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 第230章

作者:冬月暖 标签: 穿越重生

  “堂堂的侯府想要办事竟要一个大肚子的儿媳妇跑出来勾引未婚的公子哥,简直闻所未闻,那穆家的少夫人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一个妇人动辄私下约见未婚公子哥,让人家帮着她办这事那事,那穆家可真会打算盘,想要升迁不思走正道,派个媳妇出来走歪门邪道!”

  说这话是的许公子的母亲许夫人,穆家少夫人打着陶怡然的旗号几次三番让他帮忙,许公子能成什么事,只能动用家里的关系,很快就被许大人得知,一番查探便有了结论,许公子被赏了一顿家法,许夫人也差点没被气死。

  如今机会来了还不得好好说几句?

  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陶怡然的做派被重新提及,陶家老太太的出身更被广而告之,那些损失惨重的人家恨不得全京城的权贵都和自家一样穷,真真假假的话不要钱的往外倒,甚至还说陶怡然生的儿子根本就不是唐荣的种,又说唐纲在淮江贪腐,据说有几十万两,也算是用心险恶。

  王氏心善,将此事都说给了病中的唐纲听,唐纲不信,召见了谋士,谋士不敢隐瞒,让本就内里虚空的唐纲当场就昏死了过去。

  王氏再次请了太医,摆出了心力交瘁的姿态,辛安趁此机会让南风安排人出手,尽量将侯府给摘出来,尤其是他们夫妻和王氏必须是毫不知情,还是受害者。

  但好些人家一同出手,辛安即便不差钱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力挽狂澜,唐陌带人直接抓了好些蓄意传谣之人扭头官府,状告这些人诬陷招摇,要求严查严审。

  唐纲病的起不来,外面的事唐陌一力承担,见他为了维护侯府声誉上下奔走,也有正派的人家对他有两分赞赏之意,对他多了些好感。

  辛安也开始出门行走,赴宴的时候极力维护唐纲,维护陶怡然,道:“即便我和大嫂之间有些不快,但那也是我们的家事,我相信大嫂的私德,对那些蓄意诬陷泼脏水的人感到不耻。”

  “女子名声何其重要,这些人在无冤无仇的情况下居然想逼死大嫂,我那小侄儿出生才半个多月,尚未能睁眼看到天便要被污蔑身份,往他身上泼脏水,这些人为逞口舌之快对一个不足一月的婴孩如此,实在恶毒。”

  “至于污蔑我公爹的那些人也应该拿出来证据,淮江之行我公爹不敢有一丝懈怠,他到了淮江才几日就因舟车劳顿身子不适,即便如此也不曾歇息,不敢说殚精竭虑那也是不敢有一丝怠慢,就因为我爹多送了一些土仪带回来,就咬定我公爹有负皇恩,是否太过武断?”

  “我辛家不敢说多富贵,但也没到需要我公爹朝善款伸手的地步。”

  她义愤填膺,态度强硬,宴会上那些窃窃私语的人都停了声,有人觉得她傻,没有在这个时候踩陶怡然一脚,让她彻底不能翻身;有人觉得她的行为才是权贵女眷应该做的,平日如何不要紧,大是大非面前定是全族利益为重。

  更有人感慨辛家富贵,有谁敢说是因为太富贵所以不愿贪腐?

  夫妻俩联手,城中传言的风向渐渐就变了,有人说陶怡然的事和侯府其他人有什么关系,人家那些日子都不在京城,有些人说侯府二房实在是倒霉,好处没占到脏水倒是没少沾,惹事的人躺床上,倒霉的人要出来善后;

  更有人说侯府二房夫妻俩越发有模有样,再加上辛安是老侯爷亲自选定的孙媳妇,一时间又有不少人说老侯爷眼光独到,说侯府大房夫妻只怕撑不起侯府云云。

  关键时候廖直帮了唐陌一把,手下所有的副指挥使都出面帮唐陌抓人,随着抓到的人越来越多,嘴里吐出来的真相也就越来越多,那些出手的人家纷纷上门示好,希望唐陌能不予追究。

  辛安亲自接待了这些人,王氏称病躺着,更显辛安夫妻的不容易。

  一府的人不是病着就是坐月子,要不就是客人,遇到事就只有这两个平日不被待见的二房夫妻出来顶山,偏还顶住了,谁能说夫妻俩没本事?

  “侯爷可以放心了,老二媳妇为了此事人都瘦了一大圈,搭进去不少人情和银子,总算是平息了此事。”

  王氏又一次坐到了唐纲的床沿,“真是没料到老大媳妇那个扶不上墙的烂泥大着肚子还能惹事,我已经问询过大嫂,外面那些传言还真没冤枉了她,穆家的那个频繁上门,还是大嫂亲自去陶家请来了亲家母才压住,实在是让人无法言说。”

  唐纲气的手抖,王氏像是没看到一般,“这次多亏了老二媳妇,关键时刻是真能顶事,全力维护住了侯爷的名声,维护了侯府尊严。”

  连王氏都不知道,整件事里面都有辛安暗中的手笔,事情虽不是他挑起,但不妨碍她顺水推舟,再出面解决此事。

  此事也为她和唐陌赢下许多好感,成功让唐荣和陶怡然的名声再一次烂大街,连唐荣刚出生的儿子也没放过,一个生下来就被人怀疑生父的孩子,此事会成为他终身的耻辱。

  就连皇上知道后都生了气,若不是唐纲病着,是一定要来申饬他几句,但也没忘记赞扬唐陌几句。

  “此事多谢许姐姐帮我。”

  辛安亲自登廖家门道谢,毕竟没有廖直的帮忙此事还不能这么快,这么顺畅的解决。

  挺着大肚子的廖夫人笑道:“你我之间何必那么客气,你从淮江回来还给我带了那么多的礼,我收了,总要给你回礼。”

第440章 王氏:脸怎么这么大?

  辛安拜请廖夫人帮忙只是书信一封,甚至都没亲自登门,廖直却帮着唐陌将事情办了,这份情辛安记在了心里。

  “你不该这个时候回来。”

  廖夫人叹息,“早些时候京城乱的让人心惊,我还庆幸你不在京城,少了许多是非,哪晓得你赶在这场乱局的最后回来了。”

  侯府被各家出手泼脏水,什么原因有眼睛的都看得出来。

  “从来都是愿人穷恨人富,那些人家借着国库的银子挥霍度日,借钱的时候都欢喜,还钱的时候连皇上都是他们的仇人,他们硬不过皇上只能还钱,心里却憋着一股子邪火。”

  “侯府在此事中独善其身,说起来也不过是无妄之灾。”

  廖夫人眉宇间尽是愁容,辛安宽慰道:“该来的躲也躲不开,倒是你,最近可还好?”

  廖夫人摇头,在辛安面前也没遮掩,“有阵子担心的根本睡不下去。”

  “寻常人家讨债尚且不易,何况是那些个勋贵,死不还钱的嘴脸让人瞠目结舌,我爹以前讨债遇到的那些人和这些个勋贵比起来,算什么?”

  不是所有人都还不起钱,也不是所有借钱的人都有借钱的必要,不过是旁人都借了还不用还,自家也想占这个便宜罢了。

  但这些有钱还的人在该要还钱的时候也会左右观摩,你不还我也不还,好像我还了钱就不合群,会得罪那些不还的人家。

  无赖是真无赖,偏这些无赖还有权势,廖直讨债可谓是困难重重,甚至还遭到了刺杀,手下还有人因此殒命。

  “还以为不用带兵出去打仗就没问题,哪里晓得在京城更危险。”

  辛安都能想到她这些日子过的多不容易,且廖直这是又得罪了一大堆人,越发的只能效忠皇上,看着圣眷正浓,却也是危机四伏,并没更多的路可走。

  除非能更上一层,牢牢掌握着旁人不可撼动的权势,要不还真挺危险。

  “廖指挥使吉人自有天相,必定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徐姐姐也莫要太多忧心,也不可忧心,眼下最要紧的是平安生下腹中的孩子。”

  “产婆那些可都准备好了?”

  廖夫人说家里也没有长辈,别的人她也不相信,此时她娘已经在来京城的路上,“给你大嫂接生的产婆回头你引荐给我,乳母也还没找到合适的,一切都要等我娘到了后再帮我张罗。”

  “还是你好,有个好婆母。”

  这一点,廖夫人很羡慕。

  辛安又笑着宽慰她好一阵才离开,出门上车后就是一阵感慨,不少人都说廖直手段狠辣让廖夫人一进门就当家做主,可凡事有两面,自家当家固然自在,却也少依靠,万事只能靠自己。

  “去太医署。”

  她婆母最近的状态反反复复,也该要调理一番。

  侯府,差点没气到中风偏瘫的唐纲强撑着在院子里散步,满脑子里都是外界对侯府嘲笑,对他的诋毁,对唐荣污蔑。

  从淮江回来,他又多了一个孙女和一个孙子,添丁进口本该是喜事,可如今他要如何高兴?

  他的孙子尚未满月就被质疑娘偷人,是奸生子,这是耻辱。

  “侯爷,已经查清楚了。”

  谋士来了,躬身呈上最新查到的消息,上面清晰记录了陶怡然是如何去南渡寺见了许家公子,又是如何在府中人启程前往淮江后几次三番出门见了这人,更写清楚了穆家那位少夫人来了几次,如何找到许公子以陶怡然的名义求办事等等,外界那些传言当真是一件都没污蔑陶怡然。

  最重要的是,这些日子还有外面的书信送到春华院,送信是男子。

  这让刚好些的唐纲差点没再一次昏过去,私心里,他以为是王氏故意气他才将事情说的那般严重,他是抱有侥幸心理的。

  见他气的浑身发抖,谋士也不敢言语,这是家事更是丑事,少评论为妙。

  很快唐纲就找到了王氏,下了狠心让王氏出手让陶怡然病故,王氏淡淡看了他一眼,“上天有好生之德,你我上有老人下有儿子孙子,该要多积福报,莫要沾上人命。”

  简直痴心妄想,想要她出面去了结陶怡然,让她来做恶人,脸怎么这么大?

  “老二夫妻费尽心力才让外面的传言平息下来,若此时老大媳妇出事,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说起来这也是老大的事,那孩子我看过,侯爷也看过,和老大长的极像,不如像以往那般不让她出府就是了,一切等老大回来后再做定夺。”

  在她眼中,这个大儿媳妇好的很嘛,再没比她更好的儿媳妇了。

  不来请来也不打扰,整日待在自己的院子里也不出门,足不出户就能让唐荣的名声烂大街,这样的‘好儿媳妇’哪里去找?

  “老二媳妇在宴席上态度强硬的维护侯爷的名声,维护她大嫂的名节,就是不让人看轻了侯府,此事侯爷就莫要管了,我会看着她,不会让她出府作妖,也会严加看管,不会让外面的东西再进来,即便侯爷要做什么,也不是现在。”

  唐纲堵得慌,不甘心,恨不得立刻就弄死陶怡然,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外面有人来报喜,说陶大人升迁了。

  因着陶家未去赌,陶大人恨极了那些地下赌场,然后等他出手的时候那些赌场早撤了,是以他将目光投向那些放贷之人的身上,前两个月不仅为皇上弄到了银子,还将不少身在权贵之家的放贷人检举到了皇上跟前,证据确凿,要不然廖直拿人还不会那么顺利。

  旨意是今早下的,唐纲听后人都是蒙的,王氏命人准备一份贺礼送到陶府,待人走后才对唐纲道:“如此一来倒不好再动手,侯爷再忍忍吧。”

  唐纲差点没吐血,之前陶家求他帮忙,他没推辞却没将事办成,而后两家交恶,如今人家自己办成了。

  这让他想到了辛宽......

  吃茶的王氏见他胸口上下起伏,呼吸粗重,放下茶盏上前,“这是怎么了?”

  “快,请府医。”

第441章 争端摆在了明面上

  唐纲又又又病了,病的比之前还重,太医太看过,说是怒急攻心再加上思虑过度,“万望侯爷心宽,万不可思虑太过,费心伤神。”

  本是小小风寒,弄到现在倒是成了顽疾。

  本来已经气色不错的王氏又变的一脸憔悴伺候在侧,拜请太医一定要多多费心,见到她那紧张的模样唐纲心里好受不少,下决心最近几天好好养着,争取早日康复,不在朝堂到底是被动了不少。

  回府的唐陌前来探望,唐纲看到他就觉得堵心,闭上眼睛不去看他。

  唐陌也不介意,说了两句场面话便转身离开。

  夜幕落下,张言睿晚上和侯府众人一块儿用饭,又是三碗饭下肚的他被唐陌夫妻带着逛园子消食,颇像是一家三口。

  远远的传来婴儿的啼哭声,唐陌忽然问道:“那个孩子你去看了吧?”

  辛安‘嗯’了一声没继续说话,就这个态度便告诉了唐陌想要的答案,此事两人早已经推测过,如今只不过是想要确认一番罢了。

  唐陌没有预想当中的难受憋屈,竟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好的很。”

  奸夫淫妇!

  辛安有些担忧的看着他,唐陌捏着她的手,“我没事,只是觉得以前自己是真蠢。”

  活了二十几年,到最后除了一身骂名一无所有,想想就觉得上辈子的自己又蠢又凄惨,不知道该恨还是该同情。

  辛安道:“都过去了,就当是一场噩梦,梦醒后梦境也就散了,别忘了做正事就成。”

  唐陌点头,看着张言睿在前头跑跳的身影,道:“淮江慈善募捐的效果喜人,皇上有意的其他地方效仿,最近不少人都在争夺这个肥缺,皇上一时也拿不定主意,原本老头子的机会很大,但若老头子手里银钱越来越多,对唐荣来说就是极大的助力。”

  “岳父当官儿一事老头子心里有气,他不是那么大度的人,我本想和他好好相处,为此用尽各种办法,事实证明根本就无济于事,往后他一定会防着我,压制我。”

  “又因着这个小子的事,我和老头子的争端正式摆在了明面上。”

  辛安讥讽一笑,“那就别让他得势,以前我们都觉得他撑起了侯府,有他在你行事会方便很多,但这次他明知京城危险还要让你回来便能看出,他的存在也就那么一回事。”

  “他不能为你提供庇护,他以前对你的那点关心都是做给唐荣看的,他气唐荣,他觉得唐荣做的事不光彩,让他寒心,嘴上说想要给你机会,会助你一臂之力,但唐荣一走他就忘记了之前那些破事,心里只有唐荣在那贫苦的任上会不会受苦,你可知道这几个月他已经差人给唐荣送了两次钱?”

  “从淮江启程之前他还差人给唐荣送了一回金子,数额可不小。”

  此事是她爹说的,一则是松阳县送回来的消息,二则发生在辛家的事都逃不开她爹的眼睛,她爹为自己的女婿感到不值。

  唐陌怎会不知道这些,老头子还想在辛家纳妾,那样丢人现眼的事也能做出来,半分没考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