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让朕来 第278章

作者:油爆香菇 标签: 穿越重生

  恨不得一脚将这堆碍眼的玩意儿踢飞!

  顾池非常不给面子地笑出声。

  沈棠爬了起来。

  咬牙道:“你还笑?”

  顾池调侃:“哭的话不太吉利。”

  沈棠:“……”

  文心文士的节操果然是个谜。

  “……我觉得明天要开个会,商议一下从哪里入手……对了,咱们粮食还有多少?”

  沈棠倒是有心搞什么以工代赈,既能赈灾、盘活经济又能搞好建设,这法子也不是啥新鲜手段。不过,看了一眼林风递上来的主册,她便知道实行难度有点大。

  顾池见她长吁短叹,便道:“虽说拮据,但钱粮还算富裕,撑到开春不成问题。”

  沈棠一点儿没被安慰到。

  她放下主册,冲林风招手。

  “令德可有读晏子春秋?”

  林风获得文士之道没多久,褚曜便跟自己商议给林风取字——因为这个世界有文心武胆的设定,而作为其身份标志之一,文心花押和武胆虎符会刻上刻印主人的名讳以昭示身份,相当于“身份证”,世人普遍认为早取字有助于文心武胆的凝练。

  字一般都是提前很久取的。

  不必等到加冠礼。

  但林风是女子,按理应该等及笄由父母或者未来的丈夫取,但她现在也是板上钉钉的文心文士,也应该遵从文心文士的习俗。

  沈棠和褚曜想了两日,取“令德”二字。

  令闻令望,贤德兼备。

  除了听着不像是个女孩儿。

  不过,林风知道表字的意思,倒是非常满意,逢人便道自己有正经的名儿了。

  林风点头:“前几日才读了几篇。”

  沈棠揉着被简书打疼的位置,换了个舒服但不是那么端庄的坐姿,道:“那你估计还没读到内篇杂上。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灾民,倒是个不错的办法。”

  林风仍不解。

  顾池倒是明白沈棠的打算了:“景公时饥,晏子欲发栗与民,公不许。当为路寝之台,晏子令吏重其赁,三年不趣。三年后,台成而民振。主公是想效仿晏子?”

  简单来说就是景公时期遇见饥荒,晏子想赈灾但景公不允许。恰逢这时候修建正寝宫殿,于是晏子就让官吏征调饥民来修,提高了工资,不催促工期慢慢修。

  三年后,宫殿修好了。

  饥民也得到了救济。

  这也是“以工代赈”。

  晏子赈济饥民的目的达到,饥民度过了艰难时刻,景公也收获了宫殿和好名声。

  沈棠苦笑:“我倒是有心这么干,但我没这个粮食去搞,总之就是很头疼……”

  若单纯赈济灾民,给少一点食物也没事,只要人饿不死就行,整天一动不动躺着减少能量消耗,熬过最艰难的时刻就好。

  但以工代赈就不一样了,要让人干活得让人吃饱,吃饱才有力气干重活,以工代赈的成本可是单纯赈灾的好几倍呢!

  晏子还令吏重其赁。

  给征调过来的饥民加工资。

  有钱给钱,没钱给粮。

  将被景公拒绝发放的粮食,以工钱的形式,合理合法地交到饥民手中。

  问题是——

  沈棠手中有多少钱和粮?

第287章 渴望一夜暴富

  总而言之,她的一切烦恼都是“穷”闹的,如果她有钱,一切都能迎刃而解。

  沈棠忍不住做起白日梦,说起了梦话:“望潮,你说我要是用出‘挥金如土’这个言灵,是不是就能发财了?嘿嘿,点石成金。”

  顾池毫不留情地泼了冷水。。。

  “挥金如土?兴许将金扬成了土?”

  那可真是造孽的败家子儿啊。

  沈棠:“……”

  忍无可忍:“你怕不是ETC转世!”

  这些文心文士都精通如何将她噎死吗?一个个无师自通,一点儿不“爱幼”!

  顾池直觉“ETC”不是啥好词,他不止一次从沈棠心声听到这东西,发挥不懂就问好品质,“诚恳”请教:“意替……C,何物?”

  沈棠:“一条杠,会自动起降。”

  伤害她能让顾池获得快乐吗?

  顾池:“……”

  有这样的主公,其实他压力也大。

  一番喜闻乐见的互相伤害之后,贫穷带来的悲伤淡去不少,顾池转而将心思放在正事上面。不得不说,自家主公某些时候还是非常靠谱的。晏子振民之事,他也知道,但平日所学繁杂,一时半会儿很难想起来。

  倘若有钱,这的确是良方。

  可以最短时间解决民生经济。

  治所修建浮姑的目的达到,百姓也喂饱了肚子,甚至有种有余粮余钱可以买卖,一来二去经济也能逐步复苏,盘活这一滩死水。但,办法是好办法,奈何穷穷穷穷。

  一文钱能难倒英雄好汉。

  而他们所缺何止一文钱?

  林风见沈棠和顾先生为钱粮发愁。

  便问:“缘何不让有钱的捐赠?”

  沈棠:“捐赠?”

  林风低声道:“早年在家中跟着家慈学习管家庶务,每年冬日,家慈都会让家中管事从公账拨出一批去年旧粮。各家也会轮流设宴捐赠,搭棚施粥、造桥修路。”

  性质跟慈善晚宴差不多。

  各家凑一凑,赈济受雪灾的庶民。

  沈棠闻言,不置可否。

  顾池也跟着苦笑一声。

  他知道这不是林风的问题。

  作为内宅女眷,她跟着母亲学习的管家庶务不过是人情往来、人丁开支,管的只是一个宅子里的人。以林风的家世,倘若没有那些变故,未来还会作为一族宗妇,考虑宗族香火兴盛和世家传承,但这远远不够。

  或许以一个生活环境相对单纯的内宅女眷角度,拨出陈粮,搭棚施粥,拨出钱财,造桥修路,这种行为已经能解决问题。

  但是,真能解决问题?

  不说大的地方,单说河尹一片地域,在饿死线上挣扎的百姓有多少?是那么点儿稀薄粥水能救过来的?侥幸度过这个冬日,第二年他们依旧没有地种,没有粮吃。

  二者的区别,不过是早点饿死冻死,或者受了无数苦难之后再冻死、饿死。

  林风虽然还不懂,但她看得出来,郎君和顾先生对她稚嫩的提议并不赞同。

  于是,低声道歉。

  “……风失言,请郎君、先生勿要动怒。”

  沈棠道:“没生气,不怪你。”

  她只问林风:“庶民为何会饥饿?”

  林风道:“家中无钱无粮,天时不好,耕作收成少,田税重,吏贪腐……还有……”

  她尽可能去想各种原因。

  但沈棠却说:“不不不,你说的这些都是原因,但都不是最根本的理由。”

  林风眨眼:“请郎君解惑。”

  沈棠道:“没地种。”

  林风愕然一瞬:“没、没地种?”

  这个理由她是没想到的。

  沈棠也没将林风当成九岁小孩儿,有些教训该说就说,没必要等林风去跌跟头。

  “对,没地种。”

  沈棠缓和口吻:“我不否认诸如令堂这样的人,搭棚施粥、造桥修路的初心,必然是为了尽己所能帮助苦难百姓。或许是为了名声,或许是为了怜悯,这种精神都值得肯定和鼓励。但,令堂是令堂,豪强世家归豪强世家,二者是完全不一样的!”

  动员有钱有粮的世家豪强捐献赈灾?呵呵,他们别跳出来阻碍都算不错了。

  沈棠说的话颠覆林风以往的认知:“对于豪强世家而言,赈灾本来就是一件对他们而言没实质性利益,甚至损伤他们利益的事情。除了名声,还能获得其他好处?”

  林风噎了一下。

  她想起来,阿娘做那些善事的时候,的确有遭受各房或明或暗的讥嘲,吃力不讨好,这个世道粮食珍贵,白白便宜庶民作甚?但阿娘都是以“为XX祈福”之类的名义去做,他们也不能明着反对,只是心里不痛快。

  若真是有利可图,为何做的人少?

  沈棠继续。

  “赈灾本来也是治标不治本。”

  林风求教:“如何能治本?”

  “想真正解决庶民的困苦境地,有且只有一个办法,便要让庶民有自己的地可种。”

  林风道:“不能开垦荒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