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1324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苏大民:“……”

  “金场长几次给你说话,你有麻烦找去,哪次没管?”

  苏大民:“……”

  “人人都说你是好人,你好说公道话,是个直肠子……”苏妻摇头,“但你不分好赖!谁说你好,谁就是好人!”

  “不是的!不是这样的……”

  “不管是哪样的?!”对方擦了眼泪,“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你是奔前程去了,我不能拦着。那咱俩就离婚,就划清界限。你放心,我会跟人说的,离婚是我提的,跟你没关系,你不是陈世美,不是抛弃妻子。”

  说着,喊西屋的孩子们:“都进来吧!你爸是忙大事的人,跟着你爸,你们也是饥一顿饱一顿的。那就都跟着我,要饭的妈比当官爹靠谱,咱都别耽搁你爸的前程。我跟爸爸虽然离婚,但妈还是妈,爸还是爸!”

  苏大民一下子站起来:“你说的这是啥话?”

  “你要么,就好好的留在农场,咱俩申请去河滩那边,那边远的地方艰苦一下,咱去那边安家。管一片草场,养一群牛羊;要么,就离婚,你过你的,我带着孩子过我们的。”

  谁也没有想到,那些丢了工作,成了坏分子的,有人的媳妇选择了离婚,舍弃了孩子。可明显前途看好的苏大民,他的媳妇也选择了离婚!她不要苏大民了,却要四个孩子,一个都不放弃。

  苏大民拿着离婚证,背着被褥,拎着一兜子衣服,一兜子日用品,然后离开了农场。

  农场彻底安静了,地区来人了,认可了劳改院的管理,证明了农场的立场没有问题。那么,谁都不要再质疑了,连农场内部的人无事都不再靠近那个地方。

  刘南生还在炕上躺着呢,她现在身上没好,是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

  鲁立吹着药:“婶儿,没法子,苦也得一口一口的喂你。”

  刘南生失笑,“药能多苦。”是有些苦吃得说不得。

  把药喝了,鲁立赶紧给塞了一个枣到嘴里:“林姨送来的,您含着。”

  正说着话呢,孙平回来了:“妈——老家大队上来电话了——”

  “咋了?”

  “我二叔二婶被送去修水库去了!他们被打成坏分子……老太太病重了……”

  鲁立就问说:“不会是叫你回去伺候吧?”

  “我这边的情况都知道,家里离不开人。大队派人照看着呢!不过听那个意思,好似情况不大好!”

  刘南生就说:“那就等着老家报丧。人要是死了,你可以回去办丧事。”但要是活着,还是算了吧。

  “我也是这个意思。”孙平把帽子摘了,就去接了鲁立手里的碗:“又麻烦你了。”

  “嗐!我闲着也是闲着。”鲁立指了指外面:“锅里热着饭,我先回去了。”

  “好!路滑,慢点。”

  “嗳!”

  刘南生看了儿子一眼,看看撩开门帘出去的鲁立,若有所思。

  等到桐桐跟着小意过来,陪着小意给刘南生针灸的时候,刘南生主动跟桐桐说:“你觉得鲁立和孙平……这俩怎么样?”

  啊?

  “鲁立天天晚上回来陪我住,孙立又怕她弄不动我,还不敢避嫌,往宿舍住。两人就这么一个门进进出出,天长日久的……孙平倒是无所谓,大男人嘛,怕什么?就是鲁立……少不了被人嚼舌头。”

  桐桐:“……”咋说呢,这事要是鲁正儒和高迪不同意,那高迪就会过来帮忙照顾。甚至出面跟桐桐商量,看看是不是在医院养着,医院有护士,不是非得回来。

  但是,鲁立过来照看,这孩子没多想,就是觉得人不能动,孙平照顾不方便。她那边,孩子大了,她爸妈带着就行,过来搭把手。没想那些有的没的。

  但是鲁正儒和高迪肯定知道有闲话,没阻拦,就是觉得孙平这个孩子可以。不过是鲁立离过婚,还有个孩子,人家孙平没结过婚,他们怎么能开这个口?

  现在听刘南生的意思,她也不介意鲁立有过婚姻,带着孩子。其实,能真的不在意这个的男方母亲,不多!尤其是以而今这个年代来说,可以说是少之又少的。就算是刘南生思想进步,但管人家的事,跟作为母亲管儿子的事,想法不可能一样。

  桐桐就把话挑明:“您看上鲁立了?”

  孩子是好孩子,有啥看不上的!年轻的时候吃过亏,算是真的长大成熟了。

  桐桐就知道,她是真不觉得女人结过婚有孩子是什么大事,“……那我先去问问老鲁和高校长的意思……你们要是都同意……那咱都别言语,叫孩子自己先接触……别戳破!有缘分自然就走到一起了,没缘分孩子们也不尴尬……”

  成!你办事总是妥当的!

第1458章 世俗烟火(128)三更

  刘南生是农场的场长, 是领导!这个农场现在有两万多人,咱就说,孙平的婚事难吗?别说那个胳膊没有太大的关系, 就算是真的残了,那影响他找个好对象吗?

  真就是缺了胳膊少了腿,那想找个四角俱全的姑娘也是能找到的。

  再加上孙平这个孩子这性子, 那真的不会因为他妈是领导就觉得比谁高一等, 跟谁都处的挺好的。他自己能帮忙的,他靠他的本事帮朋友同事;帮不上的,他也不打哈哈,就是帮不上。总是把‘我妈那人原则性强’这样的话摆在明面上, 真正拿他当朋友的人, 是不会强人所难, 非要走关系的。

  于是,他没有因为这个跟人交恶,反而结交了不少忠厚本分的同事。

  鲁正儒跟桐桐说:“……鲁立要过去帮忙, 我俩还没办法拦。刘大姐那边确实不方便, 鲁立又确实帮的上, 那她就去呗!我俩一拦,本来没事的事说不定她就想偏了!咱说实话, 我家鲁立配不上孙平。”

  不是因为嫁过人有过孩子的配不上, 是其他方面, 真的配不上。

  高迪看了鲁正儒一眼, 拍了他一下,这才跟桐桐说:“能处上那最好!要是处不上……起了谣言, 只说背后叫刘大姐认鲁立做干闺女就是了。反正我们两家都是人丁单薄, 这事也就能含糊过去。”

  桐桐:“……”行!那就先这样。

  她回去给在院子里做冰灯的四爷低声说这个事:“俩孩子要是有这个意思, 那真的是两好合一好,对美美也好!要是没那个意思……不妨碍走动,其实也行。”

  四爷把内里的冰凿出来,然后指了指窗台上。

  桐桐伸手一捞,窗台上押在玉米棒子下面的是一张画,画上是一朵花,看不出来是啥花,反正是一朵花,“开颜画的?”

  四爷扫了一眼:“嗯!雕出来看看。”说完,这才回桐桐之前的话,“没有那么容易的,刘大姐这个人,当妈没有那么体贴。”

  是啊!她也暂时没看出孙平有什么想法。

  桐桐这么说着,就指着一朵花瓣:“这里……这是啥纹路呢?还是什么本身就是一朵有裂缝的花。花朵的脉络长这个样子?”

  四爷直起身,端详这朵花:“明儿去县城看看……看有没有画画的颜料……”

  给开颜画画用?

  “嗯!”

  顾艇抬起头朝窗外看了一眼,紧跟着才‘嘶’了一声。

  小意拍他:“说了别动,你抬头干什么?”

  顾艇:“……”我哪知道一抬头,竟然抽动了腰上的筋。他趴好,偶尔能听到院子里的说话声,这才又道:“怪不得你性子又稳又静!”

  嗯?

  “咱爸可靠,咱妈心安。当妈的心安,子女的性格一般都会比较好。不管是大姐还是接触过的大哥和四哥,你没发现,你们的性格都很好。”

  小意就笑:“爸妈和哥姐又听不见,少拍马屁。”

  “我说真的呢!”谁拍马屁了,“哎哟……轻点……疼!”

  “疼了?”

  疼呀!你扎我,能不疼吗?

  小意看着手里的针,嘿了一声:“以前不是说没感觉吗?”

  “啊?你扎的是那个地方?”

  “嗯呢!”小意再捻针,“现在呢?”

  “疼——”

  “哪种疼?”

  “涨疼!”

  涨疼?我看看,为什么会涨疼。

  桐桐在外面听的见,进屋默默的调整了书架上的书,她很快就会翻到答案的。

  放置好了,这才看了看时间,长缨和开颜去农场帮忙去了!农场里像是他们这么大的孩子,闲着也是生事!又不去上学,那怎么办呢?

  边G命边学习嘛!早上天冷的时候,开读书会!就读M选。一个挨着一个,一人读一段。从早上八点半开始,到十点半结束。

  然后开始参加劳动,割芦苇,编织。手工磨红薯面,做红薯淀粉。十二点到下午两点半,这是午饭和休息时间。两点半开始,继续干活,干到四点半!从四点半开始,一直到六点,这个时间是要学家禽家畜的饲养知识。对于学这个,给的口号是,保障小将们的肉类供应需求。

  口号太过于高大上,于是,都乖乖的去上课去了。

  学多学少无所谓的,干多干少也是小事,谁都没把这个当正事。反正就是想了个办法,把这些天不怕地不怕,容易脑子发热的都聚集在一起,绊住了。

  谁敢不去,谁就是拒绝学习M选,一个反那个命的帽子就砸下来了。所以,就算是再调皮捣蛋的学生也给戴上紧箍咒了。

  桐桐看了时间,都五点了,再有一个小时孩子们就回来了,该做饭了。

  煮了粉条,配菜弄齐全,五点四十五,准时把粉条再次下锅,给炒个双椒粉条。一人就一块饼子,一人一碗苞谷茬子粥,这就是一顿饭。

  顾艇闻到了又辣又呛又香的味道:“吃饭了!吃饭了!妈又做好吃的了。”

  储存的鲜青椒和鲜红椒炒出来的粉条,香掉舌头。

  四爷:“……”其实该换成面条的!而今吃饭的人多,细粮供应的又不充足了。

  正吃着饭呢,大门一响,有人来了。

  小意先往出走,想看看是谁,却没想到看到了包裹的跟熊似得牡丹:“大嫂!”

  牡丹跺脚,把套在棉鞋外面的草鞋脱了,这才往屋里来:“刚赶上吃饭。”

  桐桐听见动静就往厨房去,开颜和长缨去接,两人一个接大衣一个接她挂着的包。

  “爸——妈——”

  顾艇又问候这个嫂子:“怪冷的!这有热粥,我还没喝,您先喝吧。”

  牡丹接了过去,喝了一口。

  四爷指了指边上:“坐火边暖着!这是又急事?去公社打个电话不就行了。”咋自己跑回来了。

  牡丹指了指开颜手里的包:“给奶奶送到厨房。”

  开颜看了看:“呀!白馍馍!奶奶,我大伯娘拿回来一兜子白馍馍。”

  “啊?”桐桐接过来,看了一眼,这馍都是整条的馍,一个馍二两,五个连在一起,就是整一斤,一般只有在工地上干活,公家管的饭就是这样的。一人一天有一斤馒头的细粮供应。

  她急忙出去,把馍叫四爷看,这才问牡丹:“你俩去哪干活了?”

  “没干苦力!这不是修河坝嘛,大家都得出工!我俩闲着也是闲着,就去出工去了。每天都是细粮供应!他记工分,我在厨房。”

  “这是你俩的伙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