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231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桐桐:“……”其实也没有更坏吧!小孩子的小心思,咱明白!她就是给你耍赖呢!孩子嘛,知道你身上有钱,一到了集市上就叫你给买这个买那个的。嘴上说着借,可这种零碎钱,当婆婆的好意思要?人家也就没打算真心给你还。

  她花的多了,其他人就花的少了,总之占便宜的还是她。

  这小心思……你当成大事吧,不值当,那咋办?

  记账就是告诉你,别管你还不还,我这里有账目的!回头在其他地方偏着别人,你别来问我为什么,我的账目是经得住算的。

  一人一个对付法,这个儿媳妇就得这么对付。

  县城收购站的司机在边上笑:“大姐,我妈要是有你公道,我的日子就太平了。”

  “我这婆婆当的还行?”

  “这还不行?那啥样的行?”

  “行啥呀?”

  说话的是润叶她姐,叫李秋叶。

  姐俩长的三四分相似,这会子在供销社门口等着自家妹子,见人来了,先问说:“给了么?”

  润叶噘着嘴,“我说不去,你非叫我去!”

  “没给?”

  “给了!”润叶把钱亮出来叫看,“可我婆婆又给记在工作的本本上了。”

  “叫你还?”

  “没说!”但记账了,“不过,我婆婆还行!”

  李秋叶一撇嘴,这才说了一句:“行啥呀?”

  “这不是给钱了么?”

  李秋叶嗤的一笑,“你别傻了!你婆婆跟你丁是丁卯是卯的,我就不信跟你家那大嫂子也是丁是丁卯是卯?背地里给了多少,你知道?”

  “没有!我那大嫂子老实,一套话就知道了。”

  “面憨的人心都奸!”李秋叶递了一把瓜子过去,一边叫妹妹去买润面油,一边说,“你姐夫家里也弟兄四个,我跟你说,我把我那公公婆婆摆置的顺溜了,他们一家子谁敢不顺我的心,我就闹给他们看……”

  润叶磕着瓜子,“我家还行,大面上是公道的。”

  “我家那老不死的,家里收了鸡蛋,偷着给老大的孩子吃……叫我撞见了!我一把给抢了,往我嘴里一塞!孩子咋了?我们结婚迟,要孩子迟的就活该吃亏?我不光吃了那个鸡蛋,我发狠还把下蛋的母鸡宰了一只给炖了。打那之后再没有谁敢吃一个鸡蛋。”

  润叶:“……姐夫没打你?”

  “那老不死的哭闹,叫你姐夫打我!你姐夫……借他俩胆试试?窝囊废一个!我说我婆婆,我说你也别哭了,就我这泼妇能嫁你儿子,你就烧高香吧!谁叫你生的儿子窝囊呢?他儿子要是出息,我把她当祖宗伺候;他儿子没出息,那她就忍着,鳖是啥,她就得是啥!”

  润叶:“……”我可不敢!我婆婆也不那样。

  “你呀,就蠢的很!你就不该分家。你公婆还年轻,瞧着你公公现在也没事了,这往后人家的日子要好过的多。你婆婆顾着那三个小的了,你们两个大的就是吃亏的。”

  润叶:“……”她慢慢的嗑瓜子,没接话。

  “你大姑姐也是,给了她就好意思拿?”李秋叶嗤的一笑,“那将来指望姑娘给养老呗?要是我,我就把丑化说到前头,你给你姑娘,行!你给!但等将来你们老了,我把你往你姑娘家一扔。看人家肯不肯养!女儿是养不家的,给多少那都是外人,屁用也不顶。”

  润叶听着,没接话,只买了润面油,往衣服兜里一装,把找回来的钱装好,跟着去看热闹去了,外面闹哄哄的,聊不成了。

  桐桐忙着呢,喇叭上喊啥她也能听见。忙完了,她还抽空去找了棉站的魏红。

  之前推了魏红一把,救了人了。魏红给了一块布,留了工作单位和名字!这几天魏红听说了自己的事,还专门来了收购站一趟,送了两个猪油包子。

  桐桐委托魏红,看能不能买点棉花。

  这个还真能,魏红从采购科给想办法,足足弄了一百多斤的棉花。可以说,寄来的钱全买成了棉花。

  金寿和金喜在外面等着下班,一百多斤,娘仨个趁着天黑以后才往回走的。

  之前桐桐又从村里买了好些自家织的老棉布,这种布是发黄的白,得自己染。

  四爷这几天在家,又做简单的木工,西屋的炕上就能简单的把棉花给弹出来。冬天零下十几度,零下七八度,没有棉衣御寒,真就遭罪了。

  一家子都需要换棉袄棉裤,就是嫁进来的新媳妇还不是一样,棉衣看着是新的吧,可只是挂了个面子,里面还是老棉花,一点也不保暖。

  爷几个忙着把棉花弹出来,桐桐在那里规整布。就算算棉衣需要多少布料。

  她一个挨着一个给量了尺寸,润叶看了看,笑着,满是说笑的语气:“妈,那嫂子可占便宜了!嫂子比我高,比我壮……布料是不是比我用的多。”

  牡丹没多想,只憨憨的笑:“那我就多占一点便宜。”

  润叶又说:“那我可不能叫你多占便宜!妈,我要把棉袄做长一点,暖和。”

  桐桐:“………”

  她说润叶:“这是棉袄,是套在里面的。棉袄的长短就这样了,你这棉袄长了,比外套还长,等将来你做外套的时候,做的长了不好看,做的短了遮挡不住棉袄,这好看吗?”

  再说了,别管长短,每个人多少棉花这不是一样的吗?你的短,你的就厚实呀!厚实了暖和,多简单的道理!

  润叶低着头,一副忙着去染布的架势:“现在哪做得起外衣?能有一件新棉袄,暖暖和和的,比啥都强。”

  桐桐:“……”这要是我闺女,我就忍不住上手了。但是媳妇不能打,打了就结仇了!等闲还不能直白的说,说了也会记仇的,轻则不搭理你,重则将来有一支的子孙后代非把这个奶奶当成老虔婆不可。

  她啥也没说,不就是要一样的布料吗?行!给你做的跟牡丹的一样长,你不嫌弃费事的话,将来再自己去改棉袄吧。

  金禄在一边卷棉花,把金寿、金喜和小意撵去看书去了,他听见那边自家妈和媳妇的对话了,于是,一下一下的斜眼看润叶。

  四爷把手里的棍子轻轻的打在金禄的手上:干啥?

  金禄不言语,结了婚就有了后悔的感觉,且越来越强烈。

  四爷却说金禄:“争吃抢喝,争长论短,这不全是人家的不对。”

  就是她的不对!

  “先是你的不对!”四爷哼了金禄一声,“男人嘛,有本事能挣来,你媳妇就看不上这三瓜两枣了。要啥有啥,她就不跟人争了!你们要各个有能耐,不叫家里的女人作难,她们妯娌自然就和气,你妈也就省心,不用怕摆不公正。”

  所以,瞪你媳妇干啥?娶回来了,你自己选的,就好好磨合着过。人总是会变的,多多少少的,总能有变化。背后教妻,你教好了,就慢慢订正过来了。

  哪里一不顺心,就先找女人的事,这叫本事?

  金禄不敢说话了,吸吸鼻子蹲在一边好好干活去了。

  这事把牡丹弄的不自在,对自己的身材越发自卑,长这么高,这么壮,这费布料……她说:“妈,往回缩一缩,棉袄贴身了暖和。”

  桐桐拍她的脊背:“挺胸抬头!”憨憨人一旦反应过来,心思就重。

  高高兴兴的给做身棉衣,看这事给闹的,这俩之间差多少呢?

  差二寸——只差二寸——也就只因为这二寸!

第1348章 世俗烟火(17)三更

  新棉被盖上, 轻薄又暖和。

  四爷坐在炕上,盯着金禄写字,毛笔字!一根毛笔, 一碗清水, 写在桌子上,回头擦了再写。

  上过私塾的, 毛笔字自然写的不差。

  用毛笔写好了, 再换个刷子来,用刷子蘸水, 在木板上写。告诉他这种字体改怎么转合, 但想练好, 还是需要些时间的。

  四爷最好是能在家养三个月到半年, 身体彻底就好了。但基本能出门之后, 他就不愿意呆着了,“我今儿出门。”

  “去县城?”

  “嗯!去水利部门。”

  为金福的工作?

  嗯!

  桐桐低声跟四爷商量, “之前那个杀猪的小伙子,叫邱斌的那个。”

  嗯!来过一次家里, 还送了两个猪蹄,记着呢。

  “他叫人来捎话, 说是县城的屠宰场招人, 他师傅能说得上话。”桐桐朝外指了指, “杀猪声音太大, 屠宰场放在城郊。”

  四爷手一顿:“想叫牡丹去?”

  嗯!

  四爷:“……”没提润叶,他应了一声,小事上闹腾, 那大事上你就靠边。一视同仁的意思就是, 从大往小往下排, 有机会先给大的。

  桐桐又道:“这屠宰场是县城肉联厂的,河滩养羊,里面也屠宰羊,肉联厂做熏肉,生产指标还不低。没有技术的,去了其实也是辛苦活,腥味臭味,一般人都遭不住。”

  但这种地方,工资高,福利好,跟种地比起来,这工作就真的是好工作。

  桐桐转为正式工了,年底了,单位叫准备发言稿,有这么两三天的时间,她跟四爷一块去了县城了。

  四爷的情况看起来确实不好,找到水利局,然后把提前写好的东西放在领导的面前,“我得来一趟,能下炕之后我第一时间就来了!是这样的,关于受伤的原因,我得来说清楚。我怕当时负责工地的领导因为这件事被处分。这件事是咱们施工探勘的问题,并非是咱们指挥不当的问题……”

  这位局长姓马,愣了一下,他拿起了这份东西,然后看了下去。这是工作在第一线的农民兄弟反映的真实情况,他认为是勘探过程中,为了缩短距离,而忽视了工程的施工难度,并且没有对此做出预判和情况说明。

  马局看着这个东西,就听这人又说:“……就怕负责的领导被处分,我来说明问题!这个材料,我写了好几份!如果您不方便转交,我可以将材料寄给地区,寄给省里……”

  人才呀!这材料写的,高明呀!我们是出事故了,但绝对不是我们一方的责任,这可是第一线的施工人员写的第一手材料。

  马局就说:“这份材料写的非常好,如果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以后得工程这都是有好处的。”

  四爷就拿出另外两份来,信封口都是开着的,但邮票在上面,“我身体还没恢复,这材料就麻烦您打发人寄出去吧。”

  马局接了过来,将里面的材料取出来看了看,除了称谓不同之外,内容都是相同的,跟自己手里的这一份是一致的。

  他叫了办事员,叫他马上去办事。

  等门关上了,马局亲自倒了热水过来,“金同志要是有什么困难,要提呀!为了工程受伤,早该打发人去慰问,可惜呀,工程的问题一直在反思检讨,还没有来得及去看望你。”

  四爷替对方朝上反应问题,对方主动过问有什么诉求,大家心照不宣。

  “不敢提要求!我这身体以后是不能参与咱们的水利工作了,听说以后还要安装自来水,我就跟我儿子说,要是你能有幸参与这样的工程,这是大荣幸呀!这可是见证几千以来国人吃水变革的历史进程……”

  马局便懂了:“是啊!水利工程,功在当下,利在千秋。这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也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参与。”

  然后隔了一天,大队收到两份招工通知,一份是自来水公司,一份是屠宰场。

  叶贵阳点了点着两份招工通知,递给老支书:“瞧瞧!瞧瞧!”

  老支书就笑了:“咱也不知道人家拜的哪个庙门,但这本事是真不小。”

  两人亲自给送去,也在荒地上喊人:“金福——牡丹——快回家!招工通知到了。”

  牡丹正把蒲根往筐子里捡呢,这玩意晒干了能换盐。

  结果那边队长喊,边上一块干活的小媳妇‘哄’的一下就议论开了:“招工?哪里招工?牡丹,啥时候招的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