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644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大王之威,威震天下!”

  “大王之威,威震天下!”

  ……

  赵偃:“……”他站起身来,春风得意:是!本王之威,威震天下。

  拉的脚软的郭开在侧殿听着呢,这会子赶紧吩咐人:传出去!传遍天下!我王威武,当殿吓死了孟尝君!

  什么娼女为后,什么赵姬乃是舞姬,在而今这则传言的流传之下,有几人还会在意那个。

  但是,从赵宫出来,有人在意了。

  春申君黄歇注意到了秦国这一行,回去之后便道:“太子嬴政必是那小童。”

  那当如何?

  “秦国……再不遏制,便遏制不住了。”黄歇在房中踱步:“传密信——快!”

  桐桐也在房中,写密信,“传密信于吕先生。”

  说着递给郑仁:“记住,只传信于吕先生。”

  “诺!”

  桐桐收了笔,看着窗外:今儿提到了赵姬的过往,迟早都会有人拿赵姬的过往说事,也会有人拿嬴政的出身说事的。

  那怎么办呢?

  提前一步,拉个人进来。这个人便是春申君——黄歇!

  有个成语叫’移花接木‘,说的就是黄歇将有孕的妾室送给了楚王。当时的楚王没有儿子,赵人李园将自己的妹妹李环送去,本是要送给楚王的,但黄歇没答应。后来,李园将妹妹又送给了黄歇,黄歇接纳了。

  李环有孕之后,就跟黄歇说:“大王没儿子,将来大王若没了,他的兄弟就得继承王位。莫不如把我送去,我已经有了身孕。假使生了儿子,将来的储位就是您儿子的。”

  就这么着,黄歇送了李环入宫,后来李环生下长子,之后又给楚王生了次子。

  黄歇最后是被李园埋伏刀斧手,给杀了全家了。李园为国舅,喝多了之后才爆出这么一则隐秘!

  所以,所谓的吕不韦和赵姬生下嬴政,其实就是套模了黄歇和楚王后的过往。

  嬴政的出生年月在那里摆着呢,嬴子楚又不傻。

  黄歇年岁大,楚国国君又是出了名的昏聩,这有些事可真不好说!

  再加上两国之间的暗斗,桐桐怀疑,她要不先走这一步,黄歇就敢用他的模子泼赵姬和嬴政一盆脏水……

  与其等着你泼我,那倒不如,我先泼你吧!

第708章 秦时风韵(35)一更

  齐国孟尝君死,齐使需得带回棺椁。亡于他国,此为大悲。

  赵偃当时觉得威武,可事毕便后悔:寡人成了罪魁祸首!齐国问责,寡人当如何以对?

  此时,齐使求见,问赵偃:“大王未迎,亦不送么?”

  赵偃看郭开,郭开:“……”昨夜收了齐使一箱金,齐使所求不多,只要大王送孟尝君的棺椁出城即可!

  若不然,齐使回国不好交代。

  只是送一程而已!

  郭开便凑过去,低声劝谏:“大王,孟尝君门客数千,鸡鸣狗盗者众,但终是有侠义之士。若此等人将大王视为仇敌……恐惹来宵小之辈觊觎。再则,送客乃礼仪,今日送齐国……明日亦可送他国。出城路不同,三里是送,五里亦是送……不损大王之威!”

  赵偃一听,甚是有理:送客乃是礼仪,寡人礼仪周到,有何不可。

  于是,欣然允诺,送齐使出城。

  “送齐使出城?”嬴政站在使馆门口,看着身着缟素的齐使一行在赵偃的礼送下出城,他眼睛眯了眯,嘴角勾起几分笑意,扭脸跟蒙恬道:“赵偃必送其余诸国使臣出国。”

  蒙恬问说:“那……咱们离邯郸,赵偃必送。”

  嬴政看了蒙毅一眼,低声问:“使赵偃多送咱们一段,如何?”

  蒙毅朝使馆看了一眼:“女君怕是……”

  “事先莫要叫阿姊知道便可。”嬴政看二人:“敢否?”

  “从命!”

  嬴政一笑,往里就跑:“女君,小子有事禀奏。”

  桐桐推了四爷一下,四爷正睡的舒服呢。晚上没睡踏实,白天借着说话的工夫,在桐桐这边补觉。她在,他睡的安稳。

  正酣眠,被摇醒了。

  才坐起来,嬴政进来了。

  四爷一边打哈欠一边给嬴政见礼,嬴政多看了这吕四子好几眼。

  桐桐低声问:“何事?”这般呼喊?

  嬴政朝外看了一眼,也压着声音:“阿姊,明儿便启程吧。”

  这么着急吗?

  嬴政一本正经:“弟想绕道韩国游历……若是不急,未尝不可四处走走。”

  想多看看各地的境况,这倒也是好事。

  桐桐应诺:“那便明日动身!”说着就安排人,给赵国递了国书。

  晚间赵偃派人来说,要亲自送他们一行人出邯郸,以全礼仪。

  桐桐嗤的一笑,不送齐使怕得罪齐国,送了齐国又怕失了威严,于是,都送一送:礼多人不怪嘛!

  想送就送,桐桐没太在意。

  谁知第二天,出城三里,赵偃本该送至此处,而后作别。可这明显过了三里了,送客之人依旧陪送,并未见停下的意思。

  桐桐朝前看了一眼,问四爷:“送五里?”

  四爷跟着朝前看了一眼,“先等等!等等看。”

  送行的队伍尽皆缟素,重孝在身,穿着差异并不大。赵王的马车上,嬴政于之对坐,一把匕首抵着赵王的腰腹:“大王必有诚意亲送秦使出境……”

  “尔为何人?”赵偃朝外指了指,“此乃赵国,邯郸城外,戍卫者尽皆勇士……”

  嬴政将匕首往前一送,刺破了衣饰,微微刺痛了皮肤。

  赵偃不敢动了:“秦赵若因此而战……”

  “怎会启战端?”嬴政看着赵偃,“大王爱慕女君,诚心求娶。奈何我王女心有所属……大王不忍与女君分别,甘愿亲自护送出赵境!此等拳拳之心,求和之意,足以感动天下人心。”

  赵偃:“……”就因着流言伤了赢蚕的脸面,她便派人行此事?

  可这也不对呀!这人看着年岁不大,一张嘴声音还稚嫩,看口中尚有齿缝……此子年岁不大。

  赵偃上下的打量,对上那眸子,他顿时愕然:“嬴政?”

  嬴政将匕首又往前推了一下,这次真戳到了,赵偃捂住肚腹:“你不怕乱箭之下——”

  “大王要与我同归于尽么?”

  赵偃:“……你乃秦国太子!”

  “大王要与我同归于尽么?”

  赵偃:“……”你不怕死,但寡人真怕死!拿捏寡人怕死罢了!他艰难的吞咽:拿捏对了!寡人就是怕死!

  嬴政再问:“大王要与我同归于尽么?”

  赵偃:“……”他摇头,“你待如何?”

  “下令,亲送秦使出赵!”

  赵偃:“……”他咬着牙:“君无戏言!突作此更改,臣下是要问的。”你以为你藏的住。

  嬴政嗤的一笑:“爱慕女君,要求娶女君,女君不应,大王不舍,这有甚不能解释的?大王娶倡后,满朝大臣耐何?大王放心,这般理由,无人多问。”

  赵偃敢怒不敢言,与嬴政对视。

  良久,他败下阵来,下令:“传寡人令,亲送秦使出赵。”

  桐桐看着传令官,再问一遍:“什么?”

  “大王有令,亲送秦使出赵!”

  桐桐看四爷,四爷皱眉,不知道这赵偃脑子里在琢磨什么。

  王陵御马过来,“女君,赵王此举何意?”

  琢磨不透!

  桐桐下车,对方要送,自家当然要推辞,这也是礼仪。

  她下了车了,前后看看,不见嬴政。他时而骑马,时而会坐在车队后面运行装的马车上。想着消息怕是还未曾传到他耳中吧!

  她和四爷连同王陵、范太傅一起往前走:“赵王盛情,我等感激。然大王国事繁重,怎好劳动大王?”

  赵偃:“……”他只能撩起帘子,大声道:“寡人误信流言,以为女君貌丑!而今得见,甚慕女君英姿。欲求娶之,又知女君心有所属。而今分别在即,心中不舍。心知此生无缘,惟愿亲送女君一程……”

  赵臣:“……”大王你在说甚?

  秦国几人面面相觑,桐桐抬眼朝赵王的王驾看了一眼,便回头说四爷:“大王一片赤诚,不若你随我陪大王一程。”

  “诺!”

  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两人先后上了马车。

  一进去,桐桐看到隐在赵偃身后的嬴政:果然!

  就说着呢,赵偃跟吃错了药似得。

  郭开一看,上去了两人,他赶紧往上走:“大王,臣陪您……”

  结果一进去,他噗通往下一跪,不敢应声。

  四爷看向才十岁的嬴政,他:“……”这要是我儿子,我非得打劈了他。

  这么想着就看桐桐:这就是嬴政?你有没有影响他?

  桐桐白眼翻他:才十岁!他若没点悍勇之气,你以为能成为始皇帝。你就说他干成了没有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