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五年,我登基了 第69章

作者:一七令 标签: 种田文 基建 穿越重生

  裴杼定定地看着对方。

  黄柄吓得连忙服软:“下官明白,下官这就去办!”

  退下半步后,黄柄便正式接下了这份苦差事,江舟还留下两个小兵在旁盯着,未免黄柄这些人敷衍了事。

  城外灾民刚进城没多久,一直装死的太守马巍远跟着就派人过来接应,立马让城中最大的庙宇开门迎接灾民。

  灾民有数万人,光是寺庙的屋子可住不下,最后州衙附近的书院、酒楼、茶馆所有能装人的地方都被挪用了,即便许多地方是私产,可州衙发话了,谁敢违抗?

  等到了州衙,灾民已经被安顿得差不多了,只剩了十来个,被裴杼带去了衙门。

  守门的差役知道不合规矩,但是全程不敢说一句话,像根木头一样守在那儿,眼观鼻、鼻观心。

  不多时,沧州太守马巍远携别驾与诸官员迎了过来。

  马巍远是齐霆提拔上来的,据他所知,裴杼也是齐霆提拔上来的,他本以为裴杼能给他三分薄面,不想刚碰了头,裴杼便劈头盖脸地问了一句:“衙门尚有多少余粮?”

  马巍远被问得一懵,缓过神来之后也发现裴杼来者不善了。

  他斟酌着道:“今年年景不好,衙门先前为了赈灾,将粮食都用光了,因而衙门中并无余粮,就连这些日子施粥的米都还是从各处借来的。因为借到的粮食不足,故而赈灾的粥也就稀了点。”

  马巍远还不忘给自己找补。

  裴杼笑了一声,他若是信这话就是傻子,眼下事态紧急,裴杼也不想同他议论仓库的粮食,于是直接问道:“后厨在何方?”

  马巍远一愣。

  裴杼不容置疑:“速速带我前去。”

  马巍远已十分不悦,但是想到对方手里有圣旨,只好认命地将裴杼带去后厨。

  江舟进去之后便四下翻看,没多久便搬出来十袋米。

  沧州衙门的人脸都黑了,陈司仓连忙上前:“裴大人您这是要做什么,这个是州衙这些日子的口粮!”

  “做什么?自然是赈灾了!”齐鸣直接跳出来,他早就忍无可忍,这些人可无耻到连他这么个纨绔子弟都觉得无耻!

  陈司仓据理力争:“这是州衙的粮食,不是赈灾粮,您将粮食用光了,州衙上上下下几百号人都喝西北风去吗?”

  “人命关天,外头那些灾民再不吃饭就要活活饿死了!”齐鸣瞪着他们。

  裴杼比他还要干脆,直接让江舟带着两个小兵搬米。

  马巍远并未阻止,但神色也不大好,裴杼转身:“朝野都对沧州灾情议论纷纷,灾民伤亡愈重,沧州州衙诸官员的罪责越深。马太守,你也不想让自己头上这顶乌纱帽不保吧?”

  马巍远顿了顿,旋即似乎有了服软的迹象,甚至拦住了不平的官吏,同裴杼道:“那是自然,裴大人拿主意就是。您奉旨办差,我等岂敢不从?”

  劫了州衙的米,也不过就是让今天的粥稠了些,让这些灾民暂时吃了一顿饱饭而已。

  裴杼去看了州衙借过来的粮食,若是按着他们之前每日施粥用的量,还够六日用,但是起码要再饿死一片人;若是按着裴杼的用法,不过只够两天。

  如今除了粮食不足,衣裳也不够。但好歹都住进了屋子,只要关好门窗,供应热水,不至于像之前一样被活活冻死。当务之急,还是要有粮食才行。

  当晚,裴杼等到了郑兴成与沈璎二人。

  二人一路过来也见到了沧州灾民的惨状,就连郑兴成这样自诩冷血之人心中都怪不自在的。不过他也没就此事说什么,提的都是沧州衙门的事:“据王载所言,这位马太守在沧州衙门极得人心,上上下下都对他唯命是从,沧州的富商也似乎同他走得也近。只是这回不知怎的,富商们竟也不借多少粮食,放任灾情蔓延。”

  裴杼问道:“可有人同他不睦的?”

  “非要找一个的话,只有钱别驾早年间同他有些争执,但如今两人行事有商有量,看不出还有龃龉。不过王载又说了,这位钱别驾从前家贫,同马巍远冰释前嫌后,家中日渐富裕,如今在青州老家已经攒下了良田千顷的家私。”

  “马巍远呢?”

  沈璎摇头:“未曾听闻他家中有多少田产,且此人往日吃喝用度一应从简,底下的县官恭维他两袖清风,是不是再好不过的清官。”

  裴杼撑着脑袋,沧州衙门若是利益牵扯太深、内部铁板一块,他还真不好查。就好比当初他初至永宁县,用郑兴成的罪状拿捏他搬空税粮,最后栽赃到胡人头上,刘岱派人过来查,也没查出什么端倪。

  裴杼不死心:“这回没打听出来特殊的?”

  郑兴成高深莫测地笑了笑,凑近裴杼:“还真有一件呢,王载当初频繁来沧州衙门求粮,曾经看到城里有名的粮商给州衙的官员塞钱。这种时候,自然是衙门求着粮商想要借粮,怎么反倒是粮商给衙门行贿,要顺着这条线查下去,肯定能挖出点什么!”

  听完,裴杼也终于来了精神。

  就怕没有方向,只要有了方向,再难他也得查!

第86章 实情

  郑兴成跟沈缨顺势留下, 在城中调查州衙与粮商究竟有什么不清不楚的关系。

  临走前,郑兴成还在直勾勾地盯着江舟,他真的很希望铁牛先生能跟他一起查案, 但是想也知道不可能,人家肯定以保护裴大人为要。叹了一口气, 郑兴成也无可奈何。

  沈璎回头,不耐烦地喊了一声:“还不跟上来?”

  郑兴成愁眉苦脸,活像个小媳妇一样, 唯唯诺诺地跟过去了。

  不满归不满,但是丝毫没耽误二人办事。

  裴杼则带着齐鸣负责赈灾, 与此同时, 幽州也派了一支二十人的小队前来护卫。与其说是护卫裴杼,不如说是做给其他人看的,守着裴杼的话,江舟一个人足够了。

  幽州的人只负责监工, 办事儿的还是沧州的人。

  尽管沧州衙门的人跟裴杼面和心不和,可裴杼毕竟手握圣旨, 底下的小官儿一直提心吊胆地办着差。谁都不想当那杀鸡儆猴的鸡,差事办得不好, 裴太守若是奉命斩人,他们求情都没处求去。

  于是灾民们很快便发现, 自从幽州的裴太守过来之后,他们的日子立马好过了起来。

  粮食有限,每日只能喝粥, 但至少也能喝到七分饱,不像以前那样,分到的粥清得跟汤水一样, 碗里甚至找不到多少米来。

  且因为有裴太守,他们也住上了不漏风的房子。

  众人心中十分感激,裴太守待他们越好,他们越是想不通,为何同样是太守,幽州的太守便愿意施粥,愿意放他们进城,自家的州衙却对他们弃之如履。他们也是沧州的子民,若非实在熬不下去,他们也不愿意给州衙添乱,实在是走投无路了,别无选择。可来了之后,州衙的做派却总叫人心寒。

  “若是能去幽州就好了。”看着裴杼走过去后,有人小声嘀咕,“听闻永宁县的驻军可以帮忙开垦荒地,甚至那边的百姓也都会帮忙。之前归顺的栖族人,他们的地便是县城里的人帮着开垦的,你说咱们若是过去的话……”

  有不少人也跟着若有所思,旋即便有人点醒了他们:“想什么呢,家里的田地不要了?”

  众人收回了念头,永宁县再好,可这事也就想一想罢了,没有多少人真会放弃自家这一亩三分地。

  天下最苦的便是他们这些小农了,将田地看成了命根子,但累死累活,地里的出产却少得可怜。若是年景好尚能果腹,年景不好,譬如今年这种灾害连连的时节,那便得活活饿死。他们逃命前,家里最后那点粮食都已经吃完了,浑身上下最值钱的便是还捏在手里的地契。

  熬了这么久,险些撑不住要将这地契给当出去,幸好裴太守过来了。有了地,来年依旧还有指望。

  众人压低声音讨论着朝廷的赈灾粮还有多久才能到,酒楼的掌柜跟小厮见他们声音稍大,立马瞪了过来。

  灾民们瞬间噤声,再不敢多言。

  沧州受灾百姓实在太多,被分到了城中各个地方。若是寺庙书院那等地方也就算了,大不了不开门,也影响不到什么。可酒楼、茶馆这等地方可是要做生意的,如今这么多灾民一齐涌入,掌柜的对此很有意见,每每见到这些灾民都觉得心里窝着火,觉得晦气极了。

  灾民知道自己不讨喜,因而都不敢大声说话,只除了施粥时在外走动,平常都是缩在角落中,低调至极。

  裴杼看着这一幕着实难受,他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又逼着马巍远想法子,将放粮的仓库清出来,让众人进去住。

  马巍远本能地不愿意:“裴太守,这可是州衙的粮仓!”

  “那又如何,里面有粮食?”

  马巍远黑着脸说了一句“没有”。

  “既然没有粮食,还有什么好防备的?”裴杼刺了他一句,立马叫人拿来钥匙,直接开了粮仓。

  看管粮仓的几个差役也被裴杼给拿住了,钱别驾十分紧张,但看到马巍远不动如山,也渐渐淡然下去。

  太守如此,应当不会出岔子。

  粮仓确实没有粮了,只剩下一些陈年的谷子,总共加起来也不过只有两三袋而已。这么大的粮仓,看守的这样仔细,竟然只有两三袋陈米,说起来都叫人匪夷所思。

  可整个州衙却都一口咬死,所有的粮食都拿来赈灾了,据他所知,沧州附近灾民涌入州城也不过只有半个月而已,何至于将偌大的州城都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编谎话也不编得仔细些。

  灾民们从酒楼茶馆里挪了过来,暂时在此处歇脚。

  粮仓干燥防水,闷是闷了点,但是够住。

  裴杼让灾民们放心在此居住,安抚他们,朝廷派来办案的御史不日便到,赈灾粮应该也能很快下来。

  等熬过了最冷的这段时间,明年一开春他们便可以拿到赈灾的种子回去播种,再想法子将家中的房子修好,这个灾年也就算过去了。

  裴杼这话多少有些安抚人心的意思,但是灾民们最吃这一套,只要有一丝希望,他们都不会放弃。

  马巍远听到了底下人一字一句重复裴杼的话,听完后,他还没开口,钱别驾便先嘲讽起来:“到底年轻气盛,说话也不过脑子,来日若是领不到救济粮,看他要如何收场!”

  钱别驾对朝廷送过来的粮食不抱任何期待,若是有粮,肯定一早就送来了,还用得着裴杼来赈灾?

  马巍远轻飘飘地看了他一眼,敲打道:“人家到底是钦差,多少放尊重些,他若是想做什么便让他做,你我只需全力配合即可。”

  钱别驾心中不屑,裴杼那小子都不曾尊重过他们,他凭什么要尊重裴杼?

  “眼下距离开春还有两个月,灾民只会越来越多,这些事又岂是你我配合便能解决得了?真到了粮食吃尽的那一日,不信裴杼不从幽州拿粮。他若是不给、或者给得不够,这副一心为民的虚伪面孔可就被彻底撕开了,届时看他如何还能踩着咱们立名声?民怨沸腾之时,便是裴杼的反噬之日。”

  钱别驾对裴杼的恶意不可谓不大,怪只怪这人来得突然,打破了他们的好算盘。

  大概是背后说人说出了是非,当天中午,钱别驾便被裴杼给盯上了。

  裴杼也不绕弯,直截了当地吩咐他办一件事,那便是借粮。

  裴杼手头的粮食不够用,必须要找富商大贾借,还必须要以沧州的名头借,否则这笔账便说不清了。马巍远滑不溜手,又与裴杼同为太守,裴杼知道自己说不动他,即便说动了也是阳奉阴违,于是只能将主意打到这个查到端倪的别驾身上。

  钱别驾听得脸都黑了:“裴大人您可别站着说话不腰疼,若是能借州衙早就借到手了,何必等到今日?”

  “旁人借不到是旁人不中用,钱别驾本领过人,定然能借到。”

  钱别驾笑意不达眼底:“何以见得?”

  “区区五年时间便在老家攒下良田千顷,有这份本事,何愁借不到粮食呢?”裴杼反问。

  钱别驾笑容顿收,警惕地望着裴杼。他初至沧州,且一直因为赈灾忙得脚不沾地,查案这种事根本来不及做,何以对他老家的田产知道得如此清楚?究竟是衙门里面出了内鬼,亦或是……鲁城县那个王载?

  可王载几时又对他家里的事知道得这么清楚?是他太不小心了吗?

  心中有鬼,钱别驾再对上裴杼时便小心谨慎了许多。

  裴杼突然说了一番似是而非的话:“天下哪有查不明白的案子?哪有天衣无缝的假账?这里头的事情一旦掀开,少不得得要有个替死鬼,别驾大人别总轻信别人,什么时候冤死了都不知道。”

  钱别驾怒极反笑:“你少挑拨离间!”

  “我不屑于做这种事,可你想想,你的把柄稍稍打听就能知道,他的呢?”

  钱别驾神色几经变化,裴杼的话确实让他想起了一些不大好的事,这里面的脏活累活都是他出面,马巍远几乎从未经手。

  有些事不查也就罢了,可一旦被人捅破,那就不得不深思了。

  可钱别驾也不可能仅凭几句话就改变了立场,他只冷着脸道:“我同城中的富商向来不熟,最多只能借三天的粮食。”

  “借到再说。”裴杼的态度十分轻慢,似乎根本没把钱别驾的话放在心上。

  钱别驾攥紧拳头,却在触及裴杼身旁的大块头之后又默默松手。

上一篇:这王是非当不可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