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599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检查完了,叫限期整改,然后去开会。

  肯定是要罚款的!

  金思明去隔壁店里打听,隔壁是个湘菜馆,平时生意也很好。结果一打听,跟自家这边的处罚差不多。

  甚至打听了一条街,都是这个样子的。

  湘菜馆的老板低声说:“我做了些VIP卡……”

  啥意思?

  “卡送去,回头持这种卡来的,就不收钱了。”

  叫白吃白喝?那可挨不住呀。

  这老板就说:“维持一两个人就行了……这有啥呀?这是维持关系的合理开销。”

  金思明:“……”行吧!要是大家都这么弄,我也只得这么弄了。

  他给桐桐打电话,最近桐桐比较清闲,她又会设计。反正老二设计的东西,他瞧着一点都不喜庆,没有桐桐设计的好!

  桐桐设计的,花花绿绿的,特别的招人稀罕。

  “设计个VIP卡的图案?”桐桐还笑呢,“我嫂子的主意?这都用上VIP了!充值多少钱给优惠呀?”

  哪是那种呀?咱现在不做那个充值的,没有必要。

  但桐桐问了,他只能含糊的应着。他怕这两口子又用他们的面子去办这个事!没必要用面子的,别人怎么办咱也怎么办就完了。

  因此,他只笑说:“还没定!你先给我设计个图案……”

  成!一会子就给你设计。

  桐桐的设计看的四爷不忍细看,自己带着学走路的孩子去阳台上了。

  可家里人都觉得好,“这红灯笼……红红火火的,看着就喜庆。”

  喜欢就行,拿去用吧。

  要过年了,家里喜气盈盈的。自从家里开了个饭馆,都是以生意为主,压根就没好好过过年。今年李翠和金子光被撵回家了,没啥正经事干,她今年过年就很有热情。

  准备年货,也开始越来越有时间给孩子做衣裳了。

  她做过裁缝,现在是看见人家那个成衣的样式,回来学着给做。嫌弃样式好看的面料不好,她用纯棉的,给孩子做。

  毛衣、小鞋子,都用毛线勾出来的。

  田易阳觉得:“外面卖的挺好的!”价格贵的,面料真的挺好的!她看了好衣服之后,她总是给孩子卖最贵的,没想着动手做过,觉得不够洋气。

  桐桐‘嘘’了一声:“您买的,孩子出门穿。孩子奶奶做的,在家穿。”别嚷嚷!

  田易阳不言语了,觉得李翠过日子太抠唆了些。

  可每家的情况都不一样嘛,像是老林就爱个消遣,钓鱼、下棋,没事干也不慌。家里的铺子租出去,有租金,俩口子就是不要闺女管,日常生活是有保障的。多余的钱,补贴给俩外孙女也是富裕的。

  但金子光不一样呀,老大那边不让他帮忙了,他也没闲着。在家用塑料皮子编织各种东西,都是厨房用的。像是罩剩菜的罩子,放果子的果盘,他就编那个。当个正经营生的在做,仔细又认真。

  桐桐也不说,还专门叫人家给刻了一个火锅店的印,用印泥给底子上一拓印,“这跟打广告一样,咱还省下广告费了。”

  金子光觉得这个好。

  桐桐还给他教:“像是茶几上放的小垃圾桶,可以放在炕上的小垃圾桶,这个也可以。嗑个瓜子,吃个花生,削个果皮,套上个塑料袋,能放在怀里……这多方便。”

  金家这两口子真的就是一刻不能闲着的人,不管啥时候过去,那手里都有活。

  要过年了,李翠就说桐桐:“年三十晚上,我不做年夜饭,你跟小晔回你家那边,大年初一回来,初一中午咱吃团圆饭。”要是老大家愿意回娘家过年,她求之不得!

  自己真不爱做饭!也不爱收拾个没完。

  咱真不跟亲家争这个,这么着我过年歇两天也会心安理得:你们都在家,我还得下厨。较这个劲儿干嘛。

  都回娘家去吧!我可乐意儿媳妇回娘家了。

第663章 人生向暖(172)二更

  过个年吧,大家高高兴兴的!不愁吃不愁穿,多好的日子呀。

  结果田易阳吃了一肚子气,来回拜年的人告诉田易阳:“……金家那老两口现在也挺可怜的!听说老太太腿疼的呀,一晚上一晚上的睡不着……老头儿咳嗽的厉害,也没有人管!你说你家姑娘和姑爷都那么大本事的人,亲爷爷亲奶奶……病了都不给看,外面传的可难听了。”

  田易阳:“……”那老两口腿脚麻利,在大明子的婚礼上见了人的!有时候超市打折,也能碰上他们排队,那利索的,抢的比自己都多。

  怎么就腿疼的走不了了?怎么就咳嗽的整晚睡不着了?

  再说了,老人病了找子女去呀?责任不在孙子身上,更不在孙媳妇身上。

  我家姑爷有能耐,那一定就是我家姑爷的错呗?

  反正是见了以前的老同事,见一个说一个,她跟人家掰扯,哪有那样的事呀?真要是病了,就那老两口子的性子,是那能忍的人?

  可不管怎么说,大家都觉得:“人老了,也是可怜了!抬个手的事,对吧?年岁也不小了,儿孙住的再近,也不过去看看……”

  “可别胡说了!咋能不过去看看去?我那亲家逢五逢十,都过去的!米面油菜肉豆腐啥的,都是买好给送过去的。这要是那些子女在外地打工的,一年也不回来一次的,家里的老人都活不成了?”

  在这一点上,田易阳都觉得李翠做的挺好的!她不搭理那老太太,但是没拦着金子光尽孝,该管还是管了。

  之前老太太碰见自己,跟自己说身体虚,看见谁谁谁吃了什么补品,现在身体可好了。她回来也给桐桐说了,桐桐也确实给买了,叫金子光给送去了。

  一盒199,一个月得三盒,一盒是一个疗程,得吃够十个疗程。桐桐先叫试了一个疗程的,说是觉得有用再给买九个疗程。

  结果李翠没叫桐桐买剩下的,不叫桐桐出这个钱,她给买了叫金子光送去了。

  这玩意吃没吃完都不好说,咋就成了不管他们了?还传的这些老同事都知道了!

  这老太太是飞毛腿呀,这都是在什么地方偶遇的这么多也认识自家的熟人,把小话捎带到自己耳朵里了?

  田易阳从没受过这些个小话,气的拍着胸口吃理气丸:“你姥姥……你奶奶……啥时候都没有这么作过……我这一辈子都没受过这种气……”

  看看!看看!多大点事呀?!

  桐桐直接打了急救电话,不是腿疼吗?不是咳嗽吗?去医院住着吧。

  不在一个科室,甚至都不在一栋楼上,给你们都安排单间,我给你们找个护工伺候着!去吧,住多久都行。

  打完了电话,又给孙小鹏打过去,说了这个事,请他帮忙给两边科室的主任都说一声:“该检查就检查,做最细致的检查,任何一项都不要放过。他们想做什么检查就做什么检查……费用我们出!只要说哪里不舒服,就给治疗。”

  孙小鹏还觉得,老人嘛,肯定是身体总有点问题的。

  他笑着应了,也给同事打了招呼,事就是那么个事。人家孙子不差钱,叫住着,给治吧。

  看在孙小鹏的面子上,再加上那两口子确实挺有名的,人家很尽心,护工都是常年在医院找活干的人,孙小鹏给安排好的。

  一人有个陪护,带着做检查嘛。

  嘿!这老两口的身体,倍棒。

  孙小鹏都惊讶:“人家这万事不操心的老人,是保养的好。”瞧这个指标,好多五六十岁的人,身体指标都没有这个好。

  老太太说腿疼,其实腿没啥问题呀!老年人常有的骨质疏松是有些,但是这个年龄来说,他们这算好的,不到疼的程度。风湿之类的,也没有!像是关节退化性病变,没有!只是有些正常磨损,不到劳损的程度。

  老爷子说咳嗽,可这咳嗽跟吸烟有关系。其他的没啥!别说这么大年龄了,吸烟咳嗽。常年吸烟的人都有这个问题,咳嗽、痰多。不戒烟就没办法。

  真没有啥要治的!

  桐桐给护工打电话:“你告诉老太太,就说,我把他们的病历复印了一份,贴到告示栏去了。以后每三个月体检一次,医院的病历我也会照贴不误。要是告示栏不行,我就租个车,开个喇叭,满小区的给你播报去!再不行,花钱登报,广而告之。要是愿意出院,就只管走人,费用有人去结算。要是不愿意出院,那就继续住着。愿意打针,叫大夫给开生理盐水,开葡萄糖,挂着;要是愿意吃药,给开维生素,开钙片,想咋吃咋吃!”

  还就不信治不了这些臭毛病!不是要臭名声吗?来啊!你在外面敢胡说八道,我就敢给你贴公示栏,开广播,登报,再不行咱上电视去。

  “你问她,想用哪种方式出名,我成全她。”

  给我来苦肉计,装可怜,用舆论压我,看给你能的!我就是把钱全扔到医院,也不给你!

  电话上那么大的声儿,老太太听不见吗?

  都不用护工了,她利索的自己下床,收拾东西,然后出院了。

  老太太认怂了,但谁知道林雨桐是认真的,过年的时候查了一次,一到农历的三月底,就有护工上门接了:“走了!老爷子,老太太……该去体检了。”

  专车拉去,全套的再来一遍。

  大夫会给开一些补钙的,养胃的:“少吃肉食,控制量,有些不消化。多以软烂的食物为主,加三分之一的粗粮就最好了。”

  写了医嘱了。

  然后老两口回来了!一回来,病历和医嘱就张贴出去了。林雨桐专门请了营养师,给开了食谱,又专门请了个厨子,就在隔壁住着呢。这厨子不伺候老人,不帮着收拾屋子,只在隔壁做饭。

  你想吃什么做什么?

  不!营养师给的食谱什么样儿,就给你做什么样儿的。灶也给拆的扔了,不需要了嘛!

  也不要偷吃,坚决按照最营养的搭配,就这么吃吧。

  这么吃能长命百岁。

  老太太看着缺油少盐的饭菜,从物质极端贫乏的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提起粗粮,提起少油少盐,那真的是深恶痛绝的。

  这玩意做的再好看,就是那个年月吃的饭呀!

  她给大闺女打电话,大妮说:“那你把存折给我,我取钱给你买别的。”

  老太太给了,她知道,这个事上大妮不敢把这个钱私下匿了。

  结果金大妮才把存折拿走,大国的电话就到了:“要吃出问题了,我舅舅直接把老两口给你一塞,你咋办?”

  金大妮:“……”

  “你把存折留着,替我姥姥、姥爷保管吧!那边不缺吃不缺喝的,都是为了老人的身体嘛!老小孩老小孩的……孩子贪嘴,想吃你也都给买?”

  那不能!

  “那不就完了吗?”

  金大妮看着存折,她这次真没动这个钱,却真的没还回去:“妈,可不敢胡吃!要啥你给厨子说,给你做就行了!别任性,听话。”

  老太太:“……”她只能给小闺女打电话,主要是大妮拿走了存折。

  结果金小妮说:“您咋身在福中不知福呢?你知道这得花多少钱吗?一个月大几千都止不住。享福着吧!闹啥呀!人家孩子做到这个份上了,别不知好歹。工资给我大姐保管,挺好的!不缺吃不缺穿的……拿钱在外面胡吃海塞的,吃出问题了,谁负责?听话!”

  桐桐只是给大国打电话,嫌弃金大妮胡乱的插手,结果这个大国更绝,直接叫他妈收缴了老头老太太的存折。

  老太太觉得,活的还不如坐牢:碰上个混不吝的孙媳妇,不吵不嚷,从头到尾都没跟她碰面,就是能把人收拾的有苦说不出。

  现在谁不说他们老两口享福,是儿孙的宝贝蛋蛋。

  老头儿说:“走!寻他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