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吕雉心尖崽 第122章

作者:沉坞 标签: 天之骄子 爽文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陈平纠结道:“你故意的?”

  他顿时懊恼,他根本没有想到这回事,离入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这或许就是常说的灯下黑,陈师傅抱着游玩的心态,吃遍山河大川,吃得常受旅途颠簸的体重胖了五斤,他以为留侯就是带学生过来感受感受边塞风光,牢记匈奴之耻,谁知道碰上真的了。

  他心头滴血,说好的快乐游玩呢,张良坑我,然后若无其事地问:“不如我们返程?”

  张良隐约带笑:“你会么?”

  陈平不说话了。

  一场劫掠发生在眼前,他如何会视而不见,他是大汉的列侯,更是九卿,只是他的学生——

  “是时候给太后去信了,大王的安危,良以我儿不疑保证。”张良道。

  陈平还有什么不懂的,他沉默一会儿,太后真是爱之深盼之切。

  以货真价实的战场,让大王成长吗?

  联想到入春已有一段时间,这波劫掠比往年都晚,陈平沉凝道:“有什么东西绊住了楼烦王和白羊王的脚步,让他们不得不改头换面,伪装自己。”

  被留侯坑的怨气,让曲逆侯的脑子高速转动起来,双眼一眯:“有理由让他们这么做的,只有冒顿的使臣……王庭使臣南下了!”

  他方才好像听到东胡二字,楼烦、白羊二部愿意披东胡的大旗,真是笑话。

  迷雾徐徐散开,陈平面色冰冷。

  接下来就是详细安排了。陈平深吁口气,打开舆图,苦笑着对张良说:“楼烦铁骑本就精锐,如果遇上反抗,许会更加疯狂。就算这回只是小范围交手,但长乐卫队的一千精锐可能会命丧于此,值得么?”

  张良点了点舆图上的云中郡,又点了点水头寨的位置,手捏一颗棋子:“谁说只有一千精锐。”

  陈平似有所悟:“你是想说,你我联手,可抵无数兵卒?加上代王所掌军队,远远不止一千,此话倒是有理。等见到郡守,我得好好研究一番计谋。”

  “……”张良手僵了下,这是他沉迷养生之道后的头一次失态:“你想错了。”

  修长的手指点到长安:“除却发兵救援的代王。梁园,不是还有两千步卒,八百骑兵,与四百弩手么?”

  车厢一阵诡异的寂静。

  换做陈平脸僵了。

  他用一种“你疯了”的眼神看向张良,张张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那是韩、韩……”

  “并非韩信与彭越,而是韩司马,彭司马。”张良平静道,“练兵不见血,战力就会大打折扣,想必韩司马正为此困扰。”

  陈平:“……”

  那可是韩信啊,已经死了多年的淮阴侯,能把商贩走卒拉出来练一个月,就大败六国的神人。彭越也没比他差多少,当年灭项能够成功,少不了彭越的游击战术。

  出兵能瞒一时,难道瞒得了一世?久居高位的将军郡守,还有从前的老兵一定认识他们,到那时,说是翻天覆地也不为过,陈平怒视张良:“你一离开长安,就想到了这一步,是不是?”

  张良真诚道:“让曲逆侯出游的同时遭遇麻烦,实在对不住了。”

  “……”陈平牙疼,他就这么承认了!

  抑制住狂揍对面俊脸的冲动,陈平幽幽道:“卫尉乃梁园卫队的联络人,当初选拔兵卒,也是我下的令。如今梁王殿下深陷险境,作为联络人的我需上奏太后,请求长安出兵。”

  张良点点头:“善。”

  陈平冷冷一笑:“只是韩信彭越露脸后,满朝文武的怨气,怕都要朝着我来了。”

  谁叫引出韩信彭越的罪魁祸首是他?似乎看到了背锅侠的悲惨未来,陈平咬牙切齿:“吾不愿当奸佞。”

  张良温和道:“我与你一起分担。”

  又是一片诡异的寂静。

  马车外,传来陈平的声音:“不提这个了。还是说说,如何保护大王的安危……”

  生怕陈师傅忍得太辛苦,从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在外边偷听许久的刘越掀开帘,凑进一个小脑袋:“太傅,陈师傅。”

  他大而圆的眼睛充满冷酷,爬上车厢小声道:“他们死,就是对我最好的保护。”

  陈平心头的一口气不知怎么,顺了。

  他轻咳一声,对大王偷听像是习以为常,片刻道了声:“好!那陈师傅为你探听虚实。”

  .

  长安,长乐宫。

  卫尉曲逆侯的上书,经过不眠不休的快马传递,递上皇太后的案头,在朝堂引起了轩然大波。

  两千东胡骑兵南下劫掠,目标直指云中郡,曲逆侯猜测,将是匈奴楼烦、白羊两部所做的伪装。两千,已经足够攻下一座小城,何况梁王恰恰出游云中,有被围困之风险!

  匈奴都化身东胡了,还要什么脸?怕已不是简简单单的劫掠能够满足的了。

  这远远超过了大汉君臣能承受的心理,太后强忍着晕厥,天子当即大怒。

  万万没想到为了劫掠,两部落居然使出这等毒计,那一千保护梁王的长乐精锐远远不够,出兵,是当下唯一的选择。

  舞阳侯樊哙,建成侯吕释之主动请缨,被丞相驳回。

  丞相曹参道:“春耕在即,大汉真的能不惜国力,再和东胡打一场吗?”

  他在“东胡”两个字上加了重音。劫掠的是东胡,与匈奴有何干系,若真要舞阳侯和建成侯这般等级的大将出战,什么黄老术,什么休养生息,那就全完蛋了,他们手下的兵卒,能把国库打空一半。

  而且完全没有钱赚!

  就算亩产提高到了四石,那才几年?最后唯有削弱大汉国力,让冒顿看笑话而已。

  “如今需要的,是一支行进快速,耗费较少,且能以战养战的军队。”瓒侯萧何坐在列侯席间,难得地上了朝,难得地开了口。

  朝臣面面相觑,萧君侯说的很对,太对了,只是从哪去找这样的军队,这不是做梦吗。

  萧何继续道:“臣以为,养出骑兵的梁园卫队,可以姑且一试,梁园,也有能力担起行军费用。”

  曹参微微扬眉,若有所思。

  刘盈不知想起了什么,像找到救星般,手猛地攥起,怎能单让梁园出费用,他的私库,还有越儿运送的许多钱财。

  他连忙看向吕雉。

  吕雉道了声好,一言而决,压下所有反对的声音:“就派梁园卫队!一切都看两司马了。必要时,不惜一切与东胡交战,让他们看看……”

  说到最后,吕雉目光冰冷:“我大汉,也不是那么好欺的。”

第142章

  随着萧何的一番话, 往日低调练兵的梁园卫队,第一次显露在了众人面前。

  满朝文武这才发现,对于统兵的两司马, 他们谁都没有见过……

  暗搓搓的眼神投向萧何, 萧君侯应当是了解的。

  只是, 危急时刻去探究这个没意思。毕竟是诸侯王的私军, 不属于大汉正规编制, 他们强还是弱, 都无妨, 几千个人,就算堆也能把梁王殿下堆回来了吧?

  ——这般想的臣子不在少数, 他们根本没打着迎敌的心思。护送梁王回归长安, 才是最要紧的。

  正是因此, 他们为太后之言感到心惊,什么叫“必要时, 不惜一切与东胡交战”?

  驻守梁园的几千兵卒要去边塞,没得说。梁王身陷险境, 他们身为梁王近卫, 定将拼了命救援, 也没的说。可在他们看来, 救援梁王殿下成功后, 撤退即可,否则真正交锋起来,即便是小范围的交锋, 也是必败的仗!

  匈奴统共南下两千人,已是汉匈议和以来最多的数目。而大汉这边,原本的长乐卫队一千, 加上救援的几千兵卒,加起来接近四千——看似数量超过了匈奴,但那能一样吗??

  大汉骑兵与楼烦骑兵的战斗力,差的可不是一个段位啊。

  何必将你知我知、心照不宣的劫掠化作真打,想当年先帝何等意气风发,率军北上,不也被冒顿围困于白登,靠曲逆侯的急智才得以脱身!

  太后……简直因为梁王被困失去了冷静,此言谬矣。

  匈奴的强大早已深入人心,便有臣子不满地轻声议论:“当年是谁忍辱,让季布提出的议和得以实行,如今却又想着交战,岂不是出尔反尔?”

  中尉灌婴遥遥往宫中望了一眼,沉着道:“慎言。”

  见灌婴并没有反驳他,臣子叹息,颍阴侯也不看好太后的决议啊。一颗心,微微沸腾了起来。

  或许战败也不是什么坏事。

  .

  军令下达,梁园及少府迅速动员了起来。

  兵甲,武器,粮草,足够几千人花费半年,在韩司马的坚决要求下,梁园向少府采购诸多军需,本身的后勤储备几乎是倾家荡产。若非陛下悄悄打开私库,他们怕是会无以为继。

  彭越看着连绵不绝的运粮车,心哗哗地流血:“有必要吗?”

  “我从不打无准备的仗。”说罢,韩信盖上抚摸得毛糙的边境舆图,起身检查粮草,随即不再理他。

  自从获得出征的机会,他隐藏许久的锋锐光芒重现眼底,至今没有消下去,彭越也是如此,爆发的气势让所有人心惊。在梁园卫队眼中,他们本就非凡的两位司马将会率领他们获得胜利,这点毋庸置疑!

  萧何借陛下的名义,前来鼓舞士卒,看到八百骑兵组成铁甲洪流的那一瞬间,手微微颤抖了一下。

  他对韩信道:“毕功于一役,看你的了。”

  韩信眼底燃烧着什么,他渐渐生出一股直觉,打匈奴比打西楚更能让他兴奋。这里边细微的差别,他分得不是很清楚,也许是压抑太久了。

  韩信问:“丞相是与留侯商量好的么?大王会不会有恙?”

  萧何纠正完他的称呼,笑道:“如此奇谋,我们不过顺势而为。大王也是我的学生,如何会有恙?”

  韩信便不再深究。

  他看向八百骑兵:“下马!”

  骑兵齐刷刷地跳下马背,将马鞍、马镫二物收缴,继而飞速地脱下重甲,放下陌刀。只见重甲里边又着一件轻甲,他们换装上马,弯弓搭箭,身姿变得极其轻盈,跟在萧何身后的墨家钜子郑黍默默观察,在纸上记录着什么。

  彭越在另一边训练弩队,破空声响彻云霄。等到夕阳西下,最后一轮练兵结束,郑黍对韩信道:“韩司马,请允墨家弟子随军。”

  韩信看向萧何,萧何沉吟。自从有少府支撑,他都不知道墨家研究出了多少利器,当即缓缓道:“我这就进宫,与陛下太后说明。”

  另一头。

  侍中张不疑头疼地看着弟弟:“你来捣什么乱?”

  相比张不疑的沉稳,张辟疆更如一个神采飞扬的少年郎。他道:“大人都去了,我有什么好怕的?指不定能拼出一个侍中来,让大人不再用大哥的事迹鞭策我。”

  张辟疆又道:“大哥不同意,我就偷偷溜往云中郡,留侯府的围墙好像还不够高。”

  “……”弟弟叛逆了该怎么好,从没有人告诉过张不疑。

  他冷着脸,左右为难间,徐生忽然冒出一个头来:“张侍中~”

  张不疑循声望去,只见一众改名化学家的方士摩拳擦掌,兴致勃勃,以徐生为首希冀地看着他,意欲何为简直不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