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654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是!劳您挂念。”

  “探亲日送你两匹锦缎,带出宫探亲。”

  “谢您恩赏。”侍从小碎步一路跟着,而后又低声道:“听闻王后喜赵国饮食,常遣人于宫外购买。”

  “赵国庖厨最好!”赵姬摆弄秋菊,说锦容,“秦国饮食,我用不惯。”

  锦容有些为难:“此次宫人移宫,多发往皇陵以耕种为业。女君此举,亦在清除华阳太后势力。听闻,女君对宫人原本出身看的尤其重,再要赵人进宫,只怕有些艰难。”

  “赵人未必就心向赵国!”赵姬说着就皱眉,吩咐她:“去宣召女君,我有吩咐。”

  “诺!”

  桐桐正在整理宫人名录,王后着人来请。她放下手里的名册,起身先去见了。

  赵姬笑着招手,“来!尝尝果浆。”

  桐桐看着手里的玉盏,这是华阳太后宫里的,乃是华阳太后常用之物。这个收藏可以,拿来用……她有点膈应。

  因此只捧在手里,未曾往嘴里放,只问说:“母后尽管吩咐。”

  赵姬就问桐桐:“若宫人……他国的尽皆不可用,那朝臣……若来自他国,是否也不可用?”

  桐桐很惊讶,能反问出这样的话来,可见并不糊涂。

  她就给解释:“并非他国之人不可用,而是……太后新丧,去的突然。人殉终究是有违秦国先王之令!而今,父王仁慈,不忍殉之。特于皇陵左近,开辟荒地,恩准宫人为先太后守陵。父王事亲以孝,怎会是不信任他国之臣仆?”

  赵姬:“……”明白了!懂了:“若是我想留一二赵人于我解闷呢?”

  啊?

  赵姬赧然的笑了:“蚕子你虽生于赵,长于赵……可许是你骨子里本就是秦人,归秦之后,你与正儿如鱼得水,甚是自在。可我……生于赵,长于赵,在赵受尽苦楚屈辱,谁知夜里梦醒,心里所念尽皆是赵。正如华阳太后当日,看见楚服,听见楚音便动心肠一般!而今,时日渐久,我亦有思乡之念。”

  此心境何人能懂呢?

  赵姬叹了一声,“你与正儿整日里忙,你阿母只在寝宫不曾出门,而今……大王又命你阿母服侍……蚕子,这偌大的宫廷,好似只余我一人了。”

  她央求道:“我想甄选赵人伺候,庖厨、绣娘、近侍……若是得一二伎人,便更好了。”

  庖厨、绣娘、近侍皆可理解,只这伎人……是杂耍么?

  桐桐沉吟,若是严格甄选,也不是不行!只是这伎人:“……需得过了孝期,再给您选来,可否?”

  赵姬便笑了:“幸而有你和正儿,若不然……我归秦作甚?!

第718章 秦时风韵(45)二更

  想要赵人伺候?

  桐桐坐在马车上,得去隐宫。

  隐宫之中,尽皆罪奴。这些罪奴多为六国贵族俘虏之后!秦攻下一城,城中勋贵若不及逃脱,便会俘虏来秦。

  在秦……若是有逃跑、谋逆等举,会被秦律严惩,而后没入隐宫为奴。

  桐桐在亭子里喝了茶,见伺候的离的都比较远,她就问四爷:“你不跟我去见见赵高。”

  四爷:“……”对什么人都这么有好奇心!他提醒桐桐:“赵高未必是阉人。”

  啊?

  四爷看她:果然!她的脑子里一直把赵高当一个阉人。

  桐桐脑子卡了一下:“什么叫赵高未必是阉人?是现在还没……”

  四爷把新寻来的野果推过去,“吃吧!吃完再走也不迟。”

  桐桐抓了野果往嘴里塞,再问:“赵高不是阉人么?”

  “宦官不一定是阉人。司马迁所做《史记》可能有错,对人物的解读有偏颇。但是记载中,赵高有女儿,有女婿,这个你总该知道吧。”

  “我以为是跟很多太监一样,收养的义子义女。”

  四爷:“……”他只得招手叫了护卫。

  之前专门叫人去打听了,这护卫知道详情。

  这人躬身回话:“虽则隐宫男子该多为阉人,然并非十分严苛。幼儿受宫刑易夭折,因而,所生儿郎,并非真如规定那般,生下便去势为阉。”

  “那是……多大才会……”

  “不一而足!若不想……只以身子不适为由,便可不去。”

  桐桐很惊讶:“所以,隐宫之中,成年男子极多?”

  “是!”

  桐桐:“……”这个……她真不知道。

  四爷摆手叫人下去了,这才说桐桐:“隐宫之中,多为罪奴之后。隐宫与隐官十分相似,或者人家是隐官之意。隐官,是指出生来历不清白之官员。”懂了吗?

  桐桐’啊‘了一声,赵高之母因罪受刑,而后身有残疾,罚没隐宫。赵高出身在隐宫,其母为罪奴,来历不清白,做了管理宦人的官员,是为宦官?是此意么?

  四爷又说:“当然了,这是猜测!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人家……现在还未到那一步,他是一完整的人。若断了进宫之念,那此赵高就非彼赵高了。”

  懂了!桐桐将果子吃完,再问一遍:“真不跟我去?”

  宫里用人,我跟着做什么?不像话:“去吧!自己去。”不是好奇吗?去看看就知道了。

  于是,桐桐就去了。

  车架一到,赢俞便迎出来:“女君。”

  此地归赢俞管辖!桐桐忙还礼:“有劳您久侯!”

  “不忙!”给宫中选人嘛,“里面请。”

  分宾主在正厅里坐了,赢俞才问:“女君欲选男婢几人?女婢几人?”

  其他的先不急,先把主子身边的人换了再说,赵姬身边的首当其冲,她就说:“隐宫中赵人有多少?能否叫来,我见见。”

  赢俞皱眉,低声道:“同一国人聚集,易抱团结党。”所以,隐宫自来都是多国交叉,常调整,不叫他们总住在一起,或是总在一处干相同的差事。

  桐桐:“……”就是这个道理!但赵姬就是想要赵人伺候,只能先看看,态度得有!若是实在选不出来,再回去跟赵姬谈谈。

  若一开口就反驳,以赵姬的脾气,她非拧着来。

  因此,她只能道:“王后思乡,赵音亲切,因而先来看看是否有合适的。”

  赢俞:“……”他面露不悦,但还是叫人去召集人了:凡赵人一律带来,有差遣的先行调换。

  “诺!”

  “赵高——赵高——”

  一清瘦的少年一身短打麻衣,脚穿草鞋将柴草抱起来晾晒。

  雨后,柴草潮湿,送往宫中怕是不妥。他们的差事是杂役,为宫中事在外奔忙,无权进宫。而今宫中大动,太后薨逝,大王不忍活人殉葬,便遣送宫人出宫,耕种守陵,以尽忠尽孝。

  有人叫他,少年直起腰来:“大人?”

  这人哪是什么大人,只是赢俞的护卫罢了:“赵高——宫中来人,速去正厅。”

  赵高快步朝前:“大人,敢问宫中来的是哪位大人?”

  “此次若被选上,必一步登天。来选人的乃是那位王女……”

  “安平君?”

  正是!

  “选人是做甚差事?”赵高从怀里取了两个钱塞到这人手里:“大人,还请通融。”

  这人将这钱塞进腰带里:“我只知……”他左右看看,小声道:“我只知道,此次召集赵人。”

  赵人?

  这护卫拍了拍赵高的肩膀,快步离开了。

  赵高拍了拍身上沾着的柴草:“赵人?何以偏找赵人呢?”他一边往正厅去,一边琢磨:“难道……王后?”

  王后乃是赵人!

  赵高眉头皱着:若是如此,只用赵人……亦不合理。

  走到半路,想起了,得先归家。母亲亦在征招之列!

  到家中,他喊瞎了一只眼的母亲:“阿母,儿背你。”

  赵妇坐着不动:“为罪人,可!为奴以侍奉秦王,宁死不从。”

  赵高:“……”他蹲下去,低声道:“阿母,您目盲耳背,腿脚不灵便,必不能选您。”他一脸哀求:“阿母,幼弟尚小,委屈您了。”

  明知选不上,此时抗令,非明智之选。

  赵妇看向幼子,七八岁的孩童一脸懵懂。

  赵高揉了揉赵成的脑袋,再次道:“阿母,儿背着您。”

  赵妇附儿子肩头,赵高将母亲背起,而后看向幼弟:“拽着兄长衣襟,莫要乱跑。”

  “诺!”

  幽暗污糟的甬道,赵高背着身残的母亲,拖拽着年幼的兄弟,一步一步的朝前走着。

  这一片住的赵人极少,直到快到正厅里,才看到其他的赵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桐桐看着外面聚集的人不少,她才起身走了出去。

  一看见这些人,桐桐就觉得想找赵人做庖厨,怕是极难。这些人形容狼狈,温饱尚难,能做出什么饭菜?

  这里不乏吃用过好东西的人,但他们必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焉能当庖厨用。

  倒是绣娘,可选——。

  因此,叫人传话,会刺绣的女子站出来。

  赵高探头偷眼去看这位女君,发现其并非如传说中的那般貌丑。

  这大胆的视线瞬间便被桐桐捕捉到了,她瞬间看过去。一眼看过去,便看见一张少年的面庞。此子毫无卑谦之态,像极了寒门士子。

  桐桐从躬身站着的人群里穿过去,走到这’士子‘面前。

  这一瞬,他低下了头,躬身站着。他身后的妇人眼睛瞎了一只,站的极端正。妇人的怀里揽着一个男童,看起来六七岁大小,睁着懵懂的大眼睛,想看又不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