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 第976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强强 重生 历史衍生 励志人生 正剧 穿越重生

  这夫妻二人生育两子一女,长子叫金铮,今年十九了,过了童生试,没有考中秀才。但大太太为长子娶了翰林院侍诏的女儿张氏,这个翰林院侍诏不是什么大官,九品文官而已,但确实是官宦人家。

  次子金钟十六了,在家中行三,也是过了童生试,没有考中秀才。大太太为他娶了钦天监博士的女儿,也是九品文官之家。

  还有一女,名金钥。腊月便整十五,女子及笄年。

  家中能科举,至少不是商户人家。

  账本上会出现一些管事的名字,什么鹿山管事,什么药山管事,不难看出,金家不经商,但是却有山林养鹿种药,这应该是家里主要的经济来源。鹿茸之类,这可都是昂贵的药材。

  桐桐点了点一些药行和药铺的名号,心中更有数了,必就是如此了。

  柳妈妈之前曾说过,大老爷跟管事对账,说二老爷得知四哥儿无大碍,往山里盯着去了。

  基本可以判断出,家里这些进出药材的事,都归大老爷管。但是种植看管这些具体的事务,都是二老爷在操持。

  看二房的子女也能判断出,二老爷一半的时间在山里。

  二老爷叫金迩,三十八了。娶曹氏为妻,而曹氏出身商户,家中做的是南北通货的药材买卖。

  两人生两子,长子金锐,十七,在家中行二。娶妻小曹氏,乃是曹氏的亲侄女。

  次子叫金镇,今年十四,兄弟排序行四。

  二房还有一女金玲,也已经十五了,但不是嫡出。她生母是何姨娘,是曹氏亲自从庄户人家里挑选的,常年住在山里的别庄里。为的是照顾二老爷。

  生下金玲之后,曹氏将金玲抱回来抚养,这就是府里的二姑娘。

  不过叫桐桐觉得奇怪的是,这里面没有老太太的娘家。

  柳妈妈坐在边上,耐心的给解惑:“……老太太姓蒋,原是西宁老太妃的婢女……”

  桐桐和四爷都愣了一下,看向柳妈妈:“西宁……郡王?”

  是!

  四爷:“……”这是什么意思?他问说,“西宁郡王是否姓金?”

  “正是!”柳妈妈一脸的与有荣焉:“咱们早年与郡王家连过宗,老几辈子的事了。老太爷在世时,家中有了起色。老太爷在山中采药,偶尔碰到一将死的老虎,得了虎皮,又得了一支好参,想着家业要兴,没有依仗怎么好?

  彼时,听闻新册封的开国勋贵西宁郡王乃是连过宗的宗亲,便求了去。西宁郡王见老太爷赤诚,便好生款待。老亲前去,王妃也召见了。老太爷不求别的,只求王妃给指一门亲事,不要小家女,能得王妃身边一婢便感恩戴德。

  于是,王妃便把身边人指给了老太爷,之后,金家果然便兴盛起来,也就四十年的工夫,金家富甲一方。”

  四爷:“……”这是不是太巧了。

  桐桐的手开始不安的动着,为什么四爷一听西宁郡王,就知道姓金呢?

  因为东南西北中,对应的是五行。

  木:东方,青龙;

  火:南方,朱雀;

  金:西方,白虎;

  水:北方,玄武。

  土:中位,黄麟。

  如果真是两人猜测的那样,那依照北静王姓水来推测,西宁王便很大可能是姓金的,这是与五行对应的。

  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北静郡王——东南西北,平安宁静!

  如果再加上一个忠顺王爷——忠(中)!忠就要顺,顺了你就忠了。

  逻辑就是这么个逻辑。

  桐桐又重新返回去,翻到史县尉家:“这个史家?”

  “原是保龄侯府的旁支。”

  桐桐:“…………”她看四爷:你明白了吗?

  四爷朝后一靠,这是曹公笔下的红楼吗?

  是!也不是!

  至少西宁郡王……曹公就提了一笔,再没有了。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贾家是一门双国公,可史家只是侯爵,王家祖上也不过是县伯,薛家皇商而已。

  他们跟四王有瓜葛吗?有!

  就像是贾家拒绝不了南安太妃,后来,贾家跟史家其实也走远了。

  书上写南安太妃要见贾家的女孩,但是贾母推辞了。后来推辞不过,才叫见了。但南安太妃见到史湘云的时候却说:你在这里,听见我来了,还不出来?还等请去。我明儿和你叔叔算账。

  如果不是亲近的,不是常能见到的人,是不会这么说话的。

  所以,这内里的亲疏远近,可不好说的很。

  他坐起身来,看桐桐:但这跟咱们有关系吗?

  桐桐摇头:没有!

  四爷就笑:你会跑到贾家跟他们亲近起来吗?

  桐桐撇嘴:我疯了?

  四爷就打哈欠,歪到边上闭眼休息去了,剩下的你慢慢看吧!你围着别人转,别人是主角。咱过咱的,咱就是主角。

  你只把它当个背景板就好了!什么大观园,什么痴男怨女,那是别人的事,咱看咱的日子怎么过吧。

  桐桐在纸上写了一个‘林’字,然后戳了戳四爷:原身会不会跟这一家有关。

  四爷扫了一眼,微微摇头:不好说!等过些日子,能出门了,托人暗中打听打听。

  也行吧!

  桐桐彻底将脑子里的那些东西撇开,爱谁谁。

  柳妈妈不识字,她不知道这两人打的什么哑谜,桐桐只笑道:“难怪我觉得家中规矩严整,原来是老太太和大太太之功。”

  “正是!”柳妈妈就说:“老太爷曾想经商,老太太一力反对。只是大老爷到而立之年,未能中秀才,二老爷倒是善学,只是读偏了!

  如何种药制药颇为精通,只是科举之道,却也是多年未能成。有了几位哥儿,大太太为哥儿们请名师,可也只有咱们四哥儿中了秀才。”

  三代人希图改换门庭,谁知哥儿竟差点夭折,家中上下焉能不急?

第1064章 红宇琼楼(6)二更

  秋雨住了,出了日头。

  桐桐将新做的披风裹上,原身的身体底子不错,落水发热将养了大半个月,彻底养过来了,她这才踏出了房门,打量这小小的院落。

  四爷那身体是真的伤了根底,没有三个月调养,是绝不可出房门的。

  桐桐看着院墙角落里养着的一丛丛菊花,这秋雨下的,花枝被打的不成个样子。

  她使唤碧桃:“取了剪刀来。”

  取了剪刀,剪了开的好的花,用篮子装了,留了一半给四爷插花,另一半只管拎着去正院。

  柳妈妈带路,一路介绍谁住在哪里。

  其实这宅子并不算大,除了外院之外,也就三路。正院、东院、西院。

  东院历来都是长子居住,所以那边住的是大房。

  拢共这么点的地方,也没甚要认的。

  从西院出来,三十米之外大致就是正院的大门。

  院子里三五老仆正在打扫,见了来人都称呼‘四奶奶’。桐桐——一颔首,跟着去了正房。

  正房里,老太太正跟大姑娘、二姑娘在斗牌,叶子戏的玩法,解闷呢。

  老太太看向进来的姑娘,这康康健健的走进来,大红的披风衬的人红白红白的。

  “祖母,给您请安!”

  “快起来!快起来。”老太太说着话,金钥便起身亲自扶了:“弟妹请起!”

  桐桐起身,跟金钥互相见礼,然后跟金玲再礼。

  老太太伸手拉了桐桐:“我瞧瞧……”这不只是容貌好,气度更好,“阿弥陀佛,好了便好!”

  桐桐指着篮子里的菊花:“今日一出房门,便看见它了!大风大雨之后,尚可以观。来年再见风霜,必能凌寒而绽。我觉得这是好兆头,便采了了,给祖母供奉菩萨。”

  “好!”老太太指着那花儿,“去供奉上。”然后叫庄妈妈,“去把我枕头边的匣子拿来。”吩咐完,才又道:“该给你见面礼的,而今全了礼,也该收礼。”

  愣是给了一只匣子,也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桐桐也没打开,只叫碧桃捧着。说的也不过是吃了什么,吃了多少,想吃什么,想要什么的话。

  有一刻钟,桐桐就起身告辞:“……我去给大伯母请安!”

  应该的!去吧。

  金钥笑着道:“我带你过去吧。”

  “有劳!”

  两人并肩而行,金钥也不过说些金镇原身的喜好,桐桐一路听着。

  一进东院,里面鸦雀无声。婆子们擦走廊柱子,这进进出出,脚步都极其轻盈。端着水盆,水盆放置都小心翼翼,唯恐发出动静,惊扰了主人。

  大太太在正堂跟内管事说事,近前来,能隐约听见商议及笄礼的事。

  金钥害羞,低头道:“弟妹去吧,我先回屋了。”

  桐桐:“……”她看了那脚步匆匆的背影,这才拾阶而上。一进去才看见,大奶奶张氏和三奶奶刘氏都在边上站着呢。

  这当婆婆的,规矩真大。

  大太太见桐桐来了,才招手叫:“桐姐儿来的正好,你瞧瞧这个花色做帐子如何?”

  桐桐行了礼,去看桌上的帐子布料,问说:“伯母请客的名单可在?”

  芙蓉忙递了过去,桐桐瞥了一眼,虽多是家中来往的药行人家,但却也有几家是低阶文官和武官,这该是要给金钥相看的人家。

  桐桐就说:“不如选这清雅些的。”选上来的这些只有这鸭蛋青的瞧着还行,“这个颜色素,却并不淡。”

  大太太看向名单停下的那页,正是自己邀请的重要客人那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