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780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不要着急嘛!”这人手里划拉着,“羊捐、大小羊捐,活羊捐,肥羊捐……羊就这几样了。”这么说着,还提醒桐桐:“记着呀!将来要宰杀,得缴纳屠羊捐;要卖,就有羊户捐,纪羊头个捐等等;要是羊死了,有倒毙捐。”

  桐桐气笑:“那我杀只鸡……”

  “杀鸡了?杀了几只?宰鸡捐得交。”小胡子说着就提醒,“以后去买鱼,集市有人看着呢,该交的可不能少。”然后还追问:“杀了几只鸡?”

  “早不知道鸡肉是啥味了。”交你奶奶个腿儿。

  正说着呢,去数鸡鸭羊的小伙子回来了:“科长,您进来一下。”

  小胡子从桐桐身边经过,直接进去了,一进去就看见满院子的瓜果蔬菜:“哎哟!才搬来,我心说给你们缓缓,谁知道露了你们这么多税。”

  说着就开始列:“柴草捐……”

  柴?草?

  “青菜捐,干菜捐……”小胡子指着园子里的青菜,再指了指廊下晾着的干菜。

  而后又看向院子里的果树:“鲜果捐……”说着就指着最角落的一棵树,“是枣树吗?”

  “枣子我们吃鲜果!”你总不能收干果捐吧。反正我们就吃鲜的!

  小胡子却说:“把枣刺折价……”

  枣刺怎么了?这玩意折什么价?

  “你这伸到墙外,挂到什么怎么办?怎么能不折价?”

  桐桐:“……”平时买米面油,买肉买菜,甚至于买一盒火柴,商户都把捐税的钱算在里面,咱这都是交过税的。

  谁知道搁在家里养点东西,种点菜这也不行呐。

  行吧!人家有法可依,那就由着他收。

  “一共多少?”

  结果人家还在扒拉算盘珠子,“这是捐,不是税。税另外算……”而后得出总数,“折合成大洋,给七块就行。”

  不给你大洋,“没大洋,法币得多少钱?”

  小胡子就不高兴,“算法币这可麻烦,咱们今年征的税,是民国七十三年的税?”

  “哪一年?”

  “民国七十三年!”

  桐桐问说:“今年是民国三十三年吧?”

  对!有什么问题吗?

  桐桐:“……”这都收到四十年之后了,还有什么问题吗?四十年后,这得是一九八三年了。

  她默默看小胡子,小胡子一副你个妇道人家没见识的样子,“在川省,有些地方已经收到民国八十五年,还有收到民国一百多年了。要是按西洋纪年法,差不多就是2050年。咱这边有些税收到一九八几年,已经很好了。”

  桐桐:“……”蒋最后跑到湾湾,他跑了,但他欠着百姓的税呢!且欠了很多很多年!

  小胡子就说:“那么久的时间,你说,你这不用大洋结算,纸币到时候不值钱了,咋办呢?咱就得把这一部分给折算进去。”

  所以呢?法币是多少呢?

  “这可真不是乱收的!去年,一美元可兑换法币二十元,今年呢?一美元可兑换四百五十元。三八年之前,法币一元能买的东西,现在只能买到三八年时半分钱能买到的东西。”

  不过五六年的时间,法币贬值了二百倍。

  小胡子划拉了一个数字:“交一万四千五百法币,就可以了。”

  桐桐:“……”

  边上还有补充:“给个整数,一万五。你地上铺的草席也没有纳草席捐,房屋翻修,也没有缴纳赋税……这些都不细算了,给一万五就行。”

  然后一万五就这么没了。

  这个钱一缴,家里的法币就算是清理完了。之前坚持不懈的买粮食,消耗的都是法币。以后坚决不要法币,这玩意能坑死个人。

  这些人一走,桐桐重重的将门关上。对于自家而言,都觉得这个价高了,这要是普通人家,就问,谁负担的起。

  鸡鸭羊,照这么收下去,早超出他们自身的价值了。

  什么叫不堪重负?什么叫民不聊生?这不就是吗?

  不收税,小农经济,除非大天灾,否则一般都能活下去。就怕这样的,种的不够交税,养出来比买的还贵。当然了,卖给大户人家也就贵,可这个饲养成本太高,养不起呀!

  毕竟,草得交税,麸子得交税,过路得交税,屠宰得交税,便是意外死了也是税,这可不就要了命了?

  当然了,要是拿点钱贿赂收税的人,能省下不少,这些人睁一眼闭一眼就过去了。可这样的人,就不能那么打交道。

  你贿赂他,他觉得你巴结他,那自然就高人一等,觉得随时可以欺负你一下。

  你威压了他,他才会怕你,反过来巴结你。

  所以,今儿莫说是一万五的法币,便是五十的大洋,她都会先出的。

  还有,之前也没上门了,他们是听谁说自家养着羊,养着鸡的?她这暴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不等那些收税的走远,她就从家里出来了。

  然后抱着儿子带了俩闺女,“走!跟娘走。”

  右手抱儿子,左手牵小女儿,大闺女拉着衣服后摆,亦步亦趋的跟着。

  她跟金枝道:“以后谁欺负你了,不许跟闷葫芦一样。”

  金枝懵懵懂懂的,睁着大眼睛看。

  桐桐一出门,就雄赳赳气昂昂的搁在巷子里骂街:“……盯着姑奶奶干什么?就你长嘴了?就你听的见鸡叫?看不顺,你倒是站出来当面锣对面鼓呀!背后来这一手,打量谁好欺负呢?”

  自家买的是边户,是大户人家最西边的一溜,人家的门朝南,那大户的门太阔,要是门也朝南开,难免被比的小家子去。

  于是,当时不是朝这西边开了门嘛!朝这边开门的就自己一家。

  出门后拐过来,这才算是进了原本的巷子了。

  原来的大户人家已经回乡了,他家的正院卖出去了,但好似一直也没人住过,也不知道卖给什么人了。

  最东边的马厩之类的,窄窄的一溜,只有半个院子宽,房子一盖,只有一过道可走,这地方划出来,又卖给另外一户。

  桐桐留意过,这家男人好似是哪个衙门里当差的。具体的还没传出来,因为搬来的时间太短了。

  能住这边的,多数家境还都过得去。前面三个巷子里住着的都是警局当差的,房子不咋好,小门小户。但住了这么久,也没人来收税,可见人家没多嘴。

  那住马厩的那一家,搬来才三五天,结果就有人专门来收税来了?

  那这事能是谁干的?

  巷子里还坐着几个女人在树荫下拉家常,东家长西家短的。结果就见桐桐一边叫骂着一边朝这边拐过来了。

  王友良的媳妇朱翠还扬起笑脸:“哟!您这是咋的了?”

  桐桐朝着马厩那一家看了一眼,这才大声道:“你们给评评理,就说缺德不缺德!大家挨着住,以后几辈人都在这一片,都和和气气的多好呀!这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给我来这一下。你们知道收了我家多少吗?一万五千!”

  说完了,又冲着那边嚷道:“你家能从里面分多少呀?分了干啥?买药吃还是买棺材呀!”

  那家的媳妇站在门里,听着叫骂手里搅动着帕子,火气也起来了,这话咒的多恶毒呀!老娘怕你呀?

  她一把拉开门,站出来,手叉腰,小碎步往前挪着,胸脯子一挺一挺的,气势一点也不弱:“骂谁呢?骂谁呢!”

  骂的就是你,想怎么着呀?

  四爷被吵起来,听了一耳朵,都起身了,又重重的躺下,抬手揉眉心:“……”骂街这个事咱非干不可吗?

  嗯呢!非干不可!这也是小人物的生存智慧,不懂就别管?!

第848章 秋叶胜花(28)二更

  这一吵架,那就比的是气势。

  对方是小脚,二十多岁的样子,一吵起来嗓门可大了:“就是我举报了,怎么的?你家那羊养着,隔着墙都能闻见味儿……”

  “你这放的是什么屁!”桐桐声儿更大了,“我家的羊圈比你家的炕都干净。还想闻见膻味?我能叫你闻见味儿?咱跟你啥交情都没有,还想闻我家的味儿,美的你!”

  周围人哄然大笑:人家说的也不是假的。

  桐桐家养羊的地方就在这个巷子口的墙里,隔着一堵墙而已。正对着这堵墙的还有一户人家,羊圈跟人家门口的距离只一条巷子的宽窄,真要有啥味儿,人家当然就有意见了。

  所以,家里的羊圈垫着土,一层一层的,回头这就是羊粪呢!夏天了,还怕这玩意惹苍蝇,那真的点着艾叶不停的熏着。

  所以,站在巷子里闻见的是艾草的味儿,真没有羊粪鸡粪的味儿。

  这个味道还熏蚊子,为啥这么多人站在这边的树荫下聊天呢?不就是这里没蚊子吗?

  说因为味道的事,这是站不住脚的。

  于是,这个一言,那个一语的就都说她:“你怕是闻错了!前头那边一家羊肉馆,那边的味儿大,半夜就炖羊,早起一出门就闻见膻味,你肯定是弄差了。”

  听见羊叫唤,但未必就是这家的羊儿有味儿!

  可这人气势一点都不弱:“你们闻不见了,但不等于我闻不见!我鼻子灵,这味儿把人熏的睡不着……”

  这还真就叫人无可辩驳了!

  桐桐就啧啧啧的:“你在你家都能闻见我家的羊圈味儿?我咋就那么不信呢?该不是你弄错了,你闻见的不是我家的味儿,而是你家的味儿。

  你家原来可是马厩,后来养骡子养驴……你住的其实是牲口圈。那地上可都是马粪、驴粪、骡子粪,估计不深挖三尺,这粪都出不完。

  你说你这人也是的,自家闻不见自家的臭,反而怪别人,还有脸出来叫嚣?我要是你,赶紧回去拆了房,挖开地面看看,看看到底是躺在多深的粪坑里,在里面吃在里面睡。”

  对方气的嘴唇都抖了,手抬的老高,指着桐桐:“你……你……你骂人!”

  “你这人,咋不识好歹呢?我哪一句骂人了?我哪一句不是实话?你们住的是不是马厩?马厩里是不是养的牲口?你们住的是不是牲口棚?你们家的院子、屋子的地面以前是不是堆粪的地方?大家伙可都在了,都能给我作证,你咋还诬赖人呢?”

  桐桐声音老高呢,说话嘎嘣脆的,反问说:“你倒是说说,我骂你啥呢?”

  “你……你……”你分明就是骂我一家子都是牲口,在牲口棚里吃,在牲口棚里住,但这话没法说呀!她只能冷笑道:“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家里养着鸡,半夜打鸣吵的人睡不着……”

  “哎哟哟!我家的母鸡不会打鸣呀!不像是你家呀,母鸡这么能打鸣!瞧着叫的,东城巷子里都没有这么会打鸣的!”

  朱翠就劝:“钱嫂子,回去吧,你听错了,金家养的都是母鸡,不打鸣。”

  桐桐就又道:“打鸣怎么了?公鸡打鸣怎么了?我家没养公鸡,但凭啥不叫人家养公鸡呢?人家在自家养公鸡,打鸣碍着谁了?你听不得公鸡打鸣,那是你住的地方不对呀!官老爷的官邸没打鸣声,你咋不去住呢?是你不想住吗?”

  说着,还回头看巷子里的几个女人:“咱都是没福气的,也没有官太太的命,咱就听着鸡鸣狗叫声,心里踏实!

  咱的钱是辛苦挣来的,鸡打鸣,咱知道几更天,该起来干活了;狗一叫,咱知道巷子里有人走动,防着进贼。这养鸡养狗,反倒是方便了大家,咱可都不烦。

  谁烦,谁走啊!高贵的人住马厩里干啥?官邸高门大户的,那地方才符合人家的身份嘛。”

  可不就是!大家养个鸡鸭偷偷摸摸的,听的打鸣你都当大事,这啥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