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292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可桐桐越是坚持,王翠枝越不同意:“这事我定了!谁说都不行!”

  跟着来的小如靠在边上,垂着眼睑。心说,我妈反对的,奶奶必然支持!妈妈支持的,奶奶必然反对。

  自家妈越是坚持要送医院,这老太太越是要反对。

  所以,自家妈就越坚持要送医院,摆出愿意花钱的姿态来,就是叫大家看的!再闹的不愉快,在尽孝这个方面,还是想尽心的。

  但是,拗不过家里的老太太,奈何?

  果然,自家妈的表情很难看,好似在说老太太不可理喻。

  边上的乡邻也在劝:“这个岁数了,高寿了,可以了!折腾啥呀?人别跟命争!人都得有这么一天的,看见你们愿意尽孝,这辈子都圆满了。”

  “有儿有女,有孙子有孙女。能成家的都成家了,能闭眼了。”

  金大发坐在堂屋里,他是金大财的哥哥,这会子也发话了:“镇,可以了!你跟桐算是尽孝了。”他指了指桌上放着的钱:“就用这个钱办丧事,你们哥俩,你把你爸埋了。等到你妈身上的时候,就归金安办丧事。一人负责一个长辈,就算是你们尽孝了。”

  四爷叹气:“大伯,得送医院!万一还有救呢?”

  “不送!这事听你妈的。不许折腾了!”

  王翠枝马上道:“那就铺干草,把人挪下炕吧。”

  金大财应该是能听见的,他高烧,人昏沉,但应该不是毫无知觉。就这么被抬到了干草堆里。

  大家七手八脚的把人抬到院子里,棺木就在边上放着呢。

  四爷看金喜:“你去公社,给农场那边打个电话。请农场医院的张大夫来一趟。”

  金喜利索的转身去了,小蝉从兜里掏了钱塞过去:“赶紧些,说不定张大夫还能赶一趟公交。”

  金喜出门的时候都是小跑着的,大槐树下站着好些人,这会子都说:“小喜,慢着点,急啥?”

  “救命呀!”

  人跑远了,谁不说这一房好,真就是连孩子们都教的很厚道。

  可金喜一跑出大家的视线,他就不着急了。慢慢走着,一会子掏一下钻到鞋里的土坷垃,一会子拍一拍裤腿上的灰尘。

  到了公社,又碰到以前的熟人。见了面了,这就难免要说几句话,相互的寒暄寒暄。

  耽搁了好长时间,估摸时间差不多了,他去打电话,打了电话这才折返:“爸,张大夫下十七连队了,在最北边,要通知过去,得半天功夫。估计今儿不成,看明儿张大夫能不能来。”

  那就没法子了,等着吧。

  天擦黑的时候,金福一家、金禄一家,金寿还带了个姑娘,唯一缺的就是小意。

  哎哟哟,这孙辈、重孙辈一回来,谁不说金大财好福气?

  看看人家这一家子,多体面的。

  润叶离了老远了,就跟熟人打招呼:“婶儿……听说您又生了个小八,您可是这个……”说着,还竖起大拇指。

  “滚蛋!到了城里,成了工人了,咋还是个惹人嫌的样儿。”

  润叶‘哈哈哈’的笑:“属狗的,改不了。”

  “你爷都快不成了,你个憨娃娃,咋还笑呢?哭吧!你得大声哭,哭的声儿越大,越孝顺。”

  “我爷这是喜丧,哭啥?”

  然后就真笑意盈盈的往金家老宅去。

  又有人问:“哟!寿结婚了?”

  乔枝芳红着脸,看了金寿一眼。

  金寿就笑:“还没有!这是对象。”

  没过门的媳妇子呀!其实长的一般,有些配不起金寿。但看人家那穿的戴的,家里条件差不了。

  桐桐很意外金寿把人家姑娘带回来,金寿介绍:“妈,这是枝芳。”

  “婶儿!”喊了一声,看见金寿的父亲,她忙喊了一声:“叔。”

  四爷:“……”他应了一声,就说金寿:“没吃饭吧!先去你大爷爷家吃顿饭。”

  金巧喊呢:“走走走!先过去吃饭,都准备好了。”

  金福看了一样还活着的祖父,他啥也没说,抱着长缨拉了牡丹就要走。

  结果都转身了,有人就喊:“醒来了!人醒来了。”

  金福看过去,这就没法走了。

  金安在边上给介绍:“这是您第一个重孙子,叫长缨。”然后又看向金禄怀里的姑娘,“这是第一个重孙女,叫开颜。”之后才是金喜家的姑娘,“这是霜天。”

  手指一挪,指向小如边上的两个玩耍的孩子:“那是重外孙,一个叫北国,一个叫南国。”

  这些孩子金大财都没有见过,孩子们自然也不认得他。他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招手叫孩子近前,可北国把鼻子一捏,拉了长缨就往边上跑:我们可不过去。

  王翠枝守在边上,她也没见过这些孩子。

  这会子就看见老大很老二站在一块,哥俩像是两代人,老大两口子一点都没没变。这一窝子孩子也都大了,成了家了。一个个的,穿的齐齐整整,看着红光满面,不像是吃不饱饭的样子。

  金福和金禄的媳妇,她是知道的。如今是变的不一样了,连牡丹都瞧着阔气了起来。

  只是金寿和金喜的媳妇子,她也是第一次见。

  金寿家这媳妇,家里的条件一定好。小皮鞋,手腕上戴着手表,穿的衣裳怕是一水没洗过。金喜这媳妇长了一张和气脸,瞧着总是喜气洋洋的。

  她打了一个大大的‘嗳’声,紧跟着拍着大腿,又大大的‘嗐’了一声,那音调一波三折的,着实是叫人不注意都不行。

  润叶一撇嘴:啥意思?想叫我们问候你一声?想啥呢?!

  她才不管金大财醒没醒呢,只喊着要下厨:“总得叫人吃一顿饱饭再走吧!我给咱做饭去。”

  罗宝琴的眼皮直跳:“……”土匪进村也没有她能扫荡。

  她赶紧说:“再给你把衣服弄脏了,有人做饭呢。”

  “臭孝子!臭孝子!哪还在乎埋汰不埋汰?”润叶把长缨和开颜一拉,然后喊北国和南国:“走!跟舅妈去厨房。”

  回头看见小蝉还站着那边,她:“……”笨的呀!办丧事,咱公婆出了那么些钱,总得吃回来吧!人只要还没咽气,这开销就归二房。等人咽气了,入事了,才是花咱的钱。

  二房总不能说,舍不得给老爷子吃顿饱饭吧?

  “小蝉,孩子小,眼睛干净,别守着了,到厨房避一避!”问完了,还喊枝芳:“你没见过这些,别吓着你,来吧。”

  然后罗宝琴腌着的鸡蛋遭殃了,一股脑的蒸上了。

  打了个玉米糊糊,一个孩子一个鸡蛋,捣碎了搅拌在糊糊里,一个个的吃的倍香!

  长缨一边吃,一边夸:“二婶最厉害。”

  对嘛!跟着二婶不吃亏。她又问北国和南国:“最爱哪个舅妈?”

  “二舅妈!”

  “行!二舅妈再给你们踅摸踅摸,看还有啥吃的。”

  把罗宝琴给气的呀,这老不死的,你倒是赶紧咽气呀!你这么拖三延四的,回头你两脚一蹬,剩下的人可咋过活?

  金开的媳妇和金泰的媳妇找人做棺木里铺着的被褥去了,好歹有那么一码事就行。出去了大半天的工夫,回来就发现家里跟遭贼了一样。

  她们本来说在厨房烧点热汤,再煮粉条,一人吃一碗汤粉算了。结果一进去,好家伙……

  金开的媳妇第一反应就是:“不是说没鸡蛋吗?”咋还腌了那么些?

  罗宝琴:“……”她攒着是为了将来给金花坐月子用的!四个咸鸡蛋能换五个鲜鸡蛋,产妇不能吃咸的,那就给换了。

  可谁知道,金花就是怀不上。这么攒着攒着,就攒了那么些。然后一股脑的被收缴了,一点都没留。

  不是不想闹,实在是得顾着些体面。

  金花的婆婆整日里拿自家的家务事敲打金花,金花哭了好几次了。今儿王友也跟回来了,这怎么敢闹起来,那不是叫当官的女婿脸上没光么?

  不就是腌鸡蛋、苞米面糊糊嘛,吃吧!吃吧!

  我们家供得起!

  才怪!

第1421章 世俗烟火(90)二合一

  人躺在草铺上, 四爷和桐桐跟医疗站的赤脚大夫在一边说话,就说现在这个情况,还能怎么办?

  而今药品也紧俏呀!

  “要说救,还得西林油。”

  西林油就是一种盘尼西林的油脂青霉素。

  赤脚大夫就说:“有病没病, 先打一针西林油, 要是有救这就能缓过来。”可这玩意有多紧俏呢?说一句价比黄金都不为过。就是拿着钱,找不到人, 找不到关系, 你都找不来。

  桐桐哪能不知道呢?这种药是二战时期的神药,紧俏异常。

  而今这个时期, 国内能产这种药了, 却只有沪市的第一制药厂能制造。且也只是刚刚起步而已!况且, 造这种药的原材料还是依赖于进口,像是发酵液原料玉米浆,乳糖等等, 都是完全依赖于进口,国内没有这个技术。

  如果原材料依赖进口,那么,产量就受制约。这个时期, 是个边境摩擦不断地时期。跟M国就不说了, 跟那位老大哥也翻脸了,属于全民还债阶段。原材料被封锁和禁运。

  所以说,这个时期的这种药, 不是价比黄金, 而是价值要高于黄金。

  莫说农场医院没有这个针剂, 就是整个县都找不来一支。

  周围围着的都是乡性不错的人, 都在这里帮忙, 也是等着人咽气的。他们竖着耳朵听着呢,桐桐一副跟四爷商量的语气,把这种药的来历说了个清楚。

  反正就是拿着钱,有关系,都未必能找得来。

  她问说:“要不要给小意发个电报,看京城那边的医院有没有。”

  “就是有,钱呢?就算是凑足了钱,可钱咋送过去?这一来一回,能扛到那个时候不?”

  大家就都听着两口子你一句我一句的商量着,还是在想办法要救。

  江洪就说:“只要能救,咱专门跑一趟京城都行。可这药品保存是不是还需要什么条件?”

  王友摇头:“不行!这种药要带出医院,必须特批。小意只是委培,在人家那里当学生,这事没法办,难为小姑娘干啥?”真没必要折腾了,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了。

  桐桐就又问:“要不,明儿给宝书去个电话,问问。”说完了,才跟周围这些乡邻说,“宝书是我妹子,在省城医院的后勤工作。”

  老支书:“……”就算是能弄来,金大财你咋能有脸用人家弄来的药呢?你断了人家林桐跟娘家的联系,你当光是林桐恨你?林桐她爸心里啥滋味,你想过没有?人家当爸的心里不自在的,林家的孩子拿不得各个厌你?

  四爷就说:“行!明儿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