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781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这个钱嫂子一看,这本来跟一个人吵架的,这怎么吵着吵着,眼看得罪一堆人呢?正不知道该怎么回怼,家里的男人出来,站在门口:“你这婆娘,皮痒了!才搬过来就生事,迟早休了你。”

  说着,对着这边笑了笑,拱拱手,才朝他媳妇喊道:“还不回来?!”

  钱嫂子有了梯子,顺势就下来了。手里的帕子一甩,气哼哼的进去了。瞧那小腰,一扭一扭的。一身的白色丝绸的夏装,上面半臂袖,下面是宽松的裤子,脚上一双绣花拖鞋。路过的时候一股子香脂和头油味儿。

  一进门,转身关大门。门关上之前,还不忘朝桐桐翻了一个白眼。

  桐桐:“……”骂街,咱也不带输的!

  人一进去,女人们就马上聚堆,开始议论了。

  “那人是税务的钱副处长,叫钱平。”

  桐桐就问:“这两口是老夫少妻呀!钱处长四十往上了吧?”

  “差不多!”朱翠低声道:“你们不知道,这吴梅以前是姨娘,原配痨病七八年了,去年年底才没了。

  她是原配给聘回来做小的,原配病死了,人家子女也大了,闺女嫁人了,儿子也娶妻了,老宅留给原配的孩子。

  吴梅生了一儿一女,钱处长就吴梅扶正,买了这边的房子搬过来了,在这边过日子。”

  原来是这么一码事呀!

  果然是跟爱八卦的人在一起,消息更灵通。

  桐桐听完了,打算回了。

  结果朱翠指着正院,“您知道这正院卖给谁了?”

  “谁呀?”

  “本来是卖给一个粮商的!那粮商是为了安顿外室的。谁知道粮商出事了,想把秦省的粮食往豫省贩卖。我听我家那口子说,省里有规定,秦省的粮食不外运,连重庆下文都没用,说这边的粮食紧缺,谁敢私下运粮,从重治罪。”

  这个桐桐知道,豫省本身就是战场,他的周围省份,除了秦省都在打仗。想调粮只能从秦省调。但秦省压力也大,本身就接纳了豫省的难民,再加上都认为这边没有战事,又有关中平原,受灾情况不严重,所以一定还有存粮。有存粮就都想借先要,可其实呢?真没有!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愈演愈烈,怎么办呢?秦省今年正收夏粮,可也已经报告打了上去,说秦省遭灾了,要派人出省采购粮食。

  朱翠叹气:“这一进去,不得脱层皮!他求了柳贯,柳贯找了我家老王,这才把人给放了。这宅子那粮商就送给柳贯了!听说,柳贯原先的媳妇……那个叫米桃的,马上搬来住了。”

  “可不!我们这些老娘们凑到一块干嘛呢?不就是防着那老娘们吗?那娘们风骚,裤带松,家里的男人可得看好。”

  桐桐:“……”是说这个呀!她听听就算了,孩子开始打盹,该睡午觉了,“回头再聊,先把这几个小祖宗安顿好。”

  “赶紧去!赶紧去。”

  桐桐带着孩子走了,还没拐弯走过去呢,就听见这些人又在嘀咕她:

  “挺体面个人,叫嚷开了也跟泼妇似得。”

  “嘴利索的呀!看给人骂的,也太厉害了些。钱处长虽是副处长,但人家手里有权呢!要不然,也不能一句话就有人上她家收税去?”

  “金先生不是那谁家的人?”

  “县官不如现管!差着事呢。”

  “人家挣的多,也不在乎那几个税钱。”

  “多啥呀?再多也招不住负担重呀!她还是怕金先生的,你看对俩侄女多好?咱说实话,女子往外一嫁,别人家的人呢了。何况还不是自家的女子,这么养着,也是白花钱。”

  “也不能这么说,人是好人。”

  “人肯定是好人!就是太能得罪人呢。”

  这一顿嘀咕,桐桐站在羊圈鸡窝边上,隔着墙都能把他们的话听个一清二楚。

  她这会子就在鸡窝边上,因为金枝说:“那个人拿了咱家的蛋。”

  这孩子之前不敢说,见识了自家娘好厉害之后,她一进门就说:“看见那个人看鸡窝,塞了个东西到衣服口袋里……”

  桐桐过来一看,鸡窝里的鸡蛋没有了。

  一般都会给下蛋的窝里留一个引蛋骗母鸡,自家这有五只母鸡,每次收了鸡蛋之后也会留一个引蛋。结果这个引蛋被差数目的小伙子给拿走了。

  桐桐:“……”她又在墙里骂:“急疯了,引蛋也偷拿?要引蛋干啥?回去两口子在被窝里孵蛋去呀!”

  墙外:“……”那些收税的确实是该死!怎么连引蛋也给人摸走了。

  然后这个说,当时从他家收税怎么着了,最后找了关系,送了多少礼,才免了多少税云云。

  他们说的热闹,桐桐的咒骂声从墙内不时的传出。

  俞红来的时候从巷子口过,还能听见林桐的叫骂声。

  她:“……”就如同看见个光鲜的桃子,结果咬开一开,里面钻了一只虫。真就是咽下去不对,吐出来又觉得好可惜。

  她硬着头皮朝前走,推开门进去,桐桐愣了一下,就接着高声道:“俞大姐,你可来了!我跟你说,我要做一身丝绸的,短袖长裤,就要白的……我还就不信了,就她会扭腰摆款,会摆官太太的铺!”

  俞红:“……”这都什么跟什么呀?

  外面的人却都笑:瞧!这俩老娘们较上劲了。

  桐桐朝俞红挤眼睛,嘴上却说今天被收税的事,又说跟人吵架的事,义愤填膺的,声音贼大了。

  说的差不多了,桐桐才低声跟俞红道:“俞大姐,就算是有人说我是工党,您看有人信吗?”

  俞红:“……”她的意思是:最好的潜伏,就是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要照你这么说,那你这骂街骂的,富有成效,功劳极大呀!

第849章 秋叶胜花(29)三更

  孩子们午睡了,四爷翻身睡第二觉去了。

  俞红和桐桐在廊下,扇着扇子,吃着西瓜,低声说着话。

  “而今的局势,摩擦一触即发。”俞红低声道,“上个月,工产国际委员会主席团决定解散工产国际……这事传回国内,当局一直宣扬要解散工党,要取消秦北特区。而胡宗南部,正筹备在洛川召开军事会议,议题是抽调驻河防进攻秦北……两党是否能继续合作,尚且不得而知。”

  桐桐:“……”

  俞红放下西瓜:“而今,抗日的大好形式之下,当局不想着驱赶外敌,一有机会便想着对付我们……林先生,你的谨慎是对的!也许我们随时都可能成为当局的敌人。”

  “所以,俞大姐今天来是?”

  “以后我尽量少过来!这位胡司令一旦动作,城中特务必然行动,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我们都可能被供出来,整个地下小组将受到当局的逮捕屠杀。我随时有牺牲的准备,此等关口,不能连累太多的人。若是将来,林先生有心,可……”

  “俞大姐,您拿我当什么人?有难不能同当,非人也。”桐桐看她,“情况特殊,我就不写书面材料了。请俞大姐口头传达我的意愿,我愿意加入你们。”

  俞红:“……”

  桐桐点头:“今儿征税之事,我深有感悟。读史之人尽皆知道,一个王朝覆灭的必然因素里就有,苛捐杂税,百姓不堪重负。当局已然走入死局,历史不会选择它,也不能选择它。既然如此,必有新生力量来取代它!这是历史的选择,也必然是我的选择。”

  俞红:“…………”她从布兜里拿出了一件做好的布鞋,然后将布鞋的鞋底撕开,从里面取出一个小小的,巴掌大的小本子,自己裁剪自己装订好的。

  她递了过去,“送你的。”

  桐桐接到手里,这是一本工党宣言,一万五千字,字体极小,写在小本子上,方便传递。

  俞红在新鞋底上做了伪装,将其塞入其中,传递了过来。

  “我会认真读的。”桐桐将其藏入袖口的暗袋里,朝她点点头。

  俞红便不再叮嘱了:“你的意思我会传达,注意安全。”

  “好!我等着被召唤。”

  而就在这个时机之下,周伟人离开重庆,欲绕道长安,面见胡宗南。

  蔡凡民夜里过来,两人一边在菜园中浇水,一边低声说话。

  “……胡打算设宴款待,若有危险,设宴之地,得断电。”

  四爷’嗯‘了一声,“那几日,我在厂里呆着。”

  好!

  桐桐给拌了黄瓜,下了面条,晚上加一顿凉面吧。

  见两人在说话,她也没喊。其实,这次没那么凶险,因为胡身边的机要秘书兼侍从,本就是工党。胡的任何决定都能传递出去。长安就有办事处,办事处就有电报,秦北对长安发生的事情知道的一清二楚。

  因此,一触即发的摩擦,因为潜伏人员在关键时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及时的传递了情报。这才在秦北的指挥下,在周伟人的周旋之下,在舆论的高度压力之下,有惊无险,避开了。

  蒋与胡筹备的针对秦北的闪电战,未曾实施便夭折了。

  报纸上整日里宣扬,说是工党代表团百余人如何如何,桐桐每天都是从报纸上看事情的发展。

  就像是俞红,闪电战乃是秘密会议所定,参会者尽皆军中高层,结果呢?这边开会,那边消息就递出来了,长安城中潜伏人员随时准备战斗。

  而今,胡甚至都不敢承认他有过那样一个意图!

  如此紧张的度过了五天,然后胡热烈的欢送了工党代表团一行,送他们返回秦北,此时,桐桐心中才真的松了一口气。

  这种博弈,其实很凶险。谁也不能预料对方会干出什么!所以,当日周伟人在小雁塔可谓是单刀赴会。

  代表团一走,心里放松了。但对于潜伏人员来说,危险正在逼近。

  此次明显就是消息泄露,胡又不傻,事过后焉能不查。这城里马上会风声鹤唳。

  果然,重新划分保甲,大家相互监督,看看谁有嫌疑。

  这一片住过来几户新人,于是,大家都召集起来,重新签字画押。

  开会的地点就在巷子里,桐桐跟着四爷过去的时候,人也没来齐。

  有王友良这个警局的红人,现在已经是副局了;有大黄这个单身汉,此次带两间草房的半拉院子,算一户人;有张文沛家,他家搬过来了,为了儿子张运来合群的,干脆住了过去。再加上自家,这都四家了。

  钱平副处家,连柳贯也来了,一来就递烟,这个那个的,客气的不得了。

  加起来这是六户。

  这次这保甲,并不是都是住的集中才分到一起的。也会有交叉,防止一个保甲之内结成一体,相互包庇。

  于是,再来的人桐桐有些意外:有娶了新媳妇的董大顺,他在街上做生意,距离这边几百米而已。有猪肉婆,这会子骂骂咧咧过来,耽搁她做生意了。

  再有就是俩也算是认识的人吧,一个是送甜水的伙计叫甘老五,一个是大烟店里当伙计赵六。

  十户人家,这就算是给凑齐了。

  同在一个保甲,身份不一样,那自然就显得有人高贵,有人就得处处巴结着贵人。

  现在这些人里,王友良现在不可同日而语了。他是一朝得势,人也尊贵了起来。

  坐在主位上,起身让四爷:“金先生坐。”

  “王局坐吧!就别客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