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 第231章

作者:冬月暖 标签: 穿越重生

  他母亲一片苦心不说,不代表他不知道。

  “谨王心里装着江山百姓,效忠皇上,此事非谨王莫属,老头子身子欠佳,还是在府中休养的好。”

  “可惜谨王不好结交,我身份也不够,和谨王世子也没往来。”

  辛安赞同他的话,唐纲的胃口在淮江被喂大了,若是继续负责慈善捐款,还不知胃口会被养多大,的确不适合。

  “我送了礼去谨王府,过几日再找个由头拜访,结交一事要细水长流,不着急。”

  “至于父亲...”

  两人眼神交汇都懂了彼此的意思,见张言睿摘了花笑着跑回来,唐陌笑道:“我还有事你忙,和你辛姨玩儿,听话,明日我下值回来给你带好玩儿的。”

  张言睿眼睛亮晶晶,连点头应下,还朝唐陌挥了手,而后将花给了辛安,“送你。”

  辛安弯下腰,“你眼光可真好,这花是不是园子里看的最好看的一朵?”

  张言睿笑眯眯的点头,“最好看。”

  “那就多谢你啦。”

  小子有些不好意思,小声说了句不用谢,耳朵都红了,辛安觉得有意思,还会害羞,“你给我说说你平日在家都做什么,有没有念书,需不需要练字,可有学功夫?”

  “有的。”

  一大一小慢慢走回秋实院的路上,很顺畅的说话聊天,唐陌也到了王氏跟前表露了自己的想法,他有些忐忑,虽然对唐纲心冷,但对唐纲出手还是头一回。

  唐陌以为自己母亲会震惊,会认为他心狠,为达目的不只是择手段,没想到王氏并未有什么反应,只告诉他,“府医和太医都为你父亲看诊,他在淮江太过操劳,又因着外头那些传言伤了心神,此一病只怕要休养半个月,皇上也派赵公公来传了话,让他歇息半月后再上朝。”

  她做了什么谁也不会说,包括自己的亲儿子。

  既然儿子有需要,唐纲就必须多休养一阵子。

  唐陌心里松了口气,王氏叮嘱他帮衬着王仕,唐陌笑道:“他有先生照料,哪里用得上我,不过母亲放心,若是遇到麻烦我不会袖手旁观的。”

  王仕有师长,朝中好些人都出自这一脉,守望相助,他不缺帮助保护他的人。

  王氏放了心,开始了第一次催生,“我看你媳妇还挺喜欢公主的那个孩子,若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一定能成为好母亲,你可要抓紧了。”

  唐陌乐呵呵的点头,“此事我们已提上日程。”

  “那就好。”

  见着自己儿子意气风发,小日子过的美满,王氏心头欢喜。

  春华院里的陶怡然神情不太好,府外的传言刘姑姑本不打算告诉她,以免月子坐不好落下病根,但王氏可不管这些,亲自到了她床前将她给骂了一顿,表示不会再允许穆家人登门。

  发生了这事陶家人也没来看望,更没差人来说什么话,这让陶怡然很窝火,以至于得到亲爹升迁的消息也高兴不起来。

  “万事总归还得靠自己。”

  陶怡然此话一出刘姑姑心头一跳,忙道:“少夫人早前的吩咐已经安排妥当,蜜杏已经在送去给世子的路上,夫人还是很惦记您的,您说要她立刻就准备了。”

  陶怡然神色淡淡,越发觉得这侯府没意思,唐荣一个又一个的妾室往里抬没人说他,她不过是出了两次门便不依不饶,凭什么?

  “信可还能送出去?”

第442章 没办事还装相

  刘姑姑被深深地无力感所笼罩,原本以为跟着陶怡然来侯府过的应该是好日子,进门换亲就给了她惊喜,让她摇身一变成了世子夫人身边的管事姑姑,不出意外,以后就是这侯府当家主母身边的第一管事。

  全府除了主子就是她最大,多风光。

  可惜这样好的开局愣是被走到了今天,被困在府中走不出去就算了,隔壁二少夫人都经营出来了那样的局面,她还在这里琢磨如何治理和勾引男人。

  “您之前说不能让二少夫人那般顺畅,传信出去可是因为此事?”

  陶怡然早改变了主意,“且让她再风光些日子,也不是没有用处,这次外头的传言不也是她出钱出力才摆平的吗?”

  “我的信有别的去处。”

  她曾经计划给公主的那位小公子下毒,但风险太大,关键是外头传言四起,让她不得不暂停了这个计划。

  辛氏还是有些作用的。

  见她明明没脑子却还要做出一副老谋深算的模样,刘姑姑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侯爷和夫人都身子不爽利,世子在千里之外,二少夫人把持中馈,二公子料理这府外大小事,若放任他们一直这样下去,怕会动摇世子位置。”

  “您真不打算做些什么吗?”

  明眼人都能看出她这个侯府世子夫人被架空,只有她觉得一切都很好。

  陶怡然唇角轻勾,无所谓的笑了笑,“婆母不是嫡亲的婆母,祖母也偏心隔壁,父亲不管后院事,我即便是去争也没任何胜算,既如此又何必要费心神?”

  “世子离开之前曾告诉我,父亲不会让人取代他,也不敢,承继侯爵一事铁板钉钉。”

  虽然她不知道唐荣为何会那般笃定,但看他当时神情必定是父亲有什么把柄落在了他的手上。

  想想也是,这偌大的侯府怎可能没点见不得光的事,唐荣又怎可能不知道?

  “待世子承继爵位,眼下的一切都不会是问题,二房即便再能干也只能仰大房鼻息,辛氏既喜欢出钱出力打理侯府,为何不给她机会?”

  “她有钱她就适合。”

  这话咋一听没问题,可事情真的是这么简单吗?

  堂堂的侯府世子成亲不到一年就去了千里之外穷乡僻壤当差,说的好听是历练,说的直白点就是京城混不下去了,去外面躲上两年。

  刘姑姑无力又无奈,只能跟着她走到哪里算哪里。

  春华院的事逃不过王氏的眼睛,论对院子的把控,陶怡然本事很一般。

  王氏听到陶怡然说的那些话眼露不屑,再一次的庆幸自己儿子没娶她,至于别的,“盯紧春华院的人,一有动静即刻来报。”

  辛安也有眼睛在春华院,听南风说过后让她盯着陶怡然的信去哪里,看看她到底想要做什么,府外到底还有谁值得她联系。

  这日一早了唐陌前往慈航寺接老太太回来,本来是一早就要去的,又因着城中的流言纷纷耽搁了些日子。

  张家老太太想念孙子倒是常来,得知孙子在家住不惯的缘由哭笑不得,现在得闲就来陪着孙子用饭,祖孙两人的感情倒是与日俱增,相信很快张言睿就会跟着回张家。

  “张老夫人今日又来了?”

  今日徐夫人再一次登门,并且没有提前送拜帖,言语当中告诉辛安她刚去探望了二皇子妃,从二皇子府出来后直接到了侯府。

  “张家奶奶隔一日就会来,如今祖孙两人感情越发的好了,若不是小公子有些认床,一早就该回了张家。”

  徐夫人道:“幸亏遇到辛家人小公子有福气,你也是福气深厚的。”

  “能遇到小公子,的确是辛家的运道。”

  这话上回徐夫人来的时候已经说过,今日再说也不过是找个话题寒暄两句,辛安领着徐夫人进了正堂坐下吃茶,“伯母今日前来可有事吩咐?”

  “哪里谈的上吩咐,只是有个事想要问问你。”

  徐夫人是为了慈善募捐的事来的,唐纲父子先后从淮江带回来七八百万两的银子,若说唐纲在这中间一点好处都没拿,没有人相信,那些造谣说唐纲拿了上百万两的人是真认为他贪了这么多。

  那些人眼红,二皇子自然也眼红,他有徐家相助并不怎么缺钱,但自己不缺也不能让对手发达,要知道太子也摆出了志在必得架势。

  “伯母想要知道的我都清楚。”

  辛安将大致的情况都告诉了她,同时言明了姚家和辛家在这里面起到的作用,“别的地方我并不清楚,淮江的商户在做慈善捐款这件事上向来慷慨,尤其是盐商和朝廷官员往来颇多,自然更愿意慷慨解囊。”

  “以我愚见还是要找当地商会,说句难听的话,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行事方式。”

  唐纲能在淮江成功,是辛家和唐陌出了大力气,再有姚家的全力配合,若是换个人去,未必会有这样的结果。

  徐夫人想知道的就是这个,“朝中人都以为这是肥差,却没想过此事的艰难,要在百姓心甘情愿的情形下筹集善款,哪里会那般容易。”

  “若是你来看,你以为什么情况下那些商人会慷慨解囊,除了上次匾额和著书立传这些?”

  辛安心想,若是皇上愿意广纳后宫,给各商会会长家的姑娘一个机会,银钱还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想要银子就要付出,只要银钱给到位不是不能买到皇上的身子。

  但这个想法她不会说出来,只是摇头,“我受父亲教导,辛家钱财皆来自祖辈和朝廷的恩赐,若是家国有需要必当竭尽全力。”

  “至于其他,倒没什么心得。”

  徐夫人叹息着说这个差事的艰难,又问唐纲身子如何了,辛安道:“太医说再歇息几日也就能上朝继续为皇上分忧。”

  “若是你父亲身子康健,慈善募捐的事非他莫属。”

  此话是试探,辛安笑道:“朝中事父亲从不与我们说,我夫君也没上朝的资格,只听闻好些人家都想为皇上分忧,这也是好事。”

第443章 老太太抬举陶怡然

  徐夫人有些遗憾,在她看来辛安的确有些头脑,也会来事,但朝中局势就未免太为难她,又寒暄了两句便起身告辞。

  送走了徐夫人辛安若有所思,还没等她转身有谨王府的小厮送了帖子来,说谨王妃请她明日过府一叙。

  傍晚唐陌接了老太太回来,吃斋念佛的老太太得知唐纲的病不仅没痊愈反倒变的更重,眼圈都红了,王氏有一瞬间的愧疚,于她而言老太太是宽厚的婆母,这些年对她也多有照拂,她不应该让老太太伤心。

  可她要让老太太开心那就是害了自己的儿子儿媳妇,孰轻孰重她还是分的清楚。

  “就眼下京中的局势原本不应该这么早惊动母亲,可公主府上的小公子住在府中,张家老夫人几乎日日都来,不好没人陪着说说话,这才提早接了母亲回来。”

  老太太叹息着,“你该早些差人告诉我这些,听老二说你这些日子忧心操劳身子也不好,辛苦你了。”

  “只要侯爷能早些病愈,儿媳不觉得累。”

  老太太半点没怀疑她,在她看来这些日子唐纲和唐陌父子的关系缓和了不少,王氏作为妻子和母亲,应该知道要怎么做。

  见辛安也瘦了一圈,拉着她的手又说了一阵辛苦,而后不顾自己舟车劳顿直接去了春华院,她添了嫡亲的曾孙孙,心里惦记许久了。

  春华院里,刘姑姑抱着襁褓小心放在老太太的怀里,道:“小公子极为健康,嘴也壮,有劲儿,模样更是像极了世子。”

  老太太看着怀里乖曾孙是怎么看怎么稀罕,神色舒展的褶子都少了几条,抬眼对陶怡然道:“你辛苦了,平安诞下侯府嫡曾孙,祖母要记你大功一件。”

  “甘露。”

  甘露抱着一个大的匣子送到陶怡然跟前,“少夫人,这是老太太特意为您准备的,您看看可还喜欢?”

  匣子打开,里面是全套的头面首饰,赤金镶宝石,瞧着富丽堂皇。

  王氏看过眸中一闪神色很快恢复如常,扯出笑来,“这是母亲生辰那年父亲送的,还是父亲亲自命匠人打造,上头镶嵌的珠宝更是父亲亲自挑选。”

  “我记得母亲就在那年的生辰戴过一次。”

  老太太眼露追忆,“这头面太贵重,又是你父亲的一片心意,便小心保管到了今日。”

  两人都没看到陶怡然眼中一闪而过的嫌弃,在她看来这种金堆砌的首饰简直俗不可耐,嘴上浅笑着说了句,“祖母破费了,刘姑姑,小心收起来吧。”

  老太太眼中只有乖曾孙,并不介意陶怡然的冷淡,倒是被甘露看了个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