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 第108章

作者:冬月暖 标签: 穿越重生

  一个管家权而已,王氏根本不顾,依旧大声和老太太辩驳,甚至抬了身份说事,老太太最终不敌,双眼一闭就晕了过去。

  而收功后的陶夫人也是一口气没上来,跟着倒了,后院顿时一团乱麻,还是李氏到了才稳住了局面,同时严禁任何人议论,表示一经发现女子卖进青楼,不论年纪,男子一律卖到矿山。

  强压之下,一个敢多话的人都没了。

  窝在自己院子里陶怡然很快得了消息,彻底慌了,她和唐荣的事被传出去原本也不担心,侯府自然会去处理,就如同上次在邀月宴那般,最后吃罪的不也是太子妃吗?

  可她不敢相信,她的父亲会舍弃了她。

  自请下堂说的好听,可下堂之后?

  她一辈子要和青灯古佛的相伴吗?

  “父亲在哪里,我要去找父亲。”

  “姑奶奶,老爷吩咐了,您不能出院门。”

  院子里的下人早已换了一批,说什么都不放陶怡然出门,许是太过激动,陶怡然也晕了过去...

  陶家前厅,陶大人一看唐纲的脸色就晓得他想兴师问罪,心里越发觉得唐荣是个没担当之人,即便那边是怡然主动,但他若是不愿怡然还能强逼了他?

  出了事躲起来不见人,半分男人的责任担当也无,这样的女婿没有也不可惜,是以根本没唐纲他发挥的机会,率先说了自己的决定,唐纲以为自己听岔了,不相信陶大人能舍弃侯府。

  “自请下堂,陶兄此话从何说起啊?”

  唐纲很震惊,他问责的话都还没说出口,对方直接就撂挑子了?

  陶大人道:“和侯府结亲后令郎处处不顺,陶家也是风波不断,回想两个孩子成亲前就并未合过八字,想来是命里不合。”

  “与其继续相互伤害不如早断为好,如此也不耽误双方再行嫁娶。”

  王氏显然也没料到陶家如此的干脆果决,但还是劝了,“所谓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外头传言虽说不太好听,但也侧面说明两个孩子感情不错。”

  陶大人叹了口气,“说起来当初就不该将错就错,否则也不至于让两家都声名受累。”

  “此事我意已决,还请夫人莫要再劝。”

  唐纲面色不愉,他的确是不想再让陶怡然回到侯府,但此话让陶家先说出来,倒是显的错的一方在侯府。

  “陶兄还请三思。”

  “不思了。”

  陶大人的态度很坚决,“我与侯爷同朝为官,实在不愿让这些事坏了你我的交情,不如就这么办吧,令郎品貌上乘,才学出众,自当有更好的姻缘。”

  唐纲心头天人交战,别看嘴上说的厉害,但陶家主动开了口他倒是犹豫了起来,“陶兄,事情并非不可挽回,我们还能想法子,你今日是冲动了,此事不如改日再议?”

  陶大人依旧坚持,王氏也再次相劝,“不过是外头传出了些闲言碎语,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亲家公何须如此?”

  陶大人长叹一声,“不过是孽缘一桩,我虽不舍那样出色的女婿,但若是一直耽搁他心里也过意不去,小女福薄,配不上唐世子这等才俊。”

  “往后就让她在家庙中为唐世子祈福吧。”

  唐纲听出来了,这话说的好听,实则充满怨气,既然如此他也就没了坚持的必要,“既是陶兄执意如此我也不能强求,只可惜两个孩子终究是有缘无分。”

  陶大人心中冷哼,面上却赞同的点头,刚要商议后续一应事宜,有丫头前来回禀,“老爷,方才姑奶奶晕倒,府医诊脉,姑奶奶有喜了。”

  ......

  厅中三人一时间都没回过神来,陶怡然怀孕了?!

  在这个节骨眼上!

  王氏是最先反应过来的,双手合十,“额弥陀福,这可是大喜事,亲家公,孩子在这个时候来,那就是天意。”

  早不来晚不来,偏偏是在这个时候被查出来,王氏狠狠松了口气,以为今日就要如了唐纲的愿,没想到,天意难违。

  此时陶大人和唐纲的面色十分精彩,甚至还有些懵。

  唐纲僵硬的扯出笑来,“既是天意,陶兄便莫要多思了,方才说的事就当没说过吧。”

  心中的失望已经从眼眶流出。

  陶大人坐着没动,显然被陶怡然怀孕的消息打的措手不及,话都已经说死了,居然还能峰回路转。

  王氏倒是一脸欢喜的样子,“侯爷,大儿媳妇既是有孕,再住在娘家就不合适了,您看?”

  此刻的唐纲假笑都笑不出来,那种被强行喂屎,吞不下吐不出的感觉着实将他憋的够呛,“此事你安排吧。”

  王氏笑着点了头,“我去后院看看。”

  作为婆母,不能知道儿媳妇怀孕却不闻不问,唐纲本想起身就走,又想着他今日来的目的,只能继续坐着,“陶兄,有些事我们还要商议一番才是。”

  有了孩子,两家绑的更紧,心头对彼此再多的不满也只能咽下,开始为一致的目标奋进。

  陶家后院,昏迷醒来的陶夫人得到了这样的峰回路转的喜讯简直喜极而泣,不顾自己还在眩晕就去了陶怡然的屋子,一边擦泪一边笑,“这可是天大的好事,这孩子就是福星,他一到所有的问题都将不复存在。”

  子嗣为大,即便是侯府对陶怡然再有不满,看在孩子的份上也会宽待她。

  “从现在开始什么都不要管了,只管安安心心养胎就是。”

  “不出两日侯府就来差人来接你回去,你...”

  陶夫人想要拿乔,想说不会轻易让侯府将人接走,这些日子一直被侯府压一头,这个不是不得找回面子吗?

  可她又怕再出乱子,“你就跟着回去吧。”

  陶怡然浅笑着轻抚自己的肚子,“我知道的。”

  有了肚子里的孩子,所有对她的不满都将烟消云散,若诞下男娃,她的侯府的地位将再也无法动摇,辛安也不行。

第211章 王氏压制陶夫人

  对比于陶夫人和陶怡然的满目欣喜,陪着陶夫人来的李氏半个字都没多说,对陶怡然怀孕这件事除了觉得她运气好意外,就巴望着侯府今日就将这个祸害弄走,省得让她看了眼睛疼。

  “夫人,侯夫人来了。”

  丫头领着王氏进了门,王氏扯出笑来,也没和陶夫人打招呼,上前问了陶怡然,“身子如何,可有哪里不适?”

  陶怡然就那么倚靠在软枕上,柔柔开口,“多谢母亲挂念,大夫说一切都好,只需多静养就是。”

  “嗯,你是个有福气的。”

  王氏四下看了一眼屋子的陈设,“你刚查出来有孕要格外小心,想来也不宜立刻就挪动,等我回去差人春华院上下好好收拾一番,准备妥当了再来接你。”

  “需要什么就差人回府来说,我让人给你送来。”

  陶怡然笑着道谢,王氏这才侧身看向陶夫人,“亲家母,这几日就要辛苦你照顾了。”

  陶夫人嘴角微微扯动了一下,“我自己的闺女自然会好生照顾,只可怜这丫头受了这般大的委屈,整日心绪难宁差点没哭瞎眼睛,也不知道是否对腹中胎儿有损。”

  “发生了这样的事的确扰人心神。”

  王氏明白陶夫人的意思,不过就是想仗着肚子里的孩子耍威风摆架子,想要压侯府一头,还想要侯府隆重迎接陶怡然回府,抬一抬陶家女的身价。

  想的倒是很好,但也要看看她答不答应,转过身看向陶怡然,“外头那些传言莫要往心里去,只管安安心心养胎就是。”

  陶怡然点了头,陶夫人却不想就这么算了,“发生这么大的事,亲家母就不准备说点什么,侯府半点说法也无?”

  若非唐荣把持不住,陶家又怎会跟着被嘲笑,如今府中尚未嫁娶的儿郎和姑娘都跟着受到了牵连,侯府却毫发无伤。

  “亲家母想要深究此事?”

  上回在侯府两人就已经算是撕破了脸,王氏的态度算不得多谦和。

  “当然。”

  陶夫人冷哼,“衙门断案还要讲究一个是非对错,发生这种事总不能稀里糊涂的就算了吧?”

  王氏心中冷笑,她自知不是什么手腕超绝的当家主母,放眼京中她也排不上号,但在陶夫人跟前她就有一种自己也是高手的错觉。。

  “两个孩子也不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外头那些人拿着取乐就算了,自家人怎么还抓着不放?”

  陶夫人本就是强撑着来到陶怡然这里,又被王氏话气的一阵眩晕,李氏赶忙去搀扶,陶夫人却怒瞪王氏,“若非唐荣他...”

  “亲家母!“

  王氏打断了她的话,“此事如何也不宜深究,再深究去下去伤的也是两个孩子的颜面。”

  “小夫妻之间浓情蜜意难免的事,你情我愿,他们彼此也没相互怨怼,只是没料到高墙大院内的一点事会如此轻易的传到外面掀起波澜,亲家母又何必咄咄逼人。”

  “这消息怎么就那么快传了出去?别说是这两个小夫妻,就是我也觉得极为意外,亲家母,你觉得呢?”

  李氏眉眼微动,心想着她婆母是遇到对手了,人家唐夫人三言两语将唐荣和陶怡然给摘了出来,当了一回明事理的慈母。

  反观传出消息的陶家却是不那么容易摘干净,前脚还被老太太责骂管家不利,现在又被亲家母此般问询,想来她这位婆母一时半会儿也没了翻身的可能。

  没想到自己冲动之下的一招棋还能为她带来这样的好处,实在是歪打正着。

  陶夫人的确无言以对,毕竟消息是从陶家传出,只恨王氏不留情面,出招非得要朝着她的脸来。

  王氏好似丝毫没看出来陶夫人奇差的脸色,“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今日来得急,我还得回去差人送些用得上的东西来,就不多留了。”

  李氏主动送王氏出门,王氏这才问了,“方才在屋子里我也没好问,亲家母气色看来实在不好,可是病了?”

  李氏道:“外头流言不绝,婆母心里着急,大夫已经看过了,夫人无需忧心。”

  “不瞒夫人,您和侯爷进府之前母亲还晕了一场,大夫扎针才醒来,她若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夫人莫要往心里去。”

  王氏故作惊讶,“还有这样的事?”

  随后又是一声叹息,“我只看到她脸色不好还以为病了,方才我说话也有些急,只是想着出了事两个小辈该是最难过的,本是夫妻床笫之间的事却被传出去当了笑料,将心比心谁能好受,我们做长辈该多体贴些,何必当着孩子的面一再提及伤及他们的颜面尊严。”

  “事情已然这样谁也不愿意,好在也不是什么过不去的坎,等日子久了就好了,也幸亏怡然那孩子是个坚强的,要不然这肚子里的孩子会如何我是实在不敢想。”

  认真听她说话的李氏差点没因最后这句笑出来,坚强?

  也不知道这位侯夫人是真心还是故意这么说的,要知道人家陶怡然心宽的很,等着侯府去处理此事,她在角落里过好日子就行。

  “都说夫人最是仁善,果真传言非虚。”

  李氏忙掩饰了自己心神,“若是天下母亲都如夫人这般就好了,得夫人疼惜是多大的福气。”

  “不过是将心比心而已。”

  王氏走了几步,发现陶家下人和早前见过的不同,规矩了不少,“府中换了伺候的下人?”

  “未曾。”

  李氏有些疑惑,“夫人可是看出哪里不妥?”

  王氏笑道:“只是觉得贵府下人不错,规矩也好。”

  李氏瞬间明白了什么意思,唇边一抹轻笑,“婆母这两日身子不爽利,今日早上是我管家,因着早前的事训斥了这些人几句,想来是都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