有不知道的。

  脑子倒是很好,就是太贪玩了。

  “还得有个好朋友带着一起学。”说这话的人估计在寻思让自家孩子跟徐梦一起玩。

  “可不是,也是冯老师教孩子教的好。”常喜妈脸上的笑容就没下来过:“人家说孟母三迁,搬家为了孩子读书,我看不假,冯老师这离婚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孩子,可真是不容易。”

  “也是她前头的没福气,我听说冯老师家那个婆婆,可欺负人呢。”

  听到八卦,常喜妈顿时息了炫耀女儿的心思,凑过去跟人八卦去了……

  周末,徐梦去了趟火锅店,盯着对门店要吃人的目光。

  湘湘炒菜馆的生意最近都惨淡。

  炒完料都五点钟了,这一下午忙的脚不沾地的,最后做出来大概够用十来天的火锅底料。

  结束了锅底免费期,生意非但没有淡下来,反而还有越来越好的趋势。

  冬天快到了嘛,是吃火锅的最佳季节,张明卿正在琢磨新菜单的事情,见到徐梦出来,热情的招招手让她过来。

  等徐梦凑过来了,张明卿把账本往她面前一推,说道:“你看看有多少钱,数一数你自己能分多少提成。”

  她嘴角挂着得意的笑,差点没闪瞎徐梦的眼。

  账本是按天记录的,一天一页,徐梦随便翻了几页,吓了一跳,锅底免费期限过了以后,几乎每天都有一千五以上的应收,周末的生意要更好一些,昨天都超过了一千八。

  不用去核算成本,张明卿就知道肯定赚到了钱的。

  她这店的投入不大,不到三个月肯定能回本。

  张明卿脸上挂着的笑容都没下来过,她跟那边提离婚了。

  自从生意做稳定以后,她就有底气了,不担心离开那家人以后,日子不好过,于是提了离婚,现在正在请律师打着官司呢,这段时间她从婆家也抠出来了不少钱,积累了不少的人脉,又掌握了丈夫在外面包二奶甚至生了孩子的证据,离婚只是早晚的问题。

  现在没谈妥的是赔偿,还有孩子的抚养权。

  李家虽然重男轻女,但团团好歹也是李家的孩子,他们家不肯松手放人。

  团团这个年纪,又是容易敏感的阶段,不管是奶奶带着还是爸爸带着,对孩子都不好。

  要不是认识了冯燕文,或许张明卿会恐惧离婚。

  但现在看起来离婚也没什么不好,看看人家冯老师现在过的多好,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她家孩子懂事,生活状态也很好,现在是她不愿意结婚,不是没有人要她!

  徐梦估算了一下,惊道:“这一个月的营收都得有五万左右了吧。”

  这可是九零年的五万,她都不敢算张明卿能挣多少钱。

  按现在店里的人工来算,服务员的工资才三百,小工的工资二百七,刘京远的工资是四百五,宋霞跟王佳慧高些,两人除了基本工资还有提成,一个月大概能拿到手七百左右,再算上她这个掌厨的,就是全部的人力成本,满打满算也才六七千的人力开支。

  其他的开销就是房租跟采购了。

  不管怎么算,张明卿现在赚的肯定不少。

  张明卿跟她商量着:“你啥时候放月假?”

  月假是学校一月放一次的假,整个周末都能休息,现在是单休制,但学校周六放学早,相当于能休息一天半,平常徐梦肯定是在家里做做家务,不过看店里生意这么好,放假她想在这里帮忙,这样周末就不用那么累了。

  临走前张明卿送了一袋打包好的火锅底料给徐梦:“拿着回家吃。”

  徐梦高高兴兴的收下了。

  她以前也炒火锅底料,但没有店里炒出来的好吃。

  且不说店里的锅大火旺调料多,就牛油这一项,一般人家里也不会特特去熬,这段时间徐梦光顾着干活了,竟然是没吃过几顿火锅,韩季明照样来接她,等上车的时候,还给了韩季明一小包。

  韩季明收了火锅料,却把人带到了史家胡同,等出来的时候,手里拎了一大框东西。

  “江西送过来的橙子,挺新鲜的,拿过来给你尝个鲜。”

  江西脐橙是每年的特供商品,在北方十分难得,市面上根本买不到,徐梦拿起一个来嗅了嗅,也还不跟他客气:“香。”

  韩季明弯了弯眼睛:“喜欢吃就先拿过去吃,下次别人要是还送,我给你送家里去。”

  徐梦高兴坏了,也不跟他客气,抱着橙子上了车。

上一篇:我爹不可能是反派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