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750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甘露宫只太王太后与刘女,许久未见刘女,她极高兴,早早的等在宫门口。

  今儿别说刘女了,便是韩氏与成蟜也在。

  成蟜都长成大孩子了:“长姊——”

  桐桐就笑,未到跟前就先打量他:“长高了!又长壮了!”

  成蟜跑过来,憨憨的笑。

  桐桐抬手给整理了衣领,拉着他走:“先生给我写信,夸你学小篆学的极快。”

  “需得用些工夫。”

  “是!得用工夫。”

  刘女和韩夫人都欠身:“长公主。”

  桐桐赶紧就扶,挽着她们的胳膊往宫里去:“风正冷,站在风口作甚。只管在内殿等着便是!”

  正殿里,太王太后等着。虽出门不久,但每次见太王太后都能看的出来,她在慢慢变老。

  “祖母!”桐桐过去见礼。

  “丑儿!”太王太后将手放在桐桐的脸上,“回来好!回来好!祖母总怕不能见你。”

  怎么说起这个话?

  桐桐就笑:“您得等着重孙出生!得等着大王一统六国……怎么又说这样的话?”

  太王太后便跟着笑:“怕是真老了的缘故。”

  说着,就说刘女:“摆膳!摆膳!丑儿必饿了。”

  成蟜就道:“祖母,长姊乃上将军,且早已经倾国倾城了,怎还称呼丑儿?”不雅!

  桐桐摆手:“而今,能这么称呼我的只剩下祖母了。您就这么叫吧,您叫着叫着,我也跟着长命百岁了。”

  太王太后攥着这孩子的手捏了捏:“你与正儿长命百岁,大秦方可万年呐。”

  嗯!老人家说的都是明白话。

  宴席已备好。嬴政不得空,那就娘儿们几个开席。

  酒过三巡,韩夫人突然提了一句:“长公主,成蟜年岁也不小了。您看能否请大王赐予封地,妾欲与成蟜去封地度日。”

  桐桐:“……”

  刘女担忧的看向桐桐,桐桐笑了笑,示意她只管用饭,莫怕。

  太王太后放下筷箸,韩氏便有些惶恐。

  桐桐看看惊慌的成蟜,她把桌上的耦盒递给蜀生:“二公子喜食此物,给他端过去。”说着,又跟太王太后道:“您尝尝这酒酿,我吃着甚好。”

  太王太后这才又取了勺子,继续用膳了。

  桐桐笑看韩夫人:“依照秦律,宗室无战功不得封爵!无爵便无封地。”

  说着,就又看成蟜,“蚕与大王知幼弟一日大似一日,可……需得去战场!我们总想着,便是庇护他一生,又如何?

  不盼着他建功立业,有多大的出息,就想他平安顺遂!战,蚕与大王幼年见过!战场,九死之地。可若夫人舍得,成蟜愿意,那自另当别论。”

第816章 秦时风韵(143)二更

  成蟜连连摇头:“长姊,咸阳甚好,我不要封地。”说着,他缓缓低头,“骑射功夫尚不到家,不敢去战场。”

  韩夫人:“……”她看了儿子一眼,再未言语。

  桐桐看向韩夫人,问说:“莫非夫人觉得有甚不便之处?”她叹气,“宗室虽广,人丁繁茂,然则近宗还余几人。夫人,我为长公主,便是未出嫁,可赢氏之事,我终归是不便管。而今伯父年岁不浅了。”

  赢傒乃是嬴柱长子,比嬴子楚大许多。嬴子楚在兄弟中排行七,中间隔着好几个兄弟呢。以赢傒的年纪来算,他真算是一老者了。

  韩夫人抓着筷子的手一顿,这是何意?

  桐桐跟她对视: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赢傒之后,驷车庶长之职谁来?大王只成蟜一个兄弟,宗室由远宗掌管么?

  韩夫人恍然一瞬,而后赧然的笑:“长公主见谅,妾……胡思乱想,幸而无外人。”

  “是!没外人。一家子人说话就当如此,有什么说什么,想什么便说什么,不用相互猜测,此最好不过。”

  桐桐说着,便看成蟜,“可常出宫与宗室熟悉熟悉,咸阳子众多,亦可游戏。随心所欲便好,不耽搁课业,大王必不至于训斥于你。”

  成蟜夹了耦盒,抿嘴笑,而后问道:“阿姊,我爱喝酸梅汤,可宫人熬制总也不如阿姊熬制之味儿。”

  “回头我配好给你送去,想喝了熬一包便是了。”

  “诺!”

  气氛这才松了起来,刘女又问起了邯郸境况。

  桐桐就笑:“故居已然被文渊侯保护起来了,一切一如当年走时!便是父王住过的老宅,而今亦恢复昔日布置。山上当时被正儿放了火,如今屋舍重建,我亲自布置的。”

  说着话,她还跟太王太后道:“等六国皆亡,天下尽皆秦之地,我护送您去邯郸,看看父王当年住过的地方。而后再陪您回韩郡,看看您昔年游玩过的地方,说不定还能碰见故人。”

  太王太后便高兴了,问说:“衣锦还乡么?”

  “嗯!衣锦还乡!”

  用了膳,成蟜去骑射,韩夫人陪着太王太后玩麻将,给桐桐和刘女一些私下说话的时间。

  刘女看桐桐的肚子,桐桐:“……”她捏了捏刘女的手,此事不知如何说。

  只能道:“天下未平,大王欲兴兵楚国,我此次回来是咸阳无人镇守。”

  刘女一脸担忧:“文渊君……”

  “我知道您忧心甚事。”桐桐拉着她在游廊中慢慢走动,“可他之境况,您亦知。吕氏于他而言,无甚要紧,他并不执着于子嗣。我亦然!”

  刘女笑了笑,便不再催促了。

  她低声道:“殿下,妾无知,但亦懂相惜之理。妾本不当问,然太王太后心有记挂……”

  “您告知祖母,蚕太过接近权利。若骤然远离,伤正儿;若不远离,不伤情分便伤后人。人一生,终是有所失有所得。蚕此一生,碰此机缘。一扫六合之中,有赢蚕之名。有此,还奢求其他,此乃贪欲。蚕不贪子孙富贵荣华,只愿此一生活的有价值。”

  刘女缓缓点头,抬手摸了摸桐桐的脸:“好!妾再不催了。”

  说着便说起了别的:“大王身边一婢女该是有孕了。”

  有孕了?

  果然是有孕了!

  芈峦端了茶盏过来,放下之后又慢慢的退去,去一边烹茶去了。

  桐桐从对方的身上挪开视线,该是有四个月了吧。

  嬴政不好意思的笑:“阿姊……”

  “好事啊!”桐桐端了茶慢慢抿着:“该让她歇着了。”

  芈峦红着脸:“大王让奴婢歇着,奴婢之觉得歇着闷,动一动反倒是好。”

  嬴政看了对方一眼:“此处不用你伺候。”

  芈峦忙起身,欠了欠身退了出去。

  这是有话说,不欲芈峦参与。

  等人走了,嬴政才说:“今日议事,李信提……灭楚只需二十万兵马。”

  历史上,李信也说只需要二十万,但事实上二十万人马他输了,输的极惨。而王翦提议得六十万人马,当二十万与六十万比,嬴政当然愿意给李信一个机会。

  因为六十万,几乎是倾国之兵。

  在韩、赵、魏才灭的当口,怕这几地起乱子,必是要留足人手的。若是六十万,倾国而出,风险极大。

  不仅是面对内乱无兵平叛的问题,还在于信任不信任王翦的问题。

  他一人带走了秦国八成的兵马,万一叛了怎么办?万一自立怎么办?秦国亡矣!

  因此,下这个决断,极难。

  后来李信败,损兵折将。嬴政亲自上王翦家里,王翦要兵六十万,嬴政便给兵六十万,这才灭了楚国。

  而今,李信还是一样,认为只二十万便可灭楚。

  桐桐问:“大王如何想?”

  “将之所请,寡人本该信,且坚信不疑。用兵之法,无常形。李信非信口开河之人,他之战法,寡人听来未必无理。

  然此次不同,一则,阿姊在,寡人未必需得守咸阳;二则,兵多将广,胜算大,所用时日少。因而,寡人以为,王翦之法,可行!”

  “王翦提议多少兵力?”

  “王翦认为,楚国若无内乱,需得六十万。可楚国内乱日盛,五十万可矣。”

  灭国之兵,本就预备了五十万。

  若用王翦,你要亲政,那便随你去吧。

  次年春,秦王率军五十万,出兵楚国。出兵魏国时,前提是魏国弃土弃民,我秦国是捡了无主之地,而后将你大梁围在里面了。我们没有入侵魏国,我们努力的想与魏国亲近,做到了亲亲友善。是魏国主动投降的,跟我们秦国并没有关系!

  绝非无礼而伐。

  此次出兵楚国,以什么借口呢?

  嬴政说,楚国与赵国同谋,欲害秦国。

  于是,秦王怒,伐之!

  楚王拿着秦王昭告天下讨伐檄文,气的手直哆嗦:“楚与赵谋?荒谬!”

  当真是欲加之罪!欲加之罪呐!

  是你们设计,一石二鸟,乱了赵国,亦乱了楚国。赵王中计,资助项燕,项燕自立,与楚何干?

  而今,这又成了楚国与赵谋?混账已极!混账已极。

  臣下就道:“不若,招降项燕!令项燕出兵以扛之。此乃一石二鸟之计!使其彼此消耗,内忧外患皆可解。”

  楚王缓缓点头,此倒是不失为一计良策。

  而此时,四爷站于一别庄之外,敲响了别庄的大门。

  门吱呀呀打开,是一仆从:“敢问,客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