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蒙小茶
苏渺不禁抬起头,仰望着那精致高耸的屋顶,哇塞!这简直就是一座超级大豪宅啊!
这住房面积,这装修陈设,要是放在以后不得值个几千万呢!没想到让她提前享受上了,嘉音姐姐真是她的贵人啊!
“渺渺,你睡着了吗?爸爸煮了面条,先出来吃一点。”
苏元正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苏渺起身走出去,和父亲堂哥一起在石桌上吃面条。
“爸爸!叶阿姨家这个环境太好了,那些家具真高档,房间里什么都有,还那么老大,我今晚肯定会激动得睡不着的。”
苏裕也忙不迭的点头:“对对对!老天爷,我可是跟着来享福了。”
苏元正说:“所以我们是占了大便宜了,既然如此就要把答应了的事情做好才行,现在是下午一点,我打算吃完面条就去找大菜市,要买菜回来,今晚开始就要煮嘉音和她妈妈的饭菜。”
“爸,我也和你一起去,刚才你忙的时候我向周围几家邻居打听过了,附近有个大菜市,他们都是上那囤菜的,我们顺便也看看之后的货源。”
苏裕也举起手:“那我也……”
“裕哥就别去了,辛苦你把厨房都归置好,若是能顺利找到货源,那我们也很快可以开张了。”
“行!那我把那些桌子椅子全都擦洗干净。”
前屋主开店用的桌子和椅子并没有搬走,堆叠在前铺的一角,苏渺查看过,虽然过了两年,但是丝毫没有损坏,看起来质量都很不错,只需将上面的灰尘擦净就很好了。
根据邻居描述的方向,骑车十分钟之后父女俩找到了这个大菜市。
苏元正看向旁边的牌子:“双什么井?渺渺,你认不认得这字啊?”
“双孖井,孖就是双生子的意思,真奇怪,这里看起来并不像是大菜市啊,反而有些像居民区。”
“是不是找错了?”
“没找错,邻居们说就是在双孖井,爸爸,我们先进去看看。”
才从主巷道进去一点就开始看到有摆摊的了,一路进去摊贩也是越来越多,有开门面的,也有摆地摊的。
卖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瓜果蔬菜,鸡鸭鱼肉,糕点小吃,调料干货,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这里缺的。
很多人一手提着刚买的菜,一手用竹签吃着酸野,惬意得很
“爸爸,这里真有趣,不是划了一整个地方做菜市,而是沿着几个小巷里摆摊。”
“我们不管人家是怎么摆的,你看这么多人来买东西,这里肯定性价比高。”
走着走着就到了卖小吃熟食的那一段路,人群也变得更拥挤,烤鸡、烧鸭、白切、纸包鸡、炸红薯炸芋头、发糕、瓦煲粉、烤鹌鹑……
苏渺看都看不过来了,直流口水,等她反应过来时,自己已经在啃着热乎乎的炸红薯了。
他们将菜价肉价一一的问过去,转了一个小时才从市场里转出来,车上多了不少的菜。
天气很热,虽然里面的树木和房屋挡住了太阳,但是拥挤的环境还是让父女俩出了一头的汗。
苏渺决定先在巷口的糖水铺喝碗绿豆沙缓缓,一碗两毛钱,要了两碗。
一口下去清甜可口,暑气消了大半。
苏元正想着刚才的菜价,说道:“市里的菜价确实不便宜,总体来说比宁县贵了两成,这样子我们的成本就上去了。”
苏渺点点头:“是啊,不过物价高代表着我们的定价也可以适当的往上调,不过有能节省成本的法子就更好了。”
“唉,这里离咱们村子远,不能像以前一样让你二伯收鸡蛋送柴火,刚才问了干柴和煤的价格,也是贵的咧。”
苏渺灵光一闪:“咦?爸爸,我咋觉得从宁县来邕城是路过咱们村子的呢?”
“是啊,是一个方向,先到我们村口,再往前开50公里才到邕城。”
苏渺飞快的开始心算,然后一拍大腿:“爸!我们还从村里进货。”
“哈?你可别折腾你二伯了,他年纪大了,可骑不来50公里的三轮车啊!!”苏元正极力劝阻着女儿。
“哎呀!爸,你想哪儿啦!不让二伯送来,让虎子叔送!”
苏元正甩了甩混沌的脑袋:“等等,是怎么个事儿,重来!爸爸没听懂。”
“这里鸡蛋八毛钱一斤,村里五毛,先按我们以前的销售量计算,一天需要用6斤鸡蛋,那就是一天贵了一块八,十天十八块。
刚才您问干柴价格时说了,按这里的价格每天得多1块钱的成本,十天就是十块,再加上一些耐放的萝卜冬瓜之类的,十天要多三十块的成本。
虎子叔不是经常要来邕城拉货吗?他说很多时候都是空车上来的,不然我们和他打个商量,每隔十天他要上来拉货的时候,拐到村里停一停,帮我们把十天的用量拉上来,每次给他10块钱,那我们每个月还能省60块呢!”
苏元正越听越惊喜,虽然现在一个月60块对他们家目前的收入来说不是什么大钱,但是所谓开源节流,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即使是少一毛钱那也是赚的。
而且这既省了他们采购的辛苦,又帮衬了苏渺二伯和虎子,三方共赢。
回去之后,苏元正立即到对面小卖部打电话。
虎子刚给几个农民拉新种子回村,想回家休息一下,还没等坐下,报刊亭的大叔就来喊他接电话了。
他不愿意收钱,说反正都是要空车上去的,顺路拐一下不值得什么,最后再苏元正一顿拉扯后同意每次收8块钱。
而苏渺的二伯则正式成为了苏记食铺在苏家村的采购员,之前那些看不起苏元正下海的村民,都巴巴的上来拍马屁,希望二伯能收他们家的鸡蛋和干柴。
二伯才不理他们,只要是说过苏元正坏话的,一律不收,反正村子那么大,多的是品德好的人家。
第75章
晚上苏元正煲了莲藕排骨汤,做了西红柿炒鸡蛋、蒜泥白肉、豆腐酿、清蒸鱼和蒜炒红薯叶,正想着是不是应该分一份出来送过去,连接前后院的门就响了。
其实那扇门的锁是在后院,平时是由嘉音家锁住的,她们打开就行,苏渺也没有再在这边加锁,但是叶嘉音还是很有礼貌的敲门,毕竟现在这边是别人家了。
苏渺从房间的后窗探头出去喊:“门没锁,进来吧。”
叶嘉音推开门,就看到苏渺探出来的小脑袋瓜,弯着眼睛笑嘻嘻,她也不自觉跟着笑了起来。
“嘉音姐姐快来!”
房间没有后门,叶嘉音从房侧小道绕到前边房门进去,手上拿着几本书:“这是初一的课本,我之前用过的,如果你想预习的话可以看看。”
虽然苏渺已经买了书而且已经都看过了,但还是接受了她的好意:“谢谢嘉音姐姐,你来这边坐。”
苏渺和叶嘉音聊了聊学校里的事情,就发现嘉音的眼神有意无意的瞟向传出香味的厨房,她马上心领神会。
“嘉音姐姐,我爸爸应该准备做好饭了,一会儿我端过去给你们吧。”
叶嘉音摇摇头:“不用这么麻烦,你们平时要开饭时喊我们一声,我们过来一起吃。”
话音刚落,苏元正就从厨房里出来:“渺渺,饭菜做好了。”
苏渺回应道:“爸爸,嘉音姐姐和叶阿姨过来和我们一块吃。”
“哦哦!好的!”
叶嘉音跑回去喊来了妈妈,叶晗手上拿着一个盒子,到那棵桂花树下的时候停留了一下:“咦?嘉音,你有没有觉得这棵树好像是长好了?”
叶嘉音看了看树,说:“好像是,之前叶子有些黄黄的,现在又不是春天竟然还能长新叶子,精神了很多。”
“呵呵,要不怎么说这里四季如春呢,就是和京城不一样的,在这树下吃饭喝茶也别有滋味。”
苏渺从房间走出来正好听到这一句,心想叶阿姨的想法怎么能不满足呢,于是说:“好呀!我们就在这石桌下吃饭,桌子很大,能装得下。”
说完噔噔蹬跑去通知父亲了。
叶晗都来不及把她喊住,觉得很有趣的转头对女儿说:“确实活泼得很,像只小兔子。”
于是,苏家搬到此处的第一顿饭,就安排在了老桂花树下。
叶晗把手里的盒子交给苏渺和苏元正:“这是给你们入新居的礼物。”
打开一看里头是一面精致的八卦镜,苏渺乐呵呵的说:“叶阿姨,房子是你的咧,我们不算入新居。”
“租房也是房啊,到底是有了新家,房子不是你们,但过的日子是你们的嘛!让我看看都有什么好菜!”
苏元正不好意思的说:“都是一些家常菜,要是不合胃口请多担待,以后有什么想吃的,可以尽管和我说。”
叶晗和叶嘉音看到新鲜出炉,冒着热气的佳肴,慢慢咽了咽口水,叶晗笑道:“我们来蹭饭本来就多有打扰,哪里还能提要求,再说这样的饭菜已经是非常好的了。”
原本和房东一起吃饭,苏元正和苏裕还有些不自在,但是叶晗和叶嘉音表现得十分的自然,每一道菜都用心夸赞,丝毫没有架子,让他们也渐渐放松下来。
相较于叶嘉音的不多话,叶晗是十分健谈的,这也和她多年的游历经验有关系,无论是什么话题都能聊上一聊,而且说出来的话术和观点也很能让人信服,苏渺觉得这大抵就是人格魅力吧。
可她说归说,吃饭的速度一点没慢,两母女的吃相都很优雅,快速的优雅。
然而,饭吃到一半突然一阵风吹过,桂花树上的叶子簌簌的掉下来一些,正好掉在了饭菜里。
“哎呀!”
大家七手八脚的把树叶子往外夹,苏元正看到叶晗的碗里也掉了一片:“叶女士,我帮你盛一碗新的吧。”
他刚站起来,只见叶晗把叶子挑出碗外,继续吃了一口饭,说道:“没关系的,一点小插曲,挺有趣,不过老人说用餐得在客厅果然很有道理。”
没想到她这么不拘小节,苏元正挠了挠头又坐了回来。
“以后都是邻居了,你直接喊我的名字就可以,都在一张桌上吃饭了,叶女士显得太客套。”
“哦哦!好的!”
看大家一如既往的被妈妈的外表所迷惑,叶嘉音解惑道:“别看我妈一副手无缚鸡之力的样子,她挺能吃苦的,有时候去山沟沟里采风,风餐露宿,啃好几天干粮都是有的。”
苏渺钦佩的说:“叶阿姨好厉害啊!”
叶晗轻笑:“也没有很厉害啦,只是有一点点厉害而已,想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精做尖,没有任何付出是不可能办到的。”
吃饭完后,苏裕拦住起身要拿碗去洗的叶嘉音:“别别别!都别动,家里的碗都是我洗,我洗得快。”
叶嘉音也没有再坚持,客随主便吧。
叶晗回去赶稿子了,叶嘉音和苏渺去巷子里遛弯消食,太阳正一点点的沉下去,红彤彤大火团落在巷子的尽头,巷子里人来人往相互打着招呼,既热闹却不喧哗,一幅岁月静好的画卷。
“嘉音姐姐,你喜欢看电视吗?”
“还好,一个人看的话也挺无聊,我一般看书或者去体育馆打球。”
“我喜欢看电视,《八仙过海》可好看了,一会儿我让裕哥把天线装起来,我们一起看吧。”
“可以,或者你来我家看也行,我家的是彩色电视。”
“我家的也是彩色,还是在我那看吧,不然会吵到叶阿姨写作的。”
两人回到家时,苏裕已经洗好了碗坐在院子里乘凉,以前老宅蔬菜和鸡在搬家那天已经全都卖掉了,这里又没有地能种,他觉得太清闲,一下子心里空荡荡的。
“裕哥,我想看电视,能不能帮我把电视装起来?”
“好嘞!”