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日化1981 第35章

作者:大江流 标签: 爽文 升级流 年代文 成长 穿越重生

  订货会就在下个星期举行,所有参加的厂子大概下周二就能到,周渔就跟姜桂香说好了周三带着她去参会,周渔这才画风一转,聊到了今天的另一件正事:“那天你给我的信我看了,是南州肥皂厂的,她上面说想让给他们的香皂销售支支招,你了解这个厂子吗?”

  姜桂香其实也好奇呢,到底为什么要找周渔,她明明是个不相干的人。

  周渔这么一说,她倒是觉得不怪了:“怪不得求到你头上,他们这是走投无路了。上次不是请了省日化厂的专家来吗?专家们看了半天,也没找到什么原因,就说他们的包装太落后了,不时髦,大家不愿意买,让他们参照卖得好的香皂换一下包装。”

  “他们倒是也照做了,废了老大力气,还花了钱,结果一点用处都没有,换了包装大家看看,可是买的还是少,最近,他们厂已经将周围的围墙都砸了,准备租出去换点钱。听说奖金就是香皂和肥皂,愿意要就领,自己出去想办法卖,不领的话就记账,啥时候给不知道。”

  那真是山穷水尽了,周渔就说:“你给我介绍介绍这个厂子吧,原先卖的好吗?”

  一听要从头介绍,姜桂香就知道是正事了,都是一个市里的,她如今是利民餐馆的一把手,当然知道手底下这么多人责任有多重——大家吃饭都靠着你呢。

  所以,也慎重起来,想了想她才说,“从头讲吧。这个南州肥皂厂原先是南州化工厂的分厂,后来独立的。他们的产品一直很简单,就是肥皂和香皂,还有甘油。”

  “79年之前,他们的效益还不错,倒不是东西有多好,两个原因,一是那会儿啥东西都紧张,外省的商品很少有能到咱们这儿的,南河日化厂的产量不够,柜台上别的没有,不买南州的买哪里的?

  二是南州市大大小小的厂子,每年所有的劳保产品里的肥皂香皂,都是从南州肥皂厂订购的,有这个订单,他们日子不错。”

  “但这个情况,在79年之后就变了,改革开放了,很多商品流通的比原先快,很多其他城市的名牌产品进来了,人家的东西功效多,味道好,价格又不贵,渐渐地就不买南州的了。”

  “劳保用品也是,像是化工厂这样大厂,都喜欢要海市的,最差也要南河的,这一块他们也少了不少。所以,整体滑落很厉害。”

  这算是很详细了,周渔点点头,心里有了大致的了解,问道:“用了这么多年都留不下顾客,说明他们家无论肥皂还是香皂,都用的不好啊。”

  一说这个,姜桂香连连点头:“可不是。肥皂我总是感觉洗不干净,倒是还好,能凑活用。香皂就不一样了,他家叫铃兰皂,反正我不喜欢那个味道,每次用都觉得难受。”

  周渔对铃兰皂也用了一段时间,心里有数,大致知道问题,听到姜桂香也这么说,就说:“我想在你们餐馆做个问卷调查,不知道行不行?”

  姜桂香一头雾水:“问卷调查是什么?”

  周渔就将准备好的一张纸拿了出来,姜桂香一看,上面罗列了不少问题,譬如“你用过南州肥皂厂的香皂和肥皂吗?你喜欢他们家的肥皂吗?为什么?”之类的。

  姜桂香往下看了看,她也是做经营的,倒是一眼能瞧出周渔这里面的奥妙之处:“你是想问问大家为什么不买他们家的皂?”

  周渔点点头:“对,东西是卖给顾客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顾客为什么不喜欢。不能凭着经验去估量这事儿。”

  “你说得对!这句话对!”姜桂香立时兴奋了,“我们做餐馆的也一样,原先是国营大饭店,我们卖什么人家吃什么,最辉煌的时候,那真是爱吃不吃,反正也不差哪一个。但这两年就不一样了,小饭店偷偷都出现了,来我们这里的人开始变少,我们居然也有卖不出去的东西了。”

  “开始很多人都惊讶,怎么利民餐馆还能剩下东西?大家还高兴呢,剩下大家分分,肥了嘴了,但时间长了就觉察出不对了,我们的利润下降了,年终报告傻了眼。然后就开始把关,有些不好卖的就少做或者不做,喜欢的就加量,这才稳住了。”

  周渔笑着说:“在西方有句话,叫做顾客就是上帝,放在咱们这里,约等于顾客就是天皇老子。所以干什么想做的好,一定要明白的顾客的喜恶。”

  姜桂系在心里默默念了两次,就说:“这个好记,我记住了。以后我也跟他们说。这个调查问卷很好,你放在这里就行,每个桌来的人,我就给他们一份。以后我们也弄一个,听听大家的意见。”

  她谦虚好学,周渔自然愿意多说点:“其实现在就可以,新年将至,你们也可以趁机听听顾客的意见,变变菜单和花样,给大家新鲜感。”

  姜桂香一想:“对!这个好!”

  “但是我这个不能这么给人家,人家来吃饭,填我这个是帮忙,这样,我买了不少铅笔,谁帮我填写一张,就送给谁一根,就算是谢谢了。”

  姜桂香都不知道怎么称赞周渔这脑袋瓜了,这年头都是大家庭,就算年轻人没孩子,谁还没个外甥侄女的,铅笔一根好几分,都精打细算的,为什么不要?这肯定会填写的。

  “这个我们也学!”

  周渔都乐了。

  两个人又说了说,周渔还打听了一下莫大海这个人,对他,姜桂香倒是接触过,想了想说:“技术出身,倒是挺老实的,勤勤恳恳,这么多年,也没人说他不好。”

  周渔就明白了,一个领导但凡用勤恳来形容,那就是能力欠缺,若是原先,他人善苦干,肥皂厂肯定没问题,可谁能想到改革开放了呢。

  风平浪静过了一辈子的人,突然面临竞争,面对的还是在国家激励下,最敢干的一群人的竞争,怎么可能撑得住?

  她点点头:“我明白了。”

  从姜桂香这里出去,周渔也没回家,而是去了百货公司。

  这会儿虽然快过年了,但还没放假,又是个周中,百货公司里的人并不太多,起码日化柜台这边还闲着。

  周渔过去,没开口,先看了看货柜上的摆设,比之上次来,这里的货品更丰富了,不但有海市日化的硫磺皂,南河日化厂的黄芪美白皂,还有安市香皂厂的珍珠美容皂,辽市的老年香皂和小兔儿童皂。

  可以用琳琅满目来形容。

  而南州的铃兰皂明明已经更换了漂亮的包装,却也被放到了最下面,如果不是周渔细心找,很难第一眼注意到。

  周渔还看了看它家的肥皂,这个竞争者就更多了,也是被放到了不惹眼的地方。

  周渔就招呼了一下:“售货员您好!”

  售货员以为她想买东西,就走了过来:“要哪个?”

  周渔笑着说:“我听说南州肥皂厂有个铃兰皂,那个好用吗?”

  对方就说:“你要啊!?要不看看别的?”

  这就是隐晦提示了,周渔点点头:“那您给我推荐一个吧,好用的。”

  对方就说:“你要是起痘痘就用硫磺皂,要是皮肤粗糙就用珍珠美容皂,要是什么事都没有,小兔儿童皂也挺好用,那个用的是羊毛脂,不刺激。”

  她倒是很懂行,周渔就说:“那给我个小兔儿童皂吧。”

  对方立刻拿了一个就开票,周渔趁机问她:“怎么称呼您?您跟我见的售货员不太一样,很懂行!”

  大抵没人不爱听好听的,尤其是周渔这样的漂亮姑娘真心夸人,对方脸上飘起了红云,“我姓王,你叫我小王就行。你拿好,去那边缴费,回来取东西。”

  周渔点点头,缴费过后取了东西还问呢:“售货员几点下班啊。”

  王美丽觉得周渔有点奇怪,怎么老打听事儿啊,可是周渔实在是漂亮,她对漂亮姑娘真是没有办法的,只能老实说了:“下午五点。”

  周渔点点头,笑着拿着香皂离开了。

  王美丽只觉得周渔可能是好奇吧,毕竟这年头想当售货员的姑娘多着呢,这也是香饽饽。只是万万没想到,她换好衣服下班刚推着车子出了车棚,就听见有个人叫她:“王同志!”

  她抬头一看,不就是那个买香皂的姑娘吗?

  她一时间还有点警觉,觉得这姑娘别是起了坏心,在这儿等着她吧,最近可听说了,别的省市有抢劫的,可凶残呢。

  她扭头就想跑,周渔就没见过这么警觉的,直接扯住了她的后车座,没等王美丽反应过来,就被南州晚报塞过去了,“瞧瞧看,我不是坏人,上了报纸的。”

  王美丽低头一看,哎呦可不是吗?她就是最近挺火的那个种蘑菇个体户啊。那是不用抢劫她,人家比她有钱多了,十万斤蘑菇那得多少钱?

  她这才松了劲儿,扭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真对不住,我误会了。”

  周渔摆摆手:“你这是对的,怪我没提前说清楚,其实我是想请你帮帮忙。”

  王美丽讶异地看着周渔:“你不是想请我卖蘑菇吧?”

  “不是,我是想请你帮我推销一下铃兰皂,一个一个星期,我给你二十块钱。”

  周渔这话一出,王美丽都惊讶了,铃兰皂跟卖蘑菇有什么关系,怎么让她推销铃兰皂呢。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二十块钱的报酬,这顶半个月工资了,她怎么可能不动心?

  “你要怎么推销?我们也有规定的,不能乱说话。”

  “很简单,就是来了人买香皂,你每个都问一下要不要铃兰皂,不用多夸张,就跟刚刚介绍给我一样,介绍一下就行。你看看有多少人买了,有多少人没买。买了的你问问他原先用过吗?没买的你问问他为什么?”

  周渔从包里掏出了个笔记本递给王美丽:“每天都记录,都记在这上面。”她顺手拿了一张大团结出来,递给了王美丽:“这是定金,一个星期后,我来收本子,再给你另一部分。要是做得好,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机会。”

  这可太简单了,给人介绍本就是王美丽的职责,只是她原先觉得铃兰皂要的人少,大家都不喜欢,所以懒得说而已,这不就是加上一个吗?

  再说问问原因也没什么,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这钱可太好挣了。

  她立刻接了过来:“那说好了,你放心好了,我保证给你办的漂漂亮亮。对了我叫王美丽。”

  周渔点头:“我知道,很少有售货员给人这么清楚的介绍货品,你本身职业水准就很高。再见王美丽。”

  周渔说完就离开了,倒是王美丽在原地高兴了半天,周渔刚刚怎么说呢,职业水准!她在嘴巴里来回念叨了好几遍才记住,这个词她不懂,但一听就知道是好词,而且周渔还说她很高,那就是很厉害!

  她就知道,她热心卖货一定会有人喜欢的。

  倒是周渔和王美丽都不知道,她俩站在百货公司门口说话,却是让趁着下班出来卖点香皂的莫芳芳看到了。

  莫芳芳看着周渔走远的身影,特别想追上去,可想了想又没敢,回家后忍不住跟她爸爸莫大海说:“那信都送出去好几天了,周渔也知道我在百货公司卖香皂,你说她怎么没来找我啊。她是不是不愿意帮咱?那可怎么办?”

  短短半年头发已经全白的莫大海叹口气:“咱求人家,不能要求人家,我再想想办法吧。”

  莫芳芳问:“拆院子砸墙租出去的那些房子,还不够啊。”

  莫大海摇头:“厂里职工今年的医疗费还没报销,救命重要,那点钱先给大家报销医疗费,工资我再想办法吧。”

第29章

  周渔还以为尤雪丽会想一想才回复, 没想到的是,当天晚上周秋芬卖蘑菇回来,就把信捎给了她。

  周秋芬一边摘围巾一边说:“她直接找了过来, 问我认不认识你, 我说你是我们老板,她就把信交给了我, 让我一定今天晚上交给你!”

  周渔连忙道了谢,周秋芬冻了一天,脸都发白,周渔一边给她倒热水一边说:“还有几天就装修完了, 以后你们就不用大冷天在外面冻着了。”

  周秋芬一想这事儿就高兴, 周渔将城西店交给她了, 说的是:“你就是临时店长,一个店配两个店员, 找谁你自己做主,月底结账看成绩。跟卖蘑菇一样,咱们有提成。”

  周秋芬的对象是知青, 为了回城假离婚了, 她这些年一直等着对方来接她,带着闺女相依为命。

  家里人开始还容忍, 后来也觉得回城什么的没戏了,渐渐就开始劝她找个人嫁了吧, 她又不愿意, 家里就不待见她了。

  最难的时候, 就是林巧慧去卖菜的时候,家里人虽然住在一起,可跟她分了灶, 孩子生病花光了钱,她浑身上下都掏不出五分钱的车票钱,只有为了吃饭种的一园子菜。

  是周渔的出现,让她一下子能挣钱了,又挣了不少钱,如今居然给她机会当店长,她笑的根本忍不住:“不怕冷,又不是不挣钱,这算什么。没人的时候我就去店里看看,哎呦,可真敞亮,我没见过这么好看的菜店,你真让我当店长啊?”

  周渔点头:“怎么?你还不想干?”

  周秋芬连忙点头:“干!怎么不干!我原先觉得怵头,可干起来才发现,也没那么难。我要干,要干得好,带着我闺女过好日子!”

  周渔就给她竖了大拇指:“有你这个想法,城西店我就放心了。”

  不过周秋芬也没有立刻走的意思,跟周渔说:“就是秦月书找了我,说是她愿意干,只要你要她,她就不退缩。”

  这是周渔找人看店的事儿。

  周渔手里能干的人也不多,大家都种着棚呢,得着那种要不家里人多不缺人手的,要不不种棚的,周秋芬就是后者,又一直帮忙卖东西,她自然信任。

  其他的还有张小翠和刘霞——她两家劳力多,用不着她们下地。而且这两人跟着她都有经验了,一个去市中店当店长,一个去城南店当店长。

  就是剩下两个店长不好找。

  秋桂婶其实可以的,不过她现在是周渔指导村民种植的副手,堆料教学很多事都依靠她,根本无法分神。

  周渔就相中了老村长的大儿媳妇秦月书,周渔跟她接触了几次,觉得她办事儿沉稳细心,是个好苗子,想先让她当店员,如果干得好,培养她当店长。

  结果老村长不愿意,认为这有点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意思,怕村民说他徇私,一口回绝了。

  周渔还没来得及跟他掰扯,没想到秦月书消息灵通,自己送了话来,周渔对这种有主见的女子很是欣赏,直接跟周秋芬说:“你告诉她,只要她愿意,城北店就有她的位置。老村长那儿我去说。”

  周秋芬高兴地应了,这才走。

  周渔就把尤雪丽的信打开了,里面果然是小女孩的邀请:“周渔:你好,我想要跟你见面。最近南河电影制片厂的老师们在给选中的演员培训,时间是下午两点,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来以下地址,我们见面详聊。”

上一篇:病弱女配和男主HE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