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尴尬的重生 第140章

作者:刀尔 标签: 女强 爽文 年代文 成长 穿越重生

  同时体能技能训练跟着增加,如游泳,潜水,跳伞,横渡,攀爬等等。

  周晚风下半年还作为特别学员兵参加模拟军事活动,以及部队和学院之间联合实战演练等,均表现优异。

  等升到第三年的时候,不管是课程,还是训练都太忙了。

  学习高级的军事战术,军事战略。还要选修跨学科的军事课程,同时还要协助学员大队,完成新进学员的训练等任务。

  暑假的时候,到部队进行下放实习,亲身体验部队生活,以及了解部队的实际运作等。

  这个时候别说“尖刀精武”这种重大赛事,忙的很多比赛都没有机会参加,细说下来,周晚风真的就只有第一年参加。

  等到第四年,

  人更忙了,不停参与各种综合演练,和实战模拟,以及要准备毕业考核,如体能考核,专业考核。

  这个时候,各学员开始规划自己职业发展方向,进部队服役,进机关,也可以选择读研继续学习,将来做个科研工作者。

  而越是临近大四毕业季,科技学院一时收到好多“打招呼”的问候。

  提及最多的就是周晚风的名字。

  但学院没办法替学员做决定,只能把各种“问候”的传达给学员,让她自己做决定。

  而周晚风的选择,毫无预警的出乎所有人预料。

  边南,星期六的上午,先锋连通讯员找到女兵三班班长毛小倩,让她找两个兵去旅政治部干部科,把新来的排长接回来。

  半年前,原排长调走,新的排长一直空缺,都是由另外两个排长轮流代理,主持安排工作。

  现在新排长终于来了。

  “旅部干部科还特别强调,人是科技大学特优秀的毕业生,那个“特优秀”咬得特重,我就寻思这是不是个反话,让我们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第116章 来了位厉害的

  时光流去,天气渐渐凉爽起来,硕果累累的季节,也是秋收北雁南飞的时节。

  南部战区第X8集团军特战旅为迎接新一批军校毕业生,为了让这些新排长快速进岗,熟悉基层工作,掌握部队的情况,以及强化军事指挥,有适组织管理等工作,特别制定为期40天的新排长岗前集训。

  旅部特指派经验丰富的营连部主官和连队班长干帮带,悉心传授任职经验的同时,还需要对新排长的军事技能,多科目考核。

  有穿越铁丝网,400米障碍,三公里武装越野等等,基础考核的队列,内务等。以及集中教育学习理论,思想教育等。

  40天新排长集训顺利结束,28名学员兵被授中尉军衔,其中毕业科技学院,新排长周晚风在新训期间表现优异突出,以综合实力第一的成绩结业。

  集训期间赢得营连主官,以及班长骨干的交口称赞。

  虽然部队里经常说当兵没有性别,不分男女,可周晚风各方面以碾压性实力赢得第一的时候,四周全是各样的惊讶的表情。

  一个普通周六的上午,周晚风下连队了。

  连队派人到旅部干部科接人,上等兵林俊明和一名士官张美瑶。林俊明有驾驶证能开车,连部驾驶员兵一大清早被司务长喊过去,一直没回来。

  考虑新来的大学生排长是个女的,专门喊了张美瑶过来。

  从旅部接人回来路上不短时间,林俊明在连部外号小喇叭,嘴巴一天到晚叭叭叭的,能吹能侃,什么人都能说两句,什么话题都能接。

  张美瑶一张圆脸,笑眯眯弯月眼,亲和讨喜。

  两人去旅部路上还在讨论新来的排长会是个什么人,什么性格。怎么就想来南部战区呢,来南部战区就算了,怎么就选择到他们这呢?

  全国几大战区,唯独南部战区因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战略需求等因素,是几大战区最不安稳,冲突最多,换言之就是最危险地方。

  而南部战区重中之重就是边南,与多国接壤,国防第一线,光驻军就有六支。

  彼此之间编制不同,但大责任一体,都是维护国家安全和边境稳定,确保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相互之间各有分工,特殊情况下又相互合作。

  而他们第X8集团军,大军区级,直属中央J委建制领导,拥有6个合成旅,5个特种旅和空中突击旅。

  他们连部隶属特战X8旅特战营三连,其实只要在校内就业部咨询查一查就知道,特战营三连组建时间才不过二年时间。

  是军区为了未来作战,新时代,新战法打造的特战连。

  组建两年,排长熬走两位,一位提前转业到地方做科员,一位想法调到机关。这里训练苦,任务重。说多了就是普通人待不住地方。

  尤其是对刚毕业的大学生学员兵来讲,身心都是极限挑战。

  “来前通讯员不是说了,让做好心理准备。顶不多是个文弱书生,在娇气点。人能来这说明有心理准备,前期多帮衬帮衬。”林俊明还没见到新排长人,不过脑子里已经有个大概形象了。

  张美瑶点点头。

  可等两人到了旅部,见到新排长,干部科的干事激动就差把周晚风档案履历直接背下来了,优秀,太优秀了。

  林俊明和张美瑶都不用听干事介绍,入眼第一面就有了主观印象。

  新排长的气质沉稳。

  眉宇之间英气不凡,目光深邃冷峻。

  两人急忙上前把行李分过来,肩扛手提送上车,返回的路上,气氛远没有想象的融洽自如。

  张美瑶不时看向林俊明,期盼他赶紧发挥专长,把气氛活跃起来。

  林俊明有苦难言,新排长气势惊人,凭他多年的看人经验,新排长应该喜静,哪怕这会他硬着头皮把全连名单背诵出来,旁边这位只怕会轻轻嗯一声,算做回应。

  他口条伶俐,也得分场合啊,也得有话可接,有人听有人捧哏啊。

  新排长说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觉得不像。

  几分钟过去,林俊明自己都受不住气氛,主动说话,想着排长刚来,工作什么不好说,但全连的人他都认识,刚好这个时候能讲。

  “咱们连长说话慢吞吞的,但动手不慢,私下有个特别爱好喜欢种菜……,指导员人很好,喜欢看书喝茶,最喜欢碧螺春,他位子上茶叶管够,谁想喝茶找他,还会给你说一堆茶知识,有一回我们炊事班的去借茶叶给全连煮茶叶蛋,硬生生被拽着听了大半个小时炒茶叶,最后茶叶不要了,纯用酱油卤蛋。”

  “司务长是个南边人,副指导员和几名干事是北方人,重辣重味,要是连着几天口味淡了,几个人联合去堵司务长谈话,最离谱的一件事,是几个人集资买了一包烟送过去,结果那烟是刚下来的列兵跑腿在小店买的,假烟,假的离谱,直接整过敏了,连着两星期都南边菜式……”

  林俊明说起连队的人,一个两个说起来嘴巴利索了。

  班长是什么性格,连里一期士官中有个神枪手,刚来的列兵力气大是个闷葫芦。再到训练之外每天晚上还有变着花样的集体活动。

  总归听起来,连队生活多姿多彩,一点没提训练的苦和累,任务的艰难和危险。外边人都觉得在部队里每天都是训练,一年到头搞不了几场实战演习,能有什么危险。

  可真有秘密任务,重要任务,首要第一条就是保密,也没人能知道。

  所以,一直到回到连队,林俊明一直说人,一百多口人几乎快说全了,就差说谁家里几口人,谁老家父母和人争地基这点事都捅咕出来了。

  周晚风坐着听着一路,像个认真倾听者。眉头时蹙时舒,听到闹笑话时嘴角轻扬,嗯声带过。

  她自己选择的南部战区,自然也事先了解过。安逸熬时间地方她不愿意待。

  边南这里大小冲突不断,边境要地,国外力量渗透盘踞,各种犯罪活动频繁,小型武装势利背后背景复杂,内里远不是现在看到的一片和平安稳,实则暗流汹涌,危险重重。

  这些话是离校前,宋焱亲口对她说的,希望她能郑重的考虑清楚,重新选择。

  如刘书培选择继续学习读研,日后进机关,或者做一名科研工作者。

  孙向秋去了北部战区,是她家里替她做的选择,希望她慢慢熬资历出头。

  金红杰去东部战区某后勤连队,

  方菲依然选择回西部边境。

  夏萌萌读研,主要研究信息化作战技术。

  大家都对各自的人生做出了选择和规划。

  高中时期的那帮朋友也是,云靖雅出国留学,江臣医学院还没毕业,江易读研继续深造,自己说的他将来准备留校任职,做一名高校数学老师。

  丁艳华四年本科毕业,选择就业了,她家里情况特殊,父亲烂赌靠不住,四年勤工俭学靠奖学金完成学业,毕业成绩优秀直接进入大公司做实习生,希望能顺利转正。

  王菲丽中文本科毕业后准备考公务员。

  陆清,从江臣强塞的照片看,人还活着,活的还挺好,照片看都是不同城市的风景照。

  周晚风选择去南部战区,只告诉了初中时期的班主任孙木兰,人听到她的就业选择时,沉默许久之后,选择笑着祝福,“你做到了,继续加油。”

  孙木兰永远记得那一天,双树中学冷风吹着的小操场上,枯黄的梧桐树叶飘飞落地,有人眉眼认真的对她说,上辈子给国家添麻烦了,这辈子想把余生献给国家。

  似懂非懂的话,周晚风却一直朝着它前进。

  “周晚风,好好照顾自己。”

  林俊明帮忙把行李扛到女兵寝室前,三班班长毛小倩上前接过行李,林俊明嘴巴快,指着人介绍,“这是女兵三班的班长。”

  “我是三班班长毛小倩。”人笑着介绍完,冲着林俊明一挥手,让他退下,女兵寝室他也进不了。

  就这一挥手,周晚风的目光扫了下,那只手很大,或者说给人感觉很大,骨关节粗大,手掌向四方的,掌心,虎口的纹路都磨平了。这种周晚风很清楚,就是先起茧子,后来被磨平了,看着平,实则粗糙硬实,像是带着一层皮肤铠甲。

  “我叫周晚风。”简洁干练的一句话,声音沉而不闷,就像秋天下的雨,寒而不冷,不紧不慢,凉凉的。

  以前听指导员说过,一个人说话语气像夏天的雨似的骤急猛烈,一般是急性子,燥性子。

  春雨似的滋润绵软,性子和善是个包容性子,忍耐力极好。

  一时想不起指导员后面说的话,但有接待两名前任排长的经验,毛小倩头一回听到这么简短,轮个数算的自我介绍。

  不管是真谦虚还是假谦虚,都会自我谦虚一下,说自己年轻,刚毕业还有很多不足,希望多支持多帮助,今后展开工作不足之处多提醒等等之类。

  或者上来听口音问哪里人的,从家乡聊起套近乎。

  这般一句话,再无旁的,眼神不免露出一丝诧异来。

  进了寝室,其他女兵全都围上来,帮忙整理床铺,摆放物品。熟悉几个女兵名字后,周晚风换了衣服去找连长和指导员报道。

  人一走,三班女兵你看我我看你,等到彻底听不到脚步声后,女兵宋彤低声惊叹,“咱排长身高得有一米七五。”

  “没敢看,排长的眼睛扫我一眼我溜了,眼神真厉。”

  “不是说是大学生吗?这哪像啊,进门我还以为是营部哪个首长进来了。”

  毛小倩制止大家议论,“今后好好配合排长工作,听令行事。”现在明白了,旅部干部科特别强调的可不是什么反话,真的是来了位特别厉害的排长。

第117章 立威从哪下手

  周晚风到连部办公室见到连长吴文峰,来前旅部的干事给她提过几句。这位连长是个厉害的人,从入伍一年考上军校,学满又下基层,30岁正连级军衔,荣获三等功三次,二等功两次。

  带兵训兵都很有一套,让周晚风多看多学。

  吴文峰是她的直属领导,遇事多请教,准没错。

  新排长集训岗前学习很多,但是一些部队里真实情况还是宋焱私底下偷摸给她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