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棠锦 第239章

作者:梵缺 标签: 穿越重生

  “不是怀疑,是肯定了。”

  宋锦不相信这是巧合。

  科举考试,朝廷向来十分重视。

  街道的巡逻都严格了许多,有些地方甚至都封路。

  为了参加会试,考生需要在二月初八把考牌拿到手,然后在第二天丑时,即在送考的提学大人引领下,前往顺天贡院。

  经过验明正身后,考生才能进入考场。

  秦驰来到京城后,人就足不出户。

  今日要去拿考牌,是第一次出门。没有想到这么低调了,还是有人盯上了秦驰。

  宋锦复杂地看向秦驰。

  这人最近两年在国子监有多招人恨?

  “娘子能别用这眼神看我吗?看得我心里有点儿发毛。”秦驰半开玩笑的说道。

  宋锦尴尬地收回视线,“你安心考试,外面的事情我们来调查就行了。”

  “嗯,有娘子我很放心。”

  秦驰说得很是自然,听得宋锦耳朵却痒了痒,直到送了地点。

  秦驰下了马车。

  有官兵拦路,马车也过不去。

  秦驰提着考篮一个人进去,走了一会儿见到了个熟人,正向他挥手。

  “祈安兄!”

  冲秦驰打招呼的人是吕延吉。

  在吕延吉身边,还有秦明松。

  吕延吉去年便来京师,而秦驰想留在黟县陪家人过年。

  秦明松问道:“大郎来得很晚?我初四的时候去找你,门房说你还没到京城。”

  “冬天路不好走,耽搁了一些天。”

  秦驰简单地解释了句,接着他又开始问,“你们领考牌了吗?我还没领。”

  “那你快去。”吕延吉催促。

  两人已经领了。

  秦驰再说一句,便先去排队。

  万余名的考生聚在一起,很多考生心里都没底。要知道每次会试录取的名额不定,常规是三百名左右。

  验明正身之后。

  再经过严格的搜身。

  是真的非常严格。

  在这么冷的天,考生要两人一组,进入一个临时搭的棚子里,再脱衣递给一名官兵来检查。

  另外一个官兵,要检查考生的身体,连腋窝及大腿内侧都没有放过。

  考生多,入场的时间也长。

  有过前面几场考试,秦驰还算淡定。

  进场后就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号房。

  运气很不错,不是臭号。

  等他打扫完号房,准备好的时候。

  考试也差不多开始了。

  首先是一个衙役举着木牌走了过来。

  秦驰抬头将木牌上的试题快速抄录下来,等抄完了再专心的细读一遍。

  头一场考的是策论五篇,和一首试帖诗。

  其实会试的科目和内容与乡试类似,依旧是考四书五经、策问和诗赋,但难度更高,要求更严格。

  会试的考题由皇帝亲自审定。

  以确保公平和权威。

  每一场考试结束后,试卷由考官密封编号,再由另一批考官阅卷,以确保公正。

  丑时了,秦驰正埋头考试。

  宋锦在外面却是依旧未眠。

  当时牛车的主人是个老汉,已经被暗卫扣下了,只是不管怎么审,那人死咬着是意外。

  就算老李头动了刑,还是没能让他松口。

  宋锦双手笼在衣袖。

  安静地旁观了全程,她一直没有说话,其实大家都快忘记了她的存在。

  “李叔,不必再审了。”

  宋锦突然发话。

  这让屋子里一静。

  屋子里有火盆,就算是大晚上,照得也十分亮堂。

  老李头诧异,“夫人,他背后肯定有人,我就不信撬不开他这张嘴。”

  “行了,他宁死都不说,要么真是意外,要么就是他被人威胁了不能说。”宋锦看似漫不经心的说话,却留意着那老汉的反应。

  老李头配合道:“这个招数我熟,把他们家人捉起来,再威胁他干坏事,派人去他家找一找,若是没有人大概是被操控了,有人的话就捉过来,敢害我家公子,呵……”

  老汉面上终于露出了焦急。

  宋锦从老汉的反应可以猜到了。

  在此前已经查出了老汉的身份和来历,有暗卫已经出城去找老汉的家人。

  只不过太晚了,城门关闭。

  出去的人,尚未能入城。

  具体的情况,要等到明早就知晓。

  宋锦转身步出了临时审讯的房间。

  老李头也没再继续审,仅是留一个人在这里看着,老汉一见如此惊魂未定,更加慌乱。

  回去了寝室。

  宋锦浅浅的睡了一觉。

  次日清早醒来之时,老李头已经查出来了。

  暗卫带回了老汉一家老小,老汉终于说出了指使的人。

  老李头道:“他说是袁大夫人身边的嬷嬷找上他家,让他去干这事儿,不干就把他家赶出田庄。”

  “真蠢。”

  宋锦这话不知骂谁。

  老李头又道:“这家人是袁大夫人陪嫁田庄的佃户。他就算不招,也是和袁大夫人脱不了关系。”

  所以,袁大夫人是真蠢。

  但柿子挑软的来捏也是真的。

  在袁大夫人眼里,秦驰无疑是软柿子。

第247章 老奸巨猾

  宋锦想起先前的事情,“李叔,驿站和竹林的事情,杨家调查三四天了,还没冲袁家发难,这比料想的沉得住气。”

  “杨家在收集证据。”

  老李头想到杨阁老便又道,“有杨阁老这等老奸巨猾的坐镇,权衡利弊过后,他们没那么容易冲动行事。”

  宋锦知道杨家真要查。

  查出袁大夫人,再查到杨应荣是受牵连的事情不难。但就算查出来也晚了,杨家杀了袁家十几人,已经搅和了进来。

  宋锦眸光微闪,“我们再添把火。”

  “怎么说?”老李头疑惑。

  宋锦只得先观望,“找人暗中递个消息给袁大夫人,说杨应荣扬言要杀袁世鹏。”

  “这事儿有用吗?”

  “有用的,都摆到明面上来。人有时候越是想遮掩一件过错,那错就会越大。”宋锦想到以袁大夫人的品性。

  得知派去的人差点杀了杨应荣。

  此外杨应荣还要杀她儿子。

  袁大夫人会怎么做?

  宋锦又想了想道:“再找人在杨应荣面前说说,袁世鹏那样的人岂会乖乖去流放?十有八九是找人顶替了去。”

  “夫人怀疑袁世鹏没有去流放?”老李头惊讶问。

  宋锦讥笑道:“袁大夫人岂会让自己疼爱的儿子,真去受流放之苦?我听说只要打通各个关节,找人顶替其坐牢的例子很多,等刑罚一过,犯人又能光明正大的出现。”

  这种例子在大夏朝不在少数。

  通常不会摆到明面上来说罢了。

  老李头嘴角微扯,“袁家会这么大胆吗?袁世鹏的事,宫里也是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