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吕雉心尖崽 第151章

作者:沉坞 标签: 天之骄子 爽文 基建 轻松 穿越重生

  就在这时,梅花司司长郅都的调查递上了案头。淳于意二十出头的年纪,八岁拜师,年仅十六便云游四方,行事颇为随心所欲,却是救了无数人,从未做过一件恶事。

  且他竟是数年前治愈过吴王的那个神医!

  这是怎样的一种缘分?

  隔着卧房相见不相识,刘越唏嘘:“吴王兄,不容易呀。”

  而今听闻淳于意在宫门口等候,皇帝陛下眼睛眨了眨,瞄一眼御前的周昌,严肃地想时机真不凑巧。

  只是他现在没法亲自接待人才,趁御史大夫滔滔不绝的时候,刘越飞快给赵安递了个眼神。

  赵安会意,轻手轻脚地退到一旁,嗖一下溜了。

  周昌没空注意赵安,他正进谏呢,那什么新出的话剧,寓意是好的,只是推广方式有些激进,一个处理不好,怕会引起某些勋贵的反弹。

  尤其是桃侯,怎能亲自参演?

  周昌语气委婉,劝导天子御下需恩威并施,说到桃侯的时候,却把他骂得狗血喷头。

  刘越正襟危坐,看来御史大夫还不知道他威胁过那七个彻侯,要把他们的名字写进话剧里头。

  听到后面,他委屈了:“桃侯主动请缨,朕八匹马都拉不动他,御史大夫冤枉朕了。”

  周昌皱眉,心想桃侯实在太不像话,专精八卦这一项,颇有佞臣之嫌。只是陛下努力给他求情,什么与民同乐的理由都出来了,周昌板着脸,勉强放过了他。

  等《袁侯传》巡演完再说吧。

  周昌绝不会承认他把《袁侯传》听了三遍,都快记下了里面的台词。真正让他高兴的是,方才进谏之时,陛下没有什么不耐,时不时地点头;一些他指出的朝堂听政的小毛病,也都听得认真。

  这样虚心纳谏的风范,实是明君之相。

  见时辰不早,御史大夫便欣慰地出宫了。

  同一时刻,宫门口。

  “陛下正与御史大夫奏对,派奴婢前来与淳于太医说话。”赵安神神秘秘地把淳于意拉到一旁,把刘越叮嘱他的言语,一字不落地与淳于意重复了一遍。

  说有陛下恩准,淳于太医可以尽情采购少府所有的药材,若是资金不够,和他赵安说一声就行。

  赵安笑眯眯道:“太医怕是还不知道吧,那代国传来的包扎术,正是陛下所创。”

  见淳于意一张娃娃脸满是吃惊,赵安满足了,继续道:“这解剖之术,实在不好研究。只是陛下说了,人体内外奥妙无穷,只有做足够的实验,才能救足够的人……”

  淳于意不住点头,正是如此。

  只是……他压低声音迟疑道:“不知可否利用死囚,否则臣等实在难以寸进。”

  如果是身患绝症的死囚,那就更好了,淳于意想想都抑制不住激动,双手搓了搓。

  赵安打了个寒颤,他头一次碰见淳于太医的时候,也没见他这么,呃,痴狂。

  他也压低声音:“死囚,自然是有的。”

  负责刑律的廷尉吕台可是陛下的亲表哥,陛下已经暗中派人通过气了,廷尉如何能不开后门?

  除此之外,赵安掰着手指:“还需一间干净隐秘的内室,消毒用的蒸馏酒,薄如蝉翼的刀片,羊肠手套,热水和麻沸散——”

  淳于意听得一愣一愣,里头许多的名词他都不认得。

  “……陛下说羊肠制成的手套轻薄,可以隔绝感染,已着化学家去制了。至于麻沸散,乃是一味麻药,配上酒服,可以任人劈破不知痛痒。”赵安一一给他解释,“至于如何制造,还需淳于太医好好研究。”

  麻沸散这个名头,刘越只是大致知道一些,他又不是样样精通的小天才,若想让麻药问世,自然要靠神医自己。

  淳于意嘶了一声,一双眼睛越来越亮,越来越亮。

  他几乎认识天下间所有的药材,却从未想过,可以造一种麻痹止疼,专为解剖而生的药物。这话着实开阔了他的思绪,决定回头问问长姐,此时他看赵安的眼神,已经和知己没什么两样了!

  赵安不禁后退一步,身上的鸡皮疙瘩越发重了。

  他连忙把最后的话复述完:“梁园开辟了一间小院,内有暗室,往后就是您与淳于女医当差的地方了。那里清幽寂静,向来无人打扰,只是偶有梅花司上门,还请太医不用在意。”

  淳于意满口答应,也不在乎什么梁园上林苑——只要医术能更进一步,就算邻居是虎狼又何妨?

  ……

  “虎狼”化学家们集体打了个哈欠,总觉得哪里凉飕飕的。

  徐生哀怨地想,陛下已经许久不来,也没有宣召他了呀……

  -

  当天傍晚,刘越哒哒哒地去往长信宫:“母后。”

  吕雉十分清楚他的来意,揉了一把儿子的圆脸蛋:“怎么,又要借用母后的女医?”

  刘越用力点头。

  吕雉睨他一眼,前几日他借了一回,吴王就一不小心变痴傻了。

  待皇帝在吴王府的表现绘声绘色地传出,她忍不住地想笑——不忘把留滞吴国的王后接来长安照顾丈夫,越儿先斩后奏,思虑得还挺周全。

  而越儿回宫之后,便思索着和她提议,吴王世子年方三岁,离不得母亲,且世子还有几个兄弟。若是不想孩子出事,吴王后必须带他们一块来,如此一来,吴国就空了,吴王旧部没了效忠的主子,不过一盘散沙,岂不是任由长安掌控?

  一个痴傻的刘濞,如何继续当他的诸侯王,不若先行保留地盘,待吴王世子长大了再归国继位。当然,吴王世子在长安的一切开销,都由少府负责;读书学习,也由两宫派去专门的老师,绝不会有长歪的可能。

  至于吴王的其他儿子,刘越觉得不能厚此薄彼,日后的吴国,就分成几份,以嫡庶为区别划分给他们好了。嫡长子继承最大的那块土地,其余庶子也能为王;此举也将彰显汉室隆恩,若是吴王能够清醒,岂不感激涕零!

  他觉得在天上的便宜爹也会赞成他的。

  吕雉深思片刻,神色肃然了起来,她唤人记录,接着摸摸刘越的头:“越儿所言不是不可行。”

  刘越可乖巧了:“我与吴王兄弟情深。”

  吕雉便又笑了。

  这件事着实让她欣慰。

  另一件事死囚,吕雉也有所耳闻,据说是要给医学做贡献。如今又要借用淳于岫,她装作不知道的样子,牵住刘越的手道:“你借就是了。只是周昌找上门来,我可不帮你。”

  刘越眼巴巴地瞧着她,见母后板着脸无动于衷,委屈心想,御史大夫的谏言,终究是我一个人承受。

  不过美食当前,这些都不算什么,他连忙回牵,迫不及待点点头。

  吃饭去!

第166章

  梁园。

  “你知道隔壁新建的院子吗?”

  “主人家来头很大, 且有部曲护卫,不让串门,平日里很是神秘……”

  很快, 传言变得不正常起来, 一位化学家信誓旦旦:“虽然进不得, 但那定是屠户所居, 吾半夜听到了磨刀声!”

  过了几天, 那人咽了咽口水:“除了磨刀声, 还有人的惨叫。”

  众化学家都震惊了。

  人?惨叫?

  有不信邪的, 半夜睁着眼睛不睡觉,专门竖起耳朵听隔壁的动静, 早上眼睛通红, 形容惊恐:“是有惨叫, 还凄厉得很呐。”

  “难不成、难不成在动用私刑?”

  “简直丧尽天良啊。”

  又过了几天,隔壁院里发出一声狂喜:“原来如此——”

  伴随着咯咯笑的女声, 听墙角的徐生哆嗦了一下,撒开腿, 跑去寻找张侍中张不疑。

  “那院子不让进, 你便怀疑出了人命?”张不疑正色道, “无稽之谈。编造谣言是要获罪的。”

  徐生恨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小道以前是骗过人, 但那都是以前了, 张侍中可要信我。”

  张不疑用聪明的脑袋瓜思索,便知道其中定有陛下的授意,只是惨叫, 大笑……怎么听着邪门的很。他拧起眉:“那座院子不归我管,过上几日你就知晓了。”

  张不疑近来心情不好,只因陛下没有召见他不说, 二弟张辟疆还屁颠屁颠混进了襄侯韩信的军营里头,说什么研究舆图,日后大军出塞,再给老张家挣个彻侯来。

  张不疑:你当彻侯烂大街?

  他看着徐生,换了个话题道:“蒸馏试管的进度如何了?”

  徐生一噎。这几天来,化学家捣鼓出来的蒸馏用具少了一大批,据说都提供给了太医署,眼见着存货不够,魔鬼张侍中又开始他的监工日常了。

  他忍气吞声地说:“小道这就去。”

  化学家们的对话,不知怎的一传十十传百,从梁园传到长安街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扩散成恐怖故事,最后传到了御史大夫的耳朵里。

  周昌在小朝会上提起的时候,刘越:“……?”

  廷尉吕台:“……?”

  小朝会又名重臣聚会,参会者唯有皇帝太后,三公九卿与手握重权的将军。

  周昌目光炯炯:“不仅梁、梁园生出异状,臣还得知,大狱中的死囚少了几个。臣斗胆问请陛下。”

  哗啦,众人齐刷刷看向天子,又转而看向廷尉。

  刘越犹豫一瞬,也看向了廷尉。

  吕台:“……”

  作为吕家人,更是九卿之一,为陛下背锅自然天经地义。吕台盯着御史大夫犀利的目光,缓缓开口:“大狱的死囚,都是穷凶极恶之人,所犯罪行罄竹难书,与其关押,不如做出最后一丝贡献。”

  吕台三言两语,解释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席间有了微微的哗然。

  扁鹊后人,淳于氏?陛下惜才,故而资助他们深造研究?

  利用死囚这事,在法理上没问题,反正都是一个死,陈平觉得这没什么。

  但他瞅了一眼周昌,恐怕御史大夫太过正直,从而不能接受。

  果不其然,周昌认为此事不符合程序,且有偷偷摸摸之嫌,运送药材也就罢了,死囚怎么可以。要不是廷尉吕台是他罕见欣赏的后辈之一,他严肃的批判就要转为弹劾了。

  批判几句,周昌话锋一转,看向不住把关怀目光投给吕台的刘越:“陛下!”

  刘越有了不好的预感。

  登基几个月来,他头一次享受到和父兄一样的待遇——被御史大夫一顿喷。

  当然,喷的程度远不能和先帝在位的时候比,这也是周昌觉得陛下年纪尚幼的缘故,需要温和且有耐心。他引经据典,再三强调:“万物皆有秩序,不可去惊扰它。”

  刘越虚心聆听,不住点头,最后支棱着坐起:“御史大夫所言有理,只是特事特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