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棠锦 第240章

作者:梵缺 标签: 穿越重生

  “敢公然截杀举子,袁大夫人的胆子能小吗?”宋锦也没有十成十的把握。

  但只是将消息传去给杨家。

  由杨家来查罢了。

  能查到最好,袁家的把柄又添一个。

  届时袁家就算说袁世鹏已经逐出了家门,别人都不会相信。

  “老李,照夫人的吩咐去做。”

  一道声音在外面传进来。

  正是洪老头和陶掌柜进来。

  这时洪老头是面带煞气,显然袁大夫人三番两次要害秦驰惹怒了他。

  宋锦向陶掌柜打招呼。

  两人可以说是老熟人。

  陶掌柜比他们早到京师一段时间。

  秦驰还在贡院考试,几个人就凑在一起开始商量着如何推波助澜。

  当晚,袁大夫人又气得砸了东西。

  转而怒目看向办事的嬷嬷,“怎么回事?我们要杀的,不是一个寒门学子吗?怎么牵扯到了杨家那个纨绔?”

  “夫人。”

  嬷嬷战战兢兢跪伏在地面,“派、派去的人,一个都没有回来。”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袁大夫人气急败坏,“一次又一次的,没一件事办得妥帖,要你们何用?”

  说完手里的碗茶,猛的砸到嬷嬷的头上。

  袁大夫人发泄过后,渐渐冷静了下来,阴沉着脸色道:“杨家都是小人,见我鹏儿落难就要落井下石,杨应荣死不足惜。你这就去信通知鹏儿,让他小心防着点儿,莫要被杨家人找着了。”

  “是、是夫人,老奴这就去办。”

  那嬷嬷顶着血淋淋的额头,弯腰低头退了出去。

  在门前撞见袁家大爷一脸怒的闯进来。

  他一把推开了嬷嬷。

  再大步来到了袁大夫人面前,一巴掌甩到了她的脸上,“贱人!谁给胆子去杀杨家人?!”

  袁大夫人被丈夫这记耳光给打懵了。

  袁家大爷怒斥道:“杨应荣那个纨绔,京城看不惯他的人多了去。偏生没人敢动他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袁大夫人自然是知道为什么。

  但他们袁家就差了?

  “你以为只是靠杨阁老吗?”

  袁家大爷愤怒极了,“杨家人在皇上心里是不同的,知道原因吗?那是因为死去的淑妃,她不是病死的,是为了救皇上而死。”

  杨家有这个恩情。

  只要杨家不造反,只要当今圣上在位的一日,杨家就不会有事。

  这次若不是有下面的人来禀报,说他养的一支打手外面任务失踪,袁家大爷还不知道杨家人在调查袁家。

  袁大爷逼问夫人到底干了什么。

  袁大夫人在丈夫吃人的目光下,将事情说了出来。

  当得知前因后果,袁大爷差点儿没气得一口老血喷出,他指着袁大夫人的脸骂道:“蠢货!你不仅招惹了杨家,还招惹了准状元的苗子!你、你、你……”

  他盛怒之下,一把推倒袁大夫人。

  急急忙忙跑去找父亲袁尚书商量。

  京城上流圈子里谁不知道,这届的状元非秦祈安莫属。

  仅是两年就从国子监毕业的学子。

  自打国子监成立以来,就不曾有过的事。

  几乎在同一天。

  杨家大房几个男人,来到了杨阁老的书房里谈事。

  杨应荣说要去查袁世鹏,“我不信那家伙会乖乖去流放,只要戳穿了这个,找到证据,袁家是死定了。”

  杨应骥没有说话。

  他俩的父亲也没说,都看向坐在主位上的杨阁老。

  杨阁老一身便服。

  他发须略显花白,但岁月的痕迹似乎更增添了他的威仪。国字脸庞上,两颊微微泛红,不难看出他即便是年过花甲,身体骨依旧硬朗。

  “照你们说的,对方是冲着秦祈安去的,荣儿只是倒霉被牵扯上了?”杨阁老双目扫过儿子和大孙子。

  杨应骥如实说道:“祖父,根据调查驿站那伙人是冲着毁掉秦祈安去的。但是在竹林埋伏的杀手,照当时的情况来看,是要截杀三弟的,我若是晚了一步,他都要横尸当场。”

  “真相是查出来,却又有点不同寻常。袁家怎么会突然要杀荣儿?”两兄弟的父亲道出了疑惑。

  杨应荣心虚的低头。

  杨阁老目光锐利,“荣儿,你可有话要说?”

  “我,我就是在他流放的时候,去探望了他一下。”杨应荣惧怕这个祖父,说话的时候低着头,都不敢抬起来。

  杨阁老威严道:“老实交待。”

  此时想隐瞒是不可能。

  杨应荣磕磕碰碰的把话说完。

  当知道这家伙特意从徽州府赶去省城,只是为了嘲讽袁世鹏一通。

第248章 会试结束

  杨阁老指着三孙子的手指,一点一点的,像是气得要吹胡子瞪眼,又不想失了往日的威严,“汝等可曾想过,想斗倒袁家,对于我们杨家来说有何好处?”

  两家人家势相当。

  斗个你死我活,很可能是两败俱伤。

  杨应骥问:“那我们置之不理?”

  “袁家想对荣儿下手是事实,我们可以适当的掺和,却不能全由杨家出面。”杨阁老混迹官场数十年不是白混的。

  借此杨阁老又教导起儿孙,“袁尚书是皇上亲自提拔上来的,在皇上心里的分量不轻,若是我们出面斗倒了袁尚书,皇上很可能会对杨家起疑,怀疑我们是否在排除异己……”

  现今杨家在朝堂十分风光。

  大有烈火烹油的意思,若非前头还有个睿亲王顶着。

  杨家早就备受瞩目了。

  经过杨阁老一番话,其他人多少有所收敛。

  ……

  “果然是老狐狸!”

  宋锦一连数日,只见到袁家有动作,却没有见到杨家有何动静。

  袁家是在扫尾。

  只可惜晚了。

  证据早就握在了该掌握的人手里。

  没有几天,袁家大夫人病重的消息就传了出来,宋锦听到消息便知,袁家这是想弃车保帅。凭宋锦和秦驰现在想对上袁尚书不易,即便是有证据。硬要跟袁家对上的话,需要暴露的东西很多,得不偿失。在听到袁夫人病重之后。

  即知道罪魁祸首活不了了。

  老李头惋惜道:“杨家不动,我们也不好浑水摸鱼了。”

  “杨正凯那老家伙谨慎得很。”

  洪老头比在场的任何人都熟悉朝廷的老臣,“这事儿你们不能动,一动了就会把公子推到风头浪尖,坏了公子的事儿。杨正凯的孙子差点死了。这口气他不会忍。他忌惮宫里那位,不会明着报复袁家,但小动作不会少。”

  “跟洪老的。若这事儿杨阁老不计较,那他们杨家人以后就要小心了。”

  孙子差点被杀,袁家都能全身而退。

  以后埋伏起杨家小辈,顾忌就会少了一层。

  直到会试最后一日。

  贡院的大门外面,守着很多人和马车。

  宋锦知道今日会有考生出来,她早早便出门,在车厢里备了些东西,只要秦驰出来立马能用得上的,此外,还特意煮了一壶参茶,用一个小炭炉放到了马车内。

  本来她还想让景大夫跟去。

  洪老头和陶掌柜阻止了,说现在京城大夫难请,让大夫跟过去太过打眼。

  等了个把时辰。

  终于有考生从考场走出来。

  第一个走出来的人,正是秦驰。

  秦驰长身玉立,风姿不凡。

  只是多日的考试,疲倦和憔悴显而易见,衣袍有明显的皱褶,还有胡茬子都长出来了,偏生他模样是显得稍为狼狈,架不住气质出众,几乎让人忽略了其它。

  最先出考场的人,肯定是备受瞩目。

  周围等候的亲属和家丁随从等,几乎都将目光投向他。

  有人已经开始议论起秦驰是何许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