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242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桐桐:“……”纵目横眉?这得是多奇特的长相?她尬笑了一声,看了看跟着的从属,这才跟人家解释,“就是……一普通妇人的模样,并不出奇。”

  “嗯?那必是你没瞧清楚!像是这般人那都是天上的星宿下凡,是护国的护法,必是你肉眼凡胎,没有看出神相庄严来。”

  秦敏就笑问:“怎么就神相庄严了?朝中的官员不也是人。”

  “那人和人可不一样。那火车遍地跑,都说是鲁班在世了!你想象,鲁班是工匠祖神,那位金大人也必是神身……有星宿下凡相助,那便是吾皇英明,我新明江山长着呢!”

  秦敏愣了一下,前面的话能否认,但吾皇英明,新明江山万代这样的话不能否!

  桐桐笑了笑,皇室之仁善根植在百姓的心里,这是百姓的归属感。

  过了河,换了马,桐桐绕路,“去看看他们修的铁路。”

  四爷趁着她出门,也应该在工地上,只不知道是在哪一段。

  沿路打听了好几次,才说在三十里外。这里正在铺设桥墩,铁路得从沟壑上面过去。

  四爷蹲在地上,图纸上压着小石块。边上围着一圈人不知道在讲什么。

  齐渭先看见风尘仆仆的尚书大人,对着桐桐笑了笑,这才拍了四爷的肩膀:“金大人,有人找。”

  四爷回头,却见桐桐正朝这边来。他就笑,“林大人驾临,有失远迎呐!”

  “林大人没有,金夫人有一个。金夫人专程来看望金大人,不欢迎呀?”

  周围的人都赶紧见礼,“林大人。”

  “你们忙!私人行程,跟其他的无关。”

  四爷就说桐桐:“找个地方先坐,等等我。”

  好!

  桐桐也没去坐,只蹲下来看这铺设的铁路。只这么看,是看不出来差别的。但不妨碍她沿着铁路一路眺望。因着修建铁路要运输石材、木材、铁轨,因而,沿线的官道也都修整过了。夯平,打的很实在!不过是秋里雨多,骑马还罢了,若是短途的带着橡胶轮子的自行车,也不大好走。

  正看着呢,四爷过来了,“看马路?”

  “嗯!”

  两人都没有再说话,只挽着手,沿着修建的铁路一路朝回走。

  齐渭回头去看,那两人并肩而行,看向同一个方向。他们想什么,脑子里在琢磨什么,很多人都跟不上。但显见,新明而今的变化,就是此二人推动的。

  对着这俩人的背影看了许久,这天晚上,睡下不能安枕。想想此二人的作为,难免想起《礼运大同篇》来。

  这两人的作为更像是倾向于孔圣人描述的:天下大同。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没有子女赡养的老人和没有亲眷的幼童,都有慈幼局管。而所有孩童都启蒙,这就意味着不仅有养,还有教。而今,壮劳力各个有所用。

  所谓的大同,孔圣人说,钱财扔在地上都没人捡,不会藏私;有力气的就出力,都恨不能把力气全使出来,但这不一定是为了自己。

  齐渭觉得,钱财扔在地上没人捡,不藏私,这是不可能的!除非有一天,人人都富有的对此不屑一顾,这才有可能。

  但是,有力气就全拿出来,尽心尽力,可这却并非只为了自己。这一点却可以宣扬宣扬。

  就像是这二人,他们尽心尽力,只为了功成名就吗?

  他们的功勋,便是什么也不干,也已经到了相当的高度了!而今再做,很多是得罪人的。

  但他们为什么要做呢?这就是天下大同所描述的:尽心尽力,不独为自己。

  于是,他起身,提笔写了一篇文章,如果有思想思潮的话,孔圣的‘大同’为什么不能是一个方向呢?

第279章 万里扶摇(178)三更

  “天下大同?”

  小皇帝拿着报纸,坐在蒲团上慢慢的看着报纸,看了一遍两遍三遍,然后若有所思。他自己拿了剪刀,将这一篇剪下来,贴在他的简报上。

  很多人拿出了很多的看法,吵吵嚷嚷,各抒己见。这是不是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呢?应该算是吧!这终归不是坏事。

  每个人都在修正自己的理论,每个人的想法都在影响着别人,进而能影响天下。

  所以……小皇帝抬起头,看着神龛:天下没有神,也没有鬼。除了天下苍生,谁也没有权决定天下!便是如神祗一般的您们,也不成!否则,而今的新明不会是如今这般模样。

  他缓缓的起身,将简报放在神龛的边上,又摸了一块祭祀的糕点往嘴里塞:以前还怕偷吃祭品,您二位会捏孩儿的鼻子。既然不会,那就继续由着孩儿吃吧。

  吃了个点心,出来吃了个白水蛋,用豆腐脑泡了油条吃了,这才进学去。今儿并不大朝!

  学堂里好生热闹,不管碰见谁,他们都先问:看今儿的报纸了吗?

  校场上有跑的有跳的,那边有骑射的也在忙,中间隔着栅栏,不能靠近。

  有些一边热身一边在边上讨论,这个说‘大同’是虚无缥缈的,不切实际的。那个说,‘大同’乃是至高的理想,便是空中楼阁,那也须得摆在高处,万一后人实现了呢?

  于是,越聚集人越多。

  小皇帝朝后退了退,这般的讨论度,可见大家对‘大同’心中都是有向往的,那就是一个理想中的国度。

  他一边朝后退着,一边无奈的笑着。这个齐渭很会抓点,他推崇的这个东西,越是下层越是喜欢,根基在下。

  正退着呢,撞到人了。他赶紧停下来,撞上的是个姑娘,很利落的样子,看样子是在打太极。

  他赶紧道:“对不住,没瞧见。”

  郑容摆摆手,“是今儿这边人多,无碍!”她朝边上又挪了挪,继续打她的太极去了。

  小皇帝看了一趟,觉得这跟皇室传下来的太极有些动作不大一样。这个错了,不大好吧!他就提醒,“你的起手高了!”

  说着,就站过去示范,“看,这么着……”

  郑容皱眉:“不是啊!我爹是医官,我家世代为医,太极乃养生之用,就是如此的。”

  “你用太极……只养生?”

  “太极还能如何?”

  “太极分明能强身健体,有气功之效呀!”

  “养生,自然就强身健体……至于说气功,这个不好说!但是,从唐开始,太极传承了这么些年,肯定有人改过。而且,你不知道吗?太极有多个流派传承,你是哪个流派的?”

  小皇帝:“……”我属于皇家流派的!反正皇家一直是这么打的。他还不能说自己的身份,只能说,“我的师傅是宫里的侍卫。”

  “肯定还是以养生为主的!你想啊,先帝和先太后身子都不算强健,若真能强身健体,先帝为何不学?”

  谁说先帝没学?只是国事艰难,忧思过甚,千斤重担一肩挑,这才败了身子而已。太极能强身健体,但又不是神丹妙药。只要跟正常人一样作息,就不会生病。

  他就问说:“既然你家是医官世家,那敢问,陛下的身子如何?可曾听闻陛下哪里不康健?”

  这外人岂能知道?你这人,真有意思。

  郑容打了一趟,摆摆手走人了,不搭理这个强词夺理的人。

  小皇帝嘟嘴,可见那也不过是个没见识的大夫罢了。

  晃悠了一日,晚上一回宫就听说林叔珩和金肆晔回来了,“哎哟!可算是回来了……”

  老管事笑问:“要宣么?”

  “那倒是不用,朕明儿去寻他们。”

  好!

  于是,第二天一早,他便去伯府。

  丑妮正在门口跟挑着担子卖秋梨的人议价,这个点一般是没客人的,因为连早膳还都没吃呢。她一边抓着扫帚,一边跟货郎说话,正清扫了一半大门口,哪里知道便有人跑进去了。

  小皇帝嗒嗒嗒的往里面跑,一进院子,就看见金肆晔和林叔珩两人在打太极。

  打太极不能间断,他就站在花墙这边,从砖墙的缝隙里看进去。看着看着,他就觉得不对了:他们跟朕打的太极是一个流派的吗?

  之前在学堂里碰到的那个姑娘,她说太极有很多流派。这个自己还真不知道!这也不能笃定说,朕的太极是独一无二的。

  心里的疑问一闪而过,但这不过是小事而已。等这两人收了架势,他才闪身进去:“昨晚就听说你们回来了……”

  四爷:“……”大早上就上门?他好脾气的说,“给陛下带了两只幼雕回来……”

  “哦?”能打猎的那种雕么?

  “嗯!回头去看。”

  果然,吃的喝的玩的,还有江南新出的布,带了好些个。且一看,就是单独带给他的!在这边吃了早饭他才去学里,至于他们的差事,他们会上折子的。

  在家里说那个,那叫大煞风景。

  上骑射课的时候,他随口问武师傅,“太极而今用的不多了,军事学堂也没有教的……师傅知道这个有多少个流派吗?”

  “这还真不知道!不过……后人改了之后,多是借古人欺世,少有真的。前明万历年间,好似有个叫王宗岳的人,写了一本《太极拳论》,为太极各派共尊……此人好似是河南赵堡镇人。因此,很多会太极的,都说是赵堡太极传承,不知真假。”

  晚上回宫,德姑姑又正好送帖子回来,小皇帝接了过来,看见是林叔珩和金肆晔的折子。又是熟悉的字体,本都习以为常了,可不知道为什么的,两人打拳的身影在他心里挥之不去!

  他心里微微动了动,问说,“姑姑,我的太极是父皇教的……您也会吗?”

  德姑姑就笑,“那东西只能强身健体,并不能杀伤。因而,其他并没有人学。这不在朱字营传承之内。只是太宗康健又长寿,据说是祖娘娘不仅医术高超,更擅养生养身……陛下好好练吧,您必能如太祖与太宗一般,康健长寿的。”

  小皇帝‘嗯’,然后摇摇头,“嗯!那姑姑去忙吧。”

  德姑姑知道小皇帝的每件事,包括今儿跟一个姑娘在校场说了半天话的事。而今又问太极,她心里一喜:这是开窍了吗?

  于是,她特别尽责的道:“那个姑娘是前刑部尚书盛运的外孙女,名叫郑容,马上年满十八了。”

  小皇帝:“……啊?啊!”他挠挠头,您想到的是这个呀,“好的!朕知道了。”

  德姑姑出去的时候脚步都是轻快的,先帝啊先帝,陛下娶了皇后,臣才算是真真的彻底交差了。

  小皇帝想什么姑娘呀,他拿着手里的折子晃神:这么多人习太祖和祖娘娘的字,只他们二人习的好,不仅形似,而且神似。这是满朝大臣都认可的!

  折子上的内容他看了,也顺手批了。

  晚上躺下,他又不由的坐起来。重新看今儿送进宫的东西,这都是他们出门一趟带回来的。

  一样一样的归置,那小雏鸟叽叽喳喳,在小匣子里呆着呢。

  有七彩的珠子,更有超大的万花筒,还有一个小小个的影片,一拉便换一副图样,跟画里的人会动似得。

  另一个小匣子打开,竟然还有拇指大小的皮影!

  好似就是碰见什么觉得自己喜欢,就顺手买回来了一样。其实,他们一直都是这样的吧!

  我这一天天的,脑子里想什么呢?

  可第二天再去学里,还是去校场找那个有点懂太极的姑娘,叫什么来着?郑容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