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246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自家男人都说了, 别看着太嫂子好像多能干似的, 可那丢的都是大哥的脸。一个大男人叫媳妇在外面混,是啥有本事的能耐呢?

  叫小如去上班, 这是荣耀的事? 关家也是倒霉了, 碰到这么个亲事。不叫孩子孝敬公婆, 不叫姑娘伺候姑爷, 这到哪说都是没理。

  小意考出去又怎么了? 将来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关金家啥事?再宝贝, 那受益的也是外姓人, 一点也分不清里外。

  罗宝琴倒是真不艳羡妯娌能工作,也不羡慕侄女们工作的工作, 上学的上学, 她就只想叫女儿嫁个好婆家, 一辈子有饭吃。

  只要孝顺公婆, 伺候好丈夫, 给夫家生儿育女, 温顺些, 忍让些, 这日子都能过。

  秋红能被这个金家二嫂子气死:“你也干活了, 你干了活就应该吃饭!不是谁养了你, 是你自己养活了你自己。”在哪干活不给口饭吃呀? 就只有这种夫家的饭吃的嘴难下咽。

  但是罗宝琴不这么觉得, 她只说:“秋红妹子, 这是我家的事! ”

  秋红直接去金花屋里,金花刚才躲在窗口看, 这会子见人进来, 她急忙在炕上盘脚坐好, 红着脸低了头。

  秋红问说:“金家, 婶儿问你, 你想不想走出去……”

  金花不敢言语, 只不停地搓着衣角。

  “你还想过你奶你妈的日子吗? 她们今儿的日子, 就是你将来要过的日子。你要不能走出去, 你妈今天的样子就是二十年后你的样子, 你奶今天的样子就是四十年之后你的样子……”

  金家激灵一下, 跟蚊子哼哼似得说了三个字:“我不敢。”

  又是一次无功而返!

  沈惜跟着从这姑娘的房间里出来, 看见了规矩的站在男主人面前的中年男子, 这就是金安吧。

  她想起了林桐的丈夫金镇, 他像是正值壮年正蓬勃旺盛的大树, 枝叶繁茂欣欣向荣。这个作为弟弟的金安像是坟头的老槐树, 一半被雷劈了, 树干黑漆漆的一片, 看着有枝有叶, 但其实内里已经腐朽。

  不得不说, 这个家庭是极具代表性的! 一个追赶机遇, 新社会如雨露甘霖, 滋养的他们焕发了新的生机; 一个残破守旧, 固守己见, 不肯从老壳子里出来。

  张腊梅陪沈惜回公社, 就说:“基层的工作就是这样的! 下一步我会亲自盯着, 金花还有俩哥哥, 到底是年轻人, 脑子更容易转弯……”

  是啊! 整天坐在办公室是不知道基层的样子。这个见闻, 给她提供了足够多的创作素材。

  张腊梅又说起了林桐找她说这个金花的事, “……她做到这一点, 十分难得! ”

  是啊! 难得。

  了解的差不多了, 沈惜才跟桐桐告辞, 并且赠送了一支钢笔, “以后若是回省城, 千万记得去找我。”

  “好! 下次一定去。”

  沈惜没有直接回省城, 而是又去了市里, 去了金寿他们兄妹三人的学校, 得到允许后调取了三个人的试卷和成绩。

  她把试卷拍下来, 这些可都是极好的素材。

  这些能说明孩子们都是思想进步的青年, 他们愿意为这个崭新的国家工作, 服务, 奉献!

  这个人物太饱满, 甚至不用雕琢, 不用艺术加工去升华, 而是林桐本身就很好, 她足够闪耀, 只要将这些经历完整的写出来, 把她的故事讲好就可以了。

  电影嘛, 周期挺长的。这事过了之后, 慢慢的就被淡忘了, 日子总还是得过的。

  八月底, 要送三个小的去上学。

  羊皮的褥子没有, 用兔皮给拼出三条褥子来, 至少隔潮。每个人一床被子, 这个真没多的, 把家里盖的拿去就行了。就现在这就学条件, 必然是很艰苦的。

  把棉衣都带的都带了, 暖水瓶, 洋瓷杯子, 一人两个洋瓷碗, 一双筷子。脸盆毛巾, 牙缸牙刷牙膏梳子, 包括洋碱都一人准备了两块。

  牡丹把一包袱的鞋都拿上, 有单鞋有棉鞋, 还有草鞋, 要是下雨下雪了, 草鞋穿在单鞋外面不容易脏鞋。

  她看了金福一眼, “第一个月去, 啥也没有! 咱拿点钱吧。”

  行! 听你的。

  他把做好的箱子摞起来,这是给三个做的木箱, 放在宿舍能放自己的东西, 平时锁起来, 每个上面都带一把锁子。木板是找同事从家具厂弄来的废料, 麻烦一点, 拼凑拼凑, 凑了三个箱子。

  今儿跟人说好了, 搭供销站的车回去。

  在门口等了半个小时, 车来了, 金禄和润叶, 还有小如都在车里呢,在下面接着东西。

  润叶背了个包袱, 坐在车厢里拉开叫牡丹看, “我用旧布头给拼的……”不值钱, 就是费功夫, 搭上点线, “拼了三个床单。”

  把牡丹看的羡慕的, 这手真巧, 这颜色拼着, 多鲜亮呀, 一点也不怪看。

  她们都没问大姑姐准备了啥, 能专门回去, 那肯定是准备了东西的。

  小如没敢拿自己准备的, 怕弟媳妇攀比。自己是亲姐, 关小海对自己的工资咋用说不上话, 自己吃饭是不开销啥的, 还有从各单位挣来的福利,可以说是挣多少就能攒多少。

  所以, 她给弟弟妹妹一人准备了一支钢笔。这玩意贼贵了!

  自己拿出这个来, 叫弟妹看见了, 是不是就觉得简薄了。

  何况, 润叶跟牡丹可不一样, 牡丹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是能攒下钱的。润叶在她自己身上花销是很舍得的, 所以, 她基本是攒不下的。

  到家后, 三个孩子收了啥, 自然要跟当妈的说。

  收到二嫂的床单,很高兴。

  大哥大嫂给准备了鞋, 准备了箱子, 这也很满足, “我大嫂偷偷塞给我钱了……”没叫二嫂看见。

  桐桐了然, 各家的日子不同。牡丹怕润叶知道了不高兴, 仅此而已。

  “大姐给了这个……”钢笔!

  桐桐就笑, “给了就拿着吧。”你姐把挣来的一大半给你们买钢笔了。

  润叶的眼睛多贼呀, 这些她能看不见吗? 但是我可以当做看不见, 你们有, 那你们给! 我……我就是有, 我也舍不得呀! 我就是想吃点好的, 穿的好点, 怎么了呢?

  却不知道, 金禄送弟弟妹妹上学的时候, 临走了, 塞了钱过去, “收着, 不够了写信到单位, 哥能收到。”

  他不知道咋瞒着媳妇攒了点钱, 偷摸的补贴给弟弟妹妹了。

第1366章 世俗烟火(35)三更

  孩子们都走了,只剩下两口子了。

  桐桐胳膊一伸,挂在四爷脖子上晃悠。

  四爷就笑,揽着她由着她晃悠:“遭罪了!”这么多人在,这么多双眼睛,真的是干啥都不方便。

  他低声道:“咱俩换个地方。

  去哪?

  四爷慢慢摇着她:“往后很长时间,只跟吃有关。”得叫你吃饱,吃好,想吃水果有水果,想吃蔬菜有蔬菜,可选择的就不多了。

  建国初年,战争不断,外部封锁,吃饭问题不仅是个人、是家庭的问题,也是国家的大问题。

  为了保障国家的五谷粮食,会有大批量的农场开始开垦。

  大到北大荒,小到各个县都有自己的农垦农场。开始必然会艰苦一些,但比起这顿顿难以下咽的饭食,偷摸的不敢这样不敢那样,其实还是吃饱吃好更重要一点。

  就像是农场,也不都是下地的活。

  得给你找个安生的、清闲的地方呆着,叫你吃饱吃好。

  桐桐撒手,看四爷:“去哪?”

  “县城东边,有大概十多万亩的盐碱砂石荒地。听冯军的意思,县里决定改造这一片,建一个国营农场。”招工?

  “跟部队合建!”四爷低声道:“干部从各个单位抽调,自愿报名。”桐桐:“…”条件艰苦,未必有人乐意去。

  “各个生产大队有三个名额!”算是招工招一部分,“有技能的优先。”桐桐就说:“不如把小海放到农场,能开拖拉机这算个特长。”

  四爷摇头,咱去这地方有咱的打算,可但对于关小海来说,虽然拿了工资,可还是换了个地方种地,还更辛苦。那就不如给他放到县城!

  女婿跟儿媳妇还不一样!他还是去人力车管理所,里面蹬人力车的,原先都是县城里拉黄包车的。能坐的起黄包车的本就不多,金镇跟人谈生意,必然是用车的。当年常年包车的老张,而今是里面的一个头头,事都是说好的。再加上县城周边有了厂子,也需要能跑远道的人。

  谁有面子谁进嘛!下次关小海来,就告诉他这件事,先把他塞进去。刚好天慢慢凉了,要给人力车加棚子,要维修这些个东西,他去正好。

  行吧!这也有半年了,关家老两口换着来了好几回,关小海是得空就来。小麦收了之后,有了新粮食,关母整了一篦子黑面花卷,叫小海给小如送去了。

  黑面虽粗糙,但确实是细粮。

  这次小如回来送弟弟妹妹,关母又叫小海送来了十个鸡蛋。

  又不是诚心不过了,态度到这里,知道我们在意什么就行了。

  隔了一天,关小海又来了。秋里的嫩南瓜,这玩意高产,他用筐子背上四五个,“妈,给你放着炒菜蒸包子。”桐桐刚下班,正做饭呢,顺手就捞了个南瓜叫小海去洗:“那就炒个嫩南瓜。”

  小海洗了个最小最嫩的,又去烧火。桐桐一边切菜,这才一边说:“你爸给说好了,去人力三轮管理所,也不要你去跑,就多长些心眼,多学学维修的技术!”小海愕然的抬起头来,赶紧站起来:“妈,您看…

  “以后,城里也会有汽车,有公交,也需要司机,更需要维修。得自己心里有数,你爸只能想办法把你塞进去,能不能混的住,混的开,还得你自己。”“嗳!您放心,妈,我肯定好好干。”

  “宿舍是没有的,也不分房!你爸给找了人,租公房住,一月花不了几个钱。就算是你们两口子在县城安了家了。”“嗳——嗳_”

  关家再是如何也没想到,亲家给自家儿子找了一条路,愣是给送到县城去了。

  老关说:“你老丈人是有本事。”把那个服务社弄的红红火火的,都成了公社的闹市了,“那你看,我哪一天过去一趟,谢谢人家。”“谢啥?谢不是见外吗?”关小海就说,“您别管呗!人家是一个女婿半个儿,我就当我是个儿,不就行了。”

  老关:“”你可真是亏了你先人了!

  把关母气的:“真是有奶就是娘。

  “看您这话说的,有奶的不喊娘,那就只能等着饿死!”能给一口吃的,能活命,我喊娘咋了?不是应该的吗?

  老关气的把旱烟装不到烟斗里,“老二,男人要站在人前硬邦邦的像个汉子,就不能叫人笑话。”

  “那要是拿了我老丈人的好处,没叫人家姑娘过好日子,全塞给爹妈兄弟,这就叫汉子?这不是忘恩负义吗?”关小海坐在边上,“再说了,人家这工作是给我的,是给女婿的,不是给关家的。”

  胡说八道:“我知道,这是看见你老丈人得势了,你就看不上土里刨食的爹妈了!人家还没看不起我们,你先看不起我们。”

  “你跟我妈土里刨食,这是实情。我老丈人得势,这也是实情。那您说,拉着我跟你们土里刨食好呢?还是跟紧我得势的老丈人好呢?我就是把先人羞了,又能咋?先人也没能叫我过上好日子呀!您折腾来折腾去,也是不想叫我过好日子。那你说,我该咋办?”

  老关不言语了,被这不要脸的气的着实不痛快。按照礼节,真应该去一趟的!感谢感谢,这真不是错的!这一家子里要是出一个端公家饭碗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关母坐在炕上长吁短叹的,好半天才说:“老二,你是心狼了!你是端了饭碗,不想管这家里了。”

  “我还要咋管?我十四上开始挣钱养家,现在连小妹都成年了,我还要咋养?我帮着养了他们,那是给你们尽孝呢!难不成他们能记我的恩,将来我老了,他们能对我好?”关小海就起身,“我连夜的就去县城了,也没啥要带的。”这就是扔下父母彻底不管,自己奔前程去了。

  关母嚎啕大哭,这生了个什么孽障!这个事真不怪人家媳妇,这事一点征兆都没有,老二也是突然才知道的。他没还没来得及跟他媳妇说,他媳妇也没来得及给他挑拨。这就是个狼,才一有前程,就立马把爹妈都舍了的狼。

  关小海扛着自己的被褥,衣裳也没两件,绳子一绑,肩膀上一挂,这就能上路了。

  他边走边哭,要不然咋办呢?

  家里要给弟弟结婚,这都是要大宗支出的,自己还没争一分呢,家里就等着拿自己的工资办事了。

  刚开始去的工资是学徒工,工资不高!这种工资要拿几年还不知道,我要是贴补家里,咋跟媳妇交代。

  家里没这份工资,就觉得一般的媳妇就可以!

  家里要是有了这份工资,那自家妈真就觉得一般的姑娘配不起他儿子。她愿意多花点代价娶个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