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第36章

作者:一七令 标签: 种田文 基建 穿越重生

  “自便吧,似你这等品性,我永宁县也不屑于去用。即便只是教孩子们认字,你也是不够格。”沈璎不客气道。

  裴杼立马拍手叫好,下回他也要这样挤兑人。

  李明博气得想动手,可被裴杼跟成四一吓,立马怂了。他到底不愿继续留在这里,啐了一口后便勃然大怒地离开。

  沈璎压根没将这种跳梁小丑放在眼里,不过从五品官员之子罢了,究竟有什么好得意的?看裴杼还没心没肺地傻乐呢,沈璎无奈道:“下回碰到这样的,直接赶出去就是了,不必顾忌那么多。”

  自从认识之后,沈璎就发现裴杼脾气是真的好,完全不像是一位县令该有的模样。这样虽然平易近人,但他们总担心裴杼被外人欺负。

  裴杼乖乖答了一声。

  一直没有机会再开口的丁鲤总算能问上一句了:“大人,来日书院建好之后,先生的俸禄方便告知一声吗?”

  他跟李明博不同,他家里是真的不富裕。

  丁鲤旁边的徐征也一脸好奇。

  裴杼还真没想过,但是这两人问了,他便比照着张如胜的俸禄给了个大概,张如胜大小是个官,俸禄在永宁县可不低。

  二人纠结一番,最终都决定留下观望,当然只是暂时留下,若是条件艰苦,他们肯定还是要走的。

  但即便如此,裴杼还是欢喜至极,当天便在衙门后头给二人收拾好了住处,依旧好吃好喝地待着,一应开支都给他们包了,还给他们扯了布准备做两身新衣裳。支教是没有束脩,不过裴杼也没有丧心病狂到真的一毛不拔,他打算月底看二人表现,比照着衙门的定例给他们备上月俸。若是能撑过两个月,这两位也算是日后书院的元老了。

  大概是他最近运气确实好,工匠那边晚上传来消息,说瓷器工艺几经调整之后终于稳了下来,等裴杼拿到成品后赞不绝口,立马叫人送给了文县令跟吴县令。

  估摸着没两日,窑场就能正式开工了。

  第二天一早,裴杼便让成四下去统计一番永宁县上下适龄孩童有多少。永宁县人口本就不多,即便后来栖族人归顺,加在一块儿也比不过隔壁几个县,能送来读书的,年岁大概也就在六岁到十五之间,太小不好教,太大的话俨然已经是家中的劳动力,多半没空过来学。

  等到人员敲定下来后,裴杼对着名录长吁短叹:“怎么这么少?”

  “这还算多了,百姓们知道这事儿是您提议的,又不收钱,这才都想让孩子过来学几个字,不管男孩儿女孩儿都算到里面去了。可再多也没有了,赠春坊的路刚修完,铁牛先生又领着人过去开荒,那些半大小子也都当成大人使唤了。”

  还是人手不够啊,裴杼叹完了还宽慰丁鲤二人:“如今学生虽然不多,但再过两年肯定能渐渐多起来的,你们不要担心。”

  只要生活安稳,出生率必会上涨。

  丁鲤跟徐征对视一眼,忽然有些后悔了。

  他们哪里是担心人少,分明是担心人多好吧。也不看看他们做先生的才几个人,总共才俩,一千多名孩童,这是要活活累死他们?

  一千多人授课,县衙肯定是容纳不下的,没办法,裴杼只能在城门外临时搭建几个讲台棚子,讲台上放着石板,用的笔自然是粉笔,裴杼特意叫人做的,板书、擦写都方便。

  两个初出茅庐的小年轻就这样被推向了讲台。

  支教课刚开,裴杼也没指望孩子们能学成什么样子,勉强认识几个字就不错了。课程什么的也随丁鲤二人的心意,暂时想怎么教就怎么教,全看他们发挥。若是教不动了,王师爷跟沈璎还能顶一顶。他虽然不喜欢写繁体字,但是必要时候也可以教一教。至于其他,得等书院建成了之后再做定夺。这次的任务时间充裕,足足有八个月,裴杼并不很着急。

  裴杼随心所欲,还安慰他们一开始不用太较真,但却忘了这两位读书人都是执拗的性子。

  二人教了一天的书,除了绝望还是绝望。今日台下坐着一群小毛孩,高矮胖瘦、男女混杂,看着叫人头疼。更头疼的是,丁鲤二人明显感觉到这群小孩儿没几个是认真学的,年纪大的好歹能克制些,年纪小的整节课都在神游天外,这模样,根本就不像是个能读书的,真是有辱斯文!

  这样根本不行,他们以前读书的时候可不会这般放肆。无规矩不成方圆,第一天授课结束后,徐征便找到了裴杼,询问书院何时建好。

  裴杼下意识画饼:“很快的,等永宁县跟其余两个县合作的窑场建好之后,书院便能开建了。书院建好之后,你们便不用在城外授课了。”

  “可即便建成书院,先生也是不够的。外头私塾先生一个人最多带二十来个学生,咱们却得带好几百,您究竟几时才能将所有的先生找齐?”

  “快了快了。”裴杼擦了擦脑门上的冷汗,极力安抚,“最多两个月,肯定能将其他先生都找来。”

  裴杼又许诺了诸多好处,才算将这位盛怒之下的小先生安抚住。

  没多久,江舟又来找他,问他何时才能组建军队。

  裴杼嘴巴一张:“快了快了……”

  江舟幽幽地盯着他。

  裴杼打了个冷颤,稍微清醒了点,正色道:“我确实已经让王先生写明情况送去州衙了,只是太守大人还有两日才回来,暂且没有答复。不过有件事得先告诉你,永宁县是没有招兵、练兵的权限,百姓们即便被挑中,对外也不能说是练兵,他们仍旧是县衙临时招来的巡逻差役,且人数也有限,最多三百个名额。”

  “三百个名额够什么?”江舟怒道。

  “三百都已经顶破天了,这还是因为永宁县距离燕山太近,能以需要巡察燕山为借口。你先选三百个资历最好的,以精锐的标准来训练。先练这一批,等他们练成了之后,你再去挑些资质不错的百姓偷偷练,动静不要弄得太大,免得被州衙盯上。”不过好在永宁县偏远,州衙耳目有限,只要他们猥琐一点,早晚能练出一支兵,甚至全民皆兵也未尝不可。

  裴杼雄心壮志,江舟听来却不爽极了:“给那么点钱还想练精锐。”

  裴杼画饼都画习惯了,一会儿不画浑身难受:“会有的,以后都会有的。”

  如今衙门的钱有限,只能先花在刀刃上,等他们彻底富裕起来,绝对会满足铁牛先生的一切要求!

  江舟能信他才有鬼呢。

  又过了两日,槐县跟和县已经定好了开工日子,裴杼亲自带了一群人过去过去干活,顺便挣点工钱。可得快点建好才行,荒地还要接着开垦,答应了徐征的书院得加紧建好,还有答应江舟的精锐兵要练,这一天天的,忙得没完没了了。

  永宁县来的人不仅多,到了之后二话不说就闷声干活,动作快得不得了,让其他两个县准备磨洋工的人都默默加紧了速度。

  虽然不知道这群人干嘛这么着急,但都是来干活的,人家这么拼,他们也不好闲着。

  地基刚打好,裴杼正准备跟文县令说一声,半路上竟然碰到了个熟人。

  是上回那位厉害的扫地僧!

  他酒刚喝完,想跟人赊点儿,却被酒贩毫不留情地赶出去了,颇有些狼狈。

  裴杼心下一动,这位书画乃是一绝,能有这本事,想必学问也不低。待建的书院不仅缺先生,也缺山长。若是这位当真有本事,山长让他做最好不过了;若是不行,留下来当个教书画的先生,也是物超所值!上回江舟等人还不信他碰到了真名士,这回若是能将人带回去小露一手,保证惊艳死他们。

  想通之后,裴杼立马扬起笑脸,快步上去。

  彼时,刚结束授课的徐征已是忍无可忍,直接收拾了东西准备走人。

  丁鲤期期艾艾地在后面劝:“你真要走啊……可裴县令不是说了,书院马上就能建好吗?”

  “这话你也信?”徐征抽空气呼呼地回了一句,“那裴县令明摆着是拿咱们开涮,这苦差事谁愿意做谁做,我是不会在白白浪费时间教那些蠢货了。我今儿见有个学生上课发呆,便罚他站墙角,可你猜他怎么着,他宁愿在哪儿扣墙皮都不愿意听讲!”

  想到这里,徐征更坚定了要走的心:“留在这里没钱、没出路,又学不到东西,我反正是不会再留了,你不走?”

  丁鲤想到裴县令说的俸禄,还是想再挣扎挣扎,万一裴县令真的没有骗他呢?

第45章 相识

  还在干活的赫连不久便发现, 他们县令大人只是出了一趟门,回来后身边竟然又多了一个人。

  早听闻他们在县内大人钟爱在外头捡人,这回总算是被他碰到过一回了。赫连直勾勾地盯着那醉醺醺的酒蒙子, 心中怀疑县令大人这回是不是看错眼了。

  这人,明显跟王师爷他们不是一个路子, 长得也太潦草了。

  华观复并没有将众人打量放在心上,他只在意一件事情:“去了永宁县,当真可以一直喝酒?”

  “是每日都会给你备上酒, 吃喝用度也都一并包了,绝对不会短了你的, 但你也总不能一直喝。”裴杼不由自主地唠叨了起来, 他一向看不惯别人作践身体,健康多重要啊,这可是他上辈子梦寐以求的东西,“酒喝多了伤身, 适量即可。况且你也答应了,今后要教孩子们识文断字, 真上课了可不许喝酒,免得带坏了孩子们……”

  絮絮叨叨, 没完没了了,华观复赶紧埋头往前头, 企图将裴杼甩在身后。这人真的是个县令吗,为何废话会这么多?若不是为了以后日日都有酒喝,还为了裴杼口中许诺的那份他从未喝过的烈酒, 华观复实在懒得跟他废话。

  他在外过惯了散漫的日子,真的不习惯被拘束,奈何, 他就馋一口酒。

  留在这里看着他们干了一天的活,华观复甚至都没有动弹几下,就这么懒洋洋地躺着,任凭众人打量。偶尔还能听到他们的小声嘀咕自己,华观复就权当是助眠的小调了。

  回程之后,他被裴杼带上了车。

  赫连忍不住跑到成四那边询问:“怎叫他一个生人同县令大人坐在一块,真没问题么?”

  “别担心了,这位不是什么坏人。形容虽懒散了些,却是有真材实料的,尤其那一手画技精妙绝伦,着实罕见。咱们赠春坊能一鸣惊人,也有他出的那份力。县令大人如今请他回去,应该就是惦记上他那身好本事,想让孩子们也跟着学一学。”

  这模样……真能教的好吗?赫连十分担心孩子们跟着他反而越学越懵。

  不多时,成四又想起来一件事:“县令大人还让我跟你说一声,叫你留意族中可有身强力壮、反应灵敏的,衙门准备招一支巡逻队,需得常住在燕山脚下巡查。选上了便是县衙的人,每月能领固定的月俸跟米粮,就跟我们一样,吃喝也不愁,只是比旁人辛苦些。你也知道,燕山那地界不同寻常,翻过燕山就是胡人的领地,不得不防啊。”

  赫连闻言,呼吸都急促了几分,累算什么,只要能替县令大人办事儿,不愁没有出头之日,他火急火燎地追问:“您可知县令大人要招多少?”

  “总计有三百名额。”

  三百并不多,可是但凡选上,这辈子就稳了。

  地方上的差役,原本是不受待见的,不比官员和书吏有官方的身份,差役都是衙门自己找的,朝廷并不发放俸禄,由衙门自理。有些地方因为不富裕,甚至都出不了这笔钱,于是做这活儿便跟徭役有点像,属于无偿供官府驱使。但是永宁县不同,一来差事稳定,只要认真做事不违法,衙门不会轻易赶人;二来,自从赠春坊挣钱之后,县衙中各差役的月钱也跟着涨了一轮,如今甚至超过了隔壁的安平县。

  总而言之一句话,能叫县令大人重视的差事,必然是好差事。赫连势必要多争一争这名额,甚至他自己都想挤进去!

  回去后,赫连召集了几个新选出来的村正,立马将此事布置下去,叮嘱他们各自推选出一些身强体壮的族人:“承蒙县令大人看得起咱们,咱们也得拿出点样子来,这些日子叫那些青壮年白天放勤快些,白天上工,晚上回来多比划拳脚,练一练身手,必要时候也可以向县衙的人请教请教,别到时候反叫县令大人看了笑话。”

  通加长老不在,前些日子一直是赫连负责上传下达,积攒了不少声望。栖族众人自从在永宁县住下后,整日忙的脚不沾地,倒也没空悲伤自己被灭了族。他们也不是不知感恩的,永宁县待他们好,他们自然愿意回馈,不论裴县令想干什么,他们都无条件支持。

  这事儿栖族人知道,永宁县百姓当日也从成四等人口中得知了。底下的不少人都在默默使劲儿,谁也不想被人比下去。

  裴杼对此颇为自得,永宁县县衙虽然不大,在当地好歹算个热灶。说来说去还是得挣钱,只有钱够用,才能养得好这些百姓。

  只是高高兴兴回到县衙的裴杼,却没想到还有个噩耗等着他,自己好不容易才弄来两个教书先生,还没捂热呢就先丢了一个。

  晴天霹雳,不外如是。

  裴杼怎么都想不通,他明明已经应承过那么多,为何徐征还是执意要走,因而追问道:“可知他走多久了?能追得回来吗?”

  郑兴成嘲讽:“都跑了还追什么追?好歹是个县令,别总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这人摆明了瞧不上永宁县。”

  其实郑兴成也不懂,他们上下赚钱赚得好好的,裴杼突发奇想又要去教人识字,这明显就是一个赔本买卖。幸好那个徐征走之前,给他的两身衣裳还没有做好,否则岂不是亏大了?

  丁鲤听着尴尬极了,徐征一走,他其实也有一些无地自处。听到郑大人这么说后,更是汗流浃背了。

  好在裴杼立马安抚了他:“也罢,他既然有心离开,强留也无用。你在此处安心待着,左右书院即将建好,总能请到新先生。远的不说,单是出门我就碰到了一位愿意来永宁县教书的先生。”

  丁鲤忍不住环视一眼,却并未看到生人。

  “华先生此刻正在收拾行李,稍后便至。”裴杼也有心给众人正式介绍一番,等华观复整理好屋子后,便趁着晚膳之际将众人都叫出来见一见。

  江舟等已听裴杼吹嘘过一轮了,可任凭裴杼吹得再厉害,江舟依旧反应平平。他还是那句话,永宁县这等穷地方,怎么可能会有什么名士?即便是幽州,也没几个能称得上名士的。

  华观复也是无所谓见不见衙门的人,他自从来了幽州便一直独来独往,不屑于经营什么人际关系。之所以愿意露个脸,还是看在酒的份上。

  人一到,便被裴杼毫无分寸地拉到了众人跟前,听他兴致勃勃地帮自己引荐:“瞧,这便是我寻来的华老先生,你们日后可要尊重一些,别怠慢了他!”

  “嗤——凭什么?”江舟不客气地先笑了一声,这才抬起眼,漫不经心地往上扫过。等定格在那人脸上之时,江舟却忽然怔住,随即身子前倾了几分,仔细辨认。

  王绰也微愣。

  须臾,王绰端详的目光又落在了裴杼身上。他从前只觉得裴杼偶尔气运深厚,却没找到他的命真的能这么好,随手一捡,便捡到了一个名满天下的大儒,这该是何等的运道?他果然没选错人。

  岂不知对面的华观复也像是见了鬼一样,若不是见鬼,他怎么能看到死人呢?一个太傅、一个大将军,两个早死在流放途中的狠角色,如今竟然活生生出现在他眼前!

  直到裴杼再次开口介绍,华观复还在云游天外,后来听到了沈璎的名字,华观复才回过神,反复打量了一眼。这位也姓沈,还跟那两人站在一块儿,该不会,是沈将时的女儿吧!

  沈璎淡淡的点头微笑,似乎是在回应。

  华观复:“……”

  更吓人了,他得缓一缓。

  旁边的裴杼还在吹嘘华观复的画技有多么出众,顺带忽悠一下丁鲤,让他好好干活,得空了还能跟华先生切磋一下技艺,只要学到一星半点,将来也不用愁了。待以后书院建好,他便是最大的功臣,早晚能桃李满天下。

上一篇:这王是非当不可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