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 第71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下属点头:

  “三千多人去喊门,他还能怎么办?!

  刘地主家有五个粮仓泡水了,共计有五百石新下的麦子。

  他的管家说:明日一早,会以两成的市场价对外销售。

  现在已经有好多人在他家门口排队了,这也是我们最快能买到便宜粮食的门路了。”

  黄姓头目震惊脸:“低于市场价八成?”

  下属挠了挠头:

  “刘地主家泡过水的麦子这几天都长芽了!他要不贱卖,那些麦子再放几天更是没用了。估计也怕那三千多人一直赖在他家不走。”

  原来如此!

  佘氏等几个煮饭的媳妇子,都被官差们找来问话。

  “麦子发芽了还能不能吃?”

  “连续吃个十天半月的会不会中毒?”

  “若是能吃,买回来又该如何处理才能长时间保存?”

  城里人.世家媳妇子们都什么家庭出身?

  她们哪有机会吃发芽的麦子哟。

  一问三不知,面面相觑干瞪眼。

  甘明兰:发芽了的麦粒?

  那不就是做麦芽糖的原材料之一么!

  前世古村寨的老人们哄孩子,最常做的就是这个了。

  她自己不嗜糖,全是为了自家小崽子。

  甜甜的麦芽糖,妥妥的哄娃神器啊!

  便宜的麦子,必须买!

  对此,她有话说:

  “发芽了麦子还能吃!但必须经过仔细的清洗,把麦子表面的杂质去除,并将麦子煮熟或蒸熟后再食用。

  不过,这样的麦饭吃多了会腹胀,不宜多吃。

  若想保存时间久一些,可以在清洗干净后放进锅里翻炒,把麦子全都炒熟了再磨成粉......”

第68章 趁火打劫

  关于发芽的麦子有哪些吃法,民间自有高手在。

  两成的市场价,最是动人心。

  陆川县有便宜粮待售的消息,如一阵狂风吹了出去。

  一传十,十传百。

  连夜赶来刘地主家门口排队的流民,越聚越多。

  他们相互激动的确认着收到的消息,眼巴巴的坐在露天地面上盼着天明。

  等粮回去下锅的,天还没亮就冲着刘地主家大门高嚷。

  “开仓,开仓!”

  “售粮,售粮!”

  刘地主的管家被吵得一夜未合眼。

  只想赶快清完库存,让这些流民离开。

  寅正(凌晨4:00)。

  刘地主家的仓库大门缓缓拉开。

  没有零售。

  没有限购。

  整袋起卖。

  五百石粮食,太阳还未升到半空就被抢购得干干净净。

  隔壁兴武县的流民赶来的时候,啥都不剩。

  流民们哭了:

  “呜呜呜,我们半夜得了消息摸黑就赶了来,紧赶慢赶终究还是错过了!”

  “嘤嘤嘤,我们三天都没吃过一口粮了。刘地主行行好,再给我们开一仓粮吧!”

  “啊啊啊,两成市场价实在太香了,发芽的麦子我们也爱吃啊!”

  “......”

  看这些人实在可怜,一旁看热闹的陆山县流民,就给他们出的主意。

  “你们莫要在刘地主家门口纠缠啦,人家刚都放了五百石粮出来,算是仁至义尽了。”

  “领头大哥法子多,最见不得咱们这些人受苦!你们赶紧找他想法子去!”

  兴武县的流民赶紧抓着领头大哥,就开始疯狂的吹彩虹屁。

  只把领头大哥捧得晕乎乎、美滋滋。

  带头大哥能怎么办呢?

  兴武县的山体垮塌更严重,还不知道被埋了多少条人命。

  本就不多的良田还都遭了殃。

  流离失所的百姓只比陆山县还多。

  总不能让他们白来一趟,空手而归。

  领头大哥责任感油然而生,大手一挥:

  “走,我领着你们讨饭去!咱陆山县除了刘地主,还有张地主、马地主、赵地主......”

  兴武县流民们一呼百应。

  兴冲冲的随着带头大哥去敲门。

  就是吧,其他地主家的粮仓没有进水。

  好好的粮食,他们怎么可能同意两成市场价销售呢?

  傻子都知道全国大范围洪涝的情况下,各地的粮价会暴涨。

  这样的机会,十年难得一遇。

  他们得抓住时机发大财。

  大地主们将所有的家丁、佃农们都叫来了家中。

  粮食最多的两家,还请来了忠威镖局的所有镖师。

  本意是防着流民们趁火打劫。

  但全部加起来才百十来号人,如何能与数千流民抗衡?

  两日时间不到,领头大哥麾下就已经集结了五千多流民。

  这些人。

  上午去张地主家叩门讨饭,下午又跑到赵地主家求留宿。

  妇人和小孩们在地主家门口哭诉:哭自己的家园被洪水冲毁,田地绝产云云。

  青壮们搬来了大石块,一个个的摞起来。

  然后站在石

块上,和围墙内的地主家丁们打招呼,发出一阵阵的怪叫。

  这种阵仗,谁家不憷?

  家丁和请来的镖师们向主家请罪,他们是真的拦不住。

  拦不住,那就进来吧。

  可五千多流民一顿饭就要吃掉,一千多斤粮食和几百斤蔬菜肉类等。

  三两顿的还罢了。

  流民们专挑那好说话的欺负。

  伙食越好,去得越勤。

  身家再厚的地主,也抗不住这般造啊!

  直把整个陆山县的地主们,折腾得苦不堪言。

  最先松口的是张地主。

  他同意以高出市场价三成的价格卖掉一百石小麦,换流民们再不去蹭饭。

  高出市场价三成,还在兴武县流民们可接受的范围内。

  再多,他们也吃不起了!

  才买过市场价两成麦子的陆山县流民们,可不是这么想的。

  他们还指望着人多,将市场价给打下来。

  如何才能师出有名呢?

  带头大哥新收的狗头军师,就出了一个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